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不同施钾量对谷子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9-10
在相同的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基础上,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谷子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穗干重、叶干重、茎鞘干重与施用钾肥有关,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穗干重、叶干重、茎鞘干重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在各个时期呈现增加的趋势,施钾量在75~150 kg/hm2时地上部干物积累基本达到最高值;谷子的穗粒重随施钾量增加而提高;有效穗数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谷子的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施钾量为75~150 kg/hm2时,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产值与经济效益最高,确定最佳施钾量为75 kg/hm2。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干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各器官的干物质含量在不同的生育阶段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全株的干重和块茎的干重变化趋于一致,在整个生育期内干重的变化随着生育期的增加而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茎叶干重的生育前期增长速度较快,同时遵循着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规律。而茎叶物质的分配规律则为高一低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了蕨菜不同采收期地上部植株的营养成份及产量。结果表明:(1)不同生育阶段的地上部鲜重、干重、干重/鲜重呈增长趋势,含水量呈下降的趋势;(2)不同采收期的营养成份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测定不同浓度铅(Pb) 镉(Cd)处理下3种草本花卉的发芽率、株高、根冠比、鲜重和干重情况。结果表明,3种草本花卉的发芽率和株高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在Pb Cd较高处理浓度1 000和50 mg·L-1时,凤仙花的株高下降,但其发芽率仍高达68.26%;孔雀草和矮翠菊的根冠比随着浓度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凤仙花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种草本花卉的鲜重和干重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凤仙花鲜重的下降幅度大于孔雀草和矮翠菊,干重的下降幅度小于孔雀草和矮翠菊。综合来看,凤仙花对Pb Cd胁迫抗性高于孔雀草和矮翠菊。  相似文献   

5.
为花生苗期科学施氮提供依据,采用沙培试验,设置0mol/L(对照)、2×10~(-3)mol/L(中氮)和4×10~(-3)mol/L(高氮)3个施氮水平,比较分析各施氮水平对青花7号幼苗生长和根系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水平不改变花生生长指标(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和根系形态指标(主根长、平均根粗、根表面积和一级侧根数)在整个苗期的变化趋势,但各指标因施氮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地上部鲜重和一级侧根数呈先增后减趋势,根表面积先减后增趋势,根鲜重、根干重和地上部分干重呈增加趋势,根冠比和主根长呈下降趋势,平均根粗在中前生长阶段呈先增后减,后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土壤干旱对冬小麦拔节期叶片碳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冬小麦拔节期叶片碳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株高、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总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根冠比、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大果榛子平欧杂种榛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果榛子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C.avellana)为试材,研究了榛子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榛子果实鲜重、果仁鲜重、水分含量的变化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果实干重、果仁干重、果实直径、果仁直径则表现为逐渐增加,并都在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果实干重为双"S"型生长曲线;果实直径、果仁干重为单"S"型生长曲线。单个果实中灰分的含量整体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果仁中灰分含量有一个迅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8.
采用包括遗传主效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以7个籼型不育系与4个籼型、1个籼粳交偏籼型及1个籼粳交偏粳型恢复系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42个组合2个播期资料,分析各类杂交稻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累积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抽穗期及成熟期营养器官干重、成熟期穗干重和总干重均由基因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及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共同控制,抽穗期穗干重仅由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控制,组合间抽穗期总干重的遗传差异不显著.除茎干重外,其余干重性状总狭义遗传力(h2N+h2NE)有随生育进程逐渐提高趋势,成熟期总狭义遗传力排序为叶干重(57.39%)>鞘干重(52.25%)>成熟期总干重(45.51%)>茎干重(42.84%)>穗干重(23.72%).  相似文献   

9.
研究地黄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特性及碳氮比变化规律,以期为地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地黄叶干重、根干重、整株干重及根冠比均逐渐增加。地黄叶、根的氮、钾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磷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地黄叶、根的氮、磷、钾积累量均表现为氮>钾>磷。在地黄生育期内,地黄叶的碳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根的碳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叶、根的C/N均呈上升趋势,均在10月20日达最大值。地黄对氮肥、钾肥的需求量高于磷肥,生育后期地黄干物质积累较快,对氮、钾的需求量增加,生产中应注意追施氮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包括遗传主效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以7个籼型不育系与4个籼型、1个籼粳交偏籼型及1个籼粳交偏粳型恢复系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42个组合2个播期资料,分析各类杂交稻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累积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抽穗期及成熟期营养器官干重、成熟期穗干重和总干重均由基因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及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共同控制,抽穗期穗干重仅由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控制,组合间抽穗期总干重的遗传差异不显著。除茎干重外,其余干重性状总狭义遗传力(h2N h2NE)有随生育进程逐渐提高趋势,成熟期总狭义遗传力排序为叶干重(57.39%)>鞘干重(52.25%)>成熟期总干重(45.51%)>茎干重(42.84%)>穗干重(23.72%)。  相似文献   

