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株筛选及诱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夏江  梅乐和  黄俊  盛清  许静  吴晖 《核农学报》2006,20(5):379-382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本研究从鲜奶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GABA的乳酸菌株hjxj-01,经初步鉴定为短乳杆菌。实验结果表明,在含5%的L-谷氨酸钠的GYP培养基中,此乳酸菌产GABA最大积累浓度为7 g/L。在此基础上,又先后使用了紫外线和γ射线对出发菌株进行了诱变处理。以正突变率为标准确定诱变条件。30W的紫外灯下,距离45cm照射及照射时间50 s为紫外线诱变的较佳条件;60Co射线诱变的适宜剂量为300 Gy。诱变后得到1株突变菌株hjxj-08119,经连续传代12次,遗传性状稳定,平均GABA产量达到17 g/L,较出发菌株hjxj-01提高142.9%。  相似文献   

2.
以350Gyγ射线辐照粳型恢复系K1722干种子,经加代筛选后,获得了粒色分别为红黑色和红褐色的2份有色突变体RK1722-1、RK1722-2。与原亲本相比,2份突变体的生长势有减弱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突变体与不育系宁67A配组所得杂种F1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对照组合相仿,且所结籽粒均为有色米;简单遗传分析表明,2份粒色突变体均为单基因突变。本文还就利用诱变技术创造粒色突变体和开展有色杂交稻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γ射线诱发水稻长粒型突变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用 35 0Gyγ射线辐照Ⅱ 32B干种子 ,诱变后代筛选出长粒型突变体LGⅡB。经考察 ,LGⅡB除谷粒细长外 ,还降低垩白率 ,而其它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性状均与原Ⅱ 32B品种相似。LGⅡB的长粒突变性状为显性单基因控制。LGⅡB仍保留了Ⅱ 32B对印水型不育细胞质的保持能力和强配合力特点。用LGⅡB转育成新不育系 ,有望能改良原Ⅱ优系列杂交稻稻米的外观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4.
利用氮离子束和γ射线辐照处理粳稻日本晴和籼稻\"9311\",经过M1代损伤鉴定、M2代筛选和M3代重复鉴定,分别得到了740份和666份日本晴突变体,571份和781份\"9311\"突变体。获得的突变体发生了叶片、茎秆、穗部和籽粒、生理等性状的突变。在氮离子束辐照处理中,日本晴和\"9311\"分别在5.0×1016N+/cm2和2.5×1016N+/cm2剂量辐照时获得高突变率,为6.44%和6.38%;γ射线辐照处理中,2种材料均在150Gy剂量辐照时获得高突变率,分别为5.68%和9.44%。在本试验中,各高突变率群体均为辐照当代损伤最低的群体。新构建的突变体库将为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较好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5.
γ射线诱变选育金针菇新菌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6 0 Coγ射线辐照F12 6 的双核菌丝 ,经过筛选培育出金针菇新菌株辐金 1号 ,并进行了生活因子试验、平皿抗杂试验和生产试验。本文报道了该菌株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用0、50、100、150、200、250和300Gy的γ射线及0、1、2、3mM的叠氮化钠复合处理水稻品种广陆矮4号的干种子。结果表明,M_1的损伤效应随γ射线剂量和叠氮化钠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复合处理在苗高、根长、苗高活力指数和根长活力指数方面表现累加效应,在染色体畸变方面存在协同作用。复合处理的最佳剂量组合为200Gyγ射线+2mM叠氮化钠,其叶绿素、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均最高,分别为2.833%、3.473%和1.828%,相互作用系数分别为1.649、1.329和1.449。  相似文献   

7.
γ射线诱变烟草花药培养的突变体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佟道儒  贾兴华 《核农学报》1991,5(4):193-198
本研究利用~(60)Coγ射线辐照烟草单核靠边期的花药,诱导培养突变体。结果表明,1kR左右的γ射线对花粉的出苗率有促进效应;3kR时,花药出苗时间延长,出苗花药率和花药产苗率明显降低,视为半致死剂量;6kR时,虽有部分花药可以出苗,但花药产苗率极低。诱变处理当代出现白花突变体,其后代的品质比亲本品种有明显改善,但抗病力下降。经试验,该突变系在生产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中籼材料 3 0 2 7的幼穗先经 1 5Gy的6 0 Coγ射线辐照处理 ,而后接种于N6 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MS培养基上分化诱发产生了一系列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株 ,从中筛选出早熟恢复系突变体R3 0 2 7。与原亲本 3 0 2 7相比 ,突变体R3 0 2 7的多个农艺性状和配合力均明显改良。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Ⅱ 3 2A配组 ,成功选育单产最高达 1 0 477kg hm2 的杂交稻新组合Ⅱ优 3 0 2 7。  相似文献   

9.
用~(60)Coγ射线外照射粳稻生长植株(1、2、3、4、5、6片叶、孕键、抽穗和开花期),每个时期所用照射量为2、5、10、15、20、25kR,照射量率为96.8—99.1R/min。试验表明:1—6片叶接受~(60)Coγ射线照射的植株,辐射生理损伤具有阶段性,照射后新长出的3片叶是辐射损伤最为明显的部位,通过照射后的株高增长曲线,可粗略预报辐照后减产10%、50%、90%的植株。水稻一生中孕穗期是对γ辐射最为敏感的时期,5kR便可减产80%,10kR减产100%。  相似文献   

