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拓宽棉花品种遗传基础,选育棉花新品种。[方法]通过对11个棉花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以及丰产性状进行综合分析,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结果]丰产性状:籽棉产量最高的是HA419,其次是HA417,最低的是HA310,次低的是HA420和HA116。经济性状:籽指最高的是HA310,最低的是HA420;衣分最高的是HA417,其次是HA421和HA418,最低的是H39。[结论]品系HA417、HA419、HA421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品系HA416、HA310、HA420可不再进入下一年度试验;其余可以继续试验以验证该品系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2.
6个板蓝根新品系在定西市的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6个板蓝根新品系进行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编号BLG2012-04的品系鲜根折合产量最高,为16133.33 kg/hm2,较对照当地农家品种增产4600.00 kg/hm2;且综合性状好,一级品出成率高。  相似文献   

3.
以1978-2007年河南省审定的87个棉花品种区试资料为材料,研究了河南省棉花品种产量和产量性状(株铃数、铃重和衣分)遗传改良的成效。结果表明,河南省棉花品种产量性状改良成效显著。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的年均增长量分别为18.877 3 kg/hm2、5.267 1 kg/hm2和6.823 9 kg/hm2。其中,籽棉产量年均增长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3个产量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是株铃数>衣分>铃重。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3个转iaaM基因抗虫陆地棉新品系的主要经济性状,结果显示:品系WU024的籽、皮棉产量最高,分别为236.5、113.6 kg/667 m~2,分别比对照WT118增产8.4%、24.3%,衣分高达48.0%,但纤维品质一般。品系U0005的纤维品质在3个品系中表现最好;但衣分较低,为38.2%,籽棉产量比对照增产、皮棉产量比对照减产。品系SR006的纤维品质中等,衣分达43.9%;籽棉产量比对照减产,但皮棉产量比对照增产。陆地棉导入外源iaaM基因,可使马克隆值明显变低,3个转iaaM基因品系WU024、U005、SR006的马克隆值分别为3.5、3.7、3.3,低于常规对照WT118的马克隆值。对转iaaM基因核心品系SR006的抗棉铃虫特性进行检测,其生物学抗虫性表现正常,对棉铃虫达抗性级别。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3个转iaaM基因抗虫陆地棉新品系的主要经济性状,结果显示:品系WU024的籽、皮棉产量最高,分别为236.5、113.6 kg/667 m2,分别比对照WT118增产8.4%、24.3%,衣分高达48.0%,但纤维品质一般。品系U0005的纤维品质在3个品系中表现最好;但衣分较低,为38.2%,籽棉产量比对照增产、皮棉产量比对照减产。品系SR006的纤维品质中等,衣分达43.9%;籽棉产量比对照减产,但皮棉产量比对照增产。陆地棉导入外源iaaM基因,可使马克隆值明显变低,3个转iaaM基因品系WU024、U005、SR006的马克隆值分别为3.5、3.7、3.3,低于常规对照WT118的马克隆值。对转iaaM基因核心品系SR006的抗棉铃虫特性进行检测,其生物学抗虫性表现正常,对棉铃虫达抗性级别。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变异材料,培育耐盐水稻,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盐渍耕地。将转入BADH和mtlD基因的5个旱稻新品系在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上种植,通过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转基因旱稻的耐盐性差异,选出耐盐能力强的品系并确定其耐盐范围。在含盐量(0.30±0.05)%土壤种植旱稻,2号品系较对照增产最少,为60 kg/hm2;5号品系较对照增产最多,为420 kg/hm2。在含盐量(0.50±0.05)%土壤种植旱稻,供试品系较对照增产270~1 440 kg/hm2,5号品系增产最多,为33.3%。在含盐量(0.80±0.05)%土壤种植旱稻,各品系较对照增产7.5%~52.7%;3号品系增产最少,为210 kg/hm2;5号品系增产最多,达1 470 kg/hm2。在不同含盐量地块各供试品系在产量及农艺性状上均有较大差异,其中99-49、9-5两品系耐盐渍能力较强,适宜耐盐范围为(0.50±0.05)%。  相似文献   

7.
