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价廉质优的有机肥。[方法]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分析不同类型有机肥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条件下,施用中烟有机肥的烟田烟株长势最好,烟苗早生快发明显,对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等病毒病的抗性较强,烟叶开片效果好,上等烟比例最高,产量产值和均价较高,化学成分协调,中、上部烟叶感官评吸得分较高;在施氮量较其他处理偏高的情况下,施用八福仙(7-5-13)有机肥的烟田烟株长势较好,对TMV、CMV、PVY等病毒病的抗性较强,烟叶开片效果好,产量、产值和均价居第1位,上等烟比例居第3位,烤后烟叶油分增多,化学成分协调,中、下部烟叶感官评吸得分较高,综合表现较好:宏旺肥对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质量均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外观质量不及中烟有机肥和八福仙(7~5-13)有机肥。[结论]研究结果为烟叶生产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曲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描述统计和典型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曲靖烟区烤烟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4大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4大烤烟质量评价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其中烟叶外观质量与评吸质量间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而物理性状与化学成分间的密切程度最小;(2)不同烤烟质量评价指标的关联程度不-样,在烤烟质量组间关联上起主导作用的物理性状评价指标是叶面密度、平衡含水率、含梗率和填充值,化学成分评价指标是还原糖、总氮、烟碱和氯,外观质量评价指标是成熟度、结构、身份和油分,评吸质量评价指标是香气质、刺激性、余味和燃烧性.综合分析认为,典型相关分析能够简化曲靖烟区清香型烤烟的质量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CB-1烟叶最佳采收成熟度与SPAD值之间的关系,根据中、上部鲜烟叶外观特征将不同采收成熟度进行分类,并测定采收时不同成熟度烟叶SPAD值,对各处理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以及感官质量进行评价测定。结果表明:中部叶以叶面8~9成黄,主脉变白2/3以上,支脉变白1/3以上,上部叶以叶面9~10成黄,主脉全白,支脉变白1/2以上为采收标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上中等烟比例高,产质量较高,感官评吸质量更好;其SPAD值分别为,中部叶24.55~27.23,上部叶24.76~25.65。该结果同时为建阳CB-1烟叶成熟采收提供可量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中上部烟叶的烤后品质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试验采用密集烤房研究定色前期湿球温度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烤后外观质量、颜色值、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部烟叶,以T3处理(湿球温度39℃),在外观质量、评吸质量、风格彰显程度、化学成分评价分值得分最高,经济性状较好,烤后烟叶综合质量依次为T3处理(湿球温度39℃)>T2处理(湿球温度38℃)>T1处理(湿球温度37℃)。随着定色前期湿球的提高,代表红色的a值有提高的趋势,鲜干比逐渐略有增大,说明有利于物质转化,加深烟叶的颜色,改善  相似文献   

5.
以CB-1品种为材料,对大田生长烟叶采用7种不同有机肥比例进行处理,对烤后烟叶进行外观分析、化学成分检测以及感官质量评吸。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烟叶质量逐渐变好,当有机肥比例增加到35%时,烟叶质量最好,继续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烟叶质量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云烟87’为试验品种,对云南景东烟区高(1550m)、中(1350m)、低(1150m)3个不同海拔初烤烟叶的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海拔下烟叶外观质量表现一般,部位间差异较小,化学成分中总糖、还原糖含量偏低,化学协调性较差,感官特性清香风格明显,烟香透发性稍差,浓度劲头较低;中海拔烟叶外观表现较好,油分较足、叶片结构好、身份适中,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品质好,烟香饱满透发性好;低海拔烟叶外观质量表现稍好,烟叶色度较强,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质量较好。总之,中海拔烟叶质量表现最好,低海拔烟叶质量稍逊于中海拔烟叶,高海拔烟叶质量表现较差,需要通过后续加工技术和醇化技术来提高其烟叶价值和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以云烟87为对象,对武夷山有机烟叶及常规烟叶主要等级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内在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武夷山云烟87有机烟叶质量优于常规对照,中上部烟叶质量明显较好。具体为有机烟叶外观质量较好,颜色以浅橘黄为主,烟叶弹性、强韧性好,叶片结构疏松,烟叶色度强;烟叶烟碱含量较低,糖含量较高,化学成分含量适宜,糖碱比较高,钾氯比较为适宜,协调性好;感官评吸清香风格突出,回甜感好,烟香绵长细腻,口感较好,余味干净舒适,特别是上部烟叶总体评价较好,可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湖南烤烟外观和评吸质量区域特征及其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省9个烤烟主产市、州C3F等级烟叶样品的外观质量与评吸质量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发育状况与身份外,各市、州烟叶外观质量分数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张家界和湘西的烟叶外观质量表现相对较好,怀化相对较差;不同市、州烟叶香气质、劲头、刺激性、余味、评吸总分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张家界和湘西烤烟的评吸质量相对较好,邵阳和衡阳烤烟的评吸质量较差;烤烟评吸质量与外观质量关系密切,但光滑或微青与评吸分数无显著相关性,香气质、燃烧性、灰色与外观质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从烤烟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入手,综述了烤烟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展望了烟叶质量相关性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探讨在散叶工商交接中不同外观质量烟叶对工业可用性的影响。选取2014年龙岩烟区工商交接中不同外观质量的散叶烟叶样品,进行外观质量评价、感官质量评价和化学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外观质量表现为身份较适中,叶片结构疏松度较好,有油分,色度较好的样品,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感官质量较高,工业可用性较高。即工业可用性较高的烟叶样品为外观质量较好的X2F,外观质量较好和中等的C3F,外观质量较好和中等的C2F;工业可用性一般的样品为外观质量中等的X2F,外观质量较好的C4F,外观质量较差的C3F;工业可用性较差的样品为外观质量较差的C4F。