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金属离子对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发酵生产的影响。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确定几种微量元素的最佳产酶浓度;其次,通过两水平析因试验确定了关键的影响因子及其最大响应区域,其分别是Mg SO4·7H2O,Fe SO4·7H2O,MnSO4·H2O;最后,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微量元素的最优配比参数为:MgSO4·7H2O 10.94 mmol·L-1,Fe SO4·7H2O 6.48 mmol·L-1,Mn SO4·H2O 0.51 mmol·L-1,Ca Cl2·5H2O 3 mmol·L-1。与对照组相比,酶活提高了1.4倍。  相似文献   

2.
以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黄花蒿内生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R-2-1为研究对象,在LB液态培养基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0 g·L-1,花生粕20 g·L-1,豆粕20 g·L-1,酵母提取物2 g·L-1,胰蛋白胨4 g·L-1,(NH4)2SO46 g·L-1,K2HPO46 g·L-1,Mg SO4·7H2O 4.8 g·L-1,Mn SO4·H2O 0.02 g·L-1,Fe SO4·7H2O 0.01 g·L-1,Ca Cl2·2H2O 0.12 g·L-1,Na Cl 2.4 g·L-1,核黄素3.0 g·L-1,硫胺素1.2 g·L-1,维生素B60.01 g·L-1,生物素0.1 g·L-1,优化后培养活菌数24 h达到6.94×108cfu·m L-1。以菌株R-2-1总发酵代谢物产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工艺条件,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87.2 h,初始p H 7.55,装液量204 m L,接种量7.90 m L,发酵物产量达(0.518±0.050)g·200 m L-1;通过摇床转速和发酵温度因素考查,确定在摇床转速210 r·min-1、发酵温度30℃条件下,该菌代谢物产量可进一步提高到(0.523±0.023)g·200 m L-1。本试验结果可为该菌杀菌剂扩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Fenton试剂对液相中茚并(1,2,3-cd)芘的降解效果,采用实验室内试验方法,考察并确定了H2O2浓度、FeSO4浓度、反应时间、pH值以及低浓度环糊精等因素对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Fenton试剂可以有效降解液相中的茚并(1,2,3-cd)芘.在降解过程中,对初始浓度为2.5mg·L-1的茚并(1,2,3-cd)芘,当H2O2浓度为20.0mmol·L-1,FeSO4浓度为3.0mmol·L-1时降解较为有效,去除率可达到62.88%,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反应的发生.Fenton氧化降解茚并(1,2,3-cd)芘的反应在60 min内可以完成,并且pH值控制在3时更加有利于降解.反应体系中加入低浓度环糊精可以增加茚并(1,2,3-cd)芘在水相中的溶解度,当加入HPCD的浓度为3mg·L-1时,Fenton试剂对茚并(1,2,3-cd)芘的氧化去除率可由62.88%提高至71.24%.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噻虫嗪在Fe2+/S2O2-8/S2O2-3体系下降解情况,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不同Fe2+、S2O2-8和S2O2-3浓度对噻虫嗪降解率的影响,然后通过中心复合实验,研究各单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得出了Fe2+/S2O2-8/S2O2-3体系下Fe2+、S2O2-8和S2O2-3三种离子的最佳配比,建立了噻虫嗪化学氧化降解模型,并确定其最佳降解条件为:Fe2+浓度为0.69 mmol·L-1,S2O2-3为0.69 mmol·L-1,S2O2-8为3.29mmol·L-1。最后在三种离子最佳配比条件下探究了不同溶液初始pH值、不同底物浓度及其活性氧物种淬灭剂对噻虫嗪的降解情况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噻虫嗪在pH=9.0时降解率较好,噻虫嗪的降解率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活性氧物种淬灭剂会降低噻虫嗪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液体发酵条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筛选出的1株生防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g·L-1、硫酸铵5g·L-1、麸皮50g·L-1、柠檬酸三钠2.5g·L-1、K2HPO·43H2O0.3g·L-1、MgSO4·7H2O0.5g·L-1、FeSO4·7H2O0.05g·L-1;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初始pH值7.2,最适接种量5%;进行了100L发酵罐放大培养,20h达到生长高峰期,生长周期24h,最适放罐时间为26 ̄28h;此时所获得的菌体数量约为6×109个·mL-1。  相似文献   