特早熟高衣分棉花育种材料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高衣分棉花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育种材料。[方法]采用自然变异、连续选择的系选法,在天然杂交育种圃中选育出稳定的高衣分棉花品种。[结果]株行2008—3的籽棉产量为1705.5kg/hm2,皮棉产量为870.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3.8%和34.9%,衣分高达51.1%。株行2008-6的籽棉产量为2595.0kg/hm2,皮棉产量为1305.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73.1%和102.3%,衣分为50.3%。株行2008—8的籽棉产量为2356.5kg/hm2,皮棉产量为1140.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57.3%和76.7%。衣分为48.4%。株行2008—10的籽棉产量为2458.5kg/hm2,皮棉产量为1215.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64.O%和88.4%,衣分为49.4%。品系49-26的籽棉产量为1350.0kg/hm2,皮棉产量为675.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25.9%和50.0%,衣分为50.0%。品系47-7的籽棉产量为1285.5kg/hm2,皮棉产量为637.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9.8%和41.7%,衣分为49.6%。[结论]该研究为高衣分、高品质棉花新品种(系)的选育奠定了良好的种质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8.
27个棉花育种材料的产量及部分纤维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对27个棉花育种材料的产量与纤维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材料间籽棉、皮棉产量差异很大,籽棉产量最高的为3 509.7 kg/hm2,最低的为1 153.0 kg/hm2,皮棉产量最高的为1 410.8 kg/hm2,最低的为475.3 kg/hm2,材料间纤维品质存在明显差异.综合产量与品质指标,27个育种材料中6-3、6-20的纤维品质好,产量性状表现良好,可直接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引种选育的24个超早熟大豆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北疆麦收后复播的优质、高产、超早熟大豆新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田间试验初步表明,HH-25早熟性最好,生育期为74 d,生育期短于79 d的品系有6个;产量达3 000 kg/hm2以上的品系有9个,HH-50的产量最高,为4 305 kg/hm2;高蛋白质的品系有4个,DN-41的含量最高,为42.5%;高油品系有3个,伊大豆1号的含量最高,为21.8%;蛋脂高的品系有5个,ND-4的含量最高,为60.4%。[结论]大部分品系适宜麦后复播;部分品系具有高产、优质特性,有望成为北疆麦后复播后备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利用AMMI模型对5个绵阳小麦新品系的生育期、株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成穗率、千粒重和产量等7个主要性状在四川不同试点的表现及其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进行了研究,以期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和适应性好的优良小麦新品系。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于产量性状则表现为环境>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1.9%、12.3%和5.8%;各基因型在7个试点中产量最高的是MY1227-185(6093kg/hm2)和ML2652(6082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川麦107(5202kg/hm2);品种稳定性最高(Di≤0.42)的是ML2652、ML1131-95和MY1227-185,其次是ML1403-84(Di=0.45)和MY68942(Di=0.75),稳定性均优于对照(Di=0.85)。综合考虑各性状表现、稳定性和产量等因素,MY1227-185和ML2652丰产性和品种稳定性最优,可大面积推广以提高四川冬麦区产量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品种特性和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分析了小麦新品系的农艺与产量性状,利用以山西省中部麦区主栽品种为亲本培育的含Pm21基因的12份丰产、抗白粉病新品系为材料,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系产量变幅为7 048.5~8 122.5 kg/hm2,有8个新品系较对照中麦175增产5%以上,其中17Y8、17Y6、17Y2、17Y1和17Y5这5个品系农艺性状优良,增产10%以上,建议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短季棉新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9~2006年黄河流域麦套棉和夏播棉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以及不同年度间参试品种主要性状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6%的麦套棉品种籽棉产量集中在3 126.6~3 753.8 kg/hm2,夏播棉品种籽棉产量在2 430.0~3 010.5 kg/hm2;60%麦套棉和全部短季棉品种的纤维比强度未达标;枯萎病和黄萎病指数偏高;衣分变幅较大,铃重、子指相对稳定.