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百合根系分泌物中不同组分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百合根系分泌物不同组分的化感作用,为揭示百合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水培法收集百合根系分泌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氯仿萃取及甲醇层析2种方法分离百合根系分泌物,获得不同组分;采用生物测试法,以萝卜为受体检测百合根系分泌物不同组分的化感作用。【结果】各组分对萝卜发芽率、苗高和苗鲜质量均表现出抑制效应,而对根鲜质量均表现出促进效应;甲醇、氯仿和石油醚组分对萝卜发芽指数、发芽势、根长表现出抑制效应,而乙酸乙酯和乙醚组分则表现出促进效应;从化感效应指数来看,甲醇、氯仿、石油醚和乙醚组分对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而乙酸乙酯组分则表现出促进作用。各组分化感效应大小的顺序为甲醇组分>氯仿组分>石油醚组分>乙酸乙酯组分>乙醚组分。各组分均导致萝卜幼苗丙二醛含量增加,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升高;各组分对萝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结论】百合根系分泌物的不同组分均具有化感效应,其中以甲醇和氯仿组分的化感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2.
葡萄根系分泌物与腐解物不同萃取组分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中不同萃取组分的化感效应,本试验以贝达葡萄为试材,收集葡萄根系分泌物和根系腐解物,分别用正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将其分成不同极性的组分,各组分浓缩后加入培养基中,研究其对葡萄组培苗的综合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极性的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对葡萄组培苗的影响不同,在根系分泌物中,只有三氯甲烷萃取相使葡萄组培苗各部分的生长量有所降低,在根系腐解物中,4种萃取组分中只有极性最大的正丁醇组分使葡萄组培苗各部分的生长量有所增加,而正己烷、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组分使组培苗各部分的生长量有所减少,其中三氯甲烷组分的作用最明显,其地上鲜重、株高、地下鲜重和平均根长分别减少了26.92%、23.99%、13.79%和26.36%。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白三叶入侵禾本科草坪是否与其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有关,采用琼脂培养法研究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对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对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不同,抑制率介于4.42%~53.16%。经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处理后,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受到抑制,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高羊茅幼苗升高,而草地早熟禾幼苗受到抑制。用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醚萃取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共鉴定出66种化合物,主要是紫薇缩醛、油酸酰胺、壬醛、硬脂酰胺、2,4-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可见,白三叶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是其入侵禾本科草坪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甜椒根系分泌物化学成分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甜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其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收集甜椒根系分泌物,柱层析法分离,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洗脱并收集各洗脱组分,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各组分的化学成分。【结果】甜椒根系分泌物石油醚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0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19个;乙酸乙酯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6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6个;氯仿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5个;甲醇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33个。【结论】甜椒根系分泌物中主要含有烷烃类、酯类、醇类、酚类、醛类、肟类、菲类、酰胺类和萘胺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晚发弱苗的部分原因是杂草向作物生长周围环境释放化感物质。本研究以疏水性根渗出液连续收集法 (CRETS)收集火柴头根系分泌物,在室内采用培养皿滤纸和砂培法分别研究了火柴头根系分泌物对4种常见农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火柴头根系分泌物对高粱、玉米、绿豆和油菜具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效应,化感效应响应强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油菜>玉米>绿豆>高粱。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也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总体上呈现出低浓度(≤0.025 g·mL-1)促进,高浓度(≥0.050 g·mL-1)抑制的现象,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百合根系分泌物的GC-MS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百合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物质,为预防百合连作障碍和建立科学栽培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分离水培法收集百合根系分泌物,用GC-MS分析经生物检测化感强势组分(甲醇组分、石油醚组分、氯仿组分)中的有机物质。【结果】按照相似度达80%、相对含量达0.20%分析检出物质,从百合根系分泌物甲醇组分中共检出11种物质,主要为苯甲酸酯类衍生物,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52.11%)和双-2-乙己基邻苯二甲酸酯(40.95%),其他成分含量均在1%以下;从石油醚组分中检出6种苯甲酸酯类衍生物,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88.0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06%),其他成分含量均在1%以下;氯仿组分中有机物质丰富,检出的有酯类、醛、酚、烯烃、烷烃等19种,含量在1%以上的有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9.87%)、双-2-乙己基邻苯二甲酸酯(39.62%)、十六烷(1.36%)、2-甲氧基-1-(2-硝乙烯基)-3-苯甲氧基-苯(1.22%)、2,4-二叔丁基苯酚(1.02%)。百合根系分泌物的乙醚和乙酸乙酯组分化感作用不强,未对其中的有机物质做进一步鉴定。【结论】百合根系分泌物的GC-MS检出物主要为酯类物质,不同组分中含量高的均为苯甲酸酯类衍生物,还有少量醛、酚、烯等。  相似文献   

7.
