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类就巢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巢行为是禽类繁衍后代、扩大群体的本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在人工孵化技术先进、讲求高效率的现代养鸡业中,就巢性是影响鸡群繁殖力的重要因素,它会引起卵巢和输卵管退化,使产蛋率下降,甚至导致母鸡丧失繁殖力。张征(1997)的观察结果表明,竹丝鸡(即乌骨鸡)有较强的就巢性,并且随着鸡龄的增加,就巢鸡的比例越来越大,就巢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杜金平(1997)对金水乌鸡产蛋性能与就巢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首次醒抱后停产期平均182d±548d,停产后产蛋期平均为241d±855d,平均产蛋数1562枚±52枚,首次就巢与二次就巢间隔平均为422d±866…  相似文献   

2.
种鹅就巢处理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巢是鹅的重要繁殖习性,一般的鹅种在繁殖季节内都要表现出1—4次就巢行为。鹅的就巢时间每次可持续3—4周,如马岗鹅1年内就巢的时间长达94d。由于就巢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直接影响到种鹅的产蛋时期,这也是大多数鹅种繁殖力低的根本原因。减少就巢出现的次数和及时终止就巢行为是提高种鹅繁殖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就巢行为是影响禽类繁殖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科技研究人员对禽类就巢发生的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研究进展。本文以三种调控就巢行为的途径为切入点,系统介绍各种生殖激素(PRL、E_2、P、5-HT、DA、GnRH、FSH、LH、IB)在家禽就巢机制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家禽就巢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aeki和Tanabe(1995)犤2犦认为就巢由抱窝孵蛋和带养幼禽两阶段组成;就巢期间卵巢、输卵管退化,使产蛋率下降至休产,导致母禽繁殖力的休止(Lippincottetal,1934)犤3犦。一般认为就巢性是由环境、内分泌系统和基因型互作而产生的。本文对就巢发生的机理及调控进行综述。1禽类就巢行为发生的一般机理1.1禽类就巢行为是一种遗传现象在世界家禽品种中,除白来航鸡外,其它品种都具有就巢性,不同品种就巢性的强、弱不一,这就说明就巢性是可以遗传的(Hays,1993;Hutt,1949)犤5,6犦。但在就巢的遗传控制…  相似文献   

5.
平养条件下东乡绿壳蛋鸡就巢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通过诱导就巢,观察并统计了东乡绿壳蛋鸡47~66,同龄就巢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观察期内平养绿壳蛋鸡群体平均卧息时间为10.5天(0~81天),除了产蛋外,27.7%母鸡没有发生卧息行为;鸡群平均典型就巢次数为0.43次,群体平均就巢时间为12.3天(0~96天);超过30%的母鸡表现出典型就巢行为,其平均就巢持续时间约为29天。  相似文献   

6.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13-13
一、鹅蛋孵化的几种方式 1.自然孵化 长期以来,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大都选用就巢性强的母抱孵鹅蛋,这种方法的突出缺点是,每只母鹅每年孵化四巢蛋,被禁锢在巢窝的时间平均长达150天以上,极大地限制了母鹅的繁殖力;其次,是不适应于大型生产的发展。只有采用人工孵化,才能提高种鹅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7.
马岗鹅的就巢规律及其与产蛋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207只马岗鹅种母鹅35周间的就巢情况及产蛋量,结果:平均就巢次数为4.2次,个体次平均就巢天数为22.3天,个体就巢天数为94.8天,表现出较强的就巢性;另外,就巢总天数与产蛋量间呈现中等负相关。个体间就巢性差异很大,可望通过选育提高产蛋量。  相似文献   

