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泥鳅的营养价值,采用气相色谱仪对泥鳅肌肉脂肪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泥鳅肌肉中含有11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5种,不饱和脂肪酸6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31.81%,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68.15%,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34.4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33.69%;泥鳅肌肉中主要由C18:2n-6、C18:1和C16:0脂肪酸组成,C18:2n-6脂肪酸含量最高。泥鳅肌肉脂肪酸种类组成与其他几种鱼类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长臀鮠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长臀鮠的营养价值,对其肌肉脂肪酸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臀鮠肌肉中含有11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4种,不饱和脂肪酸7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33.96%,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66.03%,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50.49%,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15.54%.长臀鮠肌肉脂肪酸主要由C18:1、C16:0和C18:2n-6脂肪酸组成,这3种脂肪酸质量分数总和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80.44%,C18和C16脂肪酸含量最高.长臀鮠肌肉脂肪酸种类组成与其他几种鱼类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7,(11):100-102
选取野外长鳍吻鮈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鳞片形态特征,判断鳞片作为其年龄鉴定材料的准确性,并探讨鳞片在长鳍吻鮈种群动态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长鳍吻鮈种群检测提供方法依据。结果表明:长鳍吻鮈鳞片轮纹比较清晰,年龄易于判定,两个独立观察者读数吻合率较高,鳞片作为长鳍吻鮈的年龄鉴定较为可靠。结合其对鱼类个体伤害较小且易于采集和处理的方便性来看,鳞片是作为研究长鳍吻鮈动态监测中年龄鉴定的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探求宽体沙鳅及中华沙鳅亲鱼性腺发育对脂肪酸的需求,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等方法分析了野生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肌肉、肝脏、卵组织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肌肉中脂肪酸种类丰富,均含23种脂肪酸,而其卵组织中只检测到18种脂肪酸.肌肉中C18:1n-9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C16:0及C22:5n-3,而在卵组织中C16:0含量最高,其次为C18:1n-9及C22:6n-3.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卵组织中C22:5n-3、C20:5n-3、C20:4n-6、PUFA及∑n-3 PUFA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肌肉和肝脏(P<0.05).因此,C22:6n-3、C20:5n-3、C20:4n-6等PUFA是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亲鱼性腺发育的重要营养素,为提高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亲鱼卵子的质量,应在亲鱼培育饲料中添加上述脂肪酸.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红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亲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以期为优化红罗非鱼亲鱼的饲料和饲养方式,提高精子、卵子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红罗非鱼亲鱼各组织中含量较高脂肪酸有C16:0、C16:1n-7、C18:0、C18:1n-9和亚油酸(C18:2n-6),占总脂肪酸的70%以上(精巢除外),雌鱼肌肉组织中含较高的C22:4n-6,肝胰脏组织中含较高的C22:4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卵巢组织中含较高的C22:5n-3。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C18:3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雌鱼各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种类组成基本相同,而雄鱼性腺中SFA和MUFA含量与其他组织差异显著(P<0.05);雌鱼性腺的脂肪酸种类比雄鱼多6种;雌雄鱼腹脂和雄鱼肝胰脏中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为C18:2n-6,雌鱼肌肉和肝胰脏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C20:4n-6和C22:4n-6,雄鱼肌肉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和ARA,雌鱼卵巢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C20:3n-6、ARA、C22:5n-3和C22:6n-3(DHA),雄鱼精巢中主要的PUFA为C18:3n-6和C18:3n-3。红罗非鱼雌雄亲鱼腹脂、肝胰脏及肌肉的脂肪酸含量均为:MUFA>SFA>PUFA,卵巢为:MUFA>PUFA>SFA;雌雄亲鱼各组织PUFA含量均为性腺最高,腹脂最低;亚油酸在红罗非鱼各组织中含量显著高于亚麻酸(精巢除外)(P<0.05);EPA仅在雌亲鱼腹脂中检测到;DHA仅在红罗非鱼性腺中有一定含量;红罗非鱼四种组织n-3/n-6均小于1(精巢除外)。  相似文献   

6.
