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本研究借助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100个南方花生区试品种的粗脂肪、蛋白质、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等21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平均为51.37%,蛋白质为26.31%,总氨基酸为22.611%,油酸为44.84%,亚油酸为34.05%。主成分分析表明,21个品质性状可综合成3个主成分,分别为蛋白质和氨基酸因子、不饱和脂肪酸因子和粗脂肪因子,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量的74.47%。聚类分析表明,100个花生品种可划分为4大类,各类别间品质存在不同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花生品质的综合评价,可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为花生亲本的利用和品质育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确定猪繁殖性状的选育指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测定了长白猪的11个繁殖性状,并计算各性状的表型参数和性状间的相关系数,探讨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确定长白母猪繁殖性状选育指标。结果表明:11个繁殖性状被综合为4个主成份,且这4个主成分可保留88.312%的信息量,基本反映了长白母猪繁殖性状指标所含的信息。2种分析结果提示:在长白母猪繁殖性状的选育和性能测定的选育指标中,至少应包括断奶窝重、初生个体重、育成率和乳头数4个性状指标。研究结果为长白猪繁殖性状的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64份苦荞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hannon-Wienerˊs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F值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干旱地区64份苦荞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株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630,主茎粗的变异系数最高,为30.6%;主成分分析将苦荞种质的11个农艺性状降维为累计贡献率达87.580%的6个主成分;综合得分F值与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等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苦荞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根据综合得分F值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7份具有不同育种目标选择潜力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322份花椰菜自交系2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可测量农艺性状中一级花枝长度、单球重、成熟期和全株重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1.87%、34.80%、32.98%和31.51%。相关性分析发现22个农艺性状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其中全株重和单球重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R2=0.742。主成分分析表明,前10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2.41%,第1主成分定义为植株生长量因子;第2主成分定义为花球形态结构因子;第3主成分定义为花球品质因子,依据综合因子得分筛选出排名前20位的优异花椰菜自交系。聚类分析将322份花椰菜自交系划分为4个类群,分别为Ⅰ极早熟类群、Ⅱ晚熟类群、Ⅲ中晚熟类群、Ⅳ早熟类群,试验材料很难按照花球松紧度和产地来源进行分类。本试验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322份花椰菜自交系进行了客观评价,为培育不同类型花椰菜优良新品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11种红枣氨基酸组成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小口大枣果实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并与10种不同品种的红枣氨基酸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红枣氨基酸含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1中红枣中小口大枣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9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3.89%,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WHO/FAO氨基酸评分标准显示小口大枣氨基酸评分系数SRC值为25.85,冬枣EAA/TAA值最高为51.08%,其SRC值为0.75,氨基酸含量分布不均,均未达到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标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表明11种红枣氨基酸含量可以聚为3类,新疆阿克苏地区灰枣、葫芦枣、冬枣、骏枣和金昌一号和甘肃小口枣聚为一类,宁夏灵武长枣和中宁圆枣聚为一类,宁夏同心圆枣、陕西淮枣和山东小枣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三者的累计贡献率高达89.221%,综合表明新疆、甘肃等地区红枣品质较好,地理区域和气候条件成为阐述红枣中氨基酸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ICP-MS测定蜂花粉中12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蜂花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了解蜂花粉作为营养品的使用价值,采用ICP-MS测定浙江市场收集到的4种蜂花粉中钙、锰、铜、铁、锌、钼、硒等7种微量元素和铅、镉、铬、汞、砷等5种有害元素。运用SPSS 18.0软件对7种微量元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钙、锰、铁这3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性比较大,可以作为不同品种花粉之间区别的标志元素。有害元素铅的含量略高于或低于国家标准限量,镉、铬、汞、砷等4种有害元素含量比较低,有待安全限量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品种龙眼干品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不同品种龙眼干品质,构建综合评价体系,选取7个品种龙眼干对其12个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龙眼干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取龙眼干品种品质指标间差异显著,还原糖与总糖、可溶性糖与总糖、蛋白质与还原糖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氨基酸与可溶性糖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6.511%;通过综合得分进行排名可知,古山二号和石硖为品质较优品种;通过聚类分析得出,7个品种龙眼干可聚为3类,不同类别间品质存在较大差异,通过K值聚类分析将7个品种龙眼干聚为A、B、C三类,其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C类(古山二号、石硖)>B类(FD310、储良)>A类(草埔、凤大晚香、凤大晚蜜).