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兽用氟喹诺酮类猪体内、外抗菌后效应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种兽用氟喹喹诺酮药物在体外对猪链球菌、大肠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后效应(PAE),最长者可达3.23h,且PAE受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浓度,细菌种类及接种量,药物与细菌的接触时间的影响。研究通过在猪的皮下埋植组织笼建立组织笼感染模型,成功的应用于沙拉沙星对猪链球菌,猪大肠杆菌的体内PAE研究。结果表明,3种浓度的沙拉沙星在体内在2种细菌均获得了较体外长得多的PAE(P<0.01),其中对猪链球菌最长的体内PAE值达3.84h,对猪大肠杆菌最长的体内PAE值达2.87h.  相似文献   

2.
兽用氟喹诺酮类在猪体内、外抗菌后效应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种兽用氟喹诺酮药物在体外对猪链球菌、大肠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后效应 (PAE) ,最长者可达3 2 3h ,且PAE受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浓度、细菌种类及接种量、药物与细菌的接触时间的影响。研究通过在猪的皮下埋植组织笼建立组织笼感染模型 ,成功的应用于沙拉沙星对猪链球菌、猪大肠杆菌的体内PAE研究。结果表明 ,3种浓度的沙拉沙星在体内对 2种细菌均获得了较体外长得多的PAE(P <0 0 1) ,其中对猪链球菌最长的体内PAE值达 3 84h ,对猪大肠杆菌最长的体内PAE值达 2 87h。  相似文献   

3.
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K99体外抗菌后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当药物清除或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时,细菌的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近年来,抗菌后效应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都具有PAE。  相似文献   

4.
细菌与敏感抗菌药物接触生长繁殖会受到抑制,但当抗菌药物在体内消除后,其效能并不是随着药物的消失而马上消失,在一定时间内,细菌的生长繁殖仍然受到持续的抑制,这种特性就是所谓的抗菌后效应(PAE)。抗菌后效应几乎是所有抗菌药物的共性,也是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结构特征性指标。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大多参考的药效学指标主要是最低抗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这种给药方式忽视了药物与细菌之间的作用过程.忽视了药物对细菌持续抑制的潜力,在药效、毒性、费用上并不是最合理的。虽然目前抗菌后效应在兽医临床上研究还较少.但关注抗菌后效应.对于科学设计用药方案,合理使用各种抗菌药物,以期达到优化使用目标,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抗菌后效应 (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 (postantibiotic sub- MIC effect,PASME)、亚抑菌浓度效应 (sub- MIC effect,SME)研究的方法学和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对金葡菌抗菌后效应及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 :2、4MIC的恩诺沙星对金葡菌的 PAE为 1.0 3、1.5 0 h,1/2、1、2、4MIC的环丙沙星的 PAE为 0 .5 1、0 .88、1.47、1.92 h;1/8、1/4、1/2 MIC的恩诺沙星对经 4MIC药物诱导 1h的金葡菌可产生0 .38、1.15、>12 .31h的 PASME,1/8、1/4、1/2 MIC的环丙沙星的 PASME为 2 .6 9、>10 .17、>13.17h;1/8、1/4、1/2 MIC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葡菌产生的 SME分别为 0 .40、0 .91、>9.44 h和 0 .42、1.14、>9.0 2 h。上述结果说明 ,PAE、PASME和 SME的大小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且环丙沙星比恩诺沙星对金葡菌有更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稀释法去除抗生素,用菌落计数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的方法测定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青霉素及氨苄西林对金葡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结果:几种药物在各浓度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呈现明显的PAE,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产生较长的PAE,而β-内酰胺类药物作用后的PAE则很短。PAE的存在提示:在兽医临床设计给药方案时,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减少给药次数,仍能维持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药替米考星(Tilmieosin)对巴氏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及抗菌后效应,并且具有动物机体吸收快、血药浓度半衰期长、表观分布容积大、组织(尤其是肺组织)药物浓度高等优良的药动学特征,对临床畜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表现出良好疗效‘孔“,已成为防治巴氏杆菌感染的一个重要药物。但随着替米考星的应用,发现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对替米考星的敏感性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具有PAE。目前许多国家已将PAE作为评价抗生素抗菌药效的重要参数和设计临床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抗生素后效应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清除药物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PAE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的抗生素必须达到并且维持有效血液浓度才能发挥作用的观念,加强了人们关于药物对细菌繁殖规律影响的认识。鸭型大肠杆菌是兽医临床上畜禽常见致病菌,危害性很大,严重影响了畜禽业的发展。而由白头翁、连翘、黄芩、柴胡(具备清热解毒,消炎抑菌等作用),提取液与盐酸环丙沙星组成的复方制剂——菌利康临床应用效果较好。我们对其PAE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优化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减少抗生素给药剂量,延长给药时间间隔,减少不良反应,同时也能保证药物的抗菌效果,充分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9.
抗菌药物的抗菌后效应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药的抗菌后效应 (PAE)是新近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细菌对抗微生物药敏感性的结构特征性指标 ,几乎是所有抗菌药物的一种性质。PAE以时间的长短来表示 ,可作为重要的药效学参数 ,可作为设计给药方案的参考依据 ,并为临床调整用药间隔提供理论基础 ,且对给药方案中存在的疗效、不良反应、费用和方便性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该参数能较大程度地完善药效动力学评价指标 ,全面反映药物、细菌及宿主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临床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单诺沙星和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和金葡球菌的抗菌后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是指细菌短暂接触抗菌药,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20世纪70年代中期Mcdonald、Craig和Kunin发表了有关青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四环  相似文献   

