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发病原因引起乳房炎的肠道菌主要包括艾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枸橼酸菌属 ,这些细菌普遍存在于母猪和周围环境中 ,并且随时能够污染乳头 ,如果环境温度适宜 ,它就可能迅速繁殖并导致母猪发病。在受感染的乳腺组织中 ,细菌以游离或在巨噬细胞内的形成存在于腺腔  相似文献   

2.
猪的肠道菌性乳房炎发病率较高,据对停乳期母猪尸体剖检统计表明,母猪出现肉眼可见的乳房炎病变高达82%,发病母猪哺乳的仔猪其死亡率为55.8%,而正常母猪哺乳的仔猪死亡率仅为17.2%。由此可见,该病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并对症下药进行防治,成为养猪生产的当务之急。 1、发病原因 引起乳房炎的肠道菌主要包括艾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枸橼酸菌属,这些细菌普遍存在于母猪和周围环境中,并且随时能够污染乳头,如果环境温度适宜,它就可能迅速繁殖并导致母猪发病。在受感染的…  相似文献   

3.
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否黏附和侵袭乳腺上皮细胞可能是其导致乳房炎的致病机理之一。本试验从荷斯坦奶牛乳腺中分离纯化乳腺上皮细胞,并通过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观察,证实纯化细胞为乳腺上皮细胞。采用从临床乳房炎病例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攻击原代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以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DH5a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发现,肺炎克雷伯氏菌能够黏附乳腺上皮细胞,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达到饱和黏附后,不再增加。肺炎克雷伯氏菌能够侵入乳腺上皮细胞,且其活力未受到明显影响,但侵入细菌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增加,说明一定数量的细菌能够侵入乳腺上皮细胞。肺炎克雷伯氏菌黏附和侵入乳腺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保持活力,可能是临床肺炎克雷伯氏菌导致的乳房炎难于治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为各种动物体内的常驻菌,是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的一个代表种,也是本属中发现最早、研究最深入的细菌.鸡大肠杆菌病是指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鸡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肉芽肿、气囊炎、禽蜂窝组织炎、肿头综合症、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全眼球炎、脐炎及卵黄囊感染等.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克雷伯氏菌的基因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内蒙地区37株奶牛乳房炎克雷伯氏菌进行了基因分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引物(P1)将37株菌分7个基因型,37株的56.8%(21/37)是同一个基因型。本结果对克雷伯氏菌性乳房炎的防治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奶牛大肠杆菌性乳房炎,泛指由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肠杆菌和枸橼酸杆菌等外环境中的常在肠杆菌所引起的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多发性疾病,也星对奶牛养殖业威胁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及分布情况,从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地区的7个奶牛场共采集了142份乳房炎奶牛牛乳样本,采用麦康凯培养基和伊红美蓝培养基进行筛选,利用生化试验和16S rDNA PCR方法鉴定出大肠埃希氏菌,用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检测,PC...  相似文献   

8.
牛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和鉴定陈兴生叶育桐(海南省定安县兽医诊断室,571200)陈永林(中国兽药监察所)肺炎克雷伯氏菌为肠杆菌科的条件病原菌,能使人畜发生肺炎、子宫炎、乳房炎及其它化脓性炎症,甚至发生败血症,对人畜具有高度病原性[1,2]。我们在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宁夏吴忠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采集56份罹患乳房炎的奶牛乳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药敏试验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和无乳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3.2%和14.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埃希氏菌主要对头孢他啶、...  相似文献   

10.
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氏菌(K.peneumoniae)、臭鼻克雷伯氏菌(K.ozaenae)和鼻硬结克雷伯氏菌(K.rhinoscleromatis)。肺炎克雷伯氏菌为较短粗的杆菌,大小0.5~0.8微米×1.0~2.0微米,单独、成双或短链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有较厚的荚膜,多数有菌毛。  相似文献   