本研究结果为烟叶原料质量检验及质量把控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气候条件下片烟醇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陕西不同地域气候条件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以陕南和陕北烟厂存放的云南曲靖、陕西商洛片烟为试验对象,从片烟外观、感官评吸、化学成分三个方面验证片烟醇化效果.结果表明:(1)在外观质量上,陕南醇化的片烟比陕北醇化的烟叶颜色转深明显,油润感好;(2)在感官评吸质量上,陕南醇化烟叶香气质、刺激性和杂气指标好于陕北醇化烟叶,香气量、浓度差异不明显,陕北醇化烟叶的劲头略大于陕南醇化烟叶.(3)化学成分上,陕南醇化烟叶总糖含量高于陕北醇化片烟,烟碱和氯元素含量低于陕北醇化烟叶,其他化学指标变化不明显.(4)试验表明在两年醇化期内陕南醇化片烟的质量整体上好于陕北醇化烟叶.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箱式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从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4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箱式烘烤与传统挂竿烘烤方式下烤后烟叶的质量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烘烤方式下烟叶外观质量差异不大,中部烟叶感官质量表现为箱式烘烤优于挂竿烘烤,上部烟叶为挂竿烘烤略优于箱式烘烤;箱式烘烤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综合指数得分高于挂竿烘烤,而上部烟叶则为挂竿烘烤高于箱式烘烤;箱式烘烤烟叶中多数香气物质含量高于挂竿烘烤。综合分析,箱式烘烤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均高于或接近挂竿烘烤烟叶,与挂竿烘烤烟叶相比,其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变化趋势更有利于烟叶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烤烟上部烟叶主要采收方式,分析了一次性采收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主要化学成分、等级质量的影响,并对一次性采收技术提高烟叶品质和烟农收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烤烟新品系GZ21在贵州省兴义烟区的生长适应性及其产质量特征,为当地特色烟叶品种筛选及优化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2020年以GZ21为供试材料,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K326为对照,采用大区对比试验,对其田间农艺性状、植株抗病能力、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等特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有机生态烟叶生长的最佳栽培模式,在威宁特定的有机烟叶生产环境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起垄方式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一垄单行起垄栽培方式相比,一垄双行植烟模式能缩短烟株生育期,各项农艺性状得到提高,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内在质量(评吸质量)改善,主要经济性状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恩施烟区适宜的白肋烟移栽方式,开展了膜下大塘小苗移栽、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井窖式小苗移栽、井窖式壮苗移栽等4种移栽方式对白肋烟生长及产质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田间生长发育差异较小,烟叶综合经济性状、感官评吸质量和外观质量以井窖式小苗移栽较优。因此,在恩施烟区850m左右的海拔条件下,适合实施井窖式小苗移栽。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烟区种植的津引品种KRK 26和美引品种NC 297初烤烟叶作为材料,对两个品种烟叶的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评吸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KRK 26中部叶外观质量与NC 297相当,上部叶比NC 297稍差,烟叶氧化钾含量显著高于NC 297,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低于NC 297,多酚类化合含量高于NC 297。总体上看,KRK 26外观质量稍差于NC 297,评吸质量与NC 297差异不大;KRK 26烟叶具有氧化钾和多酚化合物含量高、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云南曲靖烟区K326烟叶适宜采收成熟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定曲靖烟区膜下小苗移栽后,烤烟品种K326的田间适宜成熟度,对K326中、上部烟叶不同采收时间的鲜烟叶外观成熟特征、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均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部和上部叶外观质量均以较常规推迟5 d采收得分较高,分别为37.0和37.5分;化学成分,中部叶以常规采收、较常规推迟5 d采收,上部叶以较常规推迟5 d和10 d采收较为适宜;评吸质量均以较常规推迟5 d采收较好,其得分分别为65.20和63.70分;烤后烟叶经济效益也均以较常规推迟5 d采收最高。在曲靖烟区采用膜下小苗移栽,K326烤烟中部叶以移栽后131d左右,主脉和支脉1/2以上变白、绒毛脱落、茎叶角度80~90°;上部叶以移栽后145~150 d,主脉和支脉全白、绒毛脱落、茎叶角度110~120°为适宜采收成熟度标准。  相似文献   

19.
密集烤房装烟密度对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军  李伟  武圣江  贺帆  刘冲  宫长荣 《作物研究》2011,25(5):473-476
为了研究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完善和优化提供依据,设低密度(3 000 kg/炕),中密度(4 000 kg/炕),高密度(5 000 kg/炕)3个装烟密度,对比分析了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挥发性香味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烟叶的外观质量综合得分最高,表现较好。(2)提高装烟密度能够极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烟碱、水溶性总糖含量也有所降低,显著提高钾含量,而氯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变化不大;中密度处理的大部分品质指标较好,化学成分更加协调。(3)增加上部烟叶的装烟密度能够提高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改善烟叶的香气质量,尤其以中密度最为明显,较低密度增加14.64%。可见,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能够提高上部烟叶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研究了密集烘烤中变黄期升温速度和湿度控制组合对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效℃、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变黄期前期干球温度以3 h/℃从35℃升至38℃,湿球温度保持在36±0.5℃,变黄中后期干球温度以2 h/℃从38℃升至42℃,湿球温度保持在37±0.5℃有利于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协调化学成分,提高评吸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