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贵州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是集成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GIS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化管理和共享发布的平台,系统中建立了水稻、玉米、油菜等50多种作物的数据描述规范,数字化了15 842份种质的信息,制作了水稻、玉米、菜豆、油菜等作物地方资源的地理专题图,开发了种质资源数据管理、数据检索、GIS检索、共享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平台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平台是集成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生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化及管理平台 ,该平台为广东省的生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利用和研究提供一套运行于局域网和互联网的生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软件 ,并已投入到广东省 2 2个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单位使用 ,建立了 42个物种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 ,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 ,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推动种质资源共享利用,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设计构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多层次、多维度、多用户的资源服务体系,建成集种质信息发布、共享、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平台实现了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和数据管理后台两大子系统的功能建设,能够推动种质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融合,促进资源的有效共享.主要介绍数据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总体功能、业务流程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广东生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网络平台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广东生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网络平台是集成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生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化及管理平台,该平台为广东省的生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利用和研究提供一套运行于局域网和互联网的生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软件,并已投入到广东省22个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单位使用,建立了42个物种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5.
基于Internet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实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甘蔗、枇杷和龙眼等优势研究品种种质资源数据的共享,我们采用动态web数据库的策略,执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建立了基于Intemet的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共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分散、标准不同和共享困难等问题,在成功开发单机版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采用B/S设计模式和J2EE系统架构,用Java1.5语言设计开发了基于Intemet的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后台采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平台设计开发充分利用了先进的框架技术如struts和hibernate,使系统各层之间结构更加合理,独立性更强,实现了页面展现层、业务逻辑层、持久化层和数据层4层分离的体系结构,很好地提高了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的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平台的建立与运行为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标准化整理、数字化表达和利用提供了一个与国家种质资源库和互联网对接的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与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共享,为社会各界相关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种质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热带芳香作物种质资源管理方法的不足与缺陷,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构建数据库,利用ASP.NET技术、C#语言进行开发,采用了数据、业务逻辑、用户界面分离的多层结构,设计了基于.NET的热带芳香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为热带芳香作物种质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动态管理,更能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全局优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据库管理和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将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收集到的380份春油菜种质资源进行整理、鉴定、保存、评价和归类,并对每个材料的76项基本信息进行综合描述记录,建立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芥菜型春油菜种质资源数据保存管理、种质资源数据评价检索和种质资源网络信息对外发布模块构成的应用管理平台,实现晋北地区芥菜型春油菜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可持续利用,方便育种过程中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筛选以及对新的种质资源数据录入、查询、统计,加强相关育种单位间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9.
南药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药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是采用广东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平台在windows环境下构建完成的。首先将数据输入Ms Exeel2000,然后导入数据库管理平台。本数据库共收录南药植物558种。本系统能够任意查询南药所有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所属科名、种名,并能显示植物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长环境、药用价值以及图片。数据库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南药植物资源信息共享,对生产、科研、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管理的方法的不足与缺陷,结合Web技术,设计了基于Web的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系统采用SQL Server2000构建数据库,利用ASP.NET和ADO.NET技术、C#语言进行开发,采用了数据、业务逻辑、用户界面分离的多层结构.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动态管理,更能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全局优化.  相似文献   

11.
家蚕基因库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UCDOS5.0,运用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FOXPRO2.5,建立了家蚕基因库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家蚕基因库、近等位基因库、新增基因库以及数据处理和检索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2.
家蚕RAPD、AFLP和SSR标记的研究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RAPD、AFLP和SSR标记系统在家蚕遗传学研究中各自适用领域,为其在种质资源研究中选择适合的分子标记系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RAPD、AFLP和SSR 3种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15个家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同时对3种标记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SSR标记位点的期望异质性(He)最大(0.40),AFLP标记位点的He最小(0.25),但AFLP有最高标记指数(MI,15.60)和最高的多态性检测效率(Ai,74.75)。【结论】SSR比AFLP和RAPD的信息含量高,使得它最适合用于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AFLP的检测效率高即能够在1次PCR扩增反应中检测到最多的DNA带型,非常适合于种质鉴定与保护和构建连锁遗传图谱。  相似文献   

13.
