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楠  屈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17-118
中药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药用其根,具有清热解毒, 祛风燥湿,去虫止痒的功效.用4种提取方法提取苦参根的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物对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离体植物患病叶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丙酮粗提物对黑星病、炭疽病病菌孢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100%;对灰霉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对黄瓜离体叶黑星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甲醇粗提物对黑星病、炭疽病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 ;对灰霉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黄瓜离体叶黑星病菌抑制率达50%;对番茄离体叶灰霉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水提物对黑星病孢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灭菌水提物不仅不能抑制病菌生长,反而对病菌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七种植物粗提物对常见植物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用生长速率法以辣椒丝核病菌、黄瓜黑星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对7种植物的12种二氯甲烷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龙葵全株粗提物对辣椒丝核和黄瓜黑星病菌、龙葵果实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苍耳果实提取物对辣椒丝核病菌的抑制率均为100 %;黄花蒿(全株)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辣椒丝核病菌的菌丝抑制率都分别达到了78.5 %以上。  相似文献   

3.
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的抑制作用及其苗期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植物不同部位的70%乙醇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的抑菌效果,其中,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茎叶与辣椒(Capsicum annuum Linn)茎叶的乙醇提取液均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当浓度为20 mg/mL时,其抑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泡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制备8种植物的粗提物,以菌丝生长法和孢子囊萌发法测定抑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的活性,并对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粗提物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抑制作用中,超声波提取法优于浸泡提取法,两种方法制备的黄柏粗提物抑菌作用均较强,质量浓度为5 mg/m L时,黄柏超声波提取法和浸泡提取法获得的粗提物对菌丝生长抑制率都为100%、孢子囊萌发抑制率为61.77%和41.76%,黄柏超声波提取法和浸泡提取法粗提物抑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585.62、685.65μg/m L。表明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粗提物抑菌活性不同,超声波提取法有利于抑荔枝霜疫霉活性物质的提取,黄柏粗提物抑荔枝霜疫霉菌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几种植物粗提物对橘小实蝇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种植物材料采用不同溶剂萃取后定性判断其引诱作用,发现番石榴、番荔枝、阳桃和箭筒芦荟对橘小实蝇成虫具有引诱作用。取番石榴、番荔枝和阳桃3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石油醚、丙酮和水萃取物,测定其对橘小实蝇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粗提物对橘小实蝇的引诱作用存在差异,同一部位的不同浓度粗提物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孜然提取物对几种病菌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孜然种子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几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粗提物对所有供试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75%;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90%;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4g/mL时,盆栽试验显示其对白菜黑斑病、稻瘟病及黄瓜霜霉病的保护作用均达60%以上,对稻瘟病治疗作用达89.5%以上。孜然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单叶蔓荆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冷浸法对单叶蔓荆子植物的种子和叶进行浸提,进一步采用生长速率法将获得的粗提物浸膏用于植物病原真菌拮抗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单叶蔓荆子植物的种子和叶粗提物对靶标菌抑制能力不同,其中叶部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培养后期抑菌率可达50%;种子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以及水稻稻瘟病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活性。种子粗提物抑菌活性优于叶部粗提物,其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12.53 1,142.49 g·L~(-1)。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固体和液体发酵粗提物对小麦、高粱、黄瓜、油菜的幼苗和幼根生长抑制活性。浓度20 mg/mL的固、液粗提物对4种供试植物的幼苗和幼根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对4种植物的幼苗和幼根同时具有抑制作用的最小有效浓度均为0.62 mg/mL;相同浓度的粗提物(5 mg/mL),液体发酵粗提物对小麦幼苗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固体粗提物,而对高粱幼根和黄瓜幼苗的抑制作用却显著低于固体粗提物(p<0.05),对高粱幼苗、小麦幼根、黄瓜幼根、油菜幼苗和幼根的抑制作用与固体粗提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评价除草活性效果,灰葡萄孢菌固体和液体发酵粗提物均有很高除草活性,而固体发酵因原料廉价、操作简单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列当粗提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向日葵列当粗提物作为供试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及小麦根腐病菌等8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列当粗提物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高(抑菌率达到87.80%)、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率最高(为94.87%)、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强(达98.94%)。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华北地区31种植物粗提物对朱砂叶螨(Wetranychus cinnabarinus)成螨触杀活性的测定,发现粗提物浓度为1mg/mL时,柠檬薄荷(Monarda didyma)、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木本香薷(Elsholtzia stauntoni)、猪牙皂(Gleditsia sinensis)、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鸦胆子(Brucea javanica)、龙葵(Solanum nigrum)的石油醚粗提物,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艾蒿(Artemesia annua)、银杏叶(Ginkgo biloba)、老鹳草(Geranium pseudosibiricum)的氯仿粗提物,百部(Radix Stemonae)的甲醇粗提物均有明显的杀螨活性,成螨校正死亡率均在80%以上。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为木本香薷的石油醚粗提物,达到100%;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的氯仿粗提物对螨的致死率最低,为2.01%。对成螨触杀死亡率进行Duncan’s检验,发现所试植物中部分植物的杀螨活性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唇形科(Labiatae)植物的石油醚粗提物触杀效果明显。大部分供试植物的甲醇粗提物对害螨的触杀作用相对较差。用唇形科3种薄荷石油醚粗提物对若螨进行进一步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毒性最强的为柠檬薄荷粗提物,其LC50值为0.4294mg/mL。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以棉花枯萎病菌、棉红腐病菌为供试菌,对菌陈、黄蒿、艾蒿等3种蒿属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3种蒿属植物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红腐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尤以艾蒿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强而稳定,48~96h对上述两病菌的菌丝抑制率均达80%以上;丙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强于乙醇提取物,前者的EC50为1.4785 mg/L,后者的为3.2090 mg/L.间歇振荡法、超声波法、冷浸法提取物对供试菌的72 h菌丝抑制率分别为84.34%、84.56%、88.70%,可见同种溶剂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抗菌活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毛竹叶提取物不同流份抑菌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毛竹叶提取物不同流分的抑菌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以苹果炭疽番茄枯萎为供试植物病原菌,毛竹粗提物通过AB-8大孔树脂分离得到6个流份,评价毛竹粗提物不同流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毛竹叶片粗提物对工种供试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以丙酮的提取物的抑制率最强,而从24h~48h菌丝抑制率呈明显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3.
