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天气实况和环流特征入手,并以各国家(地区)数值预报为主要的预报依据,对内蒙古通辽市2010年8月一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认真分析。通过分析得出,该次天气过程分为2个降水时段,前一个降水时段为高空冷槽与地面低压共同作用产生的降水,后一个降水时段是因高空又有冷空气东南下,形成了冷涡,配合低层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切变线产生的不稳定性降水。  相似文献   

2.
甘肃定西地区降水资源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李葆春  李广 《草业科学》2006,23(10):60-62
根据甘肃定西地区1960—2000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降水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和降水强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降水量的海拔高度效应极为明显,并且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2);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且月降水量变率大;有效降水(≥10.0 mm)出现频率小,占全部雨日的12.7%。因此,该地区适合种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发展种草业。  相似文献   

3.
含有文冠果油渣和文冠果壳饲料养殖肉羊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含有文冠果油渣和文冠果壳的饲料对肉羊养殖效果的影响,从而为文冠果饲料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滩羊为试验对象,在育肥期(60~120日龄)用文冠果油渣替代定量的麸皮和玉米作为肉羊基础精料补充料,同时用文冠果壳替代定量的玉米秸秆作为肉羊粗饲料进行饲养试验,通过分析肉羊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经济效益来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在育肥期以文冠果油渣替代麸皮(12%)和玉米(3%)作为肉羊基础精料补充料,同时用文冠果壳替代玉米秸秆(50%)作为肉羊粗饲料促进肉羊生长作用显著;育肥过程中对照组及试验组存活率均为100%,健康状况良好;各组盈利排序为:试验Ⅲ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组。[结论]含有文冠果油渣和文冠果壳的肉羊饲料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并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正蓝旗2007年度牧草、农作物生长发育期间年生长季气候要素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当年生长季气候条件为:降水偏少且不均,气候高温炎热,蒸发量较大。春、夏连旱。使正蓝旗地区农牧业灾情极其严重。  相似文献   

5.
<正>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治疗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硬化和慢性肝病的常用中药,文冠果是生物柴油树种,又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是优良的新炭林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近年来,文冠果价格连连攀升,文冠果种子供不应求。下面就该树种的发展前景及种植要求介绍如下:1.文冠果可以提取柴油、药用食用油。文冠果种子含油量为35%~40%,种仁含油量为62.8%~72%。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是十分难得的上好油品,油黄色而透明,食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通辽市近30年降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通辽市10个气象站1981—2010年逐月的降水数据为基础,利用线性倾向、小波分析等方法寻找降水的趋势变化、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辽市降水量整体趋势减少,尤以夏季最为明显,同时通辽市降水年变率较大,进一步影响了该地区农牧业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7.
2014年12月—2015年2月中旬,内蒙古赤峰市的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且降水分布不均匀,该气候条件对牧区正常的牧业生产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对天然草场牧草返青期与前期气候条件综合分析后,对该地区天然草场牧草返青期进行了预测,即2015年赤峰市天然草场牧草返青期出现在4月下旬—5月上旬,总体较常年偏早3~6 d。  相似文献   

8.
利用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气象站近47年的气温、降水、冻土等气象资料的变化及其对该地区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7年来,三江源区兴海县的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降水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干燥指数呈极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年最大冻土深度明显上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鼠虫害、牲畜存栏数的不断增加、滥采乱挖和工矿业的迅速发展造成兴海县植被生产力下降、草原退化严重。进入21世纪后,该地区的气候呈暖湿化发展,牧草产量和牧草高度呈上升趋势,提高了草地生产力,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苏里格第三天然气处理厂位于毛乌素沙漠北部,全年降水少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降水集中在7~9月份。夏季高温蒸发量大,分析认为该地区冷季型草坪的最佳播种时间为8月份,再生水利用的节水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西藏怒江流域高寒草甸气候生产潜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西藏怒江流域9个气象站1980-2008年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采用Miami模型研究该流域高寒草甸气候生产潜力的地域分布以及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近29年西藏怒江流域气候生产潜力中上游主要受温度条件的制约,中下游主要受降水条件的制约,气候生产潜力与年降水量和主要生长季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总体上气候生产潜力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下游地区明显高于上游地区。过去29年,由于温度的逐年升高,伴随降水的增加,气候生产潜力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增幅较明显。整个怒江流域未来90年(2011-2100年)有向“暖湿型”气候方向发展的趋势,降水将成为该流域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总体上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但增幅不大,未来气候对该流域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有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草地现状与生产潜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南方草地区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 ,总面积约 2 70万 km2 ,分属淮河、长江、珠江 3大流域。南方草地多山 ,本文涉及的 12个南方省区中 ,山地与平原之比平均为 4 .85∶ 1,比全国平均比值高出 1倍。山地面积之大小与青藏高原距离的远近呈负相关。南方草地大体可以分为云贵高原区、华东区和华南区。笔者提出建立 3类系统耦合经济带 ,即西南岩溶山地系统耦合生态经济带、江淮平原丘陵系统耦合生态经济带和岭南沿海平原丘陵生态经济带。每一生态经济带内包含中心城市 ,农村生产基地和社会支持系统。据初步估算 ,这样的生态经济带蕴藏了巨大的经济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我国北方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本研究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和遥感数据,模拟了2000—2015年我国北方地区的草地NPP时空动态格局,并对其动态变化的稳定性、持续性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我国北方草地NPP呈显著增长趋势,空间上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北逐渐降低;草地NPP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部、新疆北部,低值集中在青海省西南部及内蒙古中部等地;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和陕北地区的草地NPP呈显著增加,而新疆北部草地NPP显著减少;不同类型草地NPP在研究期限内均呈波动增加的趋势,其中坡面草地增长率最高;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草地NPP处于中等波动状态,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草地NPP较为稳定;未来青海省南部及东部,黄土高原中部和新疆北部地区的草地NPP将持续显著增加。总体而言,我国北方草地NPP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甘南高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简述了甘南高原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分析了甘南高原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指出甘南高原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状况已直接威胁到本区域乃至黄河、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提出了甘南高原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8个燕麦品种在甘肃的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继宽  慕平  赵桂琴 《草地学报》2016,24(5):1100-1107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燕麦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对2012年甘肃省燕麦(Avena sativa)种植区域5个试点中的8个燕麦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燕麦种植区的大环境下,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对产量变异的影响约为品种效应的4.02倍。‘陇燕2号’和‘陇燕3号’属于高产、稳产性好的品种;‘青引1号’具有特殊适应性,在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5个燕麦区试点可划分为2个不同的类型区,其中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表现最好的品种是‘陇燕1号’,在甘肃高寒阴湿区表现最好的品种是‘陇燕3号’。从环境代表性和对品种鉴别能力两方面分析,5个试点中代表性最好的是通渭,鉴别力最好的是天祝。  相似文献   

