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发酵乳中嗜酸乳杆菌的计数法.M17培养基能计数嗜热链球菌,MRS培养基能计数所有的乳杆菌,在MRS培养基中加入克林霉素,嗜酸乳杆菌能够生长,保加利亚乳杆菌不能生长,用这种方法可以专一地测出嗜酸乳杆菌数.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牦牛肠道乳杆菌的菌群组成,试验用MRS培养基对牦牛肠道黏膜样品进行乳杆菌分离、纯化,并采用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染色、菌体形态观察和生化反应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牦牛肠道乳杆菌的菌群主要由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弯曲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组成。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取嗜酸乳杆菌,将嗜酸乳杆菌的菌液混入饲料中,并分别对加入菌液前后的饲料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用倾注法在改良TJA、改良MC和MRS三种培养基上进行菌落计数。试验结果表明,平板计数法可以用于嗜酸杆菌的菌落计数,且在改良TJA上生长的菌落更接近于真实值。  相似文献   

4.
杨健  马永强  姚笛 《饲料研究》2020,43(4):75-80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低聚糖对乳酸菌体外增殖过程的影响。以不同低聚糖代替葡萄糖作为MRS培养基中的碳源,进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体外培养,测定4种乳酸菌不同培养时间的OD_(600nm)、pH值、还原糖含量及24 h培养液中的有机酸生成量。结果表明:4种低聚糖对植物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无显著差异,低聚果糖对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低聚麦芽糖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因此,为充分发挥益生菌的功能应选择合适种类的低聚糖作为益生元添加到饲料中。  相似文献   

5.
嗜酸乳杆菌在肠道中的生理功能已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具有特殊益生功能的乳酸菌被添加到乳品中,因此乳品中检测嗜酸乳杆菌含量显得尤为重要。在采用4菌种联合发酵的过程中,各菌在酸奶体系中的生长情况比较复杂。寻找如何准确、快捷的检测方法是我们研究的课题,通过实验,认为在MRS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克林霉素和环丙沙星,使嗜酸乳杆菌能够生长,保加利亚乳杆菌、双岐杆菌和嗜热链球菌都不能生长,使检测更准确而有效,为今后生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通辽市牧区传统乳制品中乳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和扎鲁特旗牧区自产的乳样中分离到29株乳杆前,并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优势菌株植物乳杆菌21株,玉米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肠孔杆菌、短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各1株,另有3株没有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7.
试验从沙市农场的农户家中采集乳样,进行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简易分离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自制改良MRS培养基上双歧杆菌与乳酸菌及其他细菌菌落有明显的鉴别性。通过试验发现荆州地区的鲜乳和自然发酵乳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双歧杆菌,对开发本地乳制品品牌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 《中国乳业》2012,(11):37-37
印度学者研究了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对二甲肼(DMH)基因毒性的降低作用。他们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第一组为DMH对照组:第二组为益生菌凝乳组(凝乳中加入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饲喂益生菌凝乳并进行DMH皮下注射:第三组为普通凝乳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以发酵生产的嗜酸乳杆菌发酵乳、双歧杆菌发酵乳、增香普通酸乳为原料,通过复配得到一种长双歧益生菌饮料.采用CMC、果胶、黄原胶、单甘酯四种添加剂对其稳定性进行了优化,并确定了其最佳配方为:80%发酵乳、12%水、8%蔗糖、CMC 0.5%、果胶0.1%、黄原胶0.1%、单甘酯0.15%.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酸乳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并利用生理生化和糖发酵实验结合16S rDNA同源性分析对分离所得菌株进行鉴定,获得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分离菌株。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别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所检测的酸乳样品中均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仅有2 种酸乳的嗜热链球菌为同一菌株,其余酸乳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均为不同菌株。PFGE可以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产自香格里拉的鲜"奶渣"和发酵"奶渣"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从鲜"奶渣"中分离到27株乳酸菌,并鉴定出7种(亚种),其中德氏乳杆菌、麦芽香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4种菌被确定是鲜"奶渣"中的优势种群。从发酵"奶渣"中分离到40株乳酸菌,并鉴定出9个种(亚种),其中德氏乳杆菌、麦芽香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5种菌被确定是发酵"奶渣"中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制剂对鸡新城疫HI抗体效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两株乳酸杆菌L.casei.zhang和MG2-1制成乳酸菌液和发酵乳以不同的剂量灌服给雏鸡,在10日龄和28日龄进行两次新城疫疫苗(IV系)滴鼻点眼免疫,在二免后的第7天和14天检测血凝抑制效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抗体水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提高抗体水平0.61~1.77(log2)。由于菌株、剂量等的差异,各试验组在提高抗体水平上也有所不同。两株乳酸杆菌制成乳酸菌液和发酵乳对雏鸡免疫机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饲喂乳酸菌对小白鼠血清中IgG及肠道中SIgA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2株乳杆菌MG2-1、L.casei.zhang按不同剂量分别饲喂小鼠,在5、10、15、20、25、30d测定其血清中IgG及肠道内SIgA含量,结果表明饲喂不同剂量的2株菌的乳悬液均能极显著提高IgG、SIgA含量(P<0.01)。对提高IgG含量方面两菌株均表现出低、中剂量饲喂组随着饲喂时间不断增加,有超过高剂量组的趋势。在第25d时,菌株MG2-1组,中剂量组极显著的高于高剂量组,L.casei.zhang组低剂量极显著的高于中、高剂量组。而SIgA水平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高。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2株乳杆菌MG2 1、L casei zhang按不同剂量分别饲喂小鼠,在5,10,15,20,25,30天测定其血清中IgG及肠道内SIgA含量。结果表明:饲喂不同剂量2株菌的乳悬液均能极显著地提高IgG、SIgA的含量(P<0.01)。在提高IgG含量方面,2菌株均表现出低、中剂量饲喂组随着饲喂时间的不断增加,有超过高剂量组的趋势。在第25天时,菌株MG2 1中剂量组极显著地高于高剂量组;L casei zhang低剂量组极显著地高于中、高剂量组。而SIgA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高。  相似文献   