10.
γ射线辐照杜鹃试管苗诱发突变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恒  王长泉  巩向忠 《核农学报》2003,17(5):347-349
研究了60 Coγ射线对杜鹃试管苗的辐射效应 ,得出试管苗的致死剂量为 2 4Gy,最佳诱变剂量为 8~ 1 6Gy,在 1 2和 1 6Gy处理试管苗中高枝嫁接后 ,发现了花色明显变异的突变体 ,连续多次转接突变体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1.
巨胚稻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用RICHARDS方程对2个巨胚稻及其相应非巨胚稻品种(龙特浦B)、1813B)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研究了两类水稻品种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与非巨胚稻相比巨胚稻在起始灌浆潜势(R0)、平均灌浆速率(GMEAN)、最大灌浆速率(GMAX)和灌浆持续时间T(99%)上均比对照品种低,且巨胚稻在第4~12天的灌浆高峰期间的灌浆速率明显低于对照品种,从而造成巨胚稻籽粒重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13.
14.
巨胚稻胚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巨胚稻TgeB和非巨胚稻TB为材料,开花后分期取样,制作胚纵切面石蜡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巨胚稻胚性状的发育过程。结果显示:(1)巨胚稻胚的生长主要在开花后的前12d,且6-9d生长最为迅速,此阶段其增大速率要大于非巨胚稻;(2)巨胚稻各时期的胚均大于非巨胚稻,其胚长和胚厚分别是非巨胚稻的1.21~1.37倍和1.37~1.70倍;胚芽长与非巨胚稻差异不大;胚芽宽则是非巨胚稻的1.12~1.31倍;胚根长是非巨胚稻的1.14~1.22倍;胚根宽和非巨胚稻差异不大;(3)从第9天开始,巨胚稻胚各个时期的盾片均明显大于非巨胚稻,其成熟期的细胞长和细胞宽分别是非巨胚稻的2.09倍和1.90倍;(4)从胚纵切面的细胞数看,巨胚稻与非巨胚稻二者差异不显著。表明巨胚稻胚的增大主要是由胚的盾片细胞的显著增大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巨胚功能稻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测定了巨胚稻和相应非巨胚稻(对照)糙米的粗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4种主要营养成分,17种氨基酸、9种矿物质、5种维生素和γ-氨基丁酸含量。结果表明:(1)同对照相比,巨胚稻糙米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均有提高,平均增幅分别为11.14%、106.09%、42.21%和10.17%;(2)较对照,巨胚稻的17种氨基酸含量普遍提高,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2.52%-35.62%,氨基酸总量提高4.77%~37.09%;(3)巨胚稻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相比非巨胚对照,其Ca、Fe、Zn、Mn、Mg、P、K、Na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42.89%、47.96%、38.08%、37.75%、1.75%、5.51%、13.88%、16.13%和36.69%;(4)巨胚稻的VB1、VB2、VPP、VE和叶酸含量均高于相应非巨胚对照,增幅为2.50%~214.81%;(5)巨胚稻糙米的功能成分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比相应非巨胚对照增加,平均增幅达286.58%。巨胚稻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营养功能型的稻米品系。  相似文献   

16.
氨基酸螯合微肥对旱作水稻苗期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氨基酸螯合微肥(AA-Met)对早作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A-Met能显著提高早作水稻的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喷施后72h内每24h用SPAD-502测定叶绿素相对含量,发现旱作水稻对螯合态微肥的吸收同化速率显著大于无机微肥,但AA—Met与EDTA—Met(EDTA螫合微肥)间差异不显著。等量施用微量元素下,AA—Met和EDTA—Met处理的生物量、叶绿素和生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无机微肥处理,而两螯合态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3种微肥处理间差异显著,表现为AA-Met处理〉ED—TA—Met处理〉无机微肥处理(P〈0.05),表明AA—Met可完全替代EDTA—Met。分别喷施稀释100(AA—Met1)和250(AA—Met2)倍AA—Met的溶液时,作物生物量、叶绿素、生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喷施稀释500(AA—Met)倍的AA—Met溶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18.
籼稻巨胚不育系龙特浦geA的选育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籼稻保持系龙特浦B巨胚隐性单基因突变体 (龙特浦geB) ,为龙特浦B的巨胚同型系 ,主要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 ,但绝对胚重和相对胚重分别由原龙特浦B的 0 63mg和 2 78%提高到 1 1 5mg和 6 0 7% ,从而糙米粗脂肪含量由 2 50 %提高到 5 0 6% ,蛋白质由 9 0 0 %提高到 9 60 % ,各种氨基酸含量的相对值也相应提高 5 45%~ 3 0 3 6% ;用龙特浦geB回交龙特浦A育成巨胚不育系龙特浦geA ,其与龙特浦A的主要农艺性状、雄性育性特征及构成产量配合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