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子遗传标记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子遗传标记是近年来现代遗传学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本文就RFLP、RAPD、VNTR和mtDNA等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概况及其在家禽育种上的应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五个畜种和一个鱼种的多位点DNA指纹,RAPD-标记的研究和线粒体DNA(mtDNA)的限制性分析(博士论文摘要)陈宏导师:Prof.Dr.F.Leibenguth利用3种分子方法,(1)多位点DNA指纹通过地高新(digoxiginate)标...  相似文献   

3.
AFLP和SSR技术简介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1 0多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DNA分子标记的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目前应用最普遍的DNA分子标记还是AFLP、RFLP、RAPD、SSR等标记技术。这些技术在品种鉴别、目的基因定位、遗传图谱构建、DNA指纹分析等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们不仅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 ,而且使相关学科得到飞跃发展。因此分子标记技术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AFLP和SSR标记技术。1 微卫星 (Microsatellite)技术1 .1 微卫星技术的生物基础一般而言 ,在生物的整个基因组中并不是每…  相似文献   

4.
RAPD技术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PD技术的兴起,使DNA指纹技术的应用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技术已成功应用到群体遗传关系分析、跟踪选育进展,基因定位等领域。本文系统论述了RAPD的技术原理、特点及近年来国内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这一新的分子遗传标记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DNA指纹的研究及其在畜禽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刘丑生,魏绍征利用遗传标记,可以用来反映动物群体或个体的遗传特征。自5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血型、血液蛋白质(包括同工酶)多态型,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型(RFLP)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尽管DN...  相似文献   

6.
鸡的DNA指纹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鸡的DNA指纹应用研究王金玉,龚允陈,陈国宏(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1)陈宽维(江苏省家禽研究所225003)鸡的DNA指纹技术研究始于1988年,Ryskov等人证明用M13噬菌体作为探针与BspRⅠ酶切的鸡DNA进行Southern杂交,可产生...  相似文献   

7.
拟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pcDNA_3GFP,并观察其在 MDCK细胞(大肾细胞系)中的表达。以Not Ⅰ切取GFP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_3,以BamHⅠ鉴定方向,以LipofectAMINETM将pcDNA3GFP转染至培养的MDC K,经G418筛选pcDNA3GFP阳性克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含GFP 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GFP,并成功转染MDCK,在荧光显微镜下阳性克隆细胞呈绿色。 GFP基因可在 MDCK细胞中成功表达,并发出绿色荧光,是一良好的报告基因和筛选标记。  相似文献   

8.
鸡DNA指纹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王金玉,龚允陈,陈国宏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1)陈宽维江苏省家禽研究所(225000)DNA指纹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5年Southern提出了DNA转移技术,结合特定的已标记基因片断(称为探针...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禽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实验室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科学研究所承担并向社会开放 ,该实验室有一批禽病理论和社会实践专家。以家禽病原学与流行病学调查、家禽主要传染病的诊断与免疫预防、无特定病原(SPF)鸡群病原监测标准化和禽用生物制品的开发应用为研究方向 ,已取得“无特定病原(SPF)鸡群建立与维持的研究”、“SPF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应用技术”、“ILTV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研究”、“SPF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研究”、“ND -IB -EDS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研究”、“鸡传染性脑脊髓炎诊断与…  相似文献   

10.
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子遗传标记是近年来现代遗传学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本文系统地论述了RFLP、RAPD、VNTR和mtDNA等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概况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的研究趋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向仲怀  张孝勇 《蚕业科学》1995,21(4):203-208
用RAPD技术研究了桑属9种材料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获得了9种材料基因组DNA的指纹图谱,并估算了遗传距离,绘出了系统树状图。探讨了桑属9个种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分类。  相似文献   

