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明不同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消费者针对性地选择食用植物油提供指导,并为油脂加工企业生产推广食用油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普通菜籽油、双低菜籽油、橄榄油、大豆油、山茶油、玉米油、葵花油、棕榈油、调和油、花生油和冷榨紫苏油11种常见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甾醇含量,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含量。【结果】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5.32%,属饱和脂肪酸类食用油;山茶油、橄榄油、普通菜籽油、双低菜籽油、花生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1.9%、76.21%、66.90%、64.57%、44.74%,属单不饱和脂肪酸类食用油;葵花油、玉米油、大豆油、调和油ω-6的类亚油酸含量分别为56.53%、56.82%、54.00%、45.58%,属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类食用油;冷榨紫苏油ω-3的亚麻酸含量为65.89%,属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类食用油。冷榨紫苏油的维生素E含量最高,达91.30mg/100g;玉米油的植物甾醇含量最高,为749mg/100g;棕榈油、橄榄油以及花生油甾醇含量均低于92.70mg/100g。【结论】双低菜籽油、普通菜籽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64%,且ω-6与ω-3 比例接近2︰1,是11种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最均衡的食用油。冷榨紫苏油属于低亚油酸高亚麻酸类食用油,其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相对丰富,配合其他食用油使用可解决我国膳食油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4种煎炸油的煎炸特性,选出4种新款煎炸油中的最适煎炸油。[方法]以海皇调和油、海皇浓香花生调和油、海皇棉子调和油、福之泉食用调和油4种煎炸油为研究对象,以市售薯条为煎炸原料,测定4款煎炸油在加热过程中的色值、酸价、过氧化值和羰基价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4种煎炸油的色值、酸价和羰基价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过氧化值随煎炸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结论]综合比较4款油后,福之泉食用调和油最适合煎炸。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8,(16)
正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发布《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新国标GB2716是将原来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并在一起,是对《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和《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的整合修订,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调和油中功能性成分角鲨烯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皂化,再经正己烷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测得方法检出限为0.95 mg/kg;在40、80、100 mg/kg的加标水平下,角鲨烯在食用调和油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6.29%~97.33%,变异系数为1.18%~1.32%,方法分析时间短,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用调和油中功能性成分角鲨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开发野生食用植物被世人瞩目.野生食用植物,通常习称双子叶植物的为野菜,称单子叶植物的为野草,木本油粮为野果,海生澡类为海菜,陆地水生和洼湿地可食块根、块茎、根茎为水根.这些野菜、野果、海菜、水根等构成野生食用植物群.  相似文献   

6.
为木瓜加工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超声浸提木瓜籽油工艺条件优化;同时将其与菜籽油、橄榄油调配研制调和油。结果表明:木瓜籽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5,超声功率100 W,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1h,在此条件下木瓜籽油提取率为26.24%;最佳调和油配方为木瓜籽油∶菜籽油∶橄榄油=1∶4∶1,其自由基清除率为48.7%,抗氧化性能优于其余配方,其过氧化值为1.068meq/kg,符合食用调和油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测常见食用植物油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以山西大同大学生物试验工程中心压榨的胡麻油同市售某品牌花生油、调和油为实验材料,对其酸价、含皂量和过氧化值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刚拆封的调和油油脂酸价、皂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刚拆封的调和油、新鲜自制胡麻油和开封30 d的调和油的过氧化值符合国家标准。拆封越久,油脂品质越差。本研究可为科学选择食用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闫峰  常丽新  王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07-6007,6010
研究了在130、150和170℃下,加热0~12h对食用调和油的酸价(AV)、过氧化值(POV)及丙二醛(MA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用调和油的AV、POV随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MAD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时间的延长开始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又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分析广西河池不同产地红丝线的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桂西北这种特色植物资源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测定了红丝线中镉、锰、铅、锌、铜等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湿法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红丝线中重金属元素 Cd、Mn、Pb、Fe、Cu、Zn的含量,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红丝线中的 As、Hg、Se含量。[结果]红丝线中的 Cd、Mn、Pb、Fe、Cu、Zn、As、Hg、Se 含量分别为:1.62~17.25、8.93~142.53、4.37~18.43、103.7~242.81、2.55~5.35、85.40~146.30、0.07~0.54、0.00~0.08、0.00~0.47 mg/kg。参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采自河池各地的大部分红丝线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或达到临界值,其中, Cd、Pb、Zn含量超标比较严重。[结论]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红丝线及其他食用植物产品质量安全影响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分析广西河池不同产地红丝线的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桂西北这种特色植物资源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测定了红丝线中镉、锰、铅、锌、铜等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湿法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红丝线中重金属元素Cd、Mn、Pb、Fe、Cu、Zn的含量,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红丝线中的As、Hg、Se含量。[结果]红丝线中的Cd、Mn、Pb、Fe、Cu、Zn、As、Hg、Se含量分别为:1.62~17.25、8.93~142.53、4.37~18.43、103.7~242.81、2.55~5.35、85.40~146.30、0.07~0.54、0.00~0.08、0.00~0.47 mg/kg。参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采自河池各地的大部分红丝线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或达到临界值,其中,Cd、Pb、Zn含量超标比较严重。[结论]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红丝线及其他食用植物产品质量安全影响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提取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金钱草鲜叶和干叶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19和14种化合物,采用溶剂萃取法从金钱草鲜叶和干叶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20和11种化合物。用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组成不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都为β-香叶烯(鲜叶和干叶中分别达到39.67%和42.80%),而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都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鲜叶和干叶中分别达到18.05%和28.64%)。[结论]不同的提取方法所得金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不同,且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挥发油的成分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食用油掺假检测方法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食用油掺假不但影响其卫生品质和营养成分,而且危害消费者的健康.该文概述了食用油掺假检测方法:理化检验方法、气相色谱法、近红外光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同位素比值法.  相似文献   

