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动物流行病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动物血清库(serum bank)。科学开展动物血清管理工作,对于掌握动物疫病分布情况,分析疫情发生发展规律,开展疫情预警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动物血清库运行十余年来,在动物免疫情况调查和疫情追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血清收集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种类的不断增多,传统的管理方式暴露出库存量反映不及时、不准确、容易发生漏错,  相似文献   

2.
检测人和动物体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作用:①确定人和动物暴露前的抗体水平、预防免疫效果和动物的免疫水平及免疫覆盖率。②检测暴露后进行免疫治疗的人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以确定暴露后治疗效果。③通过测定狂犬病疑似患者或患畜早期和晚期双份血清中和抗体水平的差异(如抗体水平增高4倍以上),作为狂犬病确诊的依据之一。④通过测定野生动物狂犬病中和抗体的水平,了解狂犬病在动物种群中隐性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动物疫病的防治过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疫情监测和抗体监测。疫情监测就是针对国际、国内当前流行的某种传播快、危害大、死亡率高的急性传染性疫病.为了防止其传播到其他地区,而对该地区的畜禽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样检查.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抗体监测是针对某种传染病.给动物接种相应的疫苗,一定时间后.对该动物的血液样品进行检测.看其是否产生抗体,如果产生抗体并达到一定的浓度.说明该次接种成功.达到了预防该种传染病的目的:反之,说明接种不成功,需要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补救,以防传染病流行,给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而要搞好这两项工作的关键在于血样的采集。  相似文献   

4.
天然鼠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项利用丝状噬菌体体外表达外源基因的新技术。它模拟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过程,将抗体片段呈现在噬菌体表面,建成噬菌体抗体库,用与亲和层析相类似的原理,从抗体库中筛选出特异性噬菌体抗体,为制备人和动物用抗体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手段。单链抗体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由一个DNA片段(Linker)将抗体重链、  相似文献   

5.
动物血清库在动物疫病监测、新发病追踪溯源、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动物血清库自建设运行以来,为动物免疫情况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样本素材。本文分析了浙江省结合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二维码信息系统、超低温冰箱等而建立的一套动物血清库系统,从硬软件设备、样品录入、样品质量与人员运维管理等层面进行了详阐,以期实现省级动物血清库的系统化与信息化管理,助力今后动物疫病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6.
在动物疫病的防治过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疫情监测和抗体监测。疫情监测就是针对国际、国内当前流行的某种传播快、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为了防止其传播到我国的其他地区。而对该地区的畜禽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样检查,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抗体监测是针对某种传染病,给动物接种相应的疫苗,一定时间后,对该动物的血液进行监测。看其是否产生抗体.如果产生抗体并达到一定的浓度,说明该次接种成功,达到了预防该种传染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动物疫病传播有3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只要切断其中一个环节,动物传染病就失去了传播的条件,就可以避免某些传染病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甚至可以扑灭疫情,最终消灭传染病。但对规模养殖场来说,消灭传染源、保护易感动物只是防疫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做好隔离工作,切断传播途径才是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最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猪、牛、羊、马、犬、鸡、鸭和野鸟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多种动物莱姆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状况,从上海地区采集血清870份,应用酶联荧光测定技术(ELFA)检测莱姆病抗体。猪、牛、羊、鸡、鸭和野鸟中均未检测到莱姆病抗体,马血清中莱姆病抗体阳性率为18.5%,犬血清中莱姆病抗体阳性率为12.3%。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动物群中莱姆病的感染率相对较低,马和犬在莱姆病传播中的重要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1 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状动物“两瘟一病”是危害畜禽生产最严重的疾病。它不仅会造成动物大批死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影响动物产品市场供给和对外贸易 ,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还能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 ,切实做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 ,对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保障人们身体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防疫工作的好坏已成为一个地区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多年来畜禽疾病防制的经验表明 ,开展疫苗预防注射是防制畜禽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动物防疫法》中明确规定 :国家要强化对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 …  相似文献   