12.
几种小麦族禾草及其杂交后代基因组DNA的RAPD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于卓  云锦凤 《草地学报》1999,7(4):287-292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蒙古冰草、航道冰草及其种间杂种F、BC1代和加拿大披碱草、野大麦及其属间杂种F1代的基因组DNA差异性。筛选出能检测咯亲本及杂交后代间遗传差宜引物;从DNA分子水平验证出亲本加拿大坡碱草和野大麦两属间经亲本蒙古冰草、航道冰草二种间的亲缘关系远;杂种F1代的RAPD图谱有明显偏母本的倾向,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可用于牧草远缘杂种鉴定及遗传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13.
猪生长激素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激素 (growthhormone ,GH)是一种由垂体前叶分泌的调节脊椎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多肽类激素。它能促进葡萄糖吸收 ,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脂肪分解。GH的分泌是脉冲式的 ,主要受下丘脑释放因子(GHRF)和促生长激素抑制素 (SS)两种激素的调节。自Baird( 1 952 )发现猪生长激素对猪生长有促进作用的4 0多年以来 ,该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很快。特别是随着PCR技术的发展和分子生物学标记技术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DNA指纹、小卫星DNA、微卫星DNA(MS)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的发…  相似文献   

14.
AFLP作为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其成功的关键依赖于DNA的酶解效果,本文使用PstI、Taq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选用不同的酶切方式与不同的反应离子的组合对家蚕BC1代基因组DNA进行酶切、通过人工接头连接、二次扩增及PAGE电泳、银染检测,结果显示是两酶在25mMTris-Acetate(PH7.8)、100mMKAc、10mMMGAc2、1mMDTT反应系统中能得到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DNA指纹图谱。同时,表明寻求适宜的限制酶缓冲组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以PCR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其在寄生虫学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介绍了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PCR连接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等和DNA序列分析在寄生虫学方面的应用及其优势和不足;叙述了检测寄生虫序列变异的几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城疫病毒F48E9株HN基因的克隆与酶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深入探讨新城疫病毒(NDV)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扩增和克隆了F48E9株NDV的HN基因。首先以提取的F48E9株NDV基因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然后用HN基因特异性引物作PCR扩增HNcDNA,结果得到1条分子量约1.8kb的DNA带,与NDVHN基因的大小一致。Southernblot杂交进一步证实其为HN特异性cDNA。随后采用平端连接法将其克隆到pSV·Sportl质粒中,应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ScaⅠ、MluⅠ、ApaⅠ、PstⅠ、和SmaⅠ对NDVF48E9株HNcDNA重组质粒作单酶或双酶切,结果表明,NDVF48E9株HN基因较HitchnerB1株的HN基因缺少1个MluⅠ位点(705bp左右),多1个PstⅠ位点(802bp左右)。  相似文献   

17.
家禽DNA指纹标记及其在遗传育种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家禽DNA指纹标记及其在遗传育种上应用的研究进展顾志良,周勤宣(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3)1980年,Wyman和White,发现人类基因组DNA中含有高变区(HVRs),并证明了这些高变区是一系列的可变数目申状重复序列(VNTRs),即小卫...  相似文献   

18.
兔FDP间接血凝抑制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FDP间接血凝抑制法的建立赵立红(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兽医系,河北宣化075131)乔健(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在兔病毒性出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机理研究中,为准确测定兔血清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将人FDP间接血凝抑制法加以...  相似文献   

19.
湿热地带家禽三个重要基因的开发利用D.C.Johari和D.P.Singh印度中央家禽研究所最近,家禽育种研究已鉴定了几个重要的基因,利用它们提高鸡在热带气候和管理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这就是裸颈基因(Na)、翻毛基因(F)和伴性矮小基因(dw)。裸颈基...  相似文献   

20.
利用RAPD技术构建四倍体苜蓿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DNA 多态性分子遗传标记(RAPD)对F2 群体进行分析。F2 群体由F 群体(高产紫花苜蓿×高抗黄花苜蓿得到F代)自交获得。应用MAPMAKER/EXP(3.0)与JionMap4.0并结合MapDrawV2.1软件构建四倍体苜蓿的遗传连锁图谱。从19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2个引物,对94个F 个体及F 双亲DNA 样本进行了RAPD 扩增,共获得51个RAPD 标记,构建了四倍体苜蓿分子遗传连锁框架图,其中包含8个连锁群,标记覆盖的基因组总长度约为1261.5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4.73cM。本图谱为构建饱和的四倍体苜蓿分子遗传图谱提供了框架结构,为进一步开展苜蓿分子遗传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