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得分对龙眼干品种分类的判定结果较为一致,均可用于综合评价龙眼干品种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贵州不同产地粗毛淫羊藿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研究,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SB-C18色谱柱(3.0mm×100mm,2.7μm),乙腈-水系统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结果]建立了贵州不同产地药材共有图谱,确定了20个共有峰,对4个峰进行了指认。34批不同产地样品聚为6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8.607%,贵阳、凯里、麻江、安龙、贞丰、长顺等产地综合得分较高。[结论]该方法可快速,较全面地反映中药材化学成分的信息,为药材的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古丈群体品种单株间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差异情况,初步判断各茶树资源的特点和适制性,筛选一批符合不同茶类要求的优良单株,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古丈地方茶树资源春季鲜叶主要生化成分(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咖啡碱、茶氨酸和儿茶素)的含量,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测定结果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出共5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90%;聚类分析将10 个供试样及2 个对照样分为4 类,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在各分类间存在较大差异,测定的其他生化成分含量差异不明显。所研究的古丈茶树资源整体表现为高水浸出物、高氨基酸、高可溶性糖、低茶多酚、低酚氨比、低咖啡碱。试验从10个供试茶样中筛选出8个适制绿茶单株、2个红绿茶兼制单株,其中游离氨基酸高于4%的种质资源3 份、茶多酚含量低于16%的种质资源3 份、咖啡碱低于2%的种质资源为1份、酚氨比低于5的种质资源3份。  相似文献   

10.
《种子》2021,(7)
以西南地区30种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必需氨基酸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等化学指标对大豆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并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30种大豆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豆总氨基酸含量在135.00~165.50 mg·g~(-1)之间,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在36.64%~39.01%之间,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小于100,大部分品种必需氨基酸指数大于100,且品种间差异较大,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6.54%。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大豆蛋白质的综合品质。聚类分析将30种大豆分为3类,其中QD 5和QD 11为氨基酸评价最高的一类,这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评价不同中强筋小麦品种面粉加工品质的差异,以 72 份中强筋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对 10 个小麦面粉加工品质性状进行考察,利用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供试材料面粉加工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分类。结果表明,在 10 个品质性状指标中,容重的变异系数最小(1.64%),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50.17%);各品质性状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相关性最强(0.94)。通过主成分分析将 10 个品质性状划分为 3 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 83.16%,可代表中强筋小麦 10 个品质性状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第 1 主成分可概括为蛋白质质量因子,第 2 主成分为高容重、低弱化度因子,第 3 主成分为吸水率因子。聚类分析将 72 份小麦品种分为三大类群,类群Ⅰ表现为高稳定时间特征,聚集了 37 个小麦品种;类群Ⅱ聚集了综合品质表现较差的 28 个小麦品种,整体表现为低吸水率、低沉降值、低稳定时间、低形成时间的特征;类群Ⅲ聚集小麦品种最少,共 7 个品种,其湿面筋含量、吸水率、稳定时间表现适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新疆不同春小麦品种的品质特性,建立可靠的小麦品质评价体系,为新疆春小麦品质综合表现较为突出的品种的推广、选育及大规模的品质评价奠定基础。以9个新春系列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品质相关的14个指标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品质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利用相关性分析,14个单项测定指标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相关性,从而导致它们所提供的信息发生部分重叠;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4个单项指标转化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5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4.46%,涵盖了原始测定指标所携带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隶属函数分析结合权重系数,得到不同小麦品质的综合评价值(D值);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将9个小麦品种按品质优劣划分为3种类型,其中品质一般的1个品种,品质良好的4个品种,品质优的4个品种。‘新春37号’、‘新春41号’和‘新春38号’品质综合表现较为突出,可为新疆优质春小麦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小丽 《中国种业》2020,(12):64-68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份豌豆品种(系)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豌豆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2.71%,粗脂肪平均含量为1.32%,粗纤维平均含量为4.38%,灰分平均含量为2.72%,碳水化合物平均含量为65.61%,16种氨基酸总含量平均值为21.80%,各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2.53%-16.87%。主成分分析表明参试豌豆品种(系)的营养品质指标可以用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0.287%)来表示。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大于1包括3个品种(系)。欧氏遗传距离为10.0时,聚类分析将20个豌豆品种(系)划分为3个类群。根据两者分析结果的相似性,最终筛选出中秦1号,2011056、拉萨黑豌豆3个优异资源供生产或加工使用。  相似文献   

14.
