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豆新品种吉育96号,2007~2008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187.2 kg/hm2,比对照品种吉林30增产5.2%,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054.6 kg/hm2,比对照吉林30增产4.2%。该品种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多分枝,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2.
秦农142是宝鸡市农科所采用改良系统优选法成功选育的抗病、广适、早熟、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以来先后参加了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陕西省中肥组区域试验和水地生产试验,在各级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增产显著,名列前茅。该品种一般单产7500~9000kg/hm2,高产潜力可达9750kg/hm2。2005年通过国家和陕西省审定。  相似文献   

3.
优质早熟高产出口型花生新品种驻花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驻花一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早熟高产花生新品种,经河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及示范,具有综合性状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出仁率高、早熟、商品性好、符合出口要求等特征.2004~2005年区试荚果平均单产3478.35kg/hm2,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8.15%,2006年河南省生产试验,荚果产量3979.95kg/hm2.2007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德朗118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德朗11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自选系KY150为母本、自选系C23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山西北部特早熟区春播生育期120 d,属特早熟品种;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春播特早熟玉米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 776.5 kg/hm~2,比对照并单6号增产12.6%,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 819.0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2.6%;籽粒金黄半硬,容重676.0 g/L,粗脂肪含量4.52%,粗淀粉含量74.37%,表现出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等特点。2016年6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西省春播玉米特早熟区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5.
杂交种禾源178是承德新禾源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以CH09为母本、WW-04为父本组配而成。2009年围场腰站组合鉴定试验发现,“CH09×WW-04”组合产量高而且极早熟,2010-2012年鉴定试验,2013-2015年品比试验,2016-2017年参加河北省极早熟组春播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9.8kg,比对照德美亚1号平均亩产648.4kg增产8.0%。2017年河北省极早熟组春播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9.2kg,比对照德美亚1号亩产603.8kg增产9.2%%。2018年7月21日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冀审玉20180069号)。2020年通过内蒙古、山西、黑龙江认定,2018年至2020年3省试点平均亩增产8.4 kg,推广面积超过300万亩。 禾源178极早熟、稳产性好、抗玉米主要病害,活杆成熟。春播全生育期106 d,适合在河北省、内蒙古、山西和黑龙江≥10℃有效积温2200℃早熟玉米种植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夏秋鲜食大豆新品种衢鲜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衢鲜3号是浙江省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衢夏引4号作母本,与上海香豆杂交选育而成;2007年参加国家鲜食大豆品种夏播组区试,鲜荚亩平均产量785.0 kg,比对照增产14.6%,极显著;2008年续试,鲜荚亩平均产量748.6 kg,比对照增产3.7%;2008年生产试验,鲜荚亩平均产量628.4 kg,比对照增产3.4%;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矮秆大豆品种吉密豆1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吉密豆1号。2003~2004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 408.4 kg/hm2,比对照品种九农21增产18.62%,2004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 528.2 kg/hm2,比对照九农21增产20.7%。该品种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矮秆,适合密植,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品种"欧科豆25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8年以"黑农38号"为母本、"吉农8902-15(吉农10号)"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07.4 kg/hm2,比对照"黑农38号"平均增产9.6%;2007—2008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89.1 kg/hm2,比对照"黑农38号"平均增产7.1%。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早熟、抗逆、品质优良,适宜吉林省中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6,(2):14-15
宁粳6号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5050;具有抗性好、米质较优、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等优点;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国家黄淮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48.8kg/667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2.7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24.6kg/667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47%;生产中应注意培育壮秧、适期移栽、科学肥水运筹、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0.
金优990是安顺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安恢990与金23A配组育成的高产早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贵州省2011—2012年2年区域试验鉴定,金优990平均单产9 886.8kg/h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8.4%;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 763.7kg/h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平均增产6.73%。稻瘟病抗性鉴定为中感,抗冷性鉴定为强,明显优于对照香早优2017。2014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09号),适宜贵州中、高海拔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伊单48号是吉林省稷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13-2014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 483.5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5.3%。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 670.7 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3%。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容重高、抗病性强、淀粉含量高等特点。2015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吉林省玉米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8-29
康玉3号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适宜川西北高原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在2010—2011年甘孜州杂交玉米早熟组的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居参试品种第1位,2年区试平均单产8 928.60 kg/hm~2,较对照阿单9号增产7.93%;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0 574.21 kg/hm~2,比对照阿单9号增产7.25%。5个试点中4点增产,其中3个试点是第1位。该品种种子顶土能力强,幼苗生长健壮,耐密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2016年3月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川西北高原特别是甘孜州玉米产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将推动川西北高原特别是甘孜州高山区玉米产量水平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吉农1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6号”是以“吉林30号”为母本,以“公交9020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003—2004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23.0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5.8%;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64.7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3.6%。该品种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无褐斑。  相似文献   

14.
烟农5158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农5158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鲁麦14航天变异后代烟航选2号为母本,以烟农15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早熟、高产、稳产、中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种。2004~2006年在山东省中高肥B组区试中,两年平均单产521.0kg(666.7m^2产量,下同),较对照平均增产6.8%;2006—2007年在山东省中高肥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489.741kg,较对照济麦19增产7.25%,在安徽省淮北片优质强筋组区试和生产试验中,亦表现突出。2007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2)。  相似文献   

15.
国审抗旱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品育816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品育816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长4802为母本、临优9202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2015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2 a共26点次平均单产5 041.5 kg/hm~2,较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6.0%,增产点率为76.9%。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单产5 016.0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4.6%。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倒伏、抗寒性好,适宜在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宝鸡、咸阳、铜川,河南省以及河北沧州旱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宝麦8号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旱麦组通过异地水旱穿插试验与姊妹系优选成功选育的高产、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08年以来先后参加了陕西省水地中肥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各级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增产显著,名冠前茅.该品种一般单产可达500~550 kg/亩,高产田可达600 kg/亩以上.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遗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为母本、早熟1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在陕西省引育中心试点,最高单产4 707 kg/hm2;2006—2007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产量2 889 kg/hm2,比对照晋豆19号增产7.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46.5 kg/hm2,比对照增产6.5%。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41.95%,脂肪含量最高可达23.62%。抗大豆花叶病毒SMVⅠ号,SMVⅢ号和大豆灰斑病。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适合我国北方春大豆晚熟区春播和黄淮海夏大豆区夏播。  相似文献   

18.
辽春23号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丰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利用2008年度国家春小麦东北早熟组区域试验结果,采取方差分析和Shukla分析方法,对小麦新品种辽春23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作综合分析,衡量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为大面积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晋油1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冬油菜杂交新品种,2 a生产试验的平均单产为2 735.5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2 538.45 kg/hm2)增产7.76%。晋油10号是强杂种优势品种,在低温胁迫下耐受性好,在丰产年型能充分发挥组合特点,表现丰产、稳产,抗倒伏,耐菌核病,201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蓖麻杂交种通蓖6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蓖6号是以哲LmAB4为母本,青塔为父本选配的两系中早熟蓖麻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1997~1999年产比、鉴定试验,平均单产2003.0kg/hm^2,比对照哲蓖3号增产51.1%:2000~2002年内蒙古蓖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达2706.0kg/hm^2,比哲蓖3号增产50.01%、比哲蓖4号增产36.8%;2001-2002年内蒙古蓖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达2673.0kg/hm^2.比哲蓖3号增产33.4%、比哲蓖4号增产31.2%。区域试验中最高单产达3639.5kg/hm^2,生产试验中最高单产达4653.0kg/hm^2.大面积试种,最高单产达3453.0kg/hm^2。2003年9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通蓖6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