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河南洛阳高山地区引种牡丹品种资源的综合性状表现,为高海拔地区牡丹品种引种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洛阳高山地区引种的15个牡丹品种为试材,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基于14个性状指标的打分系统,计算每个品种的综合评价得分,进行综合性状评价,并对15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5个引种牡丹品种的物候期、开花特性及植株生长势、枝梢生长能力、萌发能力和抗性均存在明显差异.以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性状评价和聚类分析,可将15个牡丹品种分为4个等级,其中,Ⅰ级(优秀)有7个品种,分别为蓝芙蓉、圣代、鲁菏红、向阳红、岛锦、金岛和霓虹幻彩,其综合评价值≥3.00;Ⅱ级(良好)有3个品种,分别为七福神、日向和姚黄,其综合评价值为2.79~2.86;Ⅲ级(一般)有4个品种,分别为银红巧对、莲鹤、八千代椿和花游,其综合评价值为2.64~2.71;Ⅳ级(差)仅有1个品种,为雨后风光,其综合评价值为2.57.各品种的评价等级与田间表现一致.[结论]蓝芙蓉、圣代、鲁菏红、向阳红、岛锦、金岛、霓虹幻彩、七福神、日向和姚黄等牡丹品种的花形、花期、花色等观赏性状及萌芽展叶和植株长势综合表现良好,适宜在高海拔地区引种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不同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群组合在武汉地区的生长开花状况,于2017—2019年对引种的5个牡丹品种群(中原、江南、日本、美国、法国牡丹品种群)在武汉地区能够正常生长开花的品种进行花期和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结果表明,5个牡丹品种群在武汉地区的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盛花期为4月上中旬。不同品种群牡丹在引种地花期也存在一定差异,将国内牡丹和国外牡丹同园展示,花期可延长10~15 d,同时可丰富国内牡丹花色。各品种与原产地相比,花色基本保持原有色泽,但花型存在退化现象,特别是国外牡丹品种,44%牡丹品种花型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调查郁金香在赣南地区的引种栽培状况,赣州市花卉研究所引入9个品种的郁金香,对其生长状况进行物候期及开花情况的观测。结果表明,引进的郁金香品种均能在赣南地区正常开花,花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单个品种花期持续时间均在15 d左右,整体花期有45 d左右。  相似文献   

4.
江南牡丹花期调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适合江南牡丹的花期调控技术。[方法]以盆栽的江南牡丹为试验材料,以控制其环境因素为主,辅以激素的施用,设计调控其花期的2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定期观察牡丹生长情况,记录并分析各项数据。[结果]试验表明,温度是影响江南牡丹花期的重要因素,而赤霉素GA3的施用也会对江南牡丹的花期有一定的影响;该试验中的江南牡丹经过10d低温处理后,在根施200mg/L的赤霉素后再进行15d的高温处理,即可达到较高的开花率。[结论]江南牡丹花期具可调控性。  相似文献   

5.
从兰州引进67个紫斑牡丹品种,通过物候期及相关性状的观测,结果显示引种的紫斑牡丹在洛阳地区的萌发期为2月下旬,3月5—18日是紫斑牡丹现蕾主要时期;4月12日进入初花期,4月18日左右进入盛花期,4月23日左右进入谢花期;紫斑牡丹的群体花期为4月12—27日,群体初花期到来之后,3~5d内进入盛花期,由盛花期到群体谢花期一般经历5d左右。试验筛选出切花品种6个,推广型品种4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丰富园林绿化中黄色系的芍药属植物种类,也为牡丹(Paeonia suffuruticosa)远缘杂交新品种的推广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牡丹新品种‘金波’物候期的观测,研究其与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的关系,掌握其生长规律。[结果]‘金波’从3月4日开始萌动,萌动期12 d;4月10日进入风铃期,持续10 d;4月28日进入开花期,花期持续22 d,此期间平均气温14.8℃,地温14.8℃,相对湿度78.6%。新品种‘金波’开花晚于中原栽培品种,且花期长于中原栽培品种。[结论]对‘金波’加以推广利用,有利于延长牡丹栽培品种的观赏期,丰富牡丹观赏品种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适宜在北京西南山区种植的西北牡丹新品种。[方法]以引自甘肃的9个西北牡丹品种为试材,观察记录其在北京西南山区的物候期、适应性,并对其观赏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引进的9个牡丹品种在西南山区适应性较好;过冬的芽饱满;花色和花型纯正;花期均在5月1日前后;整体物候期晚于平原地区5~10 d。适宜在北京西南山区进行栽培和园林应用。[结论]该研究为西北牡丹在北京山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豫东周口地区对29个梅花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进行观察记载,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梅花各品种花期受气温影响而开花时间不同。因此,栽植梅花时要合理搭配品种,以达到延长观赏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阿克苏地区三个核桃品种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三个主栽核桃品种为材料,研究核桃生长发育特性,旨在为其高效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法、根窖法、叶面积仪观察其物候期,根系、枝叶和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结果]根系集中分布于土层深20~ 60 em的区域内,占能观察到根的65.6;,5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根系生长较快的时期;雌花的萌芽期在4月8~14日,雄花的萌芽期在4月14~18日;展叶期在4月13日左右,雌花花期在4月18日至5月2日,雄花花期在4月22日至5月1日;新梢生长相对较快的时期是在4月20日至5月11日,到6月8日停止生长;果实的发育呈典型的单“S”型生长曲线,果实生长较快的时期在5月上旬到6月下旬,此后生长明显减慢.[结论]根系集中分布于土层深20~60 cm的区域内,不同核桃品种的萌芽期、花期、新梢生长期存在着差异,花后果实发育阶段保持一致,呈单“S”型生长曲线.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品种的发育特性加以管理.  相似文献   

