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不同施肥量对熟地当归种苗生长及质量的影响,探究当归熟地育苗适宜的施肥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磷酸二铵用量为试验处理。研究表明不同施肥量对当归种苗单根重、根粗及产量均影响显著,施肥量为20 kg/667m2时当归种苗单根重在0.6g,根粗在3~4mm之间,符合当归种苗标准及生产要求,而且当归种苗产量和一级苗所占比例均较高,是当归熟地育苗过程中较为适宜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环境气候数据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藏药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适生区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探索其适生区变迁规律。通过ArcGIS和SPSS对模拟结果分析显示,当前气候条件下独一味最适宜生长地区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四川与西藏,甘肃与青海交界处,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24.87%,其中西藏自治区适生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四川和青海,甘肃和云南占比最小;未来气候变化使适生区几何中心向西南方向迁移97.1 km,且海拔上升267 m;气候变化带来的适生区扩大面积约为退化面积的2倍,各省适生区面积均呈现增加,西藏增加最多,其次是四川,青海略有增加,云南和甘肃变化不大;如果气候变暖持续发生,人工引种驯化应选择海拔相对较高区域,而低海拔地区由于退化风险,应作为物种保护区域重点监测。本研究将为气候敏感地区野生濒危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及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开展当归不同播种期育苗试验,探究播种期所对应气候因子对当归种苗生理指标及质量的影响,寻找当归育苗的最佳气候条件。试验结果显示,各气候因子与种苗单根重、根粗、产量、一级苗比例、成活率和早期抽薹率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平均地温、平均气温、≥10 ℃有效积温及降水量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6 月 20 日(第 2 播种期)播种的种苗产量分别比 6 月 10 日、6 月 30 日播种的种苗产量高 11. 96%、65. 63%,MDA 含量分别低 2. 02% 和 29. 4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较高,药材产量达 1 691. 2 kg/hm2 。综合种苗生理指标及产量,6 月 20 日(第 2 播种期)播种的种苗抗逆性强,早期抽薹率低,药材产量高,可作为适宜播种期,其对应的气象因子可作为适宜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种质资源是板蓝根研究的重要基础,板蓝根遗传多样性评价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为了合理利用板蓝根种质资源,在露地栽培条件下,比较分析了32份板蓝根种质材料在结籽期的物候期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各种质材料在结籽期的返青期最大极差为21d,展叶期最大极差为22d,现蕾期最大极差为25d,开花期最大极差为27d,结荚期最大极差为17d,株高最大极差为70cm,单株分枝数最大极差为22个,千粒重最大极差为10.21g,单株种子产量最大极差为101.0g。其中种质材料BLG2012-22的种子千粒重最大为14.93g,与其余各品系间自成一类。  相似文献   
5.
秦艽种子蛋白质电泳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采用40mmol/L氯化钠水溶液、40%乙醇、蒸馏水提取秦芜艽子蛋白质.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图谱比较。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间SDS—PAGE图谱谱带数目、分布及强弱不同。其中以40mmoL/L氯化钠水溶液提取的蛋白质SDS—PAGE图谱在3个供试秦艽种类间差别明显,且谱带清晰,可用于泰艽种子的蛋白研究与种子鉴别。  相似文献   
6.
由于农田林网建设的特殊性,搞农田林网可以说是群众阻力大、施工难度大、失败系数大。对此,衡水市林业局进行了认真调研,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衡水本地情况的方法,从根本上扭转了农田林网建设的被动局面,截止到2006年,该市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连作障碍的可能机理,收集了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 a及连作4 a不同生育期的根际土壤,采用GC-MS技术对不同土壤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鉴定,并通过生物试验验证了典型自毒物质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和抗氧剂2246(A)对兰州百合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生长旺盛期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 a及4 a土壤中分别鉴定出11、15和19种化合物,收获期鉴定出9、15及17种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酚酸类及少量萜类化合物。其中,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在不同生育期连作土壤中均存在,抗氧剂2246(A)除收获期正茬土壤外在其余土壤中也均存在,且二者相对含量均较高。生物试验结果表明,0.2 mg·mL~(-1)时,D_(0.2)对兰州百合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效应(SE)为-0.003,具有抑制效应,A_(0.2)的SE值为0.131,具有促进作用;5.0 mg·mL~(-1)浓度下,D_5和A_5均能抑制兰州百合幼苗的生长,SE值分别为-0.489和-0.040,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抑制效应更强;共施条件下,D_(0.2)A_5和D_5A_5混合液仍能抑制兰州百合幼苗生长,但未体现出2种成分单施时的抑制协同效应;D_5A_(0.2)混合液表现出抑制作用,D_(0.2)A_(0.2)表现出促进作用,体现了2种成分单施时相反作用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中药渣堆肥浸提液对兰州百合组织培养的影响,在1/2 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中药渣堆肥水提液或醇提液,观察兰州百合的诱导、分化及生根情况的变化。结果表明:中药渣堆肥水浸提液或醇浸提液均能提高兰州百合的诱导、分化及生根的能力,且以1/2 MS+3.0 mL/L堆肥水浸提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光照和浸种方式对秦艽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种秦艽种子进行光照及浸种处理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浓硫酸处理的秦艽种子发芽率最高,其中第12天野生小秦艽、栽培秦艽、麻花秦艽的发芽率分别为74%、72%、47%,以野生小秦艽种子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穿龙薯蓣种子质量,为穿龙薯蓣田间栽培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穿龙薯蓣种子样品进行初步筛选,观察其形状、色泽及种子内部结构,测定其大小、净度、千粒重、发芽率、生活力等基本品质。结果:穿龙薯蓣种子较轻,千粒重为3.98 g,净选较困难,种子净度偏低;采用赤霉素(GA3)浸种24 h有利于穿龙薯蓣种子发芽率的提高。结论:穿龙薯蓣田间生产时,应对种子进行过筛去杂分级,提高其净度;播种前用赤霉素(GA3)浸种,有利于提高其出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