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单克隆抗体捕获ELISA检测鸡多杀性巴氏杆菌IgM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步  陈溥言 《中国家禽》1999,21(6):12-15
应用抗鸡IgM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鸡抗多杀性巴氏杆菌(P.m.)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的单克隆抗体捕获ELISA,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优于间接ELISA。用于检测鸡抗P.m.的特异性IgM抗体发现:鸡在注射免疫P.m.灭活苗后第4天即可检测到IgM抗体,并且上升较快,峰值在第2周为1:5120;鸡在口服免疫P.m.弱毒活苗后IgM抗体上升缓慢,峰值在第4周左右,滴度较低为1:320;鸡在由不同途径感染不同的P.m.强毒后第8天时,IgM抗体滴度都明显上升。同时应用间接ELISA检测IgG抗体滴度进行比较。本项研究对建立检测鸡抗其它病原微生物特异性IgM抗体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基本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多杀性巴氏杆菌(P.m.)C48-1株(Heddleston1型;Carter分型5:A)灭活后全菌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0骨髓瘤细胞在PEG1000作用下融合。用全菌包被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获得了23株能稳定分泌抗P.m.1型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培养2个月和冻存3个月后复苏培养,均能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23株腹水ELISA效价分别从10-3—10-11,无免疫沉淀性,也无凝集性。Ig类型鉴定表明,3株属于IgM,20株属于IgG。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23株单抗只与P.m.1型起反应,而不与P.m.3、4、16型起反应,也不与禽类易感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李氏杆菌起反应,具有型的特异性。用IC8H9腹水建立的夹心ELISA方法检定P.m.1型菌株,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也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3.
将16只SPF鸡分成4组,每组4只,分别接种新城疫油乳剂苗,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油乳剂苗,LaSota弱毒苗和Mukteswer苗。接种后每隔2d采血1次,用ELISA测定新城疫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结果:油乳剂灭活苗接种组均无特异性IgM抗体出现,特异性IgG抗体高峰期出现在接种后22d,LaSota弱毒苗和Mukteswer苗接种组均有特异性IgM抗体出现,高峰期为接  相似文献   

4.
将16只SPF鸡分成4组,每组4只,分别接种新城疫油乳剂苗,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油乳剂苗,LaSota弱毒苗和Mukteswer苗。接种后每隔2d采血1次,用