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思  刘晓宇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10):2329-2334
[目的]研究辛硫磷暴露对鲫鱼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1a(CYP1A)活性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明确其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关系,为揭示有机磷农药对水生生物的代谢调节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辛硫磷低、中、高浓度组(0.0825、0.165和0.33 mg/L)和丙酮(助溶剂)对照组,采用半静态染毒法染毒鲫鱼,分别于染毒24、48、72和96 h后取样并迅速剖解取出鲫鱼肝胰脏,以CYP1A相关酶7-乙氧基-3-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反映CYP1A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测定鲫鱼肝微粒体中CYP1A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辛硫磷对鲫鱼肝微粒体中CYP1A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辛硫磷染毒24 h时CYP1A活性与辛硫磷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各辛硫磷浓度组间均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至染毒96 h时低、中、高浓度组鲫鱼肝微粒体中CYP1A活性分别较对照组下降54.7%、30.4%和65.5%,且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辛硫磷染毒后,鲫鱼肝微粒体中CYP1A基因mRNA的表达整体上呈明显下调趋势,各染毒时间组间均存在较强的剂量—效应关系,除染毒48 h时CYP1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辛硫磷浓度呈正相关外,其他染毒时间点均呈负相关.辛硫磷对鲫鱼肝微粒体中CYP1A蛋白表达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关系,至染毒96 h时低、中、高浓度组的表达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74.6%、82.6%和85.7%.[结论]辛硫磷能抑制鲫鱼肝微粒体中CYP1A活性并下调CYP1A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相对于辛硫磷产生的剂量—效应影响,其对CYP1A活性及其蛋白表达的时间—效应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鲫鱼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对马度米星铵的响应。[方法]采用半静态染毒法,分别设置0.112、0.224和0.448 mg·L~(-1)马度米星铵处理组和助溶剂对照组,在染毒后7、14、21和28 d,测定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 1A(CYP1A)、3A(CYP3A)及4T(CYP4T)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测定7-乙氧基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苯胺-4-羟化酶(AH)、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NCCR)的活性及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含量;通过体外肝微粒体孵育法评价马度米星铵对CYP1A活性的影响。[结果]马度米星铵对CYP1A、CYP3A和CYP4T mRNA表达水平有一定诱导作用;0.448 mg·L~(-1)马度米星铵组CYP450含量在染毒后14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224和0.448 mg·L~(-1)马度米星铵组APND和NCCR活性在染毒后14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224和0.448 mg·L~(-1)马度米星铵组EROD活性在染毒后14和21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马度米星铵组ERN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各染毒组的AH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体外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马度米星铵对CYP1A活性的抑制作用小于25%。[结论]马度米星铵对鲫鱼肝微粒体CYP1A活性无影响;马度米星铵对ERND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与CYP3A的转录水平无关;ERND对马度米星铵较为敏感,适合作为马度米星铵污染水体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黄芪多糖对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8 mmol/L的四氯化碳(CCl4)作用肝细胞4 h来构建鲤肝细胞体外损伤模型,用不同质量浓度(0.2、0.4和0.8 mg/mL)的黄芪多糖分别前处理、后处理和前后处理肝细胞,然后观察肝细胞形态,检测肝细胞活力,细胞上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酶1A和3A(CYP1A和CYP3A)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黄芪多糖显著地抑制由CCl4损伤引起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GPT、GOT、LDH活性和MDA含量的升高,提高SOD活性及肝细胞的活力(P0.05或P0.01);同时,0.4和0.8 mg/mL黄芪多糖显著提高CYP1A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0.4 mg/mL黄芪多糖显著提高CYP3A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形态学观察结果也显示黄芪多糖有效地抑制鲤肝细胞死亡。以上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可有效保护鲤化学性肝细胞损伤,并对CYP1A和CYP3A的表达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美洲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21 A1启动子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探索CYP321 A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合成PCR引物,从美洲棉铃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CYP321 A1基因的启动子区;将克隆的启动子片段插入载体pGL3-basic构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1 470/+64);用p(-1 470/+64)转染美洲棉铃虫脂肪体细胞系BCIRL-HzFB33,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该启动子活性。