6.
亚硫酸氢钠影响脐橙叶片光合作用的原因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经浓度低于8mmol·L-1的NaHSO3溶液处理的脐橙叶片净光合速率(Pn)、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叶绿体光合放O2活性升高,光合色素含量、初始荧光Fo和PS 的光化学效率Fv/Fm变化不明显;而12mmol·L-1的NaHSO3溶液处理后,Pn、光合色素含量、Fv/Fm、ETR和光合放O2活性显著下降,Fo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叶绿体内·O2-、H2O2的含量显著降低。结果显示,低浓度NaHSO3溶液能通过清除·O2-、H2O2等有害物质而促进光合作用。高浓度NaHSO3溶液因过量的HSO3-以及由它产生的SO2均具有漂白作用,最终导致脐橙发生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相似文献   

7.
以亚硫酸钠(Na2SO3)、过氧化氢(H2O2)和尿素为效应物,研究它们对河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O3、H2O2和尿素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Na2SO3和H2O2对酶的抑制均表现为可逆反竞争性类型,它们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分别为254.00和136.78 mmol.L-1;尿素对酶的抑制表现为可逆的混合型抑制,它对游离酶的KI和对酶—底物复合物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379.02和1182.00 mmol.L-1.  相似文献   

8.
以Fe3 、H2O2和类Fenton试剂为催化剂进行毒死蜱在水中的光催化降解研究,对类Fenton试剂对毒死蜱光催化降解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0mg·L-1的毒死蜱投入Fe3 浓度为1mmol·L-1时,1.25h后毒死蜱去除率为90.43%;H2O2对毒死蜱的光催化以投入15mmol·L-1为最佳量;单独H2O2、单独紫外光(UV)催化和UV-H2O2联合催化相比,以UV-H2O2联合催化效果最好;在类UV-Fenton中,Fe3 和H2O2比例为1∶30时,去除效果最好,半衰期仅为4.69min;在Fe3 为0.25mmol·L-1、H2O27.5mmol·L-1反应体系中,维持最佳反应的pH值为4。  相似文献   

9.
研究H2O2对Caco -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试验按培养时间不同分为3组(12,24和48 h),每组的H2O2浓度分为4个水平(0,50,100和200 μmol·L-1),细胞培养至12,24和48 h时测定细胞活性,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的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50 μmol·L-1 H2O2对Caco-2细胞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氧化损伤,100 μmol·L-1 H2O2对Caco-2细胞产生了可恢复的氧化损伤, 200 μmol·L-1 H2O2则对Caco-2细胞产生了严重的、不可逆的氧化损伤;24 h时细胞的各项清除自由基能力较高,48 h时细胞的氧化损伤加重,细胞产生抗氧化物质的速度减慢。表明100 μmol·L-1 H2O2对细胞产生了比较合适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0.
生物塔外曝气法去除沼气中H2S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利用反应塔外曝气、介质循环供氧处理沼气中的 H2 S的新方法 ,结果表明 :一定成份的硫代硫酸钠培养液可以富集培养出效果良好的脱硫污泥 ,在反应器中脱硫污泥可以高效地去除 H2 S,当进气 H2 S浓度为 1.1g/ m3,进气量为 0 .34L/ min时 ,去除率可达 98.6% ,H2 S最大负荷为 15 .9mmol.L-1.d-1;当进气 H2 S浓度为 2 .44g/ m3,进气量为 0 .17L/ min时 ,去除率为 10 0 % ,H2 S负荷可达 17.6mmol.L-1.d-1,系统运行的最佳酸度为 p H1.9~ 2 .0 ,尾气中残留氧的浓度不超过 0 .5 6g/ m3,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  相似文献   