江黄颡鱼鱼苗与雌雄亲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江黄颡鱼鱼苗、雌雄亲鱼肌肉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变化,以期为优化江黄颡鱼的饲料配制和饲养方式、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江黄颡鱼鱼苗、雌性和雄性鱼的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是63.00%~69.00%,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是31.00%~37.00%;在鱼苗、雌雄性亲鱼肌肉中平均含量最高的脂肪酸依次是:C16:0、C18:In-9、C18:0、C16:1、C22:6n-3、C22:5n-3、C18:3n-3.江黄颡鱼鱼苗、雌性和雄性亲鱼中不饱和脂肪酸(UFA)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江黄颡鱼在代谢不同生长时期,是以饱和脂肪酸和短不饱和脂肪酸为代谢能量的主要来源;鱼苗和亲鱼的肌肉脂肪酸组成种类相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9种野生鲳鱼肌肉脂肪酸的含量,并对各脂肪酸组成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鲳鱼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0.5%硫酸-甲醇处理各种鲳鱼肌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脂肪酸组分,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9种野生鲳鱼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4.52%~48.29%,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5.35%~35.9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8.45%~37.26%,其中C16∶0含量稳定且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MUFA与∑PUFA呈负相关,∑SFA与∑MUFA、∑PUFA相关性小;主要脂肪酸C20∶4(6)(AA)和C22∶6(3)(DHA)分别与ω-6和ω-3呈极显著正相关,而EPA与其他脂肪酸的相关性小。聚类分析可将9种鲳鱼分成3个组群,其中中国鲳、珍鲳和银鲳等3种鲳属鱼种的脂肪酸组成含量相似。【结论】9种鲳鱼的EPA+DH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或医用价值;鲳鱼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为其脂肪酸代谢和鱼类分类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婷  向刚  龙胜兴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4):125-132
通过调查珠江广州虎门段鱼种分布,并利用脂肪酸生物标记探究珠江广州虎门段鱼类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结果表明,奇氏罗非鱼(Tilapia zillii)、鲮(Cirrhinus molitorella)、下口鲶(Hypostomus plecostomus)、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赤眼鳟(Squliobarbus curriculus)、鲫(Carassius aurat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七丝鲚(Coilia grayi)和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珠江广州虎门段水体中常见的鱼种,鱼体中主要脂肪酸由饱和脂肪酸C14∶0、C15∶0、C16∶0、C17∶0、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ω7、C18∶1ω9、C20∶1ω11,多不饱和脂肪酸C18∶2ω6、C16∶3ω3、C20∶2ω6、C20∶4ω6、C20∶5ω3和C22∶6ω3组成,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 001.49~97 634.47μg/g,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 161.09~170 924.8μg/g,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59.99~98 269.52μg/g。脂肪酸生物标记表明,胡子鲶(Clarias fuscus)、海南红鲌(Erythroculter pseudobrevicauda)、革胡子鲶(Clarias lazera)、斑鳢(Channa maculate)、月鳢(Channa asiatica)、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花鲈、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赤眼鳟、鲫、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七丝鲚、鲻(Mugil cephalus)、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鲢、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奇氏罗非鱼等鱼类主要摄食附着生物、底栖生物、浮游动物及浮游植物,且肉食性特性随体重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生殖季节雌鱼卵巢、肌肉和肝胰脏内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在雌鱼卵巢、肝胰脏和肌肉中的脂肪酸种类不同;雌鱼卵巢和肌肉中C18:1n-9含量最高,分别为32.65%和34.99%;肝胰脏中DHA含量最高(18.54%);肌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42.66%);肝胰脏中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31.67%和44.07%;肝胰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n-3系列脂肪酸含量最高、达27.94%.因此,给大刺鳅投喂DHA及ARA含量高的饲料原料有助于n-3PUFA在其肝胰脏中作为营养物质储存.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华鲮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养殖生产的发展,对华鲮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及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鲮肌肉中含有1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有5种,不饱和脂肪酸有7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29.29%,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70.70%,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50.5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20.14%.华鲮肌肉脂肪酸主要由C18:1、C16:0和C18:2 n-6脂肪酸组成,这3种脂肪酸的质量分数总和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81.45%.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铁锰结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锰结核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产物。我国近年来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物理性状、内部结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形成时代,同时对铁锰结核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铁锰结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土壤铁锰结核形成机制、铁锰结核的空间比较性研究以及铁锰结核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江淮地区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祖玉  张先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9-3119,3141
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N、P、K的施肥配比为1∶0.5∶0.5时,小麦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20.
以引自以色列、日本、台湾农友及国内引进的 8个不同类型的甜瓜品种为材料 ,在二代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进行了品种对比。结果表明 ,以 Galia C- 8和蜜世界综合表现最佳 ,其次为劳郎 ,这 3个品种低温下果实膨大性能优良 ,丰产、优质、抗病 ,可在生产中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