【结果】p(-1 470/+64)经双酶切、PCR鉴定及DNA测序分析鉴定准确无误;通过转染细胞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证实所构建的重组载体p(-1 470/+64)可以反映CYP321 A1启动子活性;黄酮、花椒毒素处理极显著地增强了重组载体p(-1 470/+64)的荧光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美洲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21 A1启动子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CYP321A1启动子活性可以被植物次生物质黄酮、花椒毒素高度诱导。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我国3个优良地方鸡种(泰和、略阳、雪峰)以及2个外来鸡种(来航、罗斯)的血清脂酶同工酶进行了抽样测定。结果表明,上述鸡种脂酶位点(Es-1)由等位基因Es-1~A和Es-1~B所支配。计算了各鸡种Es-1位点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进一步证实Es-1~B和Es-1~B基因频率在蛋用型鸡种和肉用型鸡种间的显著差异。在Es-1~A区域区分出一条新的同工酶变异体,证实Es-1~A基因可进一步区分为Es-1~A1和Es-1~A2两个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毒量亚硒酸钠在雏鸭血液和组织中的毒物代谢动力学,为临床上科学合理地用其预防雏鸭硒缺乏病和硒中毒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日龄健康蛋用金定雏鸭100只(公母各半)为试验动物,饲喂20 d后口服中毒量亚硒酸钠(1 g/L),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雏鸭口服中毒量亚硒酸钠后不同时间血液和组织中的硒含量,通过MCPKP软件计算中毒量亚硒酸钠在雏鸭血液和组织中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中毒量亚硒酸钠在雏鸭血液中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为0.624 h,达峰时间(Tmax)为2.399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138.241 h,曲线下面积(AUC)为10.694 mg/(L.h),总表观分布容积(Vd)为22.398 L/kg。中毒量亚硒酸钠在雏鸭肝脏、肾脏、脾脏、肌胃中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297,1.520,5.181,4.599 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186,9.362,22.045,20.082 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914.988,149.994,179.025,166.294 h;胰脏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滞后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吸收半衰期(t1/2Ka)为6.579 h,达峰时间(Tmax)为21.480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71.519 h;肌肉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滞后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吸收半衰期(t1/2Ka)为20.700 h,达峰时间(Tmax)为30.164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0.587 h;心脏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吸收半衰期(t1/2Ka)为1.159 h,达峰时间(Tmax)为8.147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145.331 h。【结论】与亚硒酸钠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相比,雏鸭口服中毒量亚硒酸钠后,硒的吸收、分布均比较迅速,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吡喹酮(Praziquantel)对龟鳖临床驱虫的安全及有效使用,试验设4组,采用胃插管方式给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s(雌、雄龟体质量平均为0.745、0.361 kg)灌胃吡喹酮驱虫药,在给药前后设定10个采血时间点(0~96 h),于背颈静脉窦连续采血,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测定中华草龟血浆内的吡喹酮药物浓度,用Kinetic 4.4药代分析软件进行模型分析和参数计算,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对吡喹酮在中华草龟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与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吡喹酮在中华草龟体内的药时数据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并出现了双峰效应,首峰位于0.5 h(试验Ⅰ、Ⅱ、Ⅳ组)或3 h(试验Ⅲ组),第二峰位于12 h(试验Ⅰ组和Ⅳ组)和72 h(试验Ⅱ组和Ⅲ组);获得4个试验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试验Ⅰ组[剂量30 mg/kg(体质量),单次,雌性]的T_(max)=15.949 h、C_(max)=0.615μg/mL、AUC=26.664μg/(mL·h),试验Ⅱ组(剂量30 mg/kg,单次,雄性)的T_(max)=74.857 h、C_(max)=0.592μg/mL、AUC=123.427μg/(mL·h),试验Ⅲ组(剂量15 mg/kg,单次,雄性)的T_(max)=75.523 h、C_(max)=0.234μg/mL、AUC=48.760μg/(mL·h),试验Ⅳ组(剂量10 mg/kg, 3次,雌性)的T_(max)=14.161 h、C_(max)=0.303μg/mL、AUC=15.726μg/(mL·h);经灌胃给药,中华草龟对吡喹酮的吸收慢且少,但分布相对较广,雄性中华草龟的吸收速率、消除速率均小于雌性,雌、雄龟的吸收代谢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次给药组(剂量15、30 mg/kg)的试验龟均出现了强烈的不良反应,剖检发现,肝脏、肾脏、肌肉等组织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或坏死;多次给药组(剂量10 mg/kg,3次)仅有一只(A4,192 h)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研究表明,龟鳖临床上使用吡喹酮驱虫,推荐单次灌胃剂量为10 mg/kg(体质量)以下,如需要提高剂量可多次给药,给药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给药间隔时间为3 h以上。