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茉莉花茶是一种再加工茶,她融茶与花香于一体,而且具有保健功能,本文针对花茶茶艺表演设计所涉及的品茗环境、冲泡技巧、品饮方法等因素,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旨在引导人们科学地品饮花茶和欣赏花茶茶艺。  相似文献   

2.
花茶是以烘青绿茶加窨鲜花而成的我国特有的茶类。花茶品质特点具有茶的清香和花的芬芳,两者相得益彰,结为一体,泡饮倍觉舒畅。目前生产的花茶主要有荣莉、玉兰、珠兰、柚子、玳玳、玫瑰等几种,每种花茶都有独特之处,如玉兰花茶浓厚强烈,珠兰花茶清幽纯正,柚子花茶清爽纯和,玳玳花茶浓  相似文献   

3.
茶在我国的饮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茶作为饮品的同时也被载入了药典。茶的药用和保健功能被普遍认同。研究表明茶的药用和保健功能存在就是因为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本文在研究茶多酚的特点、药理作用,茶多酚与运动能力的基础上,就茶多酚对田径运动员日常训练的影响及使用原则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茉莉花茶增湿窨制新工艺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喷水增湿茶坯的方法窨制的茉莉花茶,结果表明,一窨花茶的品质,茶坯含水量10%—20%处理均优于传统工艺。将特级烘青茶坯含水量增加到10±2(%)、同时减花20%或30%,进行连窨试验,结果表明,减花二窨一提的花茶品质均优于传统工艺(不减花四窨一提)花茶,其中尤以减花30%二窨一提和不减花、茶坯不烘焙直接三窨一提处理的最佳。与传统工艺比较,新工艺不仅节省了花量,而且减少了窨次及烘焙次数,大大缩短了窨花周期(由12d 以上缩至4d),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09,(Z1)
花茶,又名熏花茶、窨花茶、香片,是我国特有的茶类。花茶是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为原料,经加窨各种有益人体健康的香花制成。茶以花名,花以茶胜。许多品种的花茶是以花的名字命名的,如茉莉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09,(Z1)
随着社会的进步,花茶的加工工艺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花茶窨花方式上,经历了由"陶罐窨→箱篓窨→囤窨(地面窨)"向"机械化窨"的转变;从花茶窨花方法上,经历了由"花一层茶一层  相似文献   

7.
花茶又称“香花茶”、“熏花茶”。窨好之后,再在茶叶中加入花瓣,因之,在东北、华北、长沙等地的群众,又称之为“香片茶”。花茶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鲜花吐香,茶坯吸香的作用。但不能看成是简单的吸附现象,中间有水热作用下的生化变化。玫瑰花窨花后汤色会变红,故只宜窨红茶。桂花窨绿茶后滋味变涩,故只宜窨制乌龙茶。现有工艺生产的花茶香气,既有花香,又有茶香,而且要有花、  相似文献   

8.
江浙两省是我国花茶重要产区,花茶产量约占全国一半,茉莉鲜花窨茶,深受北方各省群众的欢迎。江苏省花茶产区以苏州、南京为主,苏州现有茉莉350万盆,年产鲜花15000担,可窨制花茶80000担,每盆平均产花4两左右;南京有茉莉120万盆,其中新发展花区占100万盆,年产鲜花2500担左右,  相似文献   

9.
花茶是指以烘青绿茶加窨鲜花而成的我国特有的花茶类。 我国当前以生产茉莉花茶为主,其品质特点应具有茶的清香和花的芬芳,两者结为一体,泡饮之时倍觉舒爽。花茶的级型和其他茶类一样,茶坯在外形的条索、嫩度、匀  相似文献   

10.
第三讲花茶素坯精制技术杨伟丽(长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用来窨制花茶的毛茶原料,按标准规格要求精制成不同级别的茶坯,称为花茶素坯或花茶级型坯。其加工目的、原理及基本技术与眉茶相似,可是,由于加工标准样不同,工艺过程虽然较眉茶简单,反复工艺...  相似文献   

