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百菌清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因素对百菌清残留的影响模拟试验。分别对于不同的ph值和不同的含水量,试验在开始的前3天百菌清在不同含水量处理组中的残留量减少速度都很快,在3~7 d之间残留量减少的速度稍有减缓,7 d之后土壤中的百菌清残留量进入一个平稳缓慢的减少过程。不同含水量土壤中百菌清的残留规律表明,土壤中的百菌清残留量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减少趋势。不同p H值土壤中百菌清的残留规律表明,土壤中的百菌清残留量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2.
番茄及土壤中百菌清残留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GC-ECD)法研究了天津、吉林两地百菌清在番茄果实及土壤中残留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番茄果实上,百菌清的半衰期为3d,10-11d可降解90%以上;在土壤中,百菌清的半衰期为5~7d,16-24d可降解90%以上。最终残留试验的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和高剂量分别施药3次和5次,于最后一次施药后的1、3、7d进行采收,番茄上百菌清的残留量分别为0~0.936mg/kg,符合国家标准GB2763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对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土壤中百菌清的消解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菌清对温度具有一定敏感性,降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湿度影响百菌清的降解,在一定的土壤持水量范围内,土壤含水量越高,百菌清降解速度越快;光照强度对于百菌清降解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加盖薄膜时降解速率略有加快.在湿度60%条件下,当温度为25℃和35℃时,百菌清在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为6.09 ~8.99 d,消解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试验设喷施百菌清推荐剂量(2 400g/hm2,T1)、加倍剂量(4 800g/hm2,T2)、喷清水(对照)3个处理。探讨蔬菜上百菌清残留量的安全性,开展番茄中百菌清残留的消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百菌清在番茄上的自然消解速度随施药剂量的增大而减慢。喷药后24h内消解最快,T1处理和T2处理施药后1d的消解率分别为60.22%和27.58%,7d的消解率达91.72%和46.67%,其半衰期分别为4.3d和18.0d。按推荐剂量施药1d后采摘,番茄中百菌清残留量为0.370mg/kg,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从人体健康风险角度分析,如果按规范施药,百菌清在番茄上施用安全,产品食用无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蔬菜中百菌清农药的残留研究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百菌清的降解规律、安全间隔期等试验,揭示百菌清在蔬菜中的残留规律,从而提出有效控制蔬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百菌清的降解规律、安全间隔期等试验,揭示百菌清在蔬菜中的残留规律,从而提出有效控制蔬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精甲霜灵与百菌清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来晓丹  贾春虹  余苹中  贺敏  赵尔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26-16628,16647
[目的]研究精甲霜灵与百菌清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状况与残留降解规律,评价精甲霜灵与百菌清在黄瓜上使用的安全性,建立同时测定黄瓜和土壤中精甲霜灵与百菌清残留量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黄瓜和土壤中的精甲霜灵与百菌清采用乙腈溶液振荡提取,使用酸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相色谱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外标法定量;田间试验按照NY/T 788-2004《农药残留试验准则》进行。[结果]在添加量为0.02~2.00 mg/kg时,精甲霜灵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4.7%~101.0%,变异系数为2.72%~6.46%;当添加量为0.01~1.00 mg/kg时,百菌清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6.9%~95.8%,变异系数为3.36%~4.90%。精甲霜灵的最小检出量为5×10-10 g,百菌清为2×10-10 g;精甲霜灵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为0.02 mg/kg,百菌清为0.01 mg/kg。精甲霜灵和百菌清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方程Ct=Coe-kt;精甲霜灵在黄瓜中的半衰期为2.8~3.2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7.8~9.8 d;百菌清在黄瓜中的半衰期为1.3~2.1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7~4.0 d。在黄瓜上施用精甲霜灵.百菌清440 g/L悬浮剂,施药剂量为推荐用量990 g a.i/hm2和推荐用量的1.5倍1 485 g a.i./hm2,施药3~4次,末次施药1 d后黄瓜中的精甲霜灵残留量低于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0.5 mg/kg,百菌清残留量低于CAC规定的MRL值5.0mg/kg。[结论]精甲霜灵.百菌清440 g/L悬浮剂按推荐剂量施用,1 d后收获的黄瓜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任晓萍 《农业科技通讯》2018,557(5):154-156
采用气相色谱(GC)测定桃中百菌清的残留量,并探讨了不同用药模式下百菌清在桃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百菌清稀释800倍用药残留动态方程为C=7.553e-0.09090t ,半衰期7.63 d;稀释400倍用药残留量动态方程为C=38.057e-0.06978t,半衰期9.93d;稀释200倍用药残留量动态方程为C=40.787e-0.05603t t,半衰期12.37d。百菌清残留量随施药浓度和施药次数增加而增加;套袋果实的残留量低于不套袋果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杀菌剂双炔酰菌胺在马铃薯上施用后的残留动态并以此制定其合理的使用方法。[方法]在吉林和南京同时进行了残留动态试验,利用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结果]双炔酰菌胺在马铃薯植株中半衰期为4.5~7.5d,在土壤中半衰期为7.8~11.7d;试验条件下,双炔酰菌胺在最后1次施药后间隔3、7、14d均未在马铃薯中检出残留量。