15.
苜蓿(Medicago)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多年生牧草种之一,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近年来,随着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苜蓿的种植面积正逐年增加,如何选择适宜的苜蓿在适宜的区域种植,对指导大面积作业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自然要素的生态适宜性模型,结合牧草生物学特性,综合考虑各因子同时联系牧草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苜蓿属植物在全国生态范围内的分布区域,提出了我国苜蓿生态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为:东北区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的中西部及黑龙江东部部分市县;内蒙古区集中在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及兴安盟等,西部的乌兰察布盟、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等;西北区主要集中在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新疆的伊犁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区及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同时在主干河流建立缓冲带作为苜蓿的适宜区;青藏高原区适宜区比较少,青海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地区、黄南藏族自治州及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华北区在河北省北部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的坝上以南的地区;黄土高原区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植苜蓿;华中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湖北省西北部;西南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北部,贵州省毕节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德阳市、遂宁市、绵阳市南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环境气候数据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藏药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适生区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探索其适生区变迁规律。通过ArcGIS和SPSS对模拟结果分析显示,当前气候条件下独一味最适宜生长地区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四川与西藏,甘肃与青海交界处,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24.87%,其中西藏自治区适生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四川和青海,甘肃和云南占比最小;未来气候变化使适生区几何中心向西南方向迁移97.1 km,且海拔上升267 m;气候变化带来的适生区扩大面积约为退化面积的2倍,各省适生区面积均呈现增加,西藏增加最多,其次是四川,青海略有增加,云南和甘肃变化不大;如果气候变暖持续发生,人工引种驯化应选择海拔相对较高区域,而低海拔地区由于退化风险,应作为物种保护区域重点监测。本研究将为气候敏感地区野生濒危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及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闽南牛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心产区简单随机抽样法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霞关乡抽取闽南牛64头,采集血样,按常规方法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冷冻后带回实验室-20℃保存备用。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检测21个编码血液蛋白(酶)的结构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同时引用国内外13个群体7个相同座位的研究资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21个基因座中,有10个存在多型,多态位点百分比为47.62%,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相对较高,平均杂合度为0.1593;闽南牛与东南亚牛种亲缘关系较近,证实了闽南牛是由南方黄牛和瘤牛的混血种,但可能不含有斑腾牛或巴厘牛的血统。目前应扩大保种群的数量,以维持群体内遗传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景电灌区新绿洲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金花  王刚  王辉 《草业学报》2004,13(4):112-116
以景泰县二期灌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示范村和景泰县沙漠化地区为例,对比分析了景电灌区荒漠绿洲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灌区的开发利用和灌区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景电灌区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开发前半固定、流动沙荒地为主的荒漠景观变成了荒漠绿洲景观,即防护林网保护下的农田景观、灌区边缘农田与沙地交接过渡区以防风阻沙林带为主的景观和灌区外围人工封育的半固定、流动沙地景观3种典型景观类型组成的荒漠绿洲景观,景观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9.
云南岩溶区的石漠化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云南岩溶石漠化分布现状、成因和危害进行分析,指出石漠化土地在云南省各地州市均有分布,不同地区石漠化分布规模和危害程度不同;石漠化具自北向南分布面积逐渐增多、石漠化程度逐渐加重的特点,滇东较滇西严重;强烈的人类活动为石漠化的主导驱动力;石漠化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和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土地资源丧失和非地带性干旱等。在综合西南岩溶石漠区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封山育林植被恢复、草地畜牧业、生态移民模式,以及坡改梯、立体生态农业和“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适于云南岩溶不同石漠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