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确定细胞色素酶P450同源物(CYP,CYP450)参与了黄曲霉毒素B1(AFB1)转换成更高毒素代谢产物,即雏鸡和鹌鹑肝微粒体代谢物——黄曲霉毒素-8,9-环氧化物(AFBO)的生物活化过程。包括特定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的使用和AFBO生产的典型基底物质活性间的关系。此外,酶的定性测定采用免疫印记技术。结果表明,雏鸡和鹌鹑体内微粒体代谢物酶有CYP1A1、CYP1A2、CYP2A6和CYP3A4。CYP1A1和CYP2A6两个菌种的活性和AFB1的生物活化过程紧密相关。研究证明了CYP2A6在AFB1的生物活化过程中的作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YP2A6和CYP3A4两个物种的同源物的条带清晰,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小程度上,CYP2A6和CYP1A1是AFB1生物活化成雏鸡和鹌鹑肝微粒体代谢物AFBO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菜蛾共生真菌棒曲霉Aspergillus clavatus XCE02代谢产物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方法】柱层析技术分离纯化XCE02代谢产物,并运用波谱技术鉴定结构;滤纸片扩散法测试代谢产物对香蕉炭疽菌和小麦赤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分离鉴定出gliomasolide A、Sch725674、gliomasolide C、clavatustide A、clavatustide B、20-羟基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黄嘌呤、麦角甾醇、过氧化麦角甾醇和丁二酸10个化合物。在250μg/mL时,gliomasolide A、Sch725674和gliomasolide C对香蕉炭疽菌和小麦赤霉菌显示了高度抗菌活性,clavatustide A和clavatustide B对香蕉炭疽菌和小麦赤霉菌显示了中度抗菌活性,20-羟基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对小麦赤霉菌显示了中度抗菌活性。【结论】从曲霉属分离到了gliomasolide A、gliomasolide C和20-羟基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gliomasolide A、Sch725674和gliomasolide C可作为相应抗菌农药先导化合物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依据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的溶解度,选择适宜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依据维持纳米乳体系稳定性的能力大小,筛选助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确定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值),筛选出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的配方,并对复方纳米乳的载药量、稳定性、Zeta电位、粒径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伊维菌素0.03%、吡喹酮5%、蓖麻油10.8%、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30%、丙二醇7.5%、蒸馏水46.67%。制备的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稳定性良好,其中伊维菌素的质量浓度为0.3mg/mL,吡喹酮的质量浓度为48mg/mL。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该纳米乳乳滴呈球状,平均粒径为15.8nm。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纳米乳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 207mg/kg,属低毒药剂。【结论】成功制备出了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该纳米乳是一种安全稳定的药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酸性中草药五味子和碱性中草药三七对抗肌肉疲劳作用的异同。[方法]通过设置普通任氏液、五味子任氏液、三七任氏液分别浸泡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相同时间,采用连续单刺激腓肠肌的方法,以肌肉张力下降50%所需要的时间作为观测肌肉疲劳的指标,分析五味子和三七两者对抗肌肉疲劳作用的异同。[结果]酸性中药五味子并不具有抗肌肉疲劳的作用,反而还会明显加快肌肉疲劳。而碱性中药三七具有抗肌肉疲劳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结论]该结论为中药的药理性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盐度和中草药制剂对中国明对虾幼虾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中国明对虾大规模养殖和中草药制剂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研究了盐度(12、20和28)和中草药制剂(0%、1%、2%和4%)对中国明对虾(平均初湿重0.027±0.005g)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周期5周,结果表明:在三个盐度水平,随饲料中中草药制剂添加量的升高,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当到达临界值后,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随着中草药添加量的升高而下降;而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到达临界值后,然后上升。在四个中草药制剂添加水平,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均以20盐度处理组较高,而饲料系数以20盐度处理组较低。[结论]盐度和中草药制剂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均影响显著,因此在养殖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3.