[结论]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在马铃薯上合理使用方法为:以75~150ga.i./hm^2喷施3次,安全间隔期3d;双炔酰菌胺在马铃薯中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0.01mg/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鸡胗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4-羟基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鸡胗试样与无水硫酸钠混合后充分研磨,乙腈提取,浓缩定容后采用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百菌清及其代谢物4-羟基百菌清在该色谱条件下得到很好的分离,百菌清和4-羟基百菌清浓度在0.05~1.00 mg/L呈较好的线性(R2>0.999)。添加水平为0.02~0.08 mg/kg时添加回收率为74%~106%,相对标准偏差为1.6%~16.3%,方法定量限均为0.02 mg/kg。[结论]该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的特点,可应用于鸡胗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4-羟基百菌清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以扎龙自然湿地典型的芦苇沼泽生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特性在不同土层(0~15 cm,15~30 cm)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性氮、速效钾、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量碳和氮质量分数、脲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均显著...  相似文献   

12.
何伟静  江洪  原焕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83-14985
在介绍土壤酶的来源与环境因子对土壤酶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呼吸的酶促作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阔混交林择伐作业后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全自动测量系统,对择伐后林地10cm处的CO2通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及各分室CO2排放通量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择伐作业后,林地表面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林地表面CO2通量季节变化的68.10%~98.9%;枯枝落叶层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较差,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枯枝落叶层CO2通量的12.60%~89.80%,难以确切说明枯枝落叶层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应关系;根系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较好,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根系CO2通量的55.80%~96.70%;矿质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较高,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矿质土壤CO通量的40.30%~99.50%。  相似文献   

14.
从土壤中不同微粒及不同大小粒径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方面进行了阐述,进而引入了土壤中的超微粒子——无机纳米微粒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2种土壤分类体系的比较及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分类是土壤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笔者就土壤发生分类和土壤系统分类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对土壤分类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土壤消毒方法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垄沟式太阳能消毒、石灰氮结合太阳能消毒和垄鑫熏蒸土壤3种消毒方法对日光温室剖面温度和土壤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式太阳能消毒提高土壤剖面温度高,速度快,对土传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土壤速效P、土壤速效K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5%和31%,而土壤速效N、有机碳的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7%、12%;施用石灰氮土壤速效P和土壤速效N分别比对照增加94%和52%,土壤速效K变化不明显,有机碳比对照降低15.8%;施用垄鑫处理土壤速效钾和土壤速效N分别增加10.7%和22.5%,土壤速效P变化不显著.垄沟式太阳能消毒对更深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比石灰氮结合太阳能消毒和垄鑫熏蒸土壤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土壤温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方法]利用LI-cor8100土壤呼吸观测系统,连续观测2012年6月18~30日张掖绿洲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湿度;分析了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及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之间的关系;评价了现有的土壤呼吸模型。[结果]张掖绿洲农田的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该区域土壤呼吸速率与4 cm深度土壤温湿度的相关性最好;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之间的相关性要远远好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之间的相关性。[结论]在土壤呼吸模型中,同时考虑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土壤呼吸模型的模拟结果要好于只考虑土壤温度或土壤水分的土壤呼吸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从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因素、团聚体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和团聚体与养分流失的关系3个方面,综述了土壤团聚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土壤生态学及其内容的阐述,综述了烟草土壤不同生态因子对土壤环境的不同作用,以期对今后的烟草土壤生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除草剂对土壤脱氢酶活性及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草胺、丁酯、春多多、氟乐灵4种常用的除草剂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土壤酶和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除草剂对土壤脱氢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4种除草剂对土壤呼吸强度影响初期表现为轻微的激活,5 d后出现抑制作用,12 d后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