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宰后检验是整个肉品卫生检验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四部”制定的《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和国家国内贸易局制定的《肉品品质检验规程》都明确规定必须进行心、肝、肺检验,它是宰后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着眼点之一。这些卖质器官的检验可以作为我们综合判检的主要依据。另外,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喜食内脏器官,这更要求我们对心、肝、肺进行严格的检验,防止食肉中毒,防止畜禽疫病传播,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1 心脏l.1心脏检验 四部规程规定“检查心包及心肌并沿动脉管剖检心室及心内膜,同时注意血液…  相似文献   

2.
家兔的检疫,包括宰前检疫与宰后检验。宰前检疫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宰前检疫,不仅可以及时确定家兔的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及早发现许多在宰后检验时难以发现的人畜共患病和某些中毒病,及时别出病免,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肉品的污染。而对于一些潜伏在体内、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只有通过宰后检验才能检出。宰后检验是宰前检疫的补充和继续,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内控制病肉,防止肉品污染,保证消费者健康。下面,具体谈谈家兔幸前检疫,宰后检验的基本方法。1宰前检疫家兔的宰前检疫,通常以感官检查为…  相似文献   

3.
生猪从农户或农场出栏进入市场即成为商品猪。商品猪在收购、贩运、饲养侍宰过程中,尤其是成千上万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定点屠宰场——商品猪的集散地时,就更有必要加强宰前检疫。早在1959年农业部、卫生部、外贸部、商业部联合颁布了《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简称四部规程)就明文规定:“用于屠宰的畜禽,在收购和运输前就必须经过检疫,并取得检疫证明书。”“屠宰厂(场)应设有健康圈、疑似病畜圈,凡运到屠宰厂(场)的畜禽,应全部进行健康检查,并按检查结果分圈保管”。“屠宰厂(场)应设有急宰间,确定意宰的畜禽应立即送急宰…  相似文献   

4.
屠宰检疫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部分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因此要提高屠宰检疫到位率 ,必须同时抓好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个方面。宰前检疫可以初步把病健畜分开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以防止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因此要提高宰前检疫的到位率 ,必须做好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群体检疫包括 3个方面的内容 :( 1 )静态观察 ,兽医检疫人员亲临畜群之中或圈舍之外 ,在不使畜禽惊扰的自然安静情况下 ,观察畜禽睡卧姿势、精神状态、呼吸和反刍状态 ,尤其注意有无咳嗽、气喘、颤栗、呻吟、磨牙等反常现象 ,对有上述症状者 ,标上记号 …  相似文献   

5.
检疫。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生猪及猪产品所实施的疫病检验。分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疫)两个环节。宰前检疫指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病猪或疑似病猪,实行病健隔离,防止疫病散布。及时发生控制部分在宰后检验难以发现或检出的人畜共患病,及时检出一些国内尚未发现的疫病。宰后检疫指生猪屠宰后,对其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依照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的疫病检验,是屠宰检疫中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牛的宰后检疫(检验)是指牛被屠宰后 ,对其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依照规程及有关规定所进行的疫病检查 ,是肉品卫生技师检验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其目的是通过直接检验牛的内脏、胴体和有关淋巴结 ,发现和检出那些对人有害和致病的肉和肉品 ,剔出有害于其它动物或有害于公共卫生的肉类。大部分病变只能在解体情况下 ,才能够准确做出判断 ,所以宰后检疫(检验)对于保证牛肉产品的卫生质量 ,保证食肉安全 ,控制和消灭牛的疫病 ,防止传染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生产实践中 ,宰后检疫(检验)必须与屠宰加工相结合 ,配…  相似文献   

7.
对即将屠宰的家畜按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是搞好动物防疫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肉品卫生质量,防止疫情扩散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一下家畜定点屠宰检疫(验)程序:1 家畜宰前检疫的步骤和程序1.1 验证查物当屠宰家畜由产地运到屠宰场以后,在卸车之  相似文献   

8.
生猪屠宰检疫包括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大环节,而目前生猪屠宰检疫中宰前检疫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现就生猪屠宰宰前检疫有关问题提出笔者的意见,供同行参考。宰前检疫是指对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所实施的临床检查。1宰前检疫的内容1.1查证验物、查验待宰生猪的检疫证检疫人员对进厂(场、点)待宰的生猪索要检疫证明。县境内的索要《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外县运来的索要《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对没有检疫合格证明和证物不符的要进行…  相似文献   

9.
搞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护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根据工作中的长期实践,浅谈一下如何搞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的问题。屠宰检疫工作包括宰前检疫、宰后检疫。1宰前检疫宰前检疫是防止把病猪带入屠宰间,预防疫病传播扩散,尤其是宰后检疫难以发现的疾病,如口蹄疫、狂犬病等。生猪的宰前检疫一般采用群体检疫与个体检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1群体检疫群体检疫的目的在于评价整群猪的健康状态。检疫程序如下:首先按猪的来源地区或车、或圈进行分群,查验《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相似文献   