10.
对在包头市引种15种中原牡丹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试验,研究其成活率和物候期等,其生长状况、植株观赏性状、花色和花期等进行观察记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种牡丹的适应性和观赏性进行评价,筛选出'姚黄'、'魏紫'、'赵粉'、'大胡红'、'御黄衣'、'十八号'和'昆山夜光'等7个适宜在包头市露地栽培的牡丹品种:筛选出'二乔'、'金轮黄'、'首案红'和'墨撒金'等4个品种,以在包头市采用设施栽培;其余品种'洛阳红'、'状元红'、'罗汉红,'胭红'不适宜在包头地区露地栽培.实验不仅成功的筛选出了适宜在包头市进行露地栽培的牡丹品种,还为该地区牡丹的引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4种球根花卉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及朱顶红的生育特性、园艺学性状及花期调控进行研究。[方法]以不同方法栽培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及朱顶红球根,观察生育特征;通过冷藏、去皮及赤霉素处理,调控花期。[结果]4种球根花卉品种的生育期差异较大,但在昆明地区种植均表现优良,成花率达98%以上。用2℃低温冷藏盆花,可有效地延迟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的花期;赤霉素处理和去皮处理,可提早郁金香的花期。[结论]该研究可为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及朱顶红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四川乐山茶花品种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搜集和整理,及时发现茶花优良种质并有效保护利用.[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乐山市郊盛绿苗圃、乐山师范学院校园、乐山市绿心和峨眉山万年寺4个区域茶花品种,依据花型、花色、花径、叶形、花期和树姿等形态特征对其进行分类鉴别.[结果]调查共采集176个样本,发现乐山共有茶花品种63个,在原有的32个乐山茶花品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1个,同时鉴定出40个茶花品种.[结论]迄今为止,调查发现的乐山茶花共有6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3.
刘磊  白志川  刘会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12-7213
[目的]了解牡丹芽体的生长发育,为其组织培养或促成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牡丹早、中、晚花3种类型,共41个品种,将其带顶芽的枝条在去离子水中培养,从2007年12月21日到2008年1月26日,从形态学角度进行观察。[结果]3个品种的萌动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早花品种的萌动率最高且在观察期间一直呈上升趋势,中花品种次之,晚花品种最低。早花品种中"凤丹白"的萌动率最高,达到100%;中花品种中"天香湛露"的萌动率最高,达到80%;晚花品种中"胡红"的萌动率最高,达到80%。[结论]在相同冷量条件下,早花品种最先萌动,芽发育良好,中花品种次之,最后是晚花品种。  相似文献   

