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宁夏灌区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4至2005年春小麦分期播种试验,取得春小麦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发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等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灌溉条件下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温度、日较差、相对湿度、日照、大于0℃积温、降水等气象网子对宁夏灌区春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舂小麦的营养生长阶段,大于0℃积温与叶干重成显著负相关;在全生育期及生殖生长阶段,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温度与干物质积累量成负相关;日较差、日照、大于0℃积温和相对湿度与干物质积累成正相关;大于0℃积温与实际产量相关性显著,成正相关;平均温度和降水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宛晓春 《茶叶科学》1988,8(2):47-52
高温干燥(平均叶温65—70℃)、低温干燥(平均叶温55—60℃)与冷冻干燥比较,加热干燥会使茶叶中的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的热化学变化,且以温度高的变化大。在加热干燥中,叶绿素受到破坏,红茶的破坏率大于绿茶,尤其是叶绿素 b 的破坏率较大;红茶中的茶黄素,茶红素下降,茶褐素增加;绿茶中复杂儿茶素有所减少,(-)-EC、(±)-C 有所增加,红茶中的儿茶素减少30%以上,高温处理的下降幅度较小;红茶中的氨基酸下降了9—15%,尤其是茶氨酸、苏氨酸、赖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下降较多,高温处理的尤甚;气  相似文献   

3.
一、发展我区夏棉生产的气象学基础商丘位于黄淮海棉区,气候温暖。历年平均大于0℃的活动积温5130~5300℃,降水量650~880毫米,日照时数2200~2550小时,光热水条件优越。在小麦生育的10月至次年5月,当地0℃以上的积温2081℃,降雨267.5毫米,日照1398.5小时。而在夏棉生育的5月20日至10月底,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2870~3250℃,降雨量490~660毫米,日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站气象资料分析,77/78年冬期气候有如下几个特点:1,秋凉冬暖倒春寒.秋末天高云淡,气候凉爽.77年11月10日开始,日均温降到20.0℃以下,21日后降到15.0℃以下,中下旬的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低1.2℃—2.0℃,胶树生长受到抑制.冬季(12月—2月)温度较高,12月气温有明显回升,旬平均温度升到15.0℃—18.0℃,与历年比较,月平均气温高1.8℃,月平均最低温度高1.9℃.1月和2月温度有所下降.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2.8℃,月平均最低气温为8.8℃,都比历年平均值高O.2℃;2月份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比历年平均值高0.4℃.由于12月至2月气温连续偏高,春意盎然,多数冬眠作物陆续开始活动,胶树也提早萌芽.3月初开始,天气转为阴冷潮湿,中下旬的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低1.2℃—1.6℃,胶树物候发育受到抑制.如表—1.  相似文献   

5.
米脂县无定河川道有水地24000多亩,以黄绵土为主,土质疏松,年雨量451.6毫米,大于10℃的积温为3349℃,大于15℃的积温为2676℃,年总辐射138.15千卡/平方厘米。群众习惯以种植玉米为主。1981年以前,花生种植面积很小,一般亩产仅有百斤左右,属全国花生的低产区之一。1982年省试验站试种地膜花生1.1亩,亩产760.4斤,比对照增产41.51%,1983年有2.42亩地膜花生,平均亩产1078斤。1984年全县种水地覆膜花生246.3亩,平均亩产681.4斤,比对照亩产391斤增产74.3%。城郊乡镇子湾村农  相似文献   

6.
地膜和秸秆覆盖对夏玉米的调温保墒效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李洪勋  吴伯志 《玉米科学》2006,14(3):096-098
地膜和秸秆覆盖处理能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对农田小气候有明显影响,如调温、保墒等。经测定,秸秆下土温变化浮动最小,2002年在0、5cm处平均土温分别比对照处理低1.48℃和0.15℃,2003年对应数值为0.3℃和0.15℃。整个生育期秸秆下含水量都明显大于对照处理,3个坡度各次测定值平均增加的百分数:2002年为33.58%,2003年为39.62%。  相似文献   