10.
宰前检查(原来叫"宰前检疫")是生猪屠宰检疫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猪的疫病必须通过宰前检查才能准确判定。笔者通过25年的检疫工作经验证明,只有把好了宰前检疫关,才能将猪的有些疫病检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搞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保证上市肉的安全。1宰前检查的法律依据《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规定:屠宰前2 h内,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关于屠宰检疫的范围、检疫、品质检验等等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当前的一些体制改革存在的观点也理解也不尽相同。1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羊只可以及早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剔出处理,以避免混入待宰羊群,进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不致造成污染环境和引起疫病的传播流行。对即将屠宰的羊围绕口蹄疫、炭疽、羊痘等疫病进行检疫。同时设立宰前检疫岗、宰后检验岗(胴体、内脏检验岗)和复检岗3处。对受检的羊群,首先要检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生猪屠宰检疫主要是依照“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部规程”,该规程颁布实施于1959年11月,至今尚有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当中一些检疫方式、检疫要求等与当前的屠宰检疫操作要求似有距离。本文经过对本市一些大中型屠宰场、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相关人员、从事屠宰检疫工作一线人员的调查了解,在“四部规程”等相关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与大家探讨有关改进生猪屠宰检疫方式的若干设想。1头部检疫“四部规程”中规定,猪须在放血后入浸烫池前先剖检颌下淋巴结。头部检疫目的:主要是通过检疫查有无咽型炭疽…  相似文献   

13.
兔肉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而且其营养成份中蛋白含量高,脂肪、胆固醇含量低,是一种被誉为“美容肉”的时兴肉类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保证人们的食肉安全,做好家兔的宰前检疫与宰后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屠宰检疫是指在宰前、宰后(包括屠宰过程中)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所实施的检疫,它包含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个法定技术行为。但是,在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中,目前普遍存在着一些急待规范的问题:一是把宰前检疫误认为只是一个监督检查和验证程序,并认为屠宰检疫就是宰后检疫,只按货值的7‰收取宰后检疫费;二是《动物防疫法》第三十八条只规定了对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具法律证明,但对宰前检疫的结论以及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的处理没有规定要出具有关的法律手续。三是对检疫出的病害肉处理难。现笔者结合我市屠宰检疫工作开展的…  相似文献   

15.
生猪实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不仅对防疫灭病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直接关系到肉食品的卫生质量 ,是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的重要保证。生猪屠宰场的集中检疫 ,由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部份组成 ,两者缺一不可。宰前检疫 ,能及时检出病猪 ,特别是对破伤风、伪狂犬病、W病、某些中毒病等一些屠宰以后难于检出的猪病 ,能在屠宰前根据其明显的示病症状 ,被及时发现、检出 ;屠宰后检验 ,是在屠畜解体的情况下 ,对胴体和内脏器官所呈现的病理变化作出综合鉴定。摘除“三腺”,是指屠宰加工和宰后检验时 ,必须把生猪的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全部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猪定点屠宰的实行,小型屠宰场的检疫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为使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日照市畜牧兽医监督所多次下发文件,要求检疫员必须把好“三关”,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验关、产品出场关。1宰前检疫关1.1生猪进场时兽医检疫员必须查验四证即:“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免疫证明”。1.2采取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进场生猪进行临床检查。1.3分圈健康的生猪进入待宰圈,急宰的送入急宰圈。1.4宰前检疫应注意的是国家规定的检疫…  相似文献   

17.
笔者根据实践中的体会,对猪宰后胴体剖检淋巴结提出一点看法。以供参考。1猪宰后胴体剖检淋巴结的选择 “四部规程”第三章第十九条(二)中规定:“在肉尸检疫中,猪主要剖检腹股沟浅淋巴结及腹股沟深淋巴结,必要时剖检胭淋巴结和颈深后淋巴结。”(现在不少教材和地方对猪胴体剖检的程序是:腹股沟浅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关于畜禽检疫工作的规定》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之处: 一、第十二条家畜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及其处理按《肉品卫生试行规程》规定执行。笔者认为,在新的规程出台前继续应用试行规程只是权宜之计,应组织力量,从速出台新规程。因为,该规程是1959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动物检疫》2002,19(12):1-2
2002年6月18日四川省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规定了生猪屠宰检疫的基本条件、生猪入场检查、检疫申报、宰前检疫、宰后检疫、检疫结果处理、检疫记录和检疫结果上报.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淋巴结的检验是生猪屠宰最基本的检疫手段和措施,是基层兽医卫生检疫监督员必须掌握的主要检验检疫方法之一,通过对淋巴结的剖检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出疑似患有猪链球菌病、猪炭疽病、猪瘟病、猪肺疫病、猪丹毒病、结核病等疫病生猪,然后通过试验室的进一步检验和其它诊断方法,进行确诊。因此,淋巴结的选择和剖检在生猪屠宰检验检疫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根据国家《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和实践经验阐述了宰后被检淋巴结的选择、淋巴组织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病猪淋巴结的形态及病理变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