8.
鸡群的繁殖力通常主要归因于母鸡。然而,即使不是更重要的话,公鸡也至少与母鸡同等重要。因此,就公鸡管理而言,多个方面必须加以考虑和得到高度重视。关注到底在发生什么事以及为何会发生,对能够改善的因素作出评估,将有助于大大提高鸡群的繁殖力和随后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9.
就影响就巢因素的环境、内分泌和遗传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去除就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下丘脑多巴胺和5-羟色胺调控鸡就巢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利用350至450日龄的就巢粤黄鸡观察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氯丙嗪和赛更啶对就巢的影响.就巢第2 d开始每天口服氯丙嗪60 mg/(kg.d)或赛更啶8 mg/(kg.d),7 d后或于就巢终止后停止药物处理.试验1:13只氯丙嗪处理鸡中92.3%(12/13)于处理后5.4±1.1 d终止就巢;15只赛更啶处理鸡有60.0%(9/15)在处理后3.2±0.3 d终止就巢;全部(100%)10只同时处理氯丙嗪和赛更啶的鸡于处理后3.2±0.3 d终止就巢;8只对照组鸡在不受任何处理时持续就巢,其就巢期被主观认为22 d.试验2:7只就巢鸡在就巢的第2、4、9、14和19 d血浆PRL水平维持在200~400 ng/ml之间;9只氯丙嗪处理后终止就巢的7只鸡以及13只赛更啶处理后终止就巢的6只鸡,血浆PRL由就巢第2 d与对照组类似的高水平急剧下降到第4 d小于20 ng/ml,并至第19 d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对照组在持续就巢期间的血浆LH水平低于1.0 ng/ml,而用药后终止就巢鸡的血浆LH水平从处理前的小于1.0 ng/ml逐渐上升至第19天的3.0 ng/ml左右.药物处理后仍未终止就巢鸡的血浆PRL和LH水平都与对照组的类似.以上结果说明用DA和5-HT受体拮抗剂氯丙嗪和赛更啶处理后,抑制了垂体PRL的分泌并使鸡终止就巢,在整体水平证明了下丘脑DA和5-HT两种神经递质对就巢发生具有共同的加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禽巢姓和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了近20年来对禽类就巢发生的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研究,并推测能够使用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阻断类药物和赛更啶和氯丙嗪缩短家禽的就巢期,或主动免疫血管活性肠肽或催乳素抑制就巢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另外对催乳素受体和血管活性肠肽表达调控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最终发现促进就巢的基因,并利用这些基因选育出具不同就巢习性的家禽品种供应不同的家禽生产用途。  相似文献   

12.
<正> 在鸡群中有的母鸡于产蛋一定时间内出现就巢性又叫“抱性”。这是母鸡天然繁殖后代的一种本能。母鸡在就巢期间不但停止产蛋而且食欲日渐减退体质消瘦。为了提高母鸡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为此,当母鸡出现就巢后,应及时设法让其醒巢。笔者从1983年开始以来在养鸡专业户的鸡群中共试用“三合激素”催醒抱窝母鸡98只,醒巢率达100%,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乌鸡就巢性较强,本次试验采用甲磺酸溴隐亭和枸橼酸氯米酚处理就巢乌鸡,并检测就巢期、就巢停止期和恢复产蛋期血清中有关激素的含量水平的动态变化,从生理角度探索控制乌鸡就巢发生并提高其产蛋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就巢是禽类进化过程中为繁衍后代而形成的一种繁殖行为。就巢行为受基因调控,通过选育能够减少或消除群内的就巢个体,如当今的家鸭和白壳蛋鸡单冠白来航型以及部分褐壳蛋鸡高产种群已经完全失去了就巢性状,而地方优质肉鸡、鹅和火鸡等仍然有比较明显的就巢表现。就巢期间的家禽生殖器官卵巢和输卵管萎缩,采食、饮水和活动明显减少,多数时间伏卧在巢内或笼的一角。对于现代家禽生产来说,就巢是影响家禽繁殖力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是希望消除的性状。但是,对于一些禽类或某些种群来说,由于选育程度低,其就巢表现还在大群中占有一定比例。这是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了散养条件下北京油鸡整个产蛋期间(19~65周)的就巢产蛋行为发生及其特性表现.选用600只18周龄的北京油鸡蛋鸡,为便于行为观察记录随机分为6组,每组单独观察.19~65周龄期间每周末观察记录各组鸡只就巢、产蛋行为发生情况,特别是37~55周龄期间每周选1d由两位专门人员进舍观察记录3次(10:00~11:00、16:00~17:00、20:00~21:00),每组10分钟.结果表明:北京油鸡预产期间(19~21周),产蛋行为表现少(<1%),此时鸡只无就巢行为发生.产蛋前期(22~28周),鸡只产蛋行为随周龄逐渐增加,尤其是29周之后产蛋行为表现频繁时(58.13%),就巢行为也开始增加并频繁发生(9.47%);而产蛋后期(44周后)产蛋行为显著降低时(46.18%),就巢行为却并没有减少很多(8.29%).37~55周期间油鸡就巢两次的比率占总体典型就巢行为发生的54.7%.平均就巢持续时间,就巢一次的要大于就巢两次的(20.4 d>17.8 d),典型就巢行为发生率小于非典型就巢行为发生率(9.5%<12.7%).最后总结了北京油鸡的就巢产蛋行为特性:主要表现为具有阶段性、明显的目的性,记忆性,个体差异性,对声、光的敏感性,以及发生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6.
就巢对宁都三黄鸡300d产蛋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就巢对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收集了564只宁都三黄母鸡的就巢和产蛋性状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00 d产蛋量与就巢总天数呈较高的负相关(r=-0.659),而与开产日龄(r=0.112)和300 d畸形蛋量(r=-0.173)的相关较小;无就巢组的300 d产蛋量比就巢组多35.8枚,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就巢组再分组,发现300 d产蛋量随就巢总天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极差达到45.4枚;就巢1 d组比无就巢组的300 d产蛋量少22枚,差异极显著,而与就巢2 d组~就巢7 d组的差异都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是否就巢以及就巢总天数都能极显著地影响300 d产蛋量。  相似文献   