11.
毛竹实生苗水培体系初步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实生苗适宜的水培体系,以毛竹实生苗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处理下毛竹实生苗的叶面积、生物量和光谱反射特征,以筛选Yoshida培养液为基础的水培营养条件。结果表明:1/2 Yoshi-da叶面积、增加生物量和光谱反射特征都优于其他Yoshida比例处理,其中生物量增加达到对照的97.9%。氮、磷、钾单因素试验表明氮素浓度3.0 mmol.L-1处理各指标优于1.0,2.0,4.0,5.0 mmol.L-1处理;磷素浓度1.0mmol.L-1处理优于0.5,1.5,2.0 mmol.L-1处理;钾素浓度1.5 mmol.L-1处理优于0.5,1.0,2.0,2.5 mmol.L-1处理。氮、磷、钾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L9(33)表明,氮素4.0 mmol.L-1,磷素0.5 mmol.L-1和钾素1.0 mmol.L-1为较适宜毛竹实生苗生长的浓度配比。图12表6参35  相似文献   

12.
利用活体法研究了海南陵水新村湾热带海草海菖蒲不同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以及酶促反应条件因子pH、温度和KNO3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pH设3个水平(7,8,9),温度(20~40℃)和KNO3(50~250mmol·L-1)浓度各5个水平。研究表明:酶促反应温度和KNO3浓度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而pH对酶活力没有影响;海菖蒲的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为:100mmol·L-1KNO3,0.5mmol·L-1Na-EDTA、磷酸缓冲液(pH=8.0)、10mmol·L-1葡萄糖和w=0.5%的正丙醇;温度为30℃。在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下,海菖蒲叶、根和茎的鲜质量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大小分别为:1.01,0.08,0.001μmol.g-1.h-1。  相似文献   

13.
解磷菌株黑曲霉PSFM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液体培养法探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浓度以及发酵时间、温度、初始pH、转速、接种量等条件对解磷菌解磷特性的影响,获得解磷菌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对一株分离自土壤的解磷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SFM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发酵时间0~10d、温度20~40℃、初始pH值3.0~11.0、接种量1%~11%、转速120~300rpm)进行优化,测定其发酵液吸光度值,以解磷量的高低作为评价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劣的指标。【结果】分别在无机磷和有机磷液体培养基、简单培养基(SP)、NBRIY、NBRIP、NBRIYP培养基中培养6d后,以无机磷液体培养基的PSFM菌株解磷能力最高,解磷量为526.42mg/L。在12种不同碳源培养基中,PSFM均能正常生长,其解磷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木糖〉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山梨糖〉甘露糖〉果糖〉可溶性淀粉〉鼠李糖〉甘油。以硝酸钠、尿素、酵母浸膏、氯化铵、硝酸镁、硝酸铵、色氨酸、乙酸铵、牛肉浸膏、胰-蛋白胨、甘氨酸、酪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为氮源时,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解磷效果最好,菌株PSFM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最高(990.31mg/L)。菌株PSFM的解磷能力均随着最佳培养基中NaCl、KCl、MgSO4·7H2O、FeSO4·7H2O和MnSO4·7H2O浓度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当其浓度分别为0.03%、0.01%、0.03%、0.001%、0.001%时,菌株PSFM的解磷能力均最强。在不同发酵条件下,以发酵6d、温度28℃、初始pH6.0、5%接种量、转速300rpm的PSFM解磷能力最强,解磷量分别为599.24、528.23、603.69、530.57和731.48mg/L。【结论】最适合PSFM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为无机磷液体培养基,碳源为1.0%木糖,氮源为0.10%硫酸铵,最佳无机盐配方为:NaCl0.10g/L、KCl0.70g/L、MgSO·47H2O 0.70g/L、FeSO4·7H2O 0.01g/L、MnSO·47H2O 0.01g/L;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8℃,初始pH6.0,转速180rpm,接种量5%,发酵时间为6d。  相似文献   

