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4种农药在适制乌龙茶品种茶树上的自然降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4种农药在乌龙荼品种茶树新梢上的残留水平及安全性。以铁观音和武夷肉桂两个典型乌龙荼品种为材料,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4种化学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优乐得)在茶树新梢上残留的自然降解动态。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优乐得在铁观音新梢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d、5d、4d和4d,在武夷肉桂新梢中分别为7d、4d、3d和5d。建议在乌龙茶的出口基地上,喷施联苯菊酯和氯氰菊酯后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13d和24d。  相似文献   

2.
适制雨花茶的茶树优良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更多适合制作南京雨花茶的茶树优良品种,在龙井43的基础上,引进龙井长叶、乌牛早、迎霜、浙农117、浙农139等五个无性系品种,了解它们在南京地区的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适制性、抗性表现等,表明龙井43、龙井长叶、乌牛早、迎霜、浙农117五个品种适制雨花茶。  相似文献   

3.
陈学道 《茶业通报》1989,11(3):13-15
目前安溪乌龙茶大部分用于外销,内销仅限于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为了扩大乌龙茶销售市场,安溪县科委1985年开始试制“乌龙茉莉花茶”,1986年安溪县政府决定在蓬莱镇筹建乌龙花茶厂并承担泉州市科委乌龙茉莉花茶研制课题,将初制低档乌龙茶经拣剔、整形后用茉莉花窨制,窨制后的乌龙茉莉花茶,滋味醇和、香气清高,也减低了茶汤的苦涩味,因而提高了成品茶档次。适合我国北方广大群众饮茶的习惯,为乌龙茶销售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1985与1986年两年,安溪县科委与蓬莱茶厂试制乌龙茉莉花茶近300担,在京、沪与东北等地试销与展销,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京展销时获福建省乡镇企业展销会“优秀产品奖”。  相似文献   

4.
安溪乌龙茶是茶树品种的名称,只是闽南青茶的一个品种名称的花色。有人硬套以代表所有青茶,从茶叶分类上说,是以“目”乱“纲”缺乏科学性,从经营上说,是以次为优,以贼为贵,不讲经济意义,实属错误。茶树品种不同,化学成分不同,制成茶叶也不同,外形内质优次相差很大;经济价值也相差数倍。铁观音品种制成茶叶比乌龙品种差异非常大,治病功效也不相同,何能以乌龙顶替铁观音遗害于人?!为此,先介绍安溪主要的茶树品种的连梗毛茶品质特征,待后进一步研究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差异,使提倡以乌龙归类者,有所深而自觉思。  相似文献   

5.
青茶是我国独产的特种名茶,乌龙茶是青茶类的一个花色品种,主产福建、广东和台湾省。乌龙茶独特的香味,深受海内外人民的欢迎,尤其是广大侨胞更惜为珍品。根据我省茶区现有茶树品种资源、制茶设备和气候条件,生产多种茶类,既能发挥鲜叶的经济价值,也能满足国内外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为此,从1980年春茶起,用四川中叶群体品种的鲜叶试制乌龙青茶,进行不同做青技术对比试验,从中找出较合理的做青技术,达到提高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早生优质绿茶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多年生作物 ,在 2、3月份当其他作物刚萌芽吐蕊时 ,新茶就采制上市了。但是 ,不同品种发芽期差异很大。农谚“茶叶是个时鲜草 ,早采 3天是个宝 ,晚采 3天是个草”,意即发芽早晚价值大不一样。如杭州茶区用早生品种龙井 4 3、乌牛早等制的“明前龙井”茶 ,每 50 0 g售价可达 50 0~ 10 0 0元 ,比用中、晚生品种制的同等级龙井茶高出 3~ 5倍。可见品种的早生特性也可成为经济优势。各地在发展名优茶生产时普遍注重栽培早生优质种。为便于正确引种 ,现将当前适宜选用的早生绿茶良种简介如下 :1 适制扁形茶 (如龙井茶类 )品种龙井 4 3 …  相似文献   

