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转基因大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转基因产品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转基因作物品种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常规转基因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快速、灵敏、高通量及准确定量的要求,进而对转基因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转基因作物蛋白质和核酸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ELISA、PCR和基因芯片技术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生物分子互作及近红外光谱分析等新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中逐渐兴起应用,其中质谱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是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由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可在单一反应管内同时检测多种转基因成分,实现了高通量转基因检测的目的,提高了转基因检测效率,今后需加强其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转基因产品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转基因作物品种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常规转基因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快速、灵敏、高通量及准确定量的要求,进而对转基因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转基因作物蛋白质和核酸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ELISA、PCR和基因芯片技术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生物分子互作及近红外光谱分析等新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中逐渐兴起应用,其中质谱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是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由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可在单一反应管内同时检测多种转基因成分,实现了高通量转基因检测的目的,提高了转基因检测效率,今后需加强其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作物及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了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管理力度。转基因检测是转基因安全管理的技术保障,本文就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PCR、ELISA等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了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生物核酸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基于核酸扩增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以及扩增产物的分析技术,并对该技术在转基因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全球争论与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都加强了对进出口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管理,因此发展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PCR-ELISA是一种检测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有效方法,现对PCR-ELISA方法的原理、优点及其在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豆粕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核酸和蛋白质两个角度对转基因豆粕及大豆原料进行了检测方法上的研究。设计并合成引物对转基因豆粕的内源基因lectin、CaMV35S启动子基因、NOS终止子和Cp4-epsps基因进行检测。应用ELISA的方法对不同含量的转基因蛋白及转基因豆粕进行检测,其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0.25%,但ELISA不适用于加工产品转基因成分的检测。Western杂交检测转基因豆粕及大豆,其检测极限达到0.5%。对于豆粕这样的加工产品,检测蛋白质及核酸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7.
3种ELISA法定量检测转cry1Ac基因水稻Cry1Ac蛋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从细菌中分离的纯品CryIAe蛋白作为抗原成功制备出了效价较高的CryIAe蛋白的兔多抗,对制备的抗体的免疫学分析表明,其与CryIAc有极显著的免疫交叉反应,并在对转cryIAc基因水稻的检测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用戊二醛一步法对纯化的IgG进行了碱性磷酸酶标记。应用制备的抗体进行了直接法、间接法和双抗夹心法等ELISA方法检测转cryIAc基因水稻中Bt的含量,结果表明直接法和间接法ELISA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测定转cryIAc基因水稻,而双抗夹心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检测水稻中Bt含量的方法。同时确定了双抗夹心法的各项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基因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全球广泛关注,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文中简要介绍了现有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及方法,目前转基因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外源蛋白靶标的检测方法和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PCR技术、恒温扩增技术、生物传感器及数码PCR等,并着重介绍了个各方法的优缺点及转基因产品检测的困难及趋势。  相似文献   

9.
将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应用于标记羊抗兔多克隆抗体,并利用Bt杀虫晶体蛋白作为标准蛋白和免疫抗原,通过抗体-抗原-抗体-量子点标记抗体反应,建立了双抗夹心荧光免疫吸附测定法(sFLISA),以定量检测转基因玉米中的Bt表达蛋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3 pg/mL,线性检测范围为6~200 pg/mL,回收率在90.0%~105.9%,变异系数在3.0%~12.6%.  相似文献   