紫茎泽兰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妙直  田兆丰  刘佳磊  谢响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090-6091,6105
[目的]明确紫茎泽兰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棉花枯萎病原菌、辣椒疫霉病原菌、苹果腐烂病原菌和水稻稻瘟病原菌为供试菌种,利用生长速率法对紫茎泽兰6种有机试剂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紫茎泽兰6种有机溶剂提取液对4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紫茎泽兰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在浓度为100mg/ml时对4种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其次为正丁醇提取液。其作用大小与提取液的浓度相关,药剂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不同的有机溶剂提取液对同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有差异。[结论]紫茎泽兰乙醇和正丁醇提取物在较低作用浓度下依然能发挥较高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良好的紫茎泽兰提取物剂型以开发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芒果不同品种茎叶粗提物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Berk & Curt)Arx]、香蕉枯萎病菌(Fusa...  相似文献   

15.
海漆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植物海漆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芒果炭疽病、香蕉枯萎病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对供试的病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溶剂浸渍法最好,索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瓜馥木提取物对几种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春燕  尹文清  陈凯玲  周中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037-2038,2054
[目的]研究瓜馥木提取物对几种病原真菌抑菌活性。[方法]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瓜馥木提取物对几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瓜馥木总生物碱部分、氯仿萃取部分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香蕉炭疽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梨褐斑病菌、芒果叶枯病菌和柑桔疮痂病菌的抑菌效果很好,达到100.00%;瓜馥木原提取液对柑桔疮痂病菌、石油醚萃取部分对梨褐斑病菌和柑桔疮痂病菌、正丁醇萃取部分对香蕉炭疽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梨褐斑病菌和芒果叶枯病菌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均达到50.00%以上;瓜馥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甘蔗凤梨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柑桔疮痂病菌、香蕉炭疽病菌、梨黑斑病菌和梨褐斑病菌的EC50分别为1.2905、1.3491、2.7203、2.7294、3.6706、4.7444mg/ml。[结论]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mg/ml时,72h后瓜馥木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3种红树植物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炭疽病、芒果炭疽病、香蕉枯萎病等8种病原菌为供试菌种,对海漆、海莲、以及木榄3种红树植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供试的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海漆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香蕉枯萎病、以及芒果炭疽病的抑菌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6株植物枯萎病菌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含量壳聚糖对植物枯萎病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都有抑制作用,经壳聚糖处理后,植物枯萎病菌的形态出现畸变。在一定含量范围内,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且在壳聚糖的φ=0.4%时,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量以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达到最大;但是随着壳聚糖含量的继续增加,其抑制作用反而下降,这可能与高含量时壳聚糖分子之间通过氢键自相聚集造成有效含量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田小曼  许蒙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1):183-187
采用常规方法从南蛇藤的叶与果实中分离得到21株内生真菌,以PDB培养基对其进行液体培养,用高压蒸汽灭菌过的发酵处理液和丙酮粗提物对小麦赤霉菌、棉花枯萎菌、番茄叶霉菌等8种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丙酮粗提物中.筛选出1株抗菌谱较广的内生真菌Y9,其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西瓜枯萎病菌、苹果褐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 6种病原菌有较好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鸦胆子去油后废渣的抑菌活性成分,为开发生物药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滤纸片法等测定鸦胆子废渣粗提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禾谷镰刀菌、茄子黄萎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等18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并通过生物活性跟踪对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鉴定。【结果】在10 mg/mL浓度下鸦胆子甲醇提取物仅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抑制活性,其抑制率为33.33%;但在5 mg/mL浓度下其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明显,对12种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苦瓜枯萎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75.71%、56.47%和51.72%,对应的致死中浓度(EC50)分别为2.65、3.48和2.10 mg/mL。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火龙果溃疡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浓度为2.5000 mg/mL时抑制率达100.00%;在紫外光和自然光条件下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稳定。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catechol(1)、benzofuran-2-carboxaldehyde(2)、1H-Indazole(3)、vanillic acid(4)、cleomiscosin A(5)等5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鸦胆子中分离获得,但化合物1、2、4和5对供试火龙果溃疡病菌、苦瓜枯萎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均无显著抑菌活性(P>0.05)。【结论】鸦胆子废渣中含有抑菌活性成分,在植物病害防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