10.
犬瘟热防治     
犬瘟热是当前流行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在毛皮动物养殖的各个省区均有发生,动物品种涉及目前养殖的狐狸水貂、貉等,是危害毛皮动物养殖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细胞培养技术有其广泛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免疫学和病毒学方面的应用,在动物检疫工作中,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中和试验中和试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血清学试验,但如果以动物或鸡胚作试验,则耗费量大,而且对于口岸检疫来说,受检量大,检疫期又有限,而且各动物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检出、准确率又低。而采用细胞培养进行中和试验,则可免去上述缺点,准确性也高。在口岸动物检疫工作中,以微量中和试验为主,大都采用96孔平底微量组织细胞培养板,接种细胞,再加受检血清和已知滴度的病毒抗原。当血清中含有抗体,就可中和抗原,而使细胞形…  相似文献   

12.
许家荣 《中国家禽》2005,27(24):7-10
提到流行病学,有相当比例的兽医专业的人士的回答是“兽医传染病学的前言部分”、“兽医传染病学的一部分”或“兽医传染病学的总论部分”,由此可见,人们对流行病学的概念十分模糊。养殖业发展到今日的规模,流行病学还没有作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兽医专业(动物医学)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尽管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院校,将兽医流行病学设置为兽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但远远不能满足畜牧业生产中疾病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动物疫病传播有3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只要切断其中一个环节,动物传染病就失去了传播的条件,就可以避免某些传染病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甚至可以扑灭疫情、最终消灭传染病。但对规模养殖场来说,消灭传染源、保护易感动物只是防疫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做好隔离工作,切断传播途径才是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最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畜牧业连续十九年高速度增长,年增长幅度超过10%,世界畜产品增量的80%来自中国。畜牧生产由家庭副业逐渐变为支柱产业,已成为我国最具潜力和活力的产业之一。然而畜牧业的发展面临问题还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动物疫病的防制。建国以来虽然消灭了两种动物传染病(牛瘟、牛肺疫),但是新发生的疫病达15种之多,有几十种病在我国流行,一些急性、传染病性强、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尚未得到根本控制,动物疫病防制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农业部在1998年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相似文献   

15.
尧蒙  胡吉利  魏艳 《畜牧市场》2006,(8):113-115
自抗体被发现以来,人们有计划地对抗体基因序列进行改造,使抗体及其相关产品在多种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抗体工程技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将在动物医学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大约在100多年以前,Klemperer发现免疫的鸡可以将Ig从血清转移到蛋黄中,具有IgG样的免疫球蛋白作用.用禽卵大量制备多克隆抗体它有几个优势:饲养成本较低;不会造成动物的伤害;易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在pH4~11时较稳定,可作为口服剂和检测试剂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是近年来抗体制备技术中新兴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5毛皮动物发生传染病,为什么要紧急接种?当毛皮动物发生传染病时,病原检验定性后,对细菌性传染病,虽然可用药物控制,但治愈率是有限度的;对病毒性传染病,药物治疗仅能控制继发感染。紧急接种是在已确定感染的病原基础上,用疫苗进行特异免疫,在机体产生特异抗体后,即能清除和中和病原。一般疫苗于接种后5 ̄7天能产生抗体,当其抗体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可达到免疫保护。通常在紧急接种10 ̄15天后,新病例不再出现,流行停止。如为灭活疫苗,不仅能保护健康兽,对病兽也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如病毒性肠炎疫苗、巴氏杆菌疫苗等;如为弱毒活疫苗,则仅能对…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A与类胡萝卜素对动物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维生素A(VA)对动物正常的生长、骨骼形成、视觉、繁殖及最适的免疫功能均是必需的。动物缺乏VA时,其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刺激引起的反应降低,抗体生成量减少,自然杀伤细跑活性降低,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1。对动物补饲VA时,可提高其抗体生成量,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及异体移植排斥反应1。绿色植物中不含VA,但它们含有VA的前体,即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是动物日粮中天然性VA的主要来源。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并在保护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改善畜禽产品色泽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确认的类胡萝卜素已有…  相似文献   

19.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举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和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文章以鸡场为例,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是引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Infectious atrophicrhinitis of Swine,AR)的主要病原菌。Bb单独感染引起非典型性AR。AR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鼻炎、鼻梁变形、鼻甲骨萎缩、生长缓慢为特征,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为防治AR,很多国家和地区研制出了Bb菌苗,并证实了Bb菌苗在各种动物中存在免疫效果,将其广泛应用于AR的预防。此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Bb菌苗接种于猪、兔和豚鼠后,在动物血清中产生血清凝集抗体的时间;第1次及第2次菌苗接种后,动物体内血清凝集抗体变化趋势。1材料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