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株高和穗部性状是影响谷子产量的关键性状。探究谷子株高及穗部性状表型变异的遗传规律,为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与基因定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谷子优质品种豫谷18为共同父本,分别与黄软谷和红酒谷杂交,构建2个分别包含250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F7群体(YYRIL和YRRIL)。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YYRIL和YRRIL群体在2个环境下的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穗码数、穗粒重等5个农艺性状的表型数据进行遗传分析。【结果】5个性状在所有环境中均表现连续变异且存在超亲分离现象,峰度和偏度绝对值小于1,近似正态分布,呈现数量性状的典型遗传特点。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穗长、穗下节间长在所有环境中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码数与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遗传模型分析显示YYRIL和YRRIL群体株高的最适遗传模型分别为PG-AI和PG-A多基因模型,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5.15%和91.27%。2个群体穗码数的最适模型均为PG-AI,多基因遗传率为70.07%—71.58%。穗下节间长在2个群体的最适遗传模型分别为4MG-CEA和3MG-CEA,均为等加性主基因模型。穗下节间长在YYRIL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69%,4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相等,均为-0.34,具有负向效应;穗下节间长在YRRIL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为45.78%,3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相等,均为1.17,具有正向效应。穗长在YYRIL群体的最适模型为MX2-ED-A,即2对显性上位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3.56%,多基因遗传率为50.56%。控制穗长的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1.21、1.68,多基因加性效应较小,为-0.0017;穗长在YRRIL群体的最适模型为MX2-AE-A,即2对累加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穗长的主基因遗传率为46.40%,多基因遗传率为46.91%。控制穗长的第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1.53,具有正向效应,第1对主基因加性×第2对主基因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值是0.60,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0.47,表现为较低的负向遗传效应。穗粒重在YYRIL群体的最适遗传模型为MX2-ED-A;符合2对显性上位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69.09%,多基因遗传率为12.08%;控制穗粒重的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0.58、5.82,以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3.81。穗粒重在YRRIL群体的最适遗传模型为3MG-PEA,即3对部分等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穗粒重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1.10%,3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2.68、-2.68和2.66,前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相同,且均为负向效应。【结论】谷子株高、穗码数的最适遗传模型相似,均服从多基因遗传,遗传率较高,受环境影响较小;穗下节间长的遗传受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偏低,受环境影响较大,在栽培中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穗长遗传受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穗粒重在2个群体均服从主基因遗传,主基因遗传率较高,可能存在主效QTL。  相似文献   
2.
宜昌市柑桔栽培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是农业部《柑桔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和《柑桔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规定的“长江上中游柑桔带”和“鄂西—湘西柑桔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北省最大的柑桔集中产区.2015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12.87万hm2,产量达300.7万t,产值79.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作为宜昌市农村经济的支柱,柑桔等果品与畜牧、水产、蔬菜、茶叶、食用油等共同打造成当地六大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带一片子叶的胚尖转化法将耐低温相关转录因子基因GmWRKY21转入‘浙春5号’和‘中黄13’两个大豆品种中,以探讨通过转基因手段创造耐低温种质的可能性。转基因植株经目的基因的PCR检测和转化T-DNA区域构建特异性的PCR检测得以确认。转基因植株较非转基因对照表现出明显的耐低温性:胁迫处理前和处理后转基因植株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在恢复生长以后,转基因植株均能正常生长、开花、结荚,而非转基因对照在处理后的7~10 d内枯萎死亡。试验结果初步表明GmWRKY21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大豆基因组中并参与了对低温的胁迫应答,进而提高了大豆的抗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猪肉水分在线检测与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优化光纤探头检测距离并通过检测距离调节系统和多点同时检测,设计了猪肉水分在线检测分级系统。首先,为确定光纤探头与生鲜猪肉样品表面间的最佳检测距离,在13个不同检测距离下(5~29 mm)采集了54个样品的光谱,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分别建立了第1波段(349~1 435 nm)、第2波段(1 037~1 761 nm)和双波段结合3种情况的含水率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检测距离和不同波段的模型,确认19 mm为在线检测分级装备的最佳检测距离。然后,通过检测距离实时调节系统动态固定最佳检测距离,设计了双波段多点同时检测系统,采集45个猪肉样品在静态条件和在线条件下的光谱,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情况下预测结果相近,从而证实了所设计的在线系统能够预测猪肉水分,并且双波段融合建模效果优于单波段,预测结果为:校正集相关系数和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06和0.598,验证集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36和0.402。最后,利用独立的21个猪肉样品验证猪肉预测分级模型精度及稳定性,结果判断正确率为90.48%,表明可见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多点检测能有效地在线检测猪肉水分并分级。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航天诱变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航天诱变选育新品种浙鲜9号与其亲本台湾75在生育期、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浙鲜9号播种至采收生育期比亲本短2 d,株高矮7 cm,鲜百荚重高6.1 g,鲜百粒重低2.2 g,青荚色比亲本淡,两年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较亲本显著增加9.4%。浙鲜9号不仅保留了亲本口感甜糯的优良品质,而且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抗性有大幅度提高。利用60对核心SSR引物对二者进行分析,在Satt184、Satt197、Sat-213等10个标记间发现多态性位点,引物多态性率为16.7%,Sat-213为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Rsc15相关分子标记,这从分子水平证实了浙鲜9号抗性的改良。采用100个SNP标记对二者进行分析,有5个SNP标记在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浙鲜9号与亲本主要特征特性和DNA分子标记的对比研究均充分证明了航天诱变育种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仓内温控探头和时控开关开启深水泵抽取地下水,利用自动控制电动阀分红供水,屋面喷头分批定时喷淋屋面,降低仓顶温度,控制仓温上升。通过对高大平房仓、房式仓、苏式仓三种仓型屋面进行喷水降温试验效果明显。在气温最高时段,气温、仓温差值最高达5℃。采用稻壳和泡沫板压盖粮面隔热措施,有效地控制粮温上升幅度,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实现绿色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目前河南的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思考,针对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湖鲱幼鱼的摄食、生长及其它生理功能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鲱(Coregonus artedii Lesueur)为鲑科、白鲑属。冷水鱼。广泛分布于北美洲高寒地区的江河湖泊中,是北美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该鱼食物链短(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生长快,肉质好,是寒冷地区大中水面增殖的理想品种。1997年3月从加拿大Sask省移植湖鲱的发眼卵,进行室内孵化、培育和大水面投放的初步试验,并对孵化的幼鱼的一些生理功能进行了认真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鲑鳟鱼类脂肪储存的部位、脂肪酸组成的特性以及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合成与利用进行简述,依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总结出鲑鳟鱼类对脂类和脂肪酸的需求范围。  相似文献   
10.
省茂兴湖渔场在湖湾育种取得高产高效益的基础上,1991年利用1500亩的腰口四号湖湾进行成鱼精养试验,经过150多天的饲养,获得了总产172765kg,平均亩产11520kg,总产值106万元,亩产值为708元,除去费用78万元,纯盈利28万元,亩盈利达188元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