7.
铁观音乌龙茶(铁观音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乌龙茶中的极品,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以独特的“音韵”闻名于世。铁观音茶中富含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咖啡碱、茶色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减肥等保健功效。本文综述了铁观音乌龙茶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效,以期为促进人体健康和铁观音茶产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春闺'是从'黄棪'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的新品种,制作闽南乌龙茶有特殊的花香.为探明'春闺'品种乌龙茶初制加工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本研究利用HS-SPME/GC-MS方法对春闺乌龙茶制作过程中各样品挥发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春闺品种鲜叶经过做青后,醇类、酯类、酮类、含氮化合物等香气含量均是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1980年第五期发表的《乌龙茶名考》一文,其中说:“在十一世纪北宋时代,刘(?)的《龙云集》曾说明乌龙茶是指产地而言的。‘……今日策茶者取郝源为上,至于日德、实峰、闵坑、双港、乌龙、雁荡、顽渚、双井、鸦山、狱麓、天枯之产,虽雀舌枪旗者品中胜绝,殆不得与郝源并驾而驰也。’郝源是在福建建瓯所在地,而其中所指的乌龙,是在何处?值得考查。”笔者翻阅了有关历史资料,认为《龙云集》中所指乌龙并非是今日所考的乌龙茶。查福建建瓯有壑源,是否同音异字。《中国地名大字典》,郝源未能查到,只有郝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一份记录福建省安溪县自然灾害的史志文献,发现大雪成灾的气候时间段(1720-1727)与一个有关“铁观音”诞生传说的时间(1725年)重合,通过观察现代实验中“铁观音的气孔大小”数据,得出“铁观音气孔明显小于其它乌龙茶品种的气孔,呈最小值”这一事实,推断1720-1727年间的大雪气候和铁观音的诞生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最后得出结论:1、安溪县在18世纪20年代上半期,气候突然连续数年变冷,外因的变化诱发一些乌龙茶茶种发生了变异,生成新的茶种——铁观音;2、铁观音的“观音韵”与这个气候段有相关;3、指出天气温度在铁观音培育种植过程中的重要性,低温的度数范围和持续时间,是“观音韵”研究要把握的一个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乌龙茶饮料综合量化评价法,分析乌龙茶饮料茶多酚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通过选取19种乌龙茶饮料,测定其理化指标,并对香气和滋味进行感官评价,采用加权平均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综合量化分析评价法。以该法评价目前市售乌龙茶饮料,结果表明总体品质良好。乌龙茶饮料茶多酚稳定性随开盖后放置时间延长、储藏温度升高及pH值升高而降低,其抗氧化活性虽与茶多酚含量及pH值存在中度正相关,但线性关系不显著。所建立的综合量化评价法对乌龙茶饮料品质分析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茶多酚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为乌龙茶饮料的生产、开发、储运及功能评价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福建乌龙茶品种资源抗寒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跨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21℃,≥10℃积温达5500℃~7700℃,无霜期240~330d,年降雨量1300~1900mm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同时又是我国乌龙茶品种资源的分布、保存中心地带.本文通过对福建乌龙茶品种资源抗寒性鉴定与评价,也为乌龙茶的抗寒育种、抗寒栽培、省内外引种及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这几年随着大红袍产业的强势崛起,乌龙茶迅速让大多数茶人熟知。说到乌龙茶,天下茶客总是津津乐道于福建铁观音、台湾冻顶乌龙,而作为乌龙茶三大产区之一的广东乌龙茶,鲜有闻者。说到广东乌龙茶,凤凰单丛绝对是其代表,凤凰单丛产自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凤凰山濒临东海,气候温暖,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深厚,终年云雾弥漫,昼夜温差极大,适宜茶树生长。所谓单丛,是指单株栽培、单株采摘、单株制作。因为凤凰山的茶树历史悠久,现存  相似文献   