11.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了单诺沙星在三种不同浓度下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球菌 )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PAE)。当药物浓度为 0 .5MIC、2MIC、4MIC时 ,对大肠杆菌的PAE值为 (0 .6 4 6 4± 0 .0 2 94 )h、(1.2 0 77± 0 .0 2 84 )h、(1.6 5 2 9± 0 .0 4 96 )h ;对金葡球菌的PAE值为 (0 .5 6 6 0± 0 .0 0 75 )h、(1.174 6± 0 .0 0 5 7)h、(1.4 913± 0 .0 2 5 7)h。这表明单诺沙星对大肠杆菌、金葡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较强的PAE ,且PAE值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玉米-紫花苜蓿间作模式与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玉米和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和不同减氮水平下的光照强度、透光率、土壤养分含量、玉米产量、苜蓿产量和单位面积纯收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大行距的加大,玉米行间和苜蓿带与玉米带间隔中部、底部的光照强度和透光率均表现增大趋势,除T4处理外,其他处理的玉米行间中部、底部的光照强度和透光率均高于对照CK。间作处理的有机质、有机氮、速效氮较对照均成增加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间作时间的延长越发明显,土壤有机质、有机氮、速效氮含量随玉米大行距的加大均成增加趋势。在保持单位面积株数相同的情况下,3个试验年份玉米籽粒产量均以T2处理最高,除T4处理玉米籽粒产量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苜蓿产量随玉米大行距的加大均成增加趋势;3个试验年份单位面积纯收益均以T3处理最高,所有间作处理单位面积纯收益均高于对照。减氮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玉米减产,但随着间作时间的延长减氮所造成的减产幅度逐渐降低,到试验第3年,R1和R2处理的玉米产量与CK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第3年R1和R2处理的单位面积纯收益均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金丝桃素体外抗口蹄疫OS/99 BF13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丝桃素属二蒽酮类,是贯叶连翘中最具生物活性的物质,为抗病毒的中草药活性单体,亦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抑郁及其光敏活性。本试验通过光敏活性及氧依赖性试验,发现氧气也是金丝桃素抗病毒活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氧气浓度增加时,0.5μg/mL的金丝桃素浓度即可对口蹄疫OS/99 BF13病毒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通过金丝桃素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所致细胞病变及其作用环节的研究观察,发现其对口蹄疫OS/99 BF13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并对吸附于细胞表面及进入细胞内的口蹄疫OS/99 BF13病毒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After domestication of wild yak and utilization of its frozen semen was successful in 1983, frozen semen of wild yak was used to improve domestic yak and local yellow cattle b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 Hybrid vigor of their F1 was obvious, i. e. , 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F1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ir offspring did not only have significant heterosis in performance but also can rejuvenate effectively their adaptability and survival, and can use alpine grassland more efficiently. Thi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Compared with dairy cattle, beef cattle and yellow cattle, AI of yak was more difficult. Using AI to improve yak performance was difficult and significant in yak production areas of our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 more technique and fund to extend AI.  相似文献   