17.
非洲雁,原产于非洲中部地区,该雁繁殖率高、抗逆性强、易饲养、费用低、肉质好、味道美,以瘦肉率高而倍受人们青睐。但是,该雁具有较强的就巢性,今年春天,抚顺市缘源雁业有限责任公司饲养的父母代非洲雁部分种雁,就出现了就巢现象。经过有关技术人员采取必要的试验性措施,最后取得了较明显的醒巢效果,种雁恢复了产蛋。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基本情况:抚顺市缘源雁业有限责任公司饲养的父母代非洲雁种雁于今年2月中旬开始产蛋,种雁产蛋2月后,于4月中旬部分种雁出现不同程度的就巢行为,每天大约有20余只种雁就巢,多时达到30多只,约占种雁的5%,…  相似文献   

18.
鸭催乳素基因外显子5多态性与就巢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番鸭不同就巢群体(就巢1月群、就巢2月群、就巢3月群)、番鸭非就巢群和白改鸭群体作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番鸭不同就巢群体、番鸭非就巢群和白改鸭5个群体250个个体催乳素(PRL)基因第5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就巢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外显子5片段编码区发现3个SNP位点,位于5871bp(G/A)、5926bp(A/G)和6029bp(C/T)处,其中5871bp(G/A)与5926bp(A/G)处氨基酸序列均改变,分别为I→V和R→K。统计多态片段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并对5个试验鸭群间基因频率作差异进行显著性分析,番鸭非就巢群体与各就巢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番鸭与白改鸭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索鹅的产蛋与就巢的行为学。以浙东白鹅为研究对象,组建多父本家系(4♂+12♀),采用视频自动采集系统观察其产蛋与就巢行为。结果表明:浙东白鹅的平均产蛋间隔时间为44 h(31~60 h),其产蛋行为与光照影响密切相关,约83.04%的蛋产在有光照的情况下(03:00—19:00),仅有16.96%的蛋产在无光照的情况下,01:00—06:00产蛋发生率逐渐增长;96.6%的个体存在就巢行为,且就巢期分段明显,在就巢前期主要表现为寻巢行为,仍接受公鹅交配;在就巢中期母鹅连续卧息,采食和饮水明显减少,拒绝与公鹅交配;在就巢后期采食饮水增加,开始活动。  相似文献   

20.
家禽就巢的内分泌机制与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巢是禽类自然繁殖的行为,但是就巢会影响产蛋,不符合当今家禽生产目的。引起就巢的生理机制是雌禽血液中促乳素含量的升高。本文系统介绍了影响促乳素合成和分泌的内分泌机制和环境因素,以及降低血液中促乳素含量,解除家禽就巢的内分泌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