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之一,也是家禽的主要病原之一.NDV病毒粒子自然状态下呈多形性,大小150 nm~400 nm;病毒粒子内有长1 000 nm螺旋状的核衣壳结构,直径为17 nm~18 nm;囊膜上覆盖有直径8 nm~12nm 的糖蛋白纤突.NDV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分子量5.2×106~5.7×106道尔顿.NDV基因组包括6个基因(31-NP-P-M-F-HN-L-51)编码至少8种蛋白(6种结构蛋白,和由P蛋白基因经RNA编辑,从移码了的阅读框翻译出2种非结构蛋白V和W蛋白).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基因组由8条单股负链RNA组成,编码10种蛋白,8种结构蛋白和2种非结构蛋白,文章对AIV基因组编码的蛋白及其功能进行了概述,可为AIV预防和治疗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脑心肌炎病毒及其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心肌炎病毒(EMCV)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高危感染动物是猪,自然宿主是啮齿动物,人也可以感染这种病毒。也有研究报道,病毒可分解为前体蛋白P1、P2、P 3和L蛋白,最终切割成11个蛋白终产物,其中VP1蛋白存在主要抗原表位,具有良好的中和作用。目前尚不能阐明病毒感染后的发病机制,宿主感染病毒的影响因素等。因此,对病毒特性进行的研究有助于对该病的预防及控制,对病毒基因组及它所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对新型疫苗及动物机体的抗感染免疫机制的研究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论文综述了脑心肌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羊口疮(Orf)是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绵羊与山羊是主要宿主.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当不发生继发性感染时,机体调节就可以控制疾病发展,逐渐恢复痊愈.该特性可能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有关,因此,重点阐述了羊口疮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及其功能.此外,还对羊口疮病毒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  相似文献   

5.
日本脑炎病毒(JEV)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蚊媒病毒性脑炎病毒,严重危害养殖业以及人类健康,并且没有特异性疗法。迄今为止,日本脑炎(JE)只能通过疫苗预防,但是疫苗的预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JEV主要编码3种结构蛋白和7种非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宿主过程中,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JEV的侵入、复制和致病性等与这些蛋白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从蛋白设计相应治疗JEV引起脑炎的方案。本文将JEV相关蛋白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JE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禽类传染病之一。其病原新城疫病毒是单股负链RNA病毒,编码NP、P、M、F、HN和L 6种结构蛋白,其中最主要的是位于囊膜上的F和HN两种糖蛋白。F蛋白具有使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致使病毒穿入宿主细胞膜的作用,是决定病毒毒力的关键因子;HN蛋白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两种活性,这两种活性对于NDV侵染细胞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两种糖蛋白不仅对NDV的毒力及致病性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也是诱导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蛋白。作者主要对这两种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偶蹄兽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FMDV有7个血清型,加之病毒传播迅速,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FMDV为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其基因组编码4种结构蛋白和10种非结构蛋白。FMDV感染宿主后利用自身蛋白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影响宿主天然免疫应答,从而有利于FMDV复制的微环境。这些策略包括FMDV参与细胞自噬、内质网应激和应激颗粒形成的细胞过程,破坏多种宿主蛋白的功能,如劫持、裂解宿主蛋白或干扰宿主蛋白的表达、去除宿主蛋白的泛素化以及抑制宿主蛋白的磷酸化。这些逃避天然免疫的策略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现有的研究结果,作者总结了近几年FMDV蛋白在抑制宿主天然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FMDV的研究与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传贫病毒为正链RNA病毒 ,具有反转录病毒特有结构。病毒RNA基因组两端是完全相同的重复区 (R区 ) ,在 5′R下游是 5′独特区 (U5 ) ;3′端R区上游是 3′独特区 (U3)。基因组上游的R -U5和下游的U3-R构成了病毒基因组两端的非编码区。非蛋白编码区均较短 ,大小分别为R 78nt,U5 36nt,U32 0 7nt。两端非编码区中间是三个较大的开放阅读框架 ,分别编码病毒三个主要结构蛋白GagPol和Env。其顺序从 5′到 3′端依次是 :gag[groupassociatedantigen]基因编码的群特异性抗原蛋白 ,表达…  相似文献   

