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薄膜分散联合冻融冻干法制备狂犬疫苗脂质体冻干粉,以包封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的最佳工艺,并考察其粒度分布、包封率及免疫原性;用狂犬疫苗脂质体和疫苗原液分别免疫小鼠,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法检测中和抗体,体外试验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表面标记。结果表明:通过工艺优化所制备的狂犬疫苗脂质体冻干粉复溶后呈圆形或椭圆形,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4.36μm,包封率为82.96%;中和抗体产生情况在前14d疫苗脂质体组明显高于疫苗原液组,后28d2组产生的中和抗体情况相似;狂犬疫苗脂质体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和小鼠CD4+/CD8+比例与疫苗原液组相比,差异均显著。证明狂犬疫苗脂质体能够较早地产生中和抗体以提高对机体的保护效力,其不仅可增强体液免疫且可增强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2.
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狂犬疫苗壳聚糖微球冻干粉,以微球吸附疫苗原液的吸附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运用均匀设计试验确定制备微球的最佳处方并对最佳处方得到的微球进行粒度分布、吸附率及免疫原性考查;用狂犬疫苗壳聚糖微球、狂犬疫苗脂质体、空白壳聚糖微球和生理盐水分别免疫小鼠,通过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的狂犬疫苗壳聚糖微球冻干粉复溶后于显微镜下观察呈圆形或近似球形,分散性好,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4.71μm,吸附率为74.21%;在小鼠免疫第7天时狂犬疫苗壳聚糖微球组和狂犬疫苗脂质体组产生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SI值)无显著差异,分别与空白微球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说明壳聚糖微球作为疫苗佐剂也可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黄酚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大黄酚磁性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大黄酚磁性脂质体的最佳处方为:药脂比为1∶15,膜材比为5.5∶1,成膜温度50℃,水化介质为pH值为6.6的PBS溶液。最优处方下平均包封率为(64.93±1.49)%。结论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的大黄酚磁性脂质体包封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葛根总黄酮口服脂质体,确定最佳处方。方法:采用乙醇注射法制备葛根总黄酮口服脂质体,透析法测定包封率并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制得的葛根总黄酮口服脂质体,制备工艺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5.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流感疫苗类脂质体混悬液,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制备工艺,其最佳制备条件为脂质与疫苗体积比1.5∶1、脂质液浓度1∶60、温度40℃、水合介质30 mL。结果表明:以优选的最佳工艺制备的类脂质体包封率高于65%、颗粒大小均匀、形态呈球形和椭圆形,且重现性较好;(25±2)℃储存7 d基本稳定。说明正交设计法优化制备的类脂质体包封率较高、常温下稳定性好,有望减轻冷链运输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B前体脂质体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载体沉积法制备两性霉素B前体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并观察其重现性和稳定性。结果两性霉素B的最优处方工艺条件是膜材比为1∶2、载脂比为5∶1、药脂比1∶8。载体为甘露醇,最优处方下平均包封率(63.4±1.5)%。结论由最佳处方工艺条件制备的两性霉素B前体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稳定性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7.
豚鼠气单胞菌超声灭活PEG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声波瞬间高温、高压及剪切力作为灭活方式,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超声介质及疫苗载体,将豚鼠气单胞菌制成PEG结合疫苗。该疫苗与传统疫苗分别经腹腔注射免疫接种锦鲤成鱼,经检测血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抗菌活力、抗体效价及免疫保护力等指标,评价疫苗效果。结果表明PEG6000作为结合剂制备的疫苗其各指标和绝对值全部高于其他试验组。PEG6000疫苗免疫保护力相比也最高,达到80%,高于传统灭活疫苗267个百分点,说明PEG6000作为结合剂制备的疫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甘草次酸修饰的黄芩苷脂质体。方法 采用化学合成甘珀酸十八醇酯(18-GA-Suc)作为两亲性导向分子,从稳定性、包封率等方面考察制备甘草次酸修饰的黄芩苷脂质体的最佳方法,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甘草次酸修饰的黄芩苷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结果 根据优化工艺制备的甘草次酸修饰的黄芩苷脂质体外观为乳白色,带有淡蓝色乳光,无絮凝现象,包封率为41.75%。结论 甘草次酸修饰的黄芩苷脂质体制备成功,并以包封率为指标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可为其肝靶向研究奠定基础,有望成为肝肿瘤靶向的新型载体。  相似文献   

9.
伊维菌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优化制备伊维菌素脂质体处方和工艺,选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伊维菌素脂质体,研究制膜旋转蒸发转速、有机溶剂以及洗膜震速等对伊维菌素脂质体包封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制备试验条件:乙醚为有机溶剂,制膜旋转蒸发转速150r/min,洗膜震速50~100r/min.以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伊维菌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处方: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1∶0.1;伊维菌素与总脂质量比1∶10;PBS液的pH值7.0;水相体积比4∶3.按最佳试验条件和工艺处方制备的脂质体,最高包封率达到(84±1.6)%,工艺稳定,镜下观察脂质体形态圆整,粒径小而均匀,无游离结晶物.  相似文献   

10.
猪CD8β分子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与免疫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猪CD8β(pCD8β)基因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条件以及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28a-pCD8β重组菌诱导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24 ku,与预计的分子量大小相符.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的纯化产物经免疫印迹分析和ELISA检测证实有良好的特异性反应;SDS-PAGE后的目的胶带以直接研磨法和电洗脱纯化法加佐剂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ELISA检测抗原免疫效价均大于1∶6 400,说明本试验对pET-28a-pCD8β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可以制备CD8β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用改良的冷冻融溶法制备出碘醚柳胺(Rafoxanide,Raf)脂质体定向剂,并对其药物特性进行了观察与测定.用 Raf 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共沉方法解决了 Raf 在水性介质中不溶的问题,从而为制备该药脂质体创造了必要条件.以薄膜分散法和冷冻融溶法为理论基础,采用单因素比较法优选出制备碘醚柳胺脂质体的最佳处方组成:药脂比为1:27(W/W);卵磷脂(Pc)与胆固醇(Chol)  相似文献   