花生根系分泌物对根腐镰刀菌和固氮菌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连续收集法提取到花生植株的根系分泌物,并就花生根系分泌物对根腐镰刀菌36194和固氮菌14046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根系分泌物的中性、酸性和碱性组分对根腐镰刀菌菌丝的生长均存在一定的化感促进作用,对固氮菌的生长存在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并随添加浓度的增加化感作用增强。中性组分的化感作用相对更强些。GC-MS分析显示中性组分共含有2,4-二甲基苯甲醛、月桂酸、豆寇酸、软酯酸、油酸、硬酯酸等6种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地黄根系分泌物生物活性研究及化感物质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砂粒为培养地黄苗的基质,利用XAD-4柱循环收集地黄根系分泌物,通过对地黄、莴苣、芝麻、萝卜的生物测定,将有影响的组分进行GC-MS物质鉴定。研究结果显示:根系分泌物的酸性组分和中碱性组分对作物胚根和胚芽伸长都有抑制作用,随添加量的增加抑制加强,其中对萝卜胚根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分别将两种组分进行GC-MS物质鉴定,发现在两种组分中都含有长链脂肪酸和阿魏酸等常见的化感物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凤丹种子胚乳中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成分组成,为了解其休眠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分离萃取凤丹胚乳中的内源抑制物质,对4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甲醇)萃取液和水相进行白菜种子发芽试验,确定发挥抑制作用的优势组分,并对其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凤丹种子胚乳各有机溶剂萃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苗高生长、根长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物质活性存在一定差异。4种有机溶剂萃取液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乙醚组分,其次是甲醇组分,再次是乙酸乙酯组分。利用GCMS方法从乙醚组分中共检出6种物质,主要为乙酸(66.661%)、甲酸(25.996%)、乙酐(2.399%)、苯酚(2.217%)等;从乙酸乙酯组分中共检出11种物质,主要为乙酸(56.343%)、甲酸(14.772%)、DL-3-乙基乙酸丁酸酯(6.266%)、乙酐(4.834%)等;从甲醇组分中共检出33种物质,主要为苯甲酸(32.631%)、1,3-二羟基丙酮(10.997%)、5-羟甲基糠醛(8.964%)、乙酸(5.751%)等;这些物质中被证实有抑制活性的是乙酸和苯甲酸;GC-MS检出物主要为有机酸类、酮类、酯类和醛类等,不同组分中相对含量高的均为有机酸类物质。【结论】乙醚萃取液中的化合物可能是导致凤丹种子萌发受抑制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0.
百合根系分泌物对4种观赏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波利安娜和白狐2个百合品种(供体)根系分泌物对莴苣、金鱼草、千日红和满天星(受体)的化感作用,为百合的产业化生产选择后茬作物提供理论论据。【方法】采用滤纸收集根系分泌物的方法,研究百合根系分泌物对受体植物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幼苗根重的影响。【结果】波利安娜百合根系分泌物对莴苣和满天星的根长和侧根数的抑制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根系与化感物质直接接触所致),但对这2种受体植物其他指标的抑制作用均未达显著水平;对金鱼草的化感抑制作用除发芽率和根鲜重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他指标均达显著水平;对千日红的化感抑制作用除根鲜重外,其余指标均达显著水平;白狐百合根系分泌物对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总体上表现为抑制作用大于促进作用。【结论】莴苣和满天星可作为波利安娜百合的后茬作物;白狐百合后茬不宜种植这4种受体植物。  相似文献   

11.
大蒜根系分泌物对同属作物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蒜根系分泌物对同属作物的抑制作用,为解决大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在无菌条件下研究大蒜根系分泌物对同属作物大葱、洋葱和韭菜的毒害作用。【结果】大蒜根系分泌物对3种同属作物的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胚芽和胚根长、胚芽和胚根鲜重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且抑制率随着大蒜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增大而加大,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51.72%、48.20%、51.57%、51.57%、82.14%和82.29%。大蒜根系分泌物对受试作物根系活力均有抑制作用,除大葱和洋葱较低浓度的T1处理外,其它处理与对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韭菜的根系活力对大蒜根系分泌物的响应比较敏感,T1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从大蒜根系分泌物中鉴定出主要物质: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花生酸、阿魏酸、9-十六烯酸、肉豆蔻酸、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等,其中阿魏酸和肉豆蔻酸已被认定为生长抑制物质。【结论】大蒜根系分泌物对同属作物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可以间接判定大蒜连作条件下田间根系分泌物逐年累积后产生的自毒作用,可能是导致大蒜发生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核桃外果皮不同萃取部位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筛选核桃外果皮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对核桃外果皮不同萃取部位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石油醚萃取部位、氯仿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对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158.81、40.43、130.49和137.67 mg/L,水相部位对HeLa细胞无抑制作用.[结论]核桃外果皮石油醚萃取部位、氯仿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对HeLa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氯仿萃取部位对HeLa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初步认定氯仿萃取部位为核桃外果皮的抗肿瘤活性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不同浸提剂的大蒜根浸提液对番茄晚疫病病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浸提剂的大蒜根浸提液对番茄晚疫病菌均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大蒜根乙酸乙酯和乙醇浸提液各浓度均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但是对于大蒜根水浸提液来说,高浓度表现的为化感抑制作用,低浓度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3种浸提液中化感抑制效果最强的是乙酸乙酯,抑制率达到50.00%,其次是乙醇浸提液,为34.29%,最弱是水浸提液,为29.12%。不同浸提剂的大蒜根浸提液70%浓度处理为化感抑制作用临界值。  相似文献   

14.
