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贝母属植物是中国中药材的宝库,由于形态上难以区分,在民间应用、临床应用和中药市场中还存在混淆应用、以次充好的现象,急需开发基于新型分子标记位点的精准检测方法。本研究应用多重序列比对、SNP筛选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贝母属15种植物28条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贝母属叶绿体基因组DNA同源性达97.22%,通过分析共发现SNP位点5879个,其中川贝母类鉴别候选位点71个,川贝母鉴别候选位点4个,瓦布贝母鉴别候选位点37个,太白贝母鉴别候选位点147个,浙贝母鉴别候选位点91个,湖北贝母鉴别候选位点271个,平贝母鉴别候选位点1393个,伊贝母鉴别候选位点89个。本研究还对SNP位点在精准鉴定、精确定量应用方面进行了讨论,可为川贝母中药资源鉴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研副产品处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研副产品具有质量及数量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和管理制度,各地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也不统一.文章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为例,介绍了当前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副产品处置的现状,分析了科研副产品处置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造成科研副产品处置管理不规范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科研副产品精细化管理等加强科研副产品处置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兰璞  刘畅  张鹏  刘玲  张鹤 《保鲜与加工》2015,15(3):38-42
金冠苹果于(0±0.5)℃下冷藏不同时间(0、12、24 d)用1-MCP(浓度1μL/L)进行处理,采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测定不同处理果实的果肉质地参数,研究冷藏不同时间1-MCP处理对金冠苹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肉脆度与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与黏着性呈显著负相关;果肉硬度与凝聚性、咀嚼性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果肉凝聚性与回复性、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果肉黏着性与其他质地指标均呈负相关。各1-MCP处理组均能够延缓果实脆度、凝聚性、回复性、咀嚼性的降低,抑制黏着性的增加,从而延缓果实的软化,但其作用效果会随着处理时间的延后而降低。所以,金冠苹果采用1-MCP处理的时间以冷藏后不超过12 d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北方大棚种植火龙果的优势,利用蜜蜂对大棚种植得到的火龙果花进行开发。本研究对得到的火龙果蜂蜜的理化指标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火龙果蜂蜜品质优良,符合行业一级品标准,同时其成熟度较高,还原糖含量(89.02%)和淀粉酶活性(16.52 mL·g~(-1)·h~(-1))均显著高于行业标准;对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表明,火龙果蜂蜜的挥发性呈味物质主要是由玫瑰、柑橘以及柠檬等香味组成,这些香味赋予了火龙果蜂蜜更为浓郁的甜蜜香味。该研究对进一步开发火龙果蜂蜜的价值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菌核病是花椰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为害花椰菜花球和种子生产。选取21份花椰菜材料进行苗期菌核病接种试验,鉴定得到抗菌核病材料2份,分别为NB-59和NB-199;耐菌核病材料11份。本试验获得的抗菌核病花椰菜材料可以为选育抗菌核病花椰菜新品种提供物质储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322份花椰菜自交系2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可测量农艺性状中一级花枝长度、单球重、成熟期和全株重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1.87%、34.80%、32.98%和31.51%。相关性分析发现22个农艺性状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其中全株重和单球重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R2=0.742。主成分分析表明,前10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2.41%,第1主成分定义为植株生长量因子;第2主成分定义为花球形态结构因子;第3主成分定义为花球品质因子,依据综合因子得分筛选出排名前20位的优异花椰菜自交系。聚类分析将322份花椰菜自交系划分为4个类群,分别为Ⅰ极早熟类群、Ⅱ晚熟类群、Ⅲ中晚熟类群、Ⅳ早熟类群,试验材料很难按照花球松紧度和产地来源进行分类。本试验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322份花椰菜自交系进行了客观评价,为培育不同类型花椰菜优良新品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枸杞采后病害及主要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枸杞采后病害进行了分离、鉴定的研究。从病害的枸杞中分离得到了5株真菌菌株,回接后,发现病害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而且从接种的枸杞果实上又得到了此病病原真菌,经鉴定和致病性确定,确定为真菌:青霉属、链格孢属、曲霉属中的黑曲霉、木霉属、黄曲霉,它们都是该品种枸杞的主要致腐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套低成本育苗技术,可以在华北地区夏季高温天气下,育出茄果类蔬菜的壮苗、好苗,而且每株育苗成本仅在0.18 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对贮藏后期新鲜大蒜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控制研究,从发病的鲜蒜中分离出3种病原真菌,回接至健康鲜蒜,从接种后的发病鲜蒜上又分别重新分离得到相应病原真菌,并对纯化后的菌株进行不同臭氧浓度和不同臭氧处理时间条件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的菌株经分离鉴定确认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斜链拟青霉(Paecilomyces cateniobliquus Liang),根据发病情况确定交链孢属为主要致病菌,且病症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0℃条件下,采用21.44 mg/m3臭氧处理大蒜12 h对交链孢霉感染发病起到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