14.
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揭示乌龙茶适制性品种(品系)的香气物质基础,为选育乌龙茶适制性品种以及加工高香型乌龙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茶鲜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其香气组分,分析比较14 个乌龙茶品种(品系)的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GC-M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出香气成分140 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25 种。各品种(品系)均以醇类含量最多(14 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39.92%),其次为脂肪酸类(22.71%)、醛类(15.67%)、酮类(5.74%)、脂类(4.00%)、杂氧化合物(2.83%)、碳氢化合物(2.27%),含量最少的是含氮化合物(0.20%)。可见,醇类、脂肪酸类和醛类对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2004年7月12日至7月20日,受单位派遣,冒着酷暑,我和张志新先生赴乌龙茶的王国厦门出差。一踏上八闽大地,进入福建境内,一股浓郁而令人心醉的乌龙茶香扑面而来。对于一位品惯了绿茶味,看惯了绿茶形的江南居土来说,顿觉这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茶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厦门真是乌龙茶的天下"。都说闽南茶爱喝乌龙茶,绿茶、红茶全然没有市场,此言果然不虚。百闻不如一见,几天之行,我就领略了厦门乌龙的浓浓茶味。那  相似文献   

16.
为控制不同品种成品茶的农药残留,研究目前部分乌龙茶中超标的4种化学农药在新梢加工过程中的降解。以凤圆春、大叶乌龙、白芽奇兰、毛蟹和黄旦5个乌龙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将4种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优乐得)喷施于茶树,7d后采摘鲜叶,一部分直接烘干固样,另一部分加工成干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分别分析检测农药残留量。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在10.72%~53.47%,甲氰菊酯的降解率在9.09%~99.45%,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1.59%~92.23%,优乐得的降解率在16.67%~100%。施用联苯菊酯,较易生产出符合出口标准的乌龙茶;不同乌龙茶品种不同农药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高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速溶茶加工原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目前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较低的问题,分别以不同季节的茶叶和不同品种的乌龙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速溶茶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采用Duncan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摘季节的茶叶为加工原料或不同乌龙茶品种的茶叶为加工原料,其生产出的速溶茶产品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差异分别达显著水平。与春茶为加工原料相比,选用乌龙茶秋茶或绿茶夏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显著提高了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与‘铁观音’品种相比,选用‘单枞’或‘毛蟹’品种的乌龙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显著提高了速溶乌龙茶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茶叶研究所引进"中茶302"、"中茶108"、"龙井43"等9个无性系茶树品种,在日照市进行区域栽培试验,观测比较各品种的生育特性、产量、品质等要素,研究分析其适应性、适制性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中茶302"、"中茶108"的综合性状优异,表现为移栽成活率高、长势旺盛、产量高,制绿茶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宜在日照及山东名优绿茶生产地区推广种植。通过引种栽培试验,也为制订《山东日照无性系茶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贵州山地茶园无性系良种比率,建立优质、高效茶园,2008年底,从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四川引进20个无性系茶树良种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新培育的7个新品系,以国家级绿茶标准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其移栽成活率、树冠性状、定型修剪枝叶重、品质性状与耐寒性进行田间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贵州山区栽培的茶树品种。结果表明,试验各品种(系)修剪枝叶重均超过对照,预示有高产潜力,但耐寒性均未超过对照品种;特异品种品质突出,但其他性状表现较差;综合性状好的品种(系)有‘中茶108’和‘苔选03-22’。综合考虑认为,适宜贵州种植的特早生品种有‘龙井43’、‘乌牛早’,早生品种有‘苔选03-22’、‘中茶102’、‘中茶108’、‘中茶302’、‘龙井长叶’、‘浙农117’,中生品种有‘苔选03-10’、‘槠叶齐’等品种(系),‘白叶1号’等可在特定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时代,不同茶类市场此起彼伏,种茶业难有稳定经济收入,为适应生产中茶类市场畅销需要,稳步增加种茶业的经济效益,特拟题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红绿(名)茶兼制的茶树新品种。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1.1亲本来源选用双亲无性系优良品种,母本福鼎大白茶,无性系全国绿茶良种,中叶类,早生种,适应性广,抗寒性强,制绿茶条索紧细,色泽翠绿,香高、味浓,但制红茶汤色、滋味、浓强度和产量不及黔湄412号茶树无性良种。父本黔湄412号品种为贵州省茶科所60年代育成,该品种是云南大叶茶与广西高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