7.
大豆灰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本宁 《大豆科学》1989,8(1):65-70
大豆灰斑病从1981年以来逐年加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本文研究了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结果病菌孢子萌发适宜温度21℃—26℃;病菌孢子在水滴中萌发快,温度24℃时两小时萌发率可达37.9%;菌丝生长适温21℃—26℃。当最低温度12℃以上,日平均温17℃以上或日平均温度35℃以下病菌方能产生孢子。病菌孢子在温度20℃—22℃时生命力为7天。  相似文献   

8.
一、棉花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棉花原产于热带,是喜温好光的作物,它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播种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5℃。7月平均温度要求25℃以上,有利于开花结铃。10月平均温度要求17℃以上,不然铃重、纤维品质都会受到影响。从播种到吐絮,一般中熟品种需要≥15℃的积温3400—3600℃。全生育期总需水量一般年为450—500mm,干旱年约需750mm左右。全生育期需日照时数为950小时。而我省气候条件相当优越,完全可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年平均气温16.3—19.7℃,4月平均温度16.2—19.8℃,7月平均温度26.9—29.6℃,10月平均温度17.2—21.4℃,全生育期≥15℃积温多年平均值(指20年平均)4381—5610℃。看来全省各地热量资源是绰绰有余。多年平均降水量1350—1930mm,  相似文献   

9.
虞城县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黄河故道南侧,耕地面积142万亩。年平均气温14.1℃,大于10℃的积温4670.9℃。自1980年发展麦套夏棉两熟种植,到1990年麦套夏棉两熟面积达25万亩。前茬小麦平均亩产270公斤,棉花65公斤。总结我县近10年  相似文献   

10.
春茶开采期、生叶高峰期和秋茶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地处北纬27°27′,东经112°12′。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形为丘陵地,海拔为85—109米,土壤为第四纪红壤,pH值在5.5—6.5范围内。据我县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年平均降雨量1311毫米,年平均日照1621.9小时,太阳总辐射量年平均105.9千卡/[厘米]~2,年平均气温为17℃,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5371℃。1月平均气温最低,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两用系在长沙的育性转换及制种期安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长沙地区的自然温光条件下,安农S—1—6、衡农S—1、W7415S、1356S、1376S、 1402S和衡农S— 2属温敏类型; N—10S和N—13S属反温敏类型,农垦58S、 3111S、5047S和5088S的育性主要由光照长度控制。安农S-1—G、1356S和W7415S全败育的临界日均温为27℃,衡农S—1、1376S、1402S全败育的临界日均温为29℃ ; N—10S和N—13S全败育的日均温为24.4℃以下。农垦58S、3111S、5047S和5088S由不育向可育转换时敏感期的日均温为28.7℃,光强大于50lux的光长为13小时37分。  相似文献   