60COr射线辐射诱变秀珍菇的各类氨基酸效应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比较不同辐射剂量下秀珍菇各类氨基酸含量,应用多元统计成分分析法进行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鲜味氨基酸含量与支链氨基酸含量、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甜味氨基酸含量与支链氨基酸含量、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支链氨基酸含量与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与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可将原7个各类氨基酸含量指标综合为2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可达97.96%。根据主成分对原性状的综合能力进行各类氨基酸含量分析,2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为综合效应因子及硫氨基酸含量效应因子,并建立了主成分方程。通过计算出不同辐射剂量下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得出排序第一为1.25 kGy的剂量,所以1.25 kGy的剂量为较佳剂量。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不同产地栽培与野生栀子资源品质,采用HPLC测定比较栀子果实中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Ⅰ和栀子黄色素含量的差异,并以各成分作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3份栀子资源果实中均含有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绿原酸以及栀子黄色素,但各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栀子黄色素含量最高,绿原酸含量最少。其中湖北大悟野生栀子(7号)栀子苷和绿原酸含量最高,分别达125.95、2.71 mg/g;湖南浏阳野生栀子(2号)西红花苷-Ⅰ及栀子黄色素含量最高。湖北大悟(7号)、湖南浏阳(2号)野生栀子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可参考作为选育良种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花生籽仁品质多样性,对 19 个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品种的籽仁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及亚油酸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变异系数均超过平均变异系数,脂肪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 2 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 95.06%,第 1 主成分主要决定因子是高油酸、低亚油酸因子,第 2 主成分主要决定因子是高脂肪、低蛋白因子。19 个花生品种可聚为两类,类群Ⅰ包含开农 71 和农花 11,类群Ⅱ包含豫花 47 号、豫花 9327、郑花 013 等 17 个品种。综合评价得知,排名前 5 位的品种是农花 11、开农 71、郑花 013、豫花 9327 和豫花 47 号,其中农花 11、开农 71 属于高油高油酸双高花生品种,花生亲本组合选配时,可以考虑选择这 2 个品种作为目标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油用向日葵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高产是油用向日葵育种的主要目标,为探讨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对11个国内外油用向日葵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1个品种的变异系数在2.9%~29.1%之间,其中,小区产量、单盘粒重和叶片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9.1%、16.5%和13.9%,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盘径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982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486处将11个品种分为3个群体,第Ⅰ群体为高产群体,第Ⅱ群体为早熟中产群体,第Ⅲ群体为低产群体,各群体间产量差异明显,在育种中应根据育种目标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50个红掌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测定其11个主要农艺性状,对其进行了变异性、主成分和聚类等分析。结果表明,红掌品种间差异较大,叶柄长、佛焰苞长、佛焰苞宽和花朵数的变异系数均在30%以上。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6.31%,佛焰苞性状主成分特征值最大,与红掌的变异性相一致。花朵数与其他的农艺性状负相关,选择亲本时要综合其它优良性状。通过聚类分析,将红掌种质资源划分为4类,其中第Ⅰ和Ⅱ类群的综合表现较好,可以作为今后红掌育种的重点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1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9):3065-3073
为了选育出品质性状优良的甘蓝杂交种,本研究以45份基因型差异较大的甘蓝自交系为研究对象,测定了5个与甘蓝品质相关的化学指标。结果表明:在45份甘蓝自交系中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和水分含量的变异系数依次为47%、20%、18%、9%和3%,其中Vc含量与水分含量间存在着极显著负相关性,而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水分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经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82.83%的总信息量,3个主成分代表性指标分别命名为:F_1营养成分、F_2质地成分和F_3口味成分,贡献率分别为0.453 7、0.227 5和0.147 1。在阈值为3.2时,系统聚类分析将45份甘蓝自交系分为7类,当中,多以遗传背景相似度大的自交系聚为同一类。本研究旨在为甘蓝品质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种子》2021,(5)
为保护和利用地方柚资源,挖掘优良品质,收集了贵州10个地方柚品种,测定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地方柚各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类黄酮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主成分中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2.23%。将10个柚品种分为3个群体,各群体间差异较明显。印江红香柚、石阡红香柚、德江红橙2、印江红橙1和印江红橙2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