五味子鲜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五味子鲜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常规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五味子鲜叶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4-羟基苯甲酸甲酯(2)、schindilactone A(3)、五味子醇乙(4)、Wuweizilactone acid(5)、五味子乙素(6)、五味子甲素(7)、五味子醇甲(8)。[结论]首次系统分离并鉴定五味子鲜叶的化学成分,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五味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ABT2号生根粉在荔枝高空压条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蓝亿亿  阚丽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937-4938
[目的]分析ABT2号生根粉浓度与荔枝压条生根质量的相关性,为荔枝高空压条苗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用1 0001、500、2 000 mg/kg(B1、B2、B3)的ABT2号生根粉溶液涂抹荔枝压条的环剥口,并设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生根数在B1与对照、B2、B3之间差异极显著,在B2、B3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最长根长在B1、B2与对照,B1与B3之间差异极显著。平均根长在B1与对照、B3,B2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B2与B3之间差异显著。根粗在B1、B2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B1与B2之间差异不显著。B1的生根速度比B2、B3快。[结论]在试验浓度内,1 000 mg/kg ABT2号生根粉处理的荔枝高空压条生根快,且压条根的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北苍术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和生化指标影响。选取96头(7.0±0.5)kg28日龄断奶二元杂交"长白×大白"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期为35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组为抗生素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035%,硫酸粘杆菌素与杆菌肽锌11混合),第Ⅲ组为未发酵北苍术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2%未发酵北苍术);第Ⅳ、Ⅴ、Ⅵ组分别为: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0.3%发酵北苍术组。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1~14d),0.2%发酵北苍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Ig G含量提高19.1%(P0.05),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0.3%发酵北苍术组与对照组相比Ig A和Ig M分别提高6.4%和20.5%,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分别提高12.1%和5.7%。(2)试验全期(1~28 d),0.2%发酵北苍术组Ig G、Ig M、TP和ALB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9.9%、7.7%、20.9%和15.6%。0.2%发酵北苍术组谷丙转氨酶(ALT)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25.6%(P0.05),谷草转氨酶(AST)和尿素氮(BUN)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发酵北苍术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免疫力,优于未发酵北苍术组,试验前期发酵北苍术最优添加量为0.3%,后期最优添加量为0.2%。综上所述,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发酵北苍术可增强断奶仔猪免疫力,提高生长性能,与抗生素药效相近。研究为仔猪生产中以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类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制剂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度(12、20和28)和中草药制剂(0%、1%、2%和4%)对中国明对虾(平均初始湿重0.027±0.005 g)生长和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盐度水平上,随饲料中中草药制剂添加量的升高,对虾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表观消化率均呈上升趋势,当到达临界值后,随着中草药添加量的升高而下降。在3个盐度水平中,均以2%添加量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表观消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中草药对中枢免疫器官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20只1日龄的海兰褐公雏养至37日龄,随机分为4组,A、B、C组为试验组,分别每天灌服高剂量(9.0 mg/ml)、中剂量(6.5 mg/ml)和低剂量(4.5 mg/ml)的中草药,D组为对照组。运用组织学常规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观察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55、66和73日龄的鸡法氏囊和胸腺中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试验组鸡法氏囊和胸腺内的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中草药对鸡法氏囊、胸腺内淋巴细胞数量有增多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贵州黄连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分析贵州黄连的挥发性成分,使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匹配度大于80%的可检索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黄连有29个挥发性成分,即29个化合物,包括酯类、萜类、醛类和烃类。其中酯类含量最高,其次是萜类,具体分布是酯类15个(74.89%)、萜类9个(16.40%)、醛类3个(7.62%)、烃类2个(1.09%),酯类中高于1%的11个成分的总含量为72.46%,其中以月桂酸乙酯的含量最高(25.99%),其次是癸酸乙酯(12.12%)、棕榈酸乙酯(10.44%)等。贵州黄连中的酯类是现有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属首次报道;环葑烯、α-可巴烯、反式-β-金合欢烯、β-甜没药烯、顺式-α-甜没药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庚-2-烯等也是其他地方黄连中所没有,高酯类含量是贵州黄连挥发性成分的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规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多种色谱分离手段,从五味子油饼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光谱学分析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是:五味子丙素(Schisandrin C,1)、五味子乙素(Schizandrin B,2)、五味子甲素(Schisandrin A,3)、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4)、Angeloylgomisin H(5)、五味子醇乙(Schisandrol B,6)、五味子醇甲(schisandrol A,7)。  相似文献   

20.
常瑾  陶贵荣  陈玉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08-10610
[目的]研究青菜的水培技术,筛选青菜最适营养液配方。[方法]以上海青为试材,采用静止营养液培养方式,设置5种营养液配方,定期测定青菜的株高、根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叶绿素及硝酸盐含量等指标,比较青菜在5种配方中的生长状况。[结果]5种营养液配方中,以配方4(N11.4mmol/L,P2.2mmol/L,K6.8mmol/L,Ca2.0mmol/L,Mg3.5mmol/L,S4.3mmol/L)对青菜生长的效果最好,在配方4中生长的青菜的株高、根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平均值高1.06cm、4.60cm、8.80g/株、769.80mg/株、0.54mg/g;硝酸盐含量低于平均值8.00mg/kg。[结论]配方4由于营养液成分较均匀,更有利于青菜的生长,因此可作为水培条件下青菜高质丰产的最佳营养液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