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浙江大学水稻诱变育种回顾与研究动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回顾了本所水稻诱变育种 38年来的研究概况、育种成就及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改良新型优质稻米和Bt抗虫转基因水稻培育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同时介绍了采用的育种途径和“九五”资助课题及重点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
航天诱变与辐射诱变相结合选育水稻新品种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利用航天诱变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稻新种质、新品种的选育 ,显著地提高了其突变频率和突变类型 ,提高了诱变育种的选择效果 ,育成了 1个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及一批优质水稻新种质和新品系 (组合 )。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物航天育种20年的基本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40,自引:34,他引:40  
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农作物诱变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新途径。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已建立了全国航天育种研究协作网,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水稻、小麦、棉花、青椒、番茄、芝麻、牧草等作物上育成和审定了40多个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并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获得了一批有可能对产量和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有突破性影响的罕见突变;航天诱变与地面模拟诱变育种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航天育种技术及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化、航天诱变机理探索等方面研究得到稳步推进。本文系统评述了我国航天育种20年来的基本成就,并根据当前研究和应用形势提出了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化学诱变及其在农作物育种上应用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35  
综述了化学诱变育种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常用化学诱变剂EMS、NaN3和PYM的诱变机制、诱变效应及化学诱变育种的特点 ;介绍了EMS 石蜡油处理玉米成熟花粉和苯甲酰胺与EMS、PYM复合处理 2种新的诱变技术。  相似文献   

5.
果树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本文对40 年来果树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从育成种类和数量,诱变因素利用的发展,诱变体分离筛选手段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性论述,并对诱变育种与离体培养技术的结合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简述了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阐述了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40余年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丰硕成果,介绍了小麦诱变育种的常用方法及突变体的选育步骤,系统地论述了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EMS诱变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EMS诱变的原理和关键技术,简述一些EMS诱变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EMS对水稻成熟胚的愈伤组织的诱变、对水稻种子的诱变、对水稻幼穗的突变等;总结了EMS诱变育种技术存在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今后EMS诱变技术应用在水稻育种方面的展望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作物辐射诱变育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王志东  胡瑞法 《核农学报》2002,16(6):403-410
本文通过辐射诱变育种成果生产函数模型的建立 ,分析了影响新品种产生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 ,得出了科研投资、人力资本和辐照设施是决定辐射诱变方法所育成新品种产量水平及推广面积的最重要因素。并得出了并非所有的从事辐射诱变育种的单位必须有辐照设施 ,国家仅需加强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从事辐射诱变育种研究单位的辐照设施投资 ,而将节省的经费用于诱变育种研究项目的投入 ,使更多的单位能够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研究工作 ,增加选育出具有更优良变异材料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核技术在观赏植物诱变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王丹  任少雄  苏军  李卫锋  王熙 《核农学报》2004,18(6):443-447
本文介绍了对观赏植物核技术诱变育种状况 ,包括诱变的手段、种类、处理材料及辐照剂量和辐照机理进行了总结分析 ,并指出了观赏植物核技术诱变育种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观赏植物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综述了观赏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花卉辐照诱变的手段、方法、处理材料和适宜辐照剂量、辐照机理与方法及应用作了总结,同时对观赏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水稻微营养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营养不良是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营养问题之一。本文简述了稻米中微营养的含量及分布;采用提高绝对含量及增加其生物有效性两种策略,综述了开展富含微营养水稻育种的进展,包括富微营养水稻的常规育种、诱变育种及转基因育;指出水稻微营养育种的局限性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水稻辐射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21世纪以来,浙江省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水稻穗型、株高、叶形、叶色、花器等性状突变体种质资源的概况,开展相关突变性状的分子定位、克隆、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些研究对于水稻新品种培育的促进作用。对浙江省通过直接或间接利用辐射选育而成的245个水稻新品种的分析发现,其中89.9%的品种源自辐农709和浙辐802;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水稻不育系的81.8%源自辐农709。浙江省辐射育种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揭示,继续深入开展水稻辐射诱变创制突变体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利于丰富水稻种质资源,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3.