11.
奶牛大肠杆菌性乳房炎,泛指由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肠杆菌和枸橼酸杆菌等外环境中的常在肠杆菌所引起的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多发性疾病,也是对奶牛养殖业威胁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猪的肠道菌性乳房炎临床表现为母猪分娩1~3天后开始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废绝、乳腺皮肤红肿发热、泌乳力下降等特征,又称为分娩性乳房炎。临床兽医人员常称为:产褥热、分娩热、泌乳失调、产乳下降及无乳症、无乳毒血症等等。 一、病原及流行病学 肠道菌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3.
梅花鹿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雷伯氏菌常寄生于动物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为条件性病原菌,能够引起人、畜的肺炎、子宫炎、乳房炎及其他化脓性炎症,甚至引起败血症.梅花鹿的大肠埃希菌肺炎、霉菌性肺炎以及巴氏杆菌肺炎多见报道,而该菌寄生侵害肺脏导致败血性肺炎尚属少见,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肺炎克雷伯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是重要的条件性致病菌和医源性感染菌之一,也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对30份奶牛乳房炎乳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本次共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3株,遗传进化树关系显示分离菌株KP1、KP3与CP031810株、CP031562株、CP032185株亲缘关系较近,分离株KP2则相对较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3株分离株均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表现敏感,分离菌株KP1和KP3对青霉素表现中度敏感,菌株KP2则表现耐药。本研究为奶牛场针对该菌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南宁地区的奶水牛乳房炎致病菌感染情况和耐药情况,本研究通过采用细菌分离的方法和PCR的方法对15份奶样进行了肺炎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多杀巴氏杆菌、牛支原体、溶血曼氏杆菌、化脓性隐秘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病原检测,并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从15份样品中分离/扩增出1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和1株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红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5种药物低敏,对其余19种药物耐药。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氟沙星等8种药物高敏,对大观霉素、诺氟沙星等7种药物中敏,对青霉素G等7种药物低敏,对万古霉素和四环素2种药物耐药。结果表明,采用细菌分离方法和PCR扩增法鉴定奶水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两者的符合率为100%,这7种水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PCR扩增法可作为快速诊断奶水牛乳房炎的手段。该场发生乳房炎的主要致病性病原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时,分离株存在严重的耐药性,需规范、合理用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并结合奶牛场实际情况采取预防及用药措施,有效遏制多重耐药性的产生,为奶水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母猪乳房炎已遍布世界各地。据瑞典RingarP氏1960年报导,母猪产后患无乳毒血症,平均发病率为128%;美国Pbrefan氏1973年对密苏里州550个猪场进行抽样调查,有50.4%猪场的母猪患无奶症,平均发病率为13.1%;Backstron等1984年报导,患子宫炎一乳房炎一无乳症母猪的仔猪死亡率达558%;Ross等人1975年报导,在母猪分组亏第2天恩肠道菌性乳房炎,平均泌乳量仅为健康母猪的1/2左右。我省国营猪场和养猪专业户饲养的母猪,分娩后发生乳房炎的比例,约占繁殖母猪的1/4,比国外的母猪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哺育成绩。虽然病母猪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大肠菌性乳房炎是以大肠杆菌(E、Coli)、克雷伯氏菌(Klebsilia)和肠杆菌(Enterobacter)为病原的牛乳房炎的总称。在本诊所管区内,乳房炎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属,1981年为21例,1982年增加为31例。肺炎克雪伯氏菌引起的乳房炎,起初因未出现所谓坏疽性乳房炎的紫斑,对重笃的全身症状,乳房症状和较长的病程而未能及时地防治。现在随临床诊断的进展,已能早期发现和治疗了。现就治验病例的临床观察和治疗方法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8.
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埃希氏菌(E.coli)俗称大肠杆菌,是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的代表菌,是构成人类和大多数温血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也是环境中的常在菌。在人和动物出生后的数小时,大肠杆菌即可经口进人消化道后段,大量繁殖而定居,终生伴随,并经粪便不断散播于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19.
李斯特氏菌属特异单抗试剂的研制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单核细胞增生症李斯特氏菌制备免疫原,应用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经ELISA试验筛选,得到6株分泌特异性单抗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C11、B18、B5、B6、D2、C5。单抗与标准菌株反应结果显示,C11、B18、B5三株单抗能与全部24株李斯特氏菌发生反应,所试菌株中包括L.M.14株,以及无害李斯特氏菌、伊凡诺夫李斯特氏菌、西里杰氏李斯特氏菌、威斯福尔氏李斯特氏菌和格氏李斯特氏菌  相似文献   

20.
对不发酵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群疑似摩拉克氏菌属的禽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分离,病原的初步鉴定及致病性试验进行了有系统的调查。对病学和诊断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