麦套棉产量和品质年度间变化不大,枯萎病指数有升高趋势;夏播棉产量略有增高,抗枯萎病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各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的PD系材料有:PD4548,PD8619和PD111;其中铃重和衣分以一般配合力为主,呈基因的加性效应;单株铃数、单株籽棉和皮棉产量以特殊配合力为主,呈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在5个产量性状中,PD系的遗传力大小依次为衣分>铃数/株>皮棉产量/株>籽棉产量/株>铃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出高淀粉含量的甘薯新品种。[方法]选择8个淀粉型甘薯新品系进行品比试验,对其农艺性状及淀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品系47208鲜薯产量及淀粉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徐薯22高,其鲜薯产量比对照高12.64%,淀粉产量比对照高20.35%,该品系结薯性好,可供参加湖南省区域试验;品系41034淀粉产量最高,薯形好,可作为备选品种,再次进行品比试验,进一步验证。[结论]该研究可为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系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选育出甘蓝型油菜新品系提供给西藏全区区域试验,对15个品种(系)进行2016-2017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系144497-2,农艺性状表现好,生育期148 d,产量204. 58 kg,超过对照山油2号5. 3%,提升到全区区域试验;品系137294-3、147171-1、154001-1、158112-1、155261、155290-1、158091-1,个别性状表现突出,继续留用作为育种中间材料;其余品系农艺性状、田间长势及产量均表现一般,全部淘汰。  相似文献   

16.
静宁县冬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静宁县种子管理站选育的9个冬小麦新品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新品系静冬0929折合产量最高,为4857.57 kg/hm2,较对照品种静麦3号增产12.30%;静冬0927折合产量次之,为4850.08 kg/hm2,较对照品种静麦3号增产12.13%,综合性状优良,抗病、抗逆性强、丰产性和落黄性好,推荐参加下年度静宁县或甘肃省冬小麦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不同冬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冬油菜品种为材料进行试验,比较不同品种间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天油9号产量最高,达3 388.95 kg/hm2;甘杂1号产量位居第二,为3 250.05 kg/hm2,且成熟最早,其余品种产量均较低,建议在次年继续进行试验,天油9号和甘杂1号可作为推广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8.
引进13个木薯品种新品系进行区域试验,综合观察各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3个木薯新品系中J1025产量最高(2498.01 kg/666.67 m~2),其次为J2446,第三为H1071。与对照华南205相比,这3个品系增产均不显著,但产量相当,可以作为主要的新品种继续示范和考察;其余品系均比对照减产。各品系的抗病、抗逆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7份旱地小麦新品系(种)光合特性及主要农艺性状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偃15为对照,测定08(2)-3-11等6个旱地小麦新品系光合参数、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①6份小麦新品系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不同程度地低于小偃15;②株高、穗长等农艺性状在参试品系(种)间存在差异;受气候影响,7份参试品系(种)均有不同程度地冻害和赤霉病发生;③08(2)-3-11产量为321.9 kg·667m~(-2),较小偃15增产5.01%,其余品系的产量均低于小偃15。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出适合海西州种植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方法]于2004年进行了10个春小麦品种(系)的品比试验,调查比较它们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供试春小麦品种在海西州均可正常成熟。宁春39号的千粒重和折合产量最高,分别为60.6 g和8972.6 kg/hm2,分别较对照(宁春4号、乐麦5号)增加7.21、0.6 g和12.0%、9.2%,折合产量差异显著。其余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为6095.9~7808.2 kg/hm2,较宁春4号、乐麦5号减产2.6%~23.9%、2.5%~25.8%,暂不宜在海西州种植。[结论]宁春39号可在海西州进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