富含γ-氨基丁酸降压功能稻米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神经抑制性递质的游离氨基酸,主要在稻米的胚部表达,具有平和血压和镇定神经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GABA在稻米中的分布与富集、富含GABA巨大胚水稻的诱变育种及其遗传表达特性、以及富含GABA功能稻米产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抗性淀粉及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症功能稻米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吴伟  刘鑫  杨朝柱  舒小丽  吴殿星 《核农学报》2006,20(1):60-63,22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指不被健康人体小肠所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的总称。本文在简述RS的定义、分类、检测及其生理功能与影响RS形成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富含RS功能食品的研发途径、富含RS稻米制品及利用诱变技术选育富含RS水稻品种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以中粳稻品种盐粳10号干种子为材料,于2006年经育种专用卫星搭栽15d后返地种植.通过连续3代选育,从其后代群体中获得一批突变体.本文详细报道了选育过程,并提出了SP1代多本栽插、控制分蘖,SP2~SP3代混合选择和定向筛选相结合的水稻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耐逆诱变和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述了紫花苜蓿耐逆性状遗传基础研究,并综述了利用生物技术和诱变技术改良紫花苜蓿耐逆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紫花苜蓿的耐逆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突变体R_917是经辐射诱变育成的抗病性强、抗谱广的水稻突变新种质。经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_15、ZC_13和ZE_3测定,其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经与秀水11、秀水861等品种杂交后代抗性分析,表明R_917的抗性基因容易转育,是一个能广泛应用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8.
水稻低植酸突变基因和外源铁蛋白基因的聚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所获得的2份低植酸突变系和2份铁蛋白(Fer)转基因富铁系稻米进行了无机磷、种子GUS、叶片PCR、稻米矿质元素含量检测和简单的遗传分析,表明这些材料作为低植酸突变种质和Fer富铁种质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对所配杂种F1进行了花药培养,并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和花培苗倍数性、成活率、结实性等性状进行考察,认为低植酸基因和铁蛋白外源基因对花培过程影响不明显。在大量的花培后代中筛选到31份低植酸基因和外源铁蛋白基因双重表达的花培纯系,经检测,该批材料富铁效果极为显著,是难得的低植酸富铁转基因优良新种质。  相似文献   

19.
磷饥饿诱导水稻根表铁膜形成机理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初步探索了磷饥饿诱导水稻根表铁膜形成的机理。磷饥饿24h后水稻的根表出现了明显的红棕色物质的沉积,扫描电镜的能谱分析结果显示,红棕色物质是铁的氧化物。针对这一现象,首先研究了没有水稻生长的正常磷营养液和缺磷营养液的变化,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全波长的扫描图谱没有出现差异。采用酸碱混合指示剂的琼脂染色方法,观察了水稻根系表面及根际pH值的变化情况,并分别测定了正常磷营养(P)和缺磷(P0)2种条件下水稻的根系活力。结果看出,缺磷时水稻根系活力高于磷营养正常的处理,尤其是基因型Jin23A,其P和P0处理间根系活力差异极显著。水稻根表三价铁的浓度高于二价铁,并且缺磷根系表面三价铁和二价铁浓度均明显高于供磷处理;缺磷处理水稻根质外体沉积的铁浓度也明显高于供磷处理。因此,初步确定磷饥饿诱导水稻根表铁膜形成是生物学基础上的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5 个不育系与6 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从配制的杂交组合中选择30 个生育期基本一致的组合, 研究籼型杂交稻稻米中重金属Cd 含量的杂种优势表现及配合力、遗传力。结果表明: 稻米中Cd 含量有明显的杂种负优势效应; 不育系和恢复系稻米中Cd 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及二者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 说明低Cd 含量组合的选育中双亲的遗传改良和组合的评价筛选都很重要。Cd 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与狭义遗传力均较高、且相差较小, 分别为97.73%和80.10%, 说明稻米Cd 含量以基因加性作用为主, 亲本改良在早期世代选择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