14.
风信子生物学特性与种球繁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上海气候条件下,对安娜玛丽和海姆之城2个风信子品种进行了生长与开花、种球繁殖与鳞茎分化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种球长成的植株,生长与开花特征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开花时风信子植株叶片中糖含量较高,打花过后糖含量逐渐下降;2个品种中,安娜玛丽鳞茎产量高,海姆之城鳞茎繁殖系数大;显微观察表明,风信子从5月底开始花芽分化,到8月上旬花芽分化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5.
菏泽和洛阳芍药品种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芍药是我国优良的传统花卉,有丰富的品种资源。菏泽和洛阳是我国芍药的主要栽培地,品种资源最为丰富,但目前两地的品种表型多样性研究较少,不利于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方法本文选取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栽培的芍药240种,利用28个表型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多样性研究。结果芍药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分别为1.98~2.10和0.28~1.94,绝大多数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较高。提取前10个主成分,并将因子荷载矩阵经Varimax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得到影响芍药表型的10个主要因子,依次为高度、花色数、侧蕾及长势、花型、瓣化、叶型及花径、花期、茎色、小叶卷度和花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40个品种被分为6大组群,前4大组群分别包括69个、67个、16个和84个品种。第5组群和第6组群分别仅有1个和3个品种,推测这4个品种与其余236个品种的来源不同。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菏泽、洛阳两地的240个芍药品种的表型多样性特点与亲缘关系,今后在芍药新品种培育选育亲本时,应着重考虑株高、花枝长、花色数、植株长势、花型、雄蕊瓣化情况及颜色等因素,同时注意选取聚类图中间隔距离较远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两地段毛棉杜鹃成花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在深圳市梧桐山公园选择毛棉杜鹃开花率存在差异的好汉坡和万花屏2个山坡地段,对土壤状况和野生毛棉杜鹃树体生理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好汉坡地段土壤的含水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万花屏地段 土壤含水量高及土壤中氮素含量太高,会导致毛棉杜鹃营养生长过旺而难以成花 叶片中淀粉酶活性较低,会导致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低而影响开花 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会导致花芽分化所需要的重要结构物质和许多参与各种代谢的酶类缺乏 叶片中Cu含量较低也不利于开花。[结论]初步确定不同地段这些土壤因子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其互作关系与毛棉杜鹃成花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7.
容新民  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06-11907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环割对促成栽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生长一致的夏黑葡萄单株,在花后10(4月30日)、20(5月9日)、30 d(5月19日),在结果母枝第2、3节之间进行环割.花后30 d开始采集样本,每隔7d采集样本一次至果实成熟,测定果实重量及可溶性糖、可滴定酸、花青素含量.[结果]环割促进果实生长发育,果实鲜重、可溶性糖含量、花青素含量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且花后20d环割处理效果最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新疆地区夏黑葡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济红  祁翔  陈训  吴橙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92-1795
[目的]探讨兔眼蓝莓扦插苗设施栽培下年生长和开花结实规律。[方法]以7个兔眼蓝莓品种的一年生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大棚设施栽培下兔眼蓝莓扦插苗的枝长年生长及年萌发规律,幼苗根径及苗高年生长规律,幼苗叶片年生长规律以及开花结果规律。[结果]兔眼蓝莓扦插苗在pH值为5.5~6.0的混合基质中盆栽的生长表现良好,所有品种均能当年定植,次年开花结果,开花率和座果率均达100%;枝长年平均生长量为117.17 cm,年平均萌枝数5.33枝,根径年平均生长量2.96 mm,高年平均生长量27.39 cm,年平均花序数7.76个,年平均着花数89.97朵。扦插苗始花期、果实始熟期均比地栽苗提前;盛花期、果实盛熟期均比地栽苗延长。[结论]研究蓝莓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利于在生产中调节蓝莓鲜果的上市时间。  相似文献   

19.
2008要2010 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麦后裸苗移栽短季棉的营养与生殖生长动态。结果 表明,各个密度的单株茎干物质质量、叶片干物质质量和面积以及叶面积系数的总体生长趋势一致,均在8 月下旬 至9 月上旬达到最大值,但低密度(2.25 万~4.50 万株/hm2)下的单株营养器官干物质和叶片面积明显高于高密度 (11.25 万~13.50 万株/hm2);叶面积系数与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单株蕾干物质质量和数量于8 月中旬达到最 大值,并且低密度(2.25 万~4.50 万株/hm2)下明显高于9.00 万~11.25 万株/hm2;单株铃数在9 月上旬达到高峰。连续3 年,子棉的霜前产量和总产量均是在9.00 万株/hm2密度下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克服夏季蝴蝶兰生产催花降温难度大、效果差、费用高的问题。【方法】以5个品种蝴蝶兰为试验材料,设置植物工厂与传统温室两种催花生产方式,测定蝴蝶兰抽梗时间、抽梗率、花苞数、始花时间,并比较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益。【结果】采用植物工厂催花后转移到温室中生长开花的生产方式,可以缩短蝴蝶兰生长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结论】构建的植物工厂蝴蝶兰催花与生产的技术体系,可广泛应用于未来蝴蝶兰规模化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