11.
土壤干旱对豫麦54号小麦灌浆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小麦品种豫麦54号灌浆期生长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浆期株高、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总生物量、叶水势、叶相对含水率、根系活力、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根冠比、叶饱和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以及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这说明,在干旱胁迫下,豫麦54号一方面通过改变生物量分配策略,较多地提高根比重,以利于根系吸水增强抗旱性;另一方面,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特性以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
土壤干旱对冬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冬小麦幼苗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株高、叶面积、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总生物量,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和根冠比均呈增加趋势。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冬小麦幼苗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WUE与土壤水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土壤干旱对冬小麦幼苗光合特性、蒸腾特性、气孔导度、WUE及生长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土壤干旱的方法测定了 4个盆栽苹果品种幼树枝叶生长和叶片形态特征的变化 ,结果表明 ,水分亏缺降低苹果属植物的枝叶生长量和生长速率 ,降低幼树叶面积、叶干重、比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和总干重 ,使根冠比增高 ,干物质随干旱向根系分配的比率增大 ,叶面积在水势为 - 0 4~ - 1 5Mpa之间被明显抑制 ,随着叶片RWC降低 ,叶片上表皮明显增厚 ,而下表皮变化不明显 ,叶片栅栏组织增厚、变短、排列紧密 ,海绵组织变薄、排列疏松 不同种和不同品种间上述指标呈现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水分对嘎拉苹果幼苗水分生理特性和生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程度下嘎拉(K id's O range×D elicious)幼苗水分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率、自由水含量和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饱和亏和束缚水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呈增加趋势;地径生长量、新梢长度、茎重比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根重比和根冠比随土壤水分的减小呈增加趋势。结合不同处理下嘎拉幼苗生长特征可知,嘎拉幼苗良好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应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同时,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盆栽条件下,采用人工控水法,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夏播玉米抗旱型品种和不抗旱型品种苗期形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时间对抗旱型和不抗旱型玉米品种苗期的生理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在水分胁迫下,抗旱型玉米品种幼苗期的株高、地下干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均高于不抗旱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宜槟榔幼苗根系生长的土壤水含量,为制定槟榔幼苗水分灌溉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盆栽槟榔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设土壤相对水含量(30±5)%(T1)、(45±5)%(T2)、(60±5)%(T3)、(75±5)%(T4)和(90±5)%(T5)处理,持续控制60 d,分别测定各处理幼苗的鲜重、干重、干物质分配情况及根系形态和活力。【结果】T5处理槟榔整株幼苗、根、茎及叶的鲜重和干重均最重,其中,整株幼苗鲜重极显著重于其他处理(P<0.01,下同)。 T4和T5处理槟榔整株幼苗的干重、根鲜重及根干重均显著重于T1、T2和T3处理(P<0.05)。 T1、T2和T3处理槟榔幼苗的干物质多数向茎和叶分配,其中T1处理槟榔幼苗叶片干物质占整株的百分比增加11.32%,茎的百分比增加5.00%,根的百分比下降8.63%。土壤水含量与幼苗根系活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45。T4和T5处理槟榔幼苗根系的总鲜重、总干重、总长度、总表面积及总体积均极显著高于T1、T2和T3处理。【结论】槟榔育苗的土壤相对水含量以(75±5)%为宜,此条件下最有利于槟榔幼苗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7.
土壤PH值对越桔幼苗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采用长白山沼泽地草甸沼泽土盆栽“北空”,“艾朗”,“美登”越桔,用硫酸溶液调节土壤PH值。结果表明,土壤PH值从5.5降到4.0,越桔的株高,延长枝长,百叶干重及根重均增加,叶片中N,P,Cu,Zn,Fe,Mn含量增加,而K,Ca,Mg含量降低。不同类型越桔品种对土壤PH值反应不同,“北空”品种在土壤PH值4.0-5.0生长最佳,而“艾朗”和“美登”在土壤PH值4.0-4.5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褐土区不同施钾量对烤烟植物学性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大小对烤烟植物学性状总体上无明显的影响;在移栽后30~60 d期间,烟株根和茎的干物质重总体上均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移栽后45 d和60 d时,均以施钾量为7.5 g/株处理的叶片干物质重最大。因此,最适宜的钾肥施用量为7.5g/株。  相似文献   

19.
李德福  李金才  魏凤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166-1167,1169
通过人工模拟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研究水分胁迫对拔节长穗期旱作水稻若干生理特性和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降低旱作水稻功能叶片净光合生产率和蒸腾速率,提高旱作水稻水分利用效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经济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适度水分胁迫有利于提高旱作水稻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呼吸速率和根系活力,从而提高水稻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