9.
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病毒(Coronavirus)家族成员是许多家畜、宠物包括人类的重要病原,引起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冠状病毒有一巨大的基因组RNA,全长27~32 kb,编码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和一些辅助蛋白。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tein, nsp)由病毒编码的多聚蛋白1a/1ab水解而来,共有15或16个。这些非结构蛋白参与调节病毒基因组RNA的复制和亚基因组RNA的转录,或作为转录/复制复合体参与基因组的复制转录,并参与感染宿主等过程,是冠状病毒重要的功能蛋白。随着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爆发,对冠状病毒尤其是其非结构蛋白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病毒F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新城疫病毒为有囊膜的负链RNA病毒。NDV基因组编码6种结构蛋白:L蛋白为RNA依赖聚合酶,与核衣壳相联;HN~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构成副粘病毒二种纤突中的大纤突;F为融合蛋白,构成小的纤突;NP为核衣壳蛋白;P为磷酸化的核衣壳相联蛋白;M为基质蛋白,是构成囊膜的支架。其中的融合蛋白是NDV的功能性糖蛋白之一,在致病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已成为研究NDV致病性的热点,为了使大家对NDV的F蛋白有个整体的认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病毒M蛋白细胞核定位的机制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M蛋白一种非糖基化膜相关蛋白,主要位于病毒囊膜内表面,构成了病毒囊膜和核衣壳连接的支架。研究表明,M蛋白是一种细胞核-细胞质穿梭蛋白。在NDV感染早期,M蛋白可通过自身携带的核定位信号进入细胞核。根据已报道的相关RNA病毒M蛋白功能的研究结果,推测NDV M蛋白早期的细胞核定位有利于细胞质中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并且可能会抑制细胞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目前,国内外对M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蛋白与NDV毒力和复制的关系以及以M蛋白为核心的病毒样颗粒形成机制和利用方面,而对M蛋白细胞核定位的机制和功能研究相对较少。鉴于M蛋白细胞核定位在NDV复制和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NDV M蛋白的细胞定位特征、M蛋白细胞核定位的分子机制和功能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NDV M蛋白细胞核定位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副黏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5型(Parainfluenza virus5,SV5)和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的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都编码FPIV-like晚期结构域(Late-domain,L-domain),L-domain中的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F)对病毒出芽与复制有很重要的作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M蛋白也包含潜在的L-domain23FPIV26,但23F对NDV的出芽及复制的作用尚不明确。本试验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以NDV ZJ1株为母本病毒,拯救一株M蛋白F23A突变的重组病毒ZJ1F23A,并在DF1细胞上对ZJ1F23A的复制性能和细胞致病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ZJ1F23A在DF1上的复制水平显著低于母本病毒ZJ1,ZJ1F23A对DF1的致病性比ZJ1弱。试验结果说明NDV M蛋白23F对病毒复制及病毒的细胞致病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犬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冠状病毒 ( CCV )基因组为一 2 8~3 2 kb大小的单股正链 RNA,基因在病毒自身RNA聚合酶的存在下、以先导引物转录机制进行转录 ,不同的病毒基因组和亚基因组翻译产生除病毒依赖 RNA的 RNA聚合酶以外 ,还产生其它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其中有相对比较保守、参与病毒核衣壳形成、介导宿主细胞免疫的核衣壳蛋白 ( N ) ;在病毒出芽、组装和成熟中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 ( M) ;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且易变异的纤突蛋白 ( S) ,另外 S蛋白还决定着病毒血清型、感染力 ,同时通过识别 ,并与病毒宿主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决定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 ;参与病毒组装的小膜蛋白 ( E)和其它病毒蛋白。 CCV还可识别猫氨肽酶 N( f APN)并与之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是引起每年季节性流感及偶尔的流感大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IAV属于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编码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其中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是IAV的调节宿主免疫应答和病毒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微型基因组的复制效率,本实验分别以NDV 9a5b(ClassⅠ)病毒株和La Sota(ClassⅡ)病毒株基因组骨架为平台,插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基因替代病毒的整个编码区,只保留与病毒复制、转录和病毒包装相关的调控区域Leader和Trailer,构建获得的微型基因组DNA片段反向插入反向遗传载体TVT(0.0)中,从而构建了两株病毒的微型基因组质粒。同时,将相应病毒株的NP、P和L 3个基因分别克隆至pCI-neo载体中,构建3个辅助质粒的真核表达系统。通过将微型基因组和辅助质粒共转染BSR T7/5T7-5细胞,表明在相同转染条件下,无论使用哪一种辅助质粒,ClassⅡ型微型基因组的报告基因的表达效率均高于ClassⅠ型微型基因组。实验结果显示ClassⅠNDV转录复制系统的运行效率明显低于ClassⅡNDV。  相似文献   

16.
水貂阿留申病毒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ADV)是一种主要侵染水貂的自主复制型细小病毒,是一种在水貂中广泛存在的重要病原体。病毒粒子的蛋白分为结构蛋白(VP1、VP2)和非结构蛋白(NS1、NS2)两类。VP1蛋白对病毒粒子产生感染性有重要作用;VP2蛋白是主要免疫功能区,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NS1和NS2主要参与病毒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调节。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貂阿留申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感病毒含8个负链单股独立的RNA片段,共编码10种蛋白。每种蛋白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其中NS基因合成NS1和NS2两种蛋白质,NS1为非结构蛋白,NS2为结构蛋白,这两种蛋白质大量存在于感染的细胞中。NS1蛋白在病毒转录及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其主要功能是以多种方式解除宿主干扰素防御系统。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NS1蛋白在禽流感病毒致病性方面的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主要对流感病毒NS基因的特点及其编码蛋白质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水貂阿留申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貂阿留申病病毒是一种在水貂中广泛存在的重要病原体.该病毒属阿留申病毒属,主要编码4种蛋白(结构蛋白VP1、VP2和非结构蛋白NS1、NS2).VP1蛋白在协助病毒产生感染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VP2蛋白是该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抗原,能体外中和病毒;NS1和NS2对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主要有核酸杂交技术、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表达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禽痘病毒重组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扩增新城疫病毒F基因,利用禽痘病毒复合启动子、SV40 PolyA终止信号序列构建F基因表达盒。将F基因表达盒与loxp-GFP-loxP序列串联插入禽痘病毒重组臂,构建了禽痘病毒转移质粒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CEF,获得了带有绿色荧光信号的重组病毒rFPVFGFP。通过二次转染,利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将重组病毒基因组的GFP自动去除,结果获得了只含新城疫病毒F基因表达盒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F。试验结果表明,rFPVF复制稳定,表达的F蛋白具有免疫原性,能够刺激鸡只产生抗新城疫病毒的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