15.
姬松茸多糖抗应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姬松茸多糖的抗应激作用,我们选择体重为18±2g的雄性昆明种小鼠,分成对照组、小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5mL/只,各给药组分别皮下注射2%、4%和8%的姬松茸多糖溶液0.15mL/只,每日一次,共10d,各组分别进行常压耐缺氧试验、游泳试验、耐寒和耐高温试验。结果:在耐高温试验中,2%和4%多糖组小鼠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它试验中,各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一定浓度的多糖能显著延长小鼠耐高温的时间,但未显示出明显的耐低温、耐缺氧和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常见兽药恩诺沙星(ENR)、喹烯酮(QCT)、土霉素(OTC)和硫酸多黏菌素B(PMB)对细胞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方法】 以L02、AML12、Marc145、HEK293T、TM3和SK-N-SH细胞为模型, 通过结晶紫染色获得不同浓度下4种药物对6种细胞的相对抑制率, 进行浓度-效应方程拟合, 并分别计算药物在不同生长抑制率下的效应浓度(ECF, 其中F=10、20、25、33、50)。按EC50∶EC50、EC33∶EC33∶EC33、EC25∶EC25∶EC25∶EC25的比例分别进行二元、三元、四元药物等毒性比混合, 以1/2为稀释因子进行浓度梯度处理, 计算抑制率并拟合实际作用曲线, 采用浓度加和模型(CA)和独立作用模型(IA)法评价不同药物之间的联合效应。【结果】 4种药物对6类细胞的生长抑制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无论在哪种细胞中, QCT的毒性最强, PMB毒性最小。4种抗菌药两两组合出现协同的概率较高, 尤其是与OTC的组合, OTC+QCT在6种细胞中均有明显的协同抑制。TM3细胞中易出现相加而对肝细胞和肾细胞协同的可能性更大, 对不同的细胞同一组合的效应变化可能不同。在三元和四元组合中, 相加效应出现的概率上升且变化更为复杂, 易随浓度的变化出现多段效应。【结论】 常见兽药对肝脏、肾脏、神经及生殖细胞具有一定毒性, 且这些药物的联合毒性效应不是简单的相加, 组分、浓度等会影响联合效应, 在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7.
猪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SA215株)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验证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SA215株通过肌肉注射接种后对妊娠母猪、育肥猪、仔猪的安全性和生产成绩。试验证实:仔猪免疫后生长良好,未观测到仔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母猪免疫后能提高产仔成绩(窝平均成活数高2.98头)和成活率平均为97.36%;对70日龄商品猪免疫接种后,经过近100d育肥,其出栏重增加20.83%;发生伪狂犬病的猪场猪肌注本品48~72h后能控制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外源甜菜碱对桑种子抗盐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探讨外源甘氨酸甜菜碱(Glycinebetaine,GB)对桑种子的抗盐效应,研究了GB对盐胁迫下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10mmol/L的GB浸种能提高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增加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保持叶片的适当含水量,并能造成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减轻盐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促进盐胁迫下萌芽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AA肉鸡为试验对象,研究母源性添加脱氢表雄酮(DHEA)对子代艾维因肉鸡脂肪代谢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将34周龄AA肉种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添加25 mg.kg-1DHEA的低剂量组(L)和50 mg.kg-1DHEA的高剂量组(H),2周后从各组收集种蛋进行孵化,随机选取180只出壳后的子代鸡,根据其母代饲料中添加DHEA的情况相应的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饲喂至21 d宰杀,采集血清、肝脏、腹脂、左侧胸肌和腿肌样本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母源性添加DHEA对子代肉鸡日采食量、日增体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母源性添加DHEA却可极显著地降低其料肉比(P0.01)。对子代公鸡而言,与对照组相比母源性添加高剂量的DHEA可显著地升高血清BG(P0.01)、NEFA(P0.05)和HDL-C(P0.05)的含量,极显著地降低肝脏组织中TG的含量(P0.01),但对血清TC、TG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剂量的DHEA对其血清中T3、T4、GLU和Leptin的含量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但低剂量的DHEA却可显著地升高T3/T4值(P0.05)。对子代母鸡而言,与对照组相比母源性添加低剂量的DHEA可极显著地升高血清BG的含量(P0.01);高剂量的DHEA可极显著地升高血清TC、TG、NEFA和GLU的含量(P0.01),低剂量的DHEA可显著地升高HDL-C的含量(P0.05)和T4含量(P0.01),但却降低T3/T4值(P0.05)。母源性添加DHEA可显著地升高子代公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P0.05),但对子代母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母源性添加不同剂量的DHEA均可显著地降低腿肌肌纤维直径(P0.01),极显著地升高腿肌肌纤维密度(P0.01);高剂量的DHEA可极显著地降低胸肌肌纤维直径(P0.01),低剂量的DHEA可显著地降低胸肌肌纤维直径(P0.05),但不同剂量的DHEA均可极显著地升高胸肌肌纤维密度(P0.01)。结论提示,母源性添加DHEA可降低子代肉鸡脂肪的沉积和改善其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