10.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转基因大豆检测技术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重点介绍以蛋白和核酸为目标的检测技术,如ELISA、PCR和基因芯片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转基因大豆快速检测方法的选择、改进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推广,转基因作物及其制成品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监管显得日益重要。2001年我国出台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对所有的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food,GMO food)进行标识,但没有明确需要标识的阈值。本研究介绍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并对不同国家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从阈值计算方法和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两方面介绍阈值设计的技术基础;对阈值管理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表明,阈值管理会提升运行和管理成本,但不会提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原因主要在于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本身安全性的担忧。建议我国应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设置合理标识阈值,加强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食用大豆油中DNA的快速提取和转基因成分定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生物(GMO)制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的难点在于深加工产品中DNA的提取。本试验以食用大豆油为研究对象,研究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大豆深加工产品DNA提取的新方法。利用大豆内源基因Lectin设计引物,对所获得的DNA进行PCR检测,结果证实通过本方法提取的DNA纯度足以进行PCR反应。利用转基因大豆转化载体序列设计引物,进一步对其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本方法从转基因大豆油中提取的DNA含有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CR技术为基础,建立了从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中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方法。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采用改良的CTAB法进行DNA提取纯化,大豆色拉油DNA则用试剂盒方法进行了提取纯化。对提取的DNA用PCR方法对大豆特异性内源基因lectin进行扩增,设计CaMV35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特异性引物对其是否含有转基因成份进行初步的定性PCR筛选,并用抗除草剂基因CP4EPSPS对阳性结果进行确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对大豆深加工产品的DNA有很好的提取效果,而试剂盒方法对色拉油的DNA有良好的提取效果;PCR检测转基因的方法快速高效,检测结果与标准相符。  相似文献   

14.
Given the public concern over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GM) technology and products,the article elaborated the safety regulatory and administration on agricultural GMOs in China. China has made a se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GMO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firmed competent authorities with clear-cut responsibilities. According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GMO products before entering markets have to pass through safety evaluation,get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permission and be labeled correctly. For the importation of GM products,China has set up an import approval system. In addition,China has established technical supportive systems,including safety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s,trial specifications and criteria specifications. The existing regulatory system supervises and regulates all activities and work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GMO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检测以外源DNA、蛋白质等为检测对象,以定性和定量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为主要检测手段,最终判断样品中转基因成分组成及其含量。进行转基因检测的机构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应当确保检测结果可靠、准确。能力验证是实验室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监管机构借此来确定检测实验室的能力和水平。当前,中国转基因检测能力验证的组织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介绍了国外一些机构如Fapas、GIPSA、ISTA组织转基因能力验证工作的流程,其共同点都是盲样检测,对阳性成分进行定值,并以离散度来判定结果。同时,介绍了中国农业部和质检系统组织能力验证的通常做法,以期提出进一步加强我国转基因检测能力验证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的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际组织及我国对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评价框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目前全球对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评价主要包括新表达物质毒理学评价、致敏性评价、营养成分分析、全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加工对食用安全的影响、抗生素抗性评价;2)虽然目前全球基本形成了对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原则和技术体系框架,但由于新型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具体过程存在争议;3)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体系需要在营养学检测方面构建作物营养数据库,在毒理学检测方面构建毒蛋白数据库,在致敏性检测方面建立体外细胞评价模型,在非期望效应方面构建非期望效应评价模型。综上,面对新型生物技术产品,需要继续发展、完善已经建立的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原则和技术体系,以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7.
The biology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has been a topic of considerable public debate in recent years.Parts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the safety of GMO focus on its effect on soil ecosystem,especially on microbial communities changing and process in soil that are essential to key terrestrial ecosystem functions.This paper studied the dynamic change of soil microbe after cultivating Roundup Ready soybean(RRS)and the effect on biochemical processing of nitrogen cycle. According to the variance analysis,the ammonifying bacteria and nitrifying bacteria quantities of RR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we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genotype soybeans.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genotype soybeans on ammoniation intensity and nitrification intensity were remarkable.The nitrification intensity and the nitrifying bacteria had the great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目前,转基因产品检测主要以核酸为对象,特别是外源重组DNA。靶DNA序列的扩增是转基因产品检测的核心技术,如已经广泛应用的定性、定量PCR技术。随着转基因作物种类的增多、种植范围的扩大,已有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已不能完全满足检测要求,如高通量多靶标分析。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核酸水平的检测新技术,并对其未来应用于转基因产品检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CpTI基因定性PCR检测方法,通过数据库查询和测序获得CpTI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定性PCR引物,对引物、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等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CpTI基因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选择退火温度为58℃,引物浓度为0.4μmol/L较好,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样品中CpTI基因,检测灵敏度达0.05%(质量比)。该方法符合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检测标准对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的要求,可为抗虫转CpTI基因植物生物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