12.
考察影响柚皮苷脂质体缓释凝胶制备工艺的各因素,以包封率为指标,确定柚皮苷脂质体缓释凝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以成型性、涂展性、稳定性的综合作用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凝胶剂质量的卡波姆940用量、载药量、5%羟苯乙酯乙醇溶液和三乙醇胺用量进行考察,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制凝胶中柚皮苷的含量。确定柚皮苷脂质体缓释凝胶最佳制备方法为以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柚皮苷脂质体;柚皮苷脂质体缓释凝胶处方为0.3 g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2 g 10%月桂氮卓酮无水乙醇溶液为促渗剂、1.0 g三乙醇胺为p H调整剂、0.4 g甘油为保湿剂、0.4 g 5%羟苯乙酯乙醇溶液为防腐剂、载药量为2.08%。柚皮苷脂质体缓释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凝胶质地均匀细腻,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落地生根的制药方法,以落地生根提取物为主药,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乳剂的最佳制备工艺。选用水中乳化法,以均匀性、黏度、涂展性的综合评价为指标确定落地生根乳剂最佳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确定最佳处方为落地生根80.0g,尼泊金乙酯1.0g,冰片7.0g,薄荷脑7.2g,卡波姆4.8g,95%乙醇800mL,纯化水4 000mL。用此方法制备的落地生根乳剂分散均匀,工艺稳定,涂展性好,小鼠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安全。  相似文献   

14.
~60Co-γ辐照诱变处理下白三叶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白三叶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能,以聚乙二醇(PEG-4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水分胁迫条件,对6份白三叶品种60Co-γ辐照诱变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叶绿素和胚根水势等指标进行测定,运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胡衣阿品种的各PEG质量浓度胁迫的各测定指标值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PEG胁迫质量浓度,并以筛选出的PEG质量浓度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份白三叶品种的各测定指标予以鉴定筛选,然后再以筛选后的指标和最佳PEG胁迫质量浓度为根据,对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EG120g/L为白三叶诱变种子萌发期的最佳干旱胁迫质量浓度,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为主要抗旱性鉴定指标,胡衣阿、瑞文德、铺地、库拉、海法和克尔利卡诺瓦品种的最佳辐照剂量分别为800、1 000、60、30、60和400Gy。  相似文献   

15.
以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为膜材,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原花青素脂质体,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研究了脂质体制备配方中胆固醇与卵磷脂物质的量比、原花青素与卵磷脂质量比、水溶液与有机溶剂体积比及制备条件对脂质体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逆相蒸发法获得的原花青素脂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为:胆固醇与卵磷脂物质的量比为1:2、原花青素与卵磷脂质量比为1:40、水溶液与有机溶剂体积比为1:4、温度为30℃,原花青素脂质体的包埋率为88.89%±2.5%。制得的原花青素脂质体粒径分布在185nm~1.29μm之间,在电镜的观察下为球状或近似球状的小囊泡。  相似文献   

16.
优化隐丹参酮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隐丹参酮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以药脂比、膜材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条件进行优选,透析法测定隐丹参酮脂质体的包封率,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测定其形态和粒径。溶剂分散法制备隐丹参酮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药脂质量比1∶20,膜材质量比4∶1,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min;平均包封率为(87.31±1.45)%;粒径集中分布在(176±5.65)nm,且隐丹参酮脂质体形态和粒径均匀,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的生产工艺,提高包封率,减小颗粒粒径,最终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作为主要指标,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胆同醇—卵磷脂比、番茄红素—卵磷脂比、旋转蒸发温度、磷酸缓冲液pH),并观察脂质体形态和粒径特征.[结果]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胆固醇—卵磷脂比1:3,番茄红素—卵磷脂比1:20,旋转蒸发温度30℃,磷酸缓冲液pH 7.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番茄红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1.65%,平均粒径840nm.[结论]采用薄膜—均质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具有工艺简单、重现性好,且脂质体包封率高、颗粒粒径小、稳定性较高等优点,可大规模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8.
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度,增加稳定性,促进姜黄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并观察脂质体形态和粒径特征。【结果】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姜黄素用量1.0 mg,胆固醇—卵磷脂比例1∶3,磷酸盐缓冲液(PBS) pH 6.5、用量20.0 mL。制得的姜黄素脂质体包封率为72.32%,平均粒径830 nm左右。【结论】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且包封率、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度,增加稳定性,促进姜黄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并观察脂质体形态和粒径特征。【结果】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姜黄素用量1.0mg,胆固醇—卵磷脂比例1∶3,磷酸盐缓冲液(PBS)pH6.5、用量20.0mL。制得的姜黄素脂质体包封率为72.32%,平均粒径830nm左右。【结论】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且包封率、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皮下注射布氏菌活疫苗后小鼠产生长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及保护力,对其进行免疫学评价。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皮下注射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分别在免疫后1,3,6,12个月,采血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抗Br-PPD Ig G抗体;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IL-4的脾脏淋巴细胞数目,以及用ELISA方法检测体外再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用羊布氏菌弱毒株M5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菌活疫苗的免疫保护力。皮下注射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免疫1,3,6和12个月,均能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保护力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免疫3个月效果最佳。通过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布氏菌活疫苗显示了很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后能诱导长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保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