13.
黄春芳 《油气储运》1998,17(9):48-52
在导热油的使用中如何降低成本,避免消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利用不同品牌导热油搀混使用,不失为一种降低成本的方法,分析了导热油搀混使用的可能性,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了合成型导热油和矿油型导热油搀混使用试验,指出不同品牌的导热油,只要化学成分相近,添加剂之间无对抗作用就可以相互搀混,同时提出混合油的理化性质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近红外非破坏性测定技术,以单粒花生种子含油量为检测对象,在花生分离世代对变异个体的含油量性状进行定向选择。结果表明,在分离世代中花生个体间含油量的变异程度大于纯合群体,F2的变异程度更高;在花生分离世代中高油个体的出现频率较高,不同亲本组合间高油个体的出现频率有明显差异;试验经3个世代的定向选择,单株平均含油量得到明显提高,单株中高油个体的出现频率也因为进行定向选择而得到提高。可见,利用花生单粒种子含油量非破坏性测定技术在分离世代对变异个体含油量性状进行定向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丽昌  王宁  杨先会  邓世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05-5806,5809
[目的]分析和鉴定假臭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鲜假臭草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通过NIST化合物谱库检索,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到所提取各组分在该化学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分离出27个峰,确认了其中的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8%。新鲜假臭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大牻牛儿烯D,含量23.63%;石竹烯,含量14.95%;α-杜松醇,含量8.00%;6-亚甲基-1,5,5-三甲基-环己烯,含量6.79%;(+)-表-双环倍半水芹烯,含量6.02%。[结论]新鲜假臭草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还含有少量的羧酸和芳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王华 《油气储运》1998,17(9):18-20,41
给出了一个原油分子量计算公式,并对原油样品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原油组分分子量的准确性影响原油加工处理设计计算的可靠性,C6+组分的分子量不能直接测定,计算方法不同所得分子量不同,C6+组分的分子量取值越大,轻烃收率的计算值就越高,C6+组分分子量的影响随油品性质变化而变化,油品越重,C6+组分含量越多,影响就越大,设计计算的不可靠性就增加。  相似文献   

17.
探讨左旋芳樟醇及其两种复方精油(1号复方精油配方:左旋芳樟醇∶薰衣草精油∶依兰依兰油∶柏木油=1∶2∶4∶3,2号复方精油配方:左旋芳樟醇∶薰衣草精油∶依兰依兰油∶柏木油=5∶3∶1∶1)对小鼠的催眠镇静作用,研究精油对小鼠自主活动、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精油对小鼠均有明显的催眠镇静作用,其中以浓度为10-3的2号复方精油的效果最佳;在小鼠自主活动能力测试中,2号复方精油组小鼠的总路程与对照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休息时间、活动时间、活跃度、中间区域时间和中央区域路程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2号复方精油极显著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P0.01),从(18.47±2.04)s缩短到(14.13±1.73)s,极显著延长小鼠睡眠时间(P0.01),从(27.01±5.84)s延长到(40.41±8.36)s,增加小鼠睡眠只数(P0.01),从1只增加到7只.可见,左旋芳樟醇及其两种复方精油具有明显的催眠镇静作用,以2号复方精油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L.) harvesting method is critical since it significantly determines the seed yield, oil quality, and industrial efficiency.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harvest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cold-pressed rapeseed oil of two varieties. Oil color, peroxide value (POV), tocopherol content,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polarity of total polyphenols (PTP) contents of two rapeseed varieties in Huanggang and Xiangyang were compared through artificially simulated combined harvesting and two-stage harvesting.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y of rapeseed oil between the two harvesting methods. The red value (R-value), POV, total tocopherol contents, linoleic and linolenic acid content, and PTP content of the pressed rapeseed oil prepared by the combined harvesting method were about 27.6, 5.7, 15.8, 2.0, 0.5, and 28.6%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oil produced from the two-stage harvesting method, respectively. Xiangyang and Huayouza62 performed better in the two regions and two varieties, respectively. To sum up, the rapeseed oil obtained 41–44 days after final flowering of combined harvesting, 35 days after final flowering, and six days of post-ripening of the two-stage harvesting had the best quality.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姜黄油的成分。[方法]采用3种提取方法,分别是水蒸气蒸馏、超临界CO2萃取和分子蒸馏,并采用GC-MS对获得的3种姜黄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3种提取方法获得的姜黄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基本一致,其主成分含量为:姜黄酮(含芳香-姜黄酮)〉α-姜烯〉姜黄新酮、β-倍半水芹烯;分子蒸馏前轻组分与前面3种姜黄油的组分差异很大,分子蒸馏前轻组分主要含α-姜烯、异松油烯、β-石竹烯和β-倍半水芹烯等较早出峰的组分,在保留时间为25.28 m in以后的组分未被检出。[结论]该研究可以姜黄油的工业化生产及广泛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溢油鉴别是确定海上溢油事故污染源的重要的科技手段。采用普通荧光光谱法对16种油品的谱图信息进行提取鉴别。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种类的油品,由于其荧光光谱谱图信息相差较大,使用普通荧光光谱法很容易就可以区分开;而对于同一类型油品,由于其组分特征相似,荧光光谱的特征峰数目及其峰谷位置相近,鉴别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考虑将普通荧光光谱法作为溢油鉴别程序中的初选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