12.
鲁北地区是黄淮流域重点大豆产区之一。本区年平均气温11.7—12.9℃,雨量550—650毫米,热量资源丰富(大于0℃的积温4700℃左右),为大豆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豆株枝叶繁茂,田间湿度较高,食料丰富,使豆田成为多种害虫天敌发生、繁衍、活动和栖息的场所。过去,由于豆田耕作粗放,化防次数少,使这些天敌资源得以保存下来,在控制豆田害虫的发生和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由于生产责任制的逐步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淀粉性状测定得出,克新20号淀粉开始糊化的温度最高为73.8℃,克新4号最低为67.3℃。其中8个品种黏度值在3500cp以上,远远大于其他作物淀粉平均黏度值.测试得出克新20号黏度无最大值.这与其他品种淀粉性状完全不同。9个品种淀粉中位径平均为62.7um,8个品种支链淀粉含量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2019,(2):14-19
通过对不育系应用区域气象条件的分析,选择不同光温条件处理北方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LY156S,研究光温变化对其育性转换的影响及育性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在不育系制种区域辽宁盘锦,2011—2017年的7—8月日平均温度大于23℃,最低温度为20℃,低于23℃的天数较少,适合临界温度为21℃左右的两系不育系制种;在不育系繁殖地区海南三亚,2011—2017年冬季低于20℃天数较少,且比较分散,较适合两系不育系繁种。在长日照14.5h低温处理下,不育系的抽穗期滞后,22和21℃处理下育性没有恢复,但20和19℃处理花粉不育度降低到82.36%和78.45%,育性发生了转换。在日照长度为11.5和12.5 h条件下,22和24℃处理的育性均得到恢复;在日照长度为13.5 h条件下22和24℃处理的花粉不育度仍都大于99.5%,育性没有恢复。为提高北方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应用的安全性,北方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鉴定在《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鉴定规程》(NY/T 1215—2006)的基础上,可将14.5 h长日照条件下的处理温度降至21℃,11.5、12.5和13.5 h等短日照条件下的处理温度降低至22℃,以提高不育系的育性鉴定准确性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县1982年引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到1985年累计推广面积16005.6亩,均产387.8公斤,比对照亩增98.7公斤,增产效果显著。据测定,与对照相比覆膜栽培的主要优点是:5cm地温出苗期高3.3—4℃,幼苗期高3.1—3.4℃,花针期高4—3.2℃,饱果成熟期高0.5℃。同时0—30cm土壤含水量幼苗期高1.4—4%、花针期高1.5—3%、饱果成熟期高2.3%,而0—3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则下降0.4%,使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4.4、12.7和12.5ppm;上述条件的改善,使幼苗期至花针期的根干重、主茎高、侧技长和分枝数均大于对照,从而使单株开花量增加18.5朵,单株结果数多1.3—4个,双仁果率增加4—6%,饱果率提高5—8%,公斤果数减少40—60个,最终实现了产量和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181份野生油菜种子的全氮全磷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野生油菜种子粗蛋白含量变相为25.11%—37.67%,平均含量为31.26%;全磷含量变幅为0.23%—0.57%,平均含量为0.395%。野生油菜种子SOD活性变幅为1607.5—1805.5酶单位/克干重,平均为1706.1。萌发过程中野生油菜SOD活性的变化大于栽培油菜品种,SOD同工酶谱带多1—2条。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大豆新品种吉育552,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系谱法选育。主要特点是高产、高抗花叶病毒病、抗逆性好。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78.6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5.1%。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68.5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16.2%。属春大豆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6天。需≥10℃活动积温2 700℃以上。  相似文献   

18.
2.1.2.1地表温度 表3表明:遮荫明显降低了地表日最高温度.与对照同比,60%、45%和30%遮荫度3个处理的平均日最高温度,6月份分别下降了5.85℃、5.16℃、4.56℃,7月份下降了13.44℃、12.80℃和11.43℃,8月份下降了7.03℃、6.18℃和5.34℃,降幅7月份>8月份>6月份,60%>45%>30%.这一结果与树冠层的日最高温度变化趋势相一致,但其温度值小于树冠层,而降温幅度却大于树冠层.  相似文献   

19.
延边的高寒山区以吉林省东部的敦化、安图两县为主,海拔400米左右,无霜期在115—125天,年平均气温2—4℃。霜前≥10%活动积温2000—2400℃.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以上,土质肥沃。大豆种植面积约50万亩。1980年前,大豆亩产85—100公斤.1981年后,产量上升很快,1983年平均亩产达120公斤以上,其中敦化县官地乡3万亩大豆平均亩  相似文献   

20.
1自然生态特点与生产现状我场位于黄海之滨,具有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大麦生育期间大于0℃以上的积温近2000℃,l、2月份平均温度17.5℃,且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灌浆结实。大麦生育期间降雨量428mm,相对湿度60%~65%。总日照时数1365小时,光照强度总幅射量在29X10勺/。m‘,有利于光合作用于物质积累。土壤属砂壤上,含氮量较低,平均在O.078%,且土壤含有机质少,平均在1.24%,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则.sppm,速效钾平均含量126ppm。近几年来,通过扩大“旱改水’丐;淡洗盐以及水旱轮作等措施,土壤的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