14.
从43头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200 000个·mL-1)中筛选出处于分娩第14天的自然发生亚临床酮病的9头奶牛作为试验组(1.0 mmol·L-1≤血清β-羟丁酸<2.6 mmol·L-1),根据泌乳天数、年龄、胎次、产奶量配对的9头健康奶牛作为对照组(血液β-羟丁酸<1.0 mmol·L1),检测不同种类白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下施氮对海滨锦葵营养生长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是耐海水浇灌的经济盐生植物。为优化海滨锦葵在沿海滩涂的栽培,探讨了盐胁迫下施氮对海滨锦葵营养期生物量特征及其关联的影响。实验设为50,150,250mmol·L-1氯化钠及50.150.250mm01·L-1氯化钠+15mm01·L-1硝酸铵等6个处理。试验采用3-4叶期的海滨锦葵小苗,5个重复·处理-1。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5d后,施氮显著增加了植株的高度,当处理为50mmol·L-1氯化钠+15mmol·L-1硝酸铵时.植株高度为26.1cm.是不施氮处理的1.4倍。施氮对主根长度没有明显影响。低盐下(50mmol·L-1氯化钠)施氮明显增加主根直径.是不施氮的1.4倍。施氮显著(P〈O.05)增加了叶质量比,高盐(250mmol·L-1氯化钠)处理下施氮的叶质量比为0.25g·g-1,是不施氮处理的1.8倍。施氮降低了根比重和根冠比,对茎比重没有显著影响。施氮促进了叶的生长.但抑制了须根的生长。施氮提高了根生物量与叶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R2=O.703,P〈O.01),从而有利于协调植株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分配。图1表3参10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磷浓度对AM真菌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粱为宿主植物,三室隔离培养盒为培养容器,研究在菌丝室施加不同浓度的N,P肥料下接种AM真菌对高粱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AM真菌的高粱菌根侵染率达到70%以上;接菌高粱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未接菌时高,且总氮总磷含量均有显著的提高。在接菌情况下,高粱总氮含量随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磷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在施肥处理为4 mmol·L-1氮肥、0。01 mmol·L-1磷肥(N2P1)情况下高粱总氮含量最高,高粱的总磷含量随氮、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施肥处理为4 mmol·L-1氮肥、0。1 mmol·L-1磷肥(N2P2)情况下含量达到最高。研究结果表明,AM真菌吸收氮磷营养的能力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2种鸢尾属Cu富集型植物(黄菖蒲、马蔺)对Cu的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5 mmol·L-1(35 mg·L-1) Cu胁迫下加入EDTA(0.28,0.55 mmol·L-1)能够显著促进植物体对Cu的吸收,并促进Cu向地上部的转移,同时黄菖蒲、马蔺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也显著增加,缓解了Cu对2种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黄菖蒲和马蔺地上部脯氨酸(Pro)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也进一步表明一定浓度的EDTA能够减轻Cu对植物的毒害。但是,当溶液中EDTA浓度大于0.55 mmol·L-1时,其效果不明显,表现为抑制Cu在根部的吸附,进而降低Cu向地上部的转移,但与低浓度EDTA处理相比,高浓度EDTA(1.10 mmol·L-1)下的两种植物生物量显著下降,表明高浓度EDTA会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重金属锌、镉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为研究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氮素营养对东南景天生长及对重金属锌、镉吸收、积累和转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氮素营养能够促进东南景天的生长,提高东南景天地上部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在供氮2.50 ~ 5.00 mmol·L-1时,东南景天地上部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积累最佳,锌和镉质量分数分别达12.00 g·kg-1和2.00 g·kg-1。在应用东南景天重金属超积累植物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时需要合理施用氮肥,从而提高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率。图1表4参15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EHA105菌株48h不间断培养观察,绘制出其生长曲线图;同时用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分别制备根癌农杆菌EHA105的感受态细胞,在转化过程中用不同的温度进行热激处理,统计分析阳性转化子个数,明确了采用冻融法将外源DNA导入农杆菌EHA105时的几个影响因素的参数。结果表明,当0D。值在1.0—1.5之间时,根癌农杆菌EHA105正处在对数生长期,活力最强;制备感受态细胞时,CaCl2溶液的浓度在6~10mmol·L-1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以10mmol·L-1效果最佳,转化率达5.322×10^6·μg-1热激处理温度在20~37℃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37℃处理时转化率最高,达5.550×10^6·μg-1。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锦鲤腐皮病的防治方法,试验分离了锦鲤腐皮病治病菌一株,经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鉴定该菌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采用改良二倍稀释法,研究了甲醛、高锰酸钾和三氯异氰尿酸3种消毒剂对其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甲醛、高锰酸钾和三氯异氰尿酸对该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4μl·L-1、3mg·L-1、12mg·L-1,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8μL·L-1、15mg·L-1、36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