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株筛选及诱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本研究从鲜奶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GABA的乳酸菌株hjxj-01,经初步鉴定为短乳杆菌。实验结果表明,在含5%的L-谷氨酸钠的GYP培养基中,此乳酸菌产GABA最大积累浓度为7 g/L。在此基础上,又先后使用了紫外线和γ射线对出发菌株进行了诱变处理。以正突变率为标准确定诱变条件。30W的紫外灯下,距离45cm照射及照射时间50 s为紫外线诱变的较佳条件;60Co射线诱变的适宜剂量为300 Gy。诱变后得到1株突变菌株hjxj-08119,经连续传代12次,遗传性状稳定,平均GABA产量达到17 g/L,较出发菌株hjxj-01提高142.9%。 相似文献
2.
3.
4.
氮离子束与γ射线辐照日本晴和“9311”水稻突变体库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氮离子束和γ射线辐照处理粳稻日本晴和籼稻\"9311\",经过M1代损伤鉴定、M2代筛选和M3代重复鉴定,分别得到了740份和666份日本晴突变体,571份和781份\"9311\"突变体。获得的突变体发生了叶片、茎秆、穗部和籽粒、生理等性状的突变。在氮离子束辐照处理中,日本晴和\"9311\"分别在5.0×1016N+/cm2和2.5×1016N+/cm2剂量辐照时获得高突变率,为6.44%和6.38%;γ射线辐照处理中,2种材料均在150Gy剂量辐照时获得高突变率,分别为5.68%和9.44%。在本试验中,各高突变率群体均为辐照当代损伤最低的群体。新构建的突变体库将为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较好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5.
6.
用0、50、100、150、200、250和300Gy的γ射线及0、1、2、3mM的叠氮化钠复合处理水稻品种广陆矮4号的干种子。结果表明,M_1的损伤效应随γ射线剂量和叠氮化钠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复合处理在苗高、根长、苗高活力指数和根长活力指数方面表现累加效应,在染色体畸变方面存在协同作用。复合处理的最佳剂量组合为200Gyγ射线+2mM叠氮化钠,其叶绿素、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均最高,分别为2.833%、3.473%和1.828%,相互作用系数分别为1.649、1.329和1.449。 相似文献
7.
γ射线诱变烟草花药培养的突变体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研究利用~(60)Coγ射线辐照烟草单核靠边期的花药,诱导培养突变体。结果表明,1kR左右的γ射线对花粉的出苗率有促进效应;3kR时,花药出苗时间延长,出苗花药率和花药产苗率明显降低,视为半致死剂量;6kR时,虽有部分花药可以出苗,但花药产苗率极低。诱变处理当代出现白花突变体,其后代的品质比亲本品种有明显改善,但抗病力下降。经试验,该突变系在生产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γ射线辐照和无性系变异相结合诱发创造优异恢复系突变体R3027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籼材料 3 0 2 7的幼穗先经 1 5Gy的6 0 Coγ射线辐照处理 ,而后接种于N6 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MS培养基上分化诱发产生了一系列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株 ,从中筛选出早熟恢复系突变体R3 0 2 7。与原亲本 3 0 2 7相比 ,突变体R3 0 2 7的多个农艺性状和配合力均明显改良。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Ⅱ 3 2A配组 ,成功选育单产最高达 1 0 477kg hm2 的杂交稻新组合Ⅱ优 3 0 2 7。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Sumiko Nakamura Kentaro Kaneko Toshiaki Mitsui Ken'ichi Ohtsubo 《Cereal Chemistry》2020,97(4):836-848
13.
14.
巨胚稻胚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巨胚稻TgeB和非巨胚稻TB为材料,开花后分期取样,制作胚纵切面石蜡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巨胚稻胚性状的发育过程。结果显示:(1)巨胚稻胚的生长主要在开花后的前12d,且6-9d生长最为迅速,此阶段其增大速率要大于非巨胚稻;(2)巨胚稻各时期的胚均大于非巨胚稻,其胚长和胚厚分别是非巨胚稻的1.21~1.37倍和1.37~1.70倍;胚芽长与非巨胚稻差异不大;胚芽宽则是非巨胚稻的1.12~1.31倍;胚根长是非巨胚稻的1.14~1.22倍;胚根宽和非巨胚稻差异不大;(3)从第9天开始,巨胚稻胚各个时期的盾片均明显大于非巨胚稻,其成熟期的细胞长和细胞宽分别是非巨胚稻的2.09倍和1.90倍;(4)从胚纵切面的细胞数看,巨胚稻与非巨胚稻二者差异不显著。表明巨胚稻胚的增大主要是由胚的盾片细胞的显著增大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巨胚功能稻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测定了巨胚稻和相应非巨胚稻(对照)糙米的粗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4种主要营养成分,17种氨基酸、9种矿物质、5种维生素和γ-氨基丁酸含量。结果表明:(1)同对照相比,巨胚稻糙米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均有提高,平均增幅分别为11.14%、106.09%、42.21%和10.17%;(2)较对照,巨胚稻的17种氨基酸含量普遍提高,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2.52%-35.62%,氨基酸总量提高4.77%~37.09%;(3)巨胚稻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相比非巨胚对照,其Ca、Fe、Zn、Mn、Mg、P、K、Na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42.89%、47.96%、38.08%、37.75%、1.75%、5.51%、13.88%、16.13%和36.69%;(4)巨胚稻的VB1、VB2、VPP、VE和叶酸含量均高于相应非巨胚对照,增幅为2.50%~214.81%;(5)巨胚稻糙米的功能成分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比相应非巨胚对照增加,平均增幅达286.58%。巨胚稻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营养功能型的稻米品系。 相似文献
16.
氨基酸螯合微肥对旱作水稻苗期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氨基酸螯合微肥(AA-Met)对早作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A-Met能显著提高早作水稻的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喷施后72h内每24h用SPAD-502测定叶绿素相对含量,发现旱作水稻对螯合态微肥的吸收同化速率显著大于无机微肥,但AA—Met与EDTA—Met(EDTA螫合微肥)间差异不显著。等量施用微量元素下,AA—Met和EDTA—Met处理的生物量、叶绿素和生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无机微肥处理,而两螯合态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3种微肥处理间差异显著,表现为AA-Met处理〉ED—TA—Met处理〉无机微肥处理(P〈0.05),表明AA—Met可完全替代EDTA—Met。分别喷施稀释100(AA—Met1)和250(AA—Met2)倍AA—Met的溶液时,作物生物量、叶绿素、生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喷施稀释500(AA—Met)倍的AA—Met溶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Ming-Hsuan Chen Christine J. Bergman Casey C. Grimm Anna M. McClung 《Cereal Chemistry》2020,97(2):270-280
18.
籼稻巨胚不育系龙特浦geA的选育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籼稻保持系龙特浦B巨胚隐性单基因突变体 (龙特浦geB) ,为龙特浦B的巨胚同型系 ,主要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 ,但绝对胚重和相对胚重分别由原龙特浦B的 0 63mg和 2 78%提高到 1 1 5mg和 6 0 7% ,从而糙米粗脂肪含量由 2 50 %提高到 5 0 6% ,蛋白质由 9 0 0 %提高到 9 60 % ,各种氨基酸含量的相对值也相应提高 5 45%~ 3 0 3 6% ;用龙特浦geB回交龙特浦A育成巨胚不育系龙特浦geA ,其与龙特浦A的主要农艺性状、雄性育性特征及构成产量配合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