15.
乳杆菌属是乳酸菌类群中最大的一个属,在乳酸杆菌的研究和应用中,分类鉴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乳杆菌属内许多种间的表型特征难以区别,利用生理生化实验方法往往无法进行准确鉴定。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从分子和基因水平来认识乳酸菌的遗传结构和分类已成为可能,而采用常规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不能将相近的植物乳杆菌群和干酪乳杆菌群分别鉴定到种及亚种的水平,目前许多新的分子鉴定技术和分类方法被用来进行相近乳酸菌的分类和鉴定。本文结合自己的试验归纳出如蛋白酶编码基因序列分析、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种间特异性PCR等九种用于区分和鉴定植物乳杆菌群和干酪乳杆菌群的分子技术和方法,对乳酸菌的多相分类学研究和工业化生产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复合活菌剂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消化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基础日粮中添加1% K94 复合活菌剂饲喂 1 日龄AA 鸡,以添加不含活菌的 K94 辅料为对照,分别于2 周和4 周后,测定平均日增重,以及饲料中干物质(DM )和粗蛋白质(CP)消化率,并对盲肠微生物进行计数。结果表明,K94 能明显提高 AA 肉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并在饲喂 4 周后使采食量提高;促进DM 和CP的消化;同时改变盲肠菌群的比例,使 1~15 日龄鸡需氧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量减少,1~15 日龄和 16~30 日龄鸡盲肠厌氧菌总数、厌氧乳杆菌、梭状芽胞杆菌以及双歧杆菌数量均增加。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市售酸奶中添加的乳酸杆菌益生菌进行分离鉴定,对其产H2O2量及与宫颈癌HeLa细胞黏附能力进行分析,并初步判定酸奶中的乳酸杆菌是否对女性生殖道健康具有潜在的保健作用.实验共分离鉴定出10株乳酸杆菌,其中,嗜酸性乳杆菌5株、干酪乳杆菌1株、瑞士乳杆菌1株、鼠李糖乳杆菌1株、植物乳杆菌1株和德式乳杆菌1株.只有瑞士乳杆菌产H2O2量较高且与HeLa细胞的黏附作用较强,其余乳酸杆菌产H2O2的能力偏低.大部分国内外市售酸奶产品中添加的益生菌不具备抑制女性生殖道感染有关的生理生化特性,只有瑞士乳杆菌可能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两株乳酸杆菌L.casei.zhang和MG2-1制成乳酸菌液和发酵乳,以不同的剂量灌服给雏鸡,在10日龄和28日龄进行两次新城疫疫苗(Ⅳ系)滴鼻点眼免疫,在二免后的第7d和14d检测血凝抑制效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抗体水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提高抗体水平0.61~1.77(log2).由于菌株、剂量等的差异,各试验组在提高抗体水平上也有所不同.两株乳酸杆菌制成乳酸菌液和发酵乳对雏鸡免疫机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嗜酸乳杆菌、禽大肠杆菌O78、大肠杆菌ATCC 25922、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与肉鸡不同肠段粘液糖蛋白的粘附性能,探讨嗜酸乳杆菌对四种病原菌的粘附排斥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肠道部位,嗜酸乳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与肠粘液糖蛋白的粘附能力不同,而禽大肠杆菌O78、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各肠段粘液上的粘附性能相近;在相同的肠道部位,所试菌与肠粘液糖蛋白的粘附能力有差异,其中嗜酸乳杆菌的粘附作用最强;嗜酸乳杆菌对所试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粘附排斥作用,其中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粘附排斥较强,而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则较弱.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离鸡消化道中的乳酸菌,用BL和改良MRS培养基进行菌种分离,通过生化试验、乳酸纸层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自鸡嗉囊和盲肠中分离到产酸能力强的菌株8株,经鉴定为唾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肠球菌为主.其中嗉囊中以唾液乳杆菌为主,盲肠中以发酵乳杆菌为主,其次是唾液乳杆菌和肠球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