一年蓬[Erigeron annuus(L.)Pers.]水浸液经极性由小到大的溶剂(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提取分离后,得到5个组分的提取物.将水浸液和各浸提液分别设5个浓度梯度,以蒸馏水为对照,对白菜、萝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的5种溶剂浸提液对白菜、萝卜的种子发芽、幼苗根茎长和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明确瓜果腐霉在液体培养基中所产生粗毒素的具有除草活性成分的组成及结构,本研究对具有除草活性毒素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瓜果腐霉培养滤液分别用乙酸乙酯、石油醚、三氯甲烷等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制备粗毒素,用薄层层析法对粗毒素进行分离,再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得到除草活性成分,通过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粗毒素活性最高;以Rf值为0.19的物质除草活性最强,对马唐的生长抑制作用达到5级;通过化学信息分析表明该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结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是瓜果腐霉在液体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组分之一,具有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6.
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系分泌物在根际区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过程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其中的化感物质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为此,重点阐述了根系分泌物的种类、产生机制与分泌机理,总结了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以及研究方法,并对化感物质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蚕沙70%乙醇粗提物进行萃取,对不同溶剂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了不同萃取物分别对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氯仿相〉正丁醇相,主要抑菌活性成分为香豆素/内酯和黄酮类/酚类。  相似文献   

18.
苹果不同品种果实香气物质研究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苹果果实的香气成分。【方法】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CT-GC-MS)分别测定了苹果不同品种未成熟无香气和成熟有香气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并对不同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探讨。【结果】未成熟苹果无香气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以己醛、2-己烯醛等为主;成熟苹果有香气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以酯类和某些醇类物质为主。富士苹果果实主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1-丁醇、乙酸3-甲基丁酯、乙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3-甲基丁酯、乙酸丙酯、乙酸乙酯、1-丙醇、1-丁醇、2-甲基丁醇和2-甲基丁酸乙酯为新红星苹果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乔纳金苹果主要香气物质有1-丙醇、乙酸丙酯、乙酸丁酯、2-甲基丁醇、1-丁醇和乙酸3-甲基丁酯。丁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为王林苹果果实的主要风味物质。【结论】苹果不同品种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与未成熟果实不同,在成熟果实中大量增加的挥发性物质为果实的主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9.
天山云杉(Picea schrekiana Fisch et Mey.)是亚洲中部山地的特有物种,在中国仅见于新疆,其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坡和昆仑山西部北坡,对天山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林业生产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天山云杉林的天然更新不良和障碍成为困惑新疆林业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从植物间的化感与自毒作用研究着手,分析了天山云杉凋落物水提液的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作为种子萌发参数,以胚根、胚芽长度和实生苗干湿重的变化作为幼苗生长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试验中乙醚萃取物具有最强的抑制效应(IC50=5.00 mg/mL),而正丁醇萃取物的抑制效应最弱(IC50>10.00 mg/mL);幼苗生长试验中,1.25 mg/mL 的乙醚萃取物对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1.25 mg/mL 的正丁醇萃取物能够促进其幼苗生长,大于2.5 mg/mL 的正丁醇萃取物对幼苗生长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采用GC-MS-MS技术分析三种有机萃取物的化学组成,共鉴定并定量分析出了包括酚酸、长链脂肪酸、单宁酸和吲哚类物质在内的17种化合物.乙醚萃取物中存在的2-keto-4a-methyl-8-methoxy-2, 3, 4, 4 a, 5, 6, 11, 12-ocahydrochrysene为一新的化感物质,证明了天山云杉凋落物中存在的化感与自毒物质是导致其种群天然更新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同时揭示了自毒作用发生的化学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