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新疆的植物种类丰富而独特,为中国植物栽培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新疆及周边国家包括农作物、林木、药用植物及野生植物等植物种质资源的数字化整理、存储和查询,对于新疆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在研究制定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采集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关系数据库构建技术、ASP软件开发技术和WEB信息发布技术,设计开发系统软件.[结果]通过设计开发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基于INTERNET网络的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的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查询与发布.[结论]设计开发的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合理、功能实用,运行稳定,满足了对新疆植物种质资源信息化管理及国内外种质资源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Studies on the Mutant Systems of the Bombyx mori Gene Ban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rough over ten years of study, more than 1 000 genetic materials including mutant genes,chromosomal variation strains and special genetic materials of Bombyx mori, Linnaeus, collected, introduced or created since 1940s especially late 1980s, have been sorted out and put in order. After identifications and genetic analyses of their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s, the silkworm gene bank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preservation system was perfected, and more than 600 silkworm strains were kept in this gene bank. The preserved silkworm mutant genes have covered more than 90% of existent ones across the world, in which, more than 100 are rare and precious mutant genes, and over 60 mutant genes were found and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Through hybrid analyses, linkage tests and three-point gene location tests, a perfect linkage retrieval labeling system of silkworm was established, which included 230 marker genes covering all the 28 linkage groups of Bombyx mori. The gene location system (composite system of recessive genes) of different linkage groups was set up. The intergenic complementation of mutant egg color and third type of maternal heredity egg color have been found, and indicated that the epistatic effect of mutant gene of white egg is universal. Twenty eight independent near isogenic lines murked with morphological mutation gene have been created and a series of novel breeding materials possessing grea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such as high feeding efficiency, special sex markers, natural colored silk, resistance to disease, wider feeding range and adjustable parthenogenesis, etc.,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sustainabl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 system of silkworm gene resources were well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各类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的基础上,以WebGIS作为空间信息管理平台,采用B/S分布式网络结构模式,构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实现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信息共享,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合理保护、创新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热带花卉种质资源图文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一个界面友好、操作方便、通用性强的热带花卉种质资源图文数据库系统,为实现热带花卉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C/S架构,以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库,在集成QT的Visual C++可视化开发平台上设计并实现热带花卉种质资源图文数据库系统。【结果】构建了热带花卉种质资源图文数据库系统,实现了热带花卉种质资源数据管理、数据查询、元数据配置、用户管理及数据库维护等功能。【结论】该系统具有兼容性强、可扩展性好、智能化、安全系数高、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等优点,为热带花卉数据建立了统一的服务平台,并为规范花卉信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热带花卉种质资源图文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一个界面友好、操作方便、通用性强的热带花卉种质资源图文数据库系统,为实现热带花卉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C/S架构,以SQL 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在集成QT的Visual C++可视化开发平台上设计并实现热带花卉种质资源图文数据库系统。【结果】构建了热带花卉种质资源图文数据库系统,实现了热带花卉种质资源数据管理、数据查询、元数据配置、用户管理及数据库维护等功能。【结论】该系统具有兼容性强、可扩展性好、智能化、安全系数高、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等优点,为热带花卉数据建立了统一的服务平台,并为规范花卉信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细胞色素C是线粒体凋亡路径上的关键因子,通过家蚕细胞色素C基因的克隆和其蛋白在家蚕凋亡细胞中的释放研究,为家蚕细胞凋亡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家蚕细胞色素C基因,通过紫外线照射诱导家蚕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家蚕凋亡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果】在家蚕中克隆了一个含有细胞色素C保守结构域的同源基因,该基因cDNA长570 bp,有3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324 bp,编码108个氨基酸,存在参与细胞凋亡时与下游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Apaf-1)相互作用的保守关键位点;紫外线诱导家蚕胚胎细胞BmE-SWU1凋亡后12 h,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同时检测到了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向细胞质释放。【结论】在家蚕细胞凋亡中可能存在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释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家蚕基因库突变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 ,整理了包括最早于 2 0世纪 4 0年代 ,尤其是 80年代后期以来收集、引进、创造的家蚕各种突变基因、染色体变异系统及特色遗传材料 10 0 0余份 ,通过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性状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构建和完善的保存系统有 6 0 0余个家蚕基因的资源库 ,保存的家蚕突变基因种类覆盖国际现存家蚕突变基因的 90 %以上。其中珍稀突变基因达 10 0多个 ,首次发现的突变基因 6 0余个。通过对突变系统进行杂交分析 ,连锁检索和三点测验定位 ,构建了完善的家蚕连锁检索标记体系 ,含全部 2 8个连锁群的标志基因有 2 30个 ;构建了各连锁群的基因定位系统 (隐性基因合成系 ) ;发现了基因互补突变卵色和第三型母性遗传卵色 ,发现了白色卵突变基因上位作用的普遍性。育成了以形态突变基因为标记的、相互独立的近等基因系 2 8个。开发了高饲料效率、性别标记、天然有色茧丝、抗病性、广食性、可控制单性别孵化等一系列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有用突变基因育种新素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家蚕基因资源持续保存的方法和管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