11.
湿窨工艺及配花量对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PME/GC-MS技术分析高档茉莉花茶的香气组分,结果表明苯甲酸顺-3-己烯酯、芳樟醇、乙酸苄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是茉莉花茶的主香组分,这些成分构成了茉莉花茶香气浓度的基础。采用湿窨工艺窨制茉莉花茶,苯甲酸顺-3-己烯酯、芳樟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杜松萜烯、吲哚、苯甲醇、橙花叔醇、乙酸香叶酯等成分的含量显著提高; 配花量在69%~115%之间,配花量递增,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含量亦随之增加,当配花量达到96%以上,茉莉花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茶坯的吸香已趋于饱和。采用湿窨工艺窨制高档茉莉花茶的适宜配花量为90%~100%。  相似文献   

12.
不同茶类和产区茶叶氟含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了全国18个省(市)9种茶叶128个样品的氟含量。结果表明,砖茶氟含量最高,平均159.14mg/kg;茉莉花茶氟含量最低,平均35.54mg/kg。根据氟摄入量的最高限量规定等有关资料计算出各种茶叶的每天最大饮用量。文中同时讨论了个别茶区氟含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栀子花窨制红茶工艺中不同花朵形态、配花量、窨花时间以及复火温度4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窨制温度等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窨制栀子花红茶的最佳因子水平组合为花朵形态为撕瓣花、窨制时间为17 h、配花量为35%、复火温度为115℃.  相似文献   

14.
论花茶湿窨中茶坯吸香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伟丽 《茶叶科学》2001,21(2):81-84
本文对花茶湿窨中茶坯吸香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多年研究 ,结果表明 :高含水量茶坯中的水分和水浸出物是吸香的载体 ;茶坯的吸香能力和保香效果随其含水量增加而增强 ;茶坯的吸附量与其比表面积有关 ,而茶坯的比表面积和吸附量与其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茶坯的吸香效果与堆温和配花量呈显著正相关 ;吸附和解吸平衡与不同茶坯有关。这些变化规律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茉莉花茶香气的SPME/GC-MS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茉莉花茶香气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的快速检验方法,以"春毫茉莉花茶"为材料,研究萃取头类型、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样品量对SPME吸附茉莉花茶香气的影响,同时研究脱附时间对SPME中茉莉花茶香气脱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SPME/GC-MS技术检测茉莉花茶香气,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和灵敏度高等特点;测定茉莉花茶香气的推荐条件为用150 g茉莉花茶样品量、PDMS-100μm萃取头、在60℃下吸附2 h、脱附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16.
蜡梅花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感官审评、色差分析、SDE法结合GC/MS分析,以及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蜡梅花茶加工过程中(素坯→一窨→二窨→三窨→提花)感官品质和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除三窨茶样的感官审评总分略低于二窨外,其他工序的茶样感官审评总分随加工进程逐步增加;三窨后色相角显著变小(P<0.05)。蜡梅花茶主要香气物质是乙酸苄酯、2-氨基苯甲酸-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酯、水杨酸甲酯、苯甲醇、芳樟醇、别罗勒烯、萘、α-紫罗酮;加工过程中,酯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先增后减,二窨最高(P<0.01);酮类变化不明显;提花后萜烯类显著增加(P<0.05)。与素坯相比,三窨后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二窨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氨基酸无明显变化。蜡梅花茶宜采用2次连续窨花1次提花工艺。  相似文献   

17.
以高级的烘青绿茶和高香的单瓣茉莉鲜花为原料,采用改进的窨制工艺窨制茉莉花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窨制工艺及双瓣茉莉鲜花窨制的茉莉花茶相比较,改进的窨制工艺窨制的茉莉花茶,香气鲜灵浓厚、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浅黄绿明亮,不仅缩短生产周期,而且提高成品茉莉花茶销售价格。  相似文献   

18.
柚子皮茶的香气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永此  郭雯飞  韩孝坤  方守龙 《茶叶》2006,32(4):193-197
柚子皮经与绿茶和红茶加工制成柚子皮茶,其香气独特、浓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柚子皮和4种柚子皮茶的精油,进行气相色谱和气质联机分析,共鉴定出39种香气成分,其主要成分是柠檬烯、月桂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柚子皮中含有茶叶原有香气的多种成分,窨制后使产品的花香更明显。文中对柚子皮和4种柚子皮茶的香气成分及其含量和窨制效果也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花茶最佳素坯原料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  相似文献   

20.
茉莉花,虽源于西域,但在我国发扬,成为熏花材料、花茶,且赋予它洁白、芬芳等美好的文化意蕴,作为作物则源起于汉唐。作为熏制花茶花材,则形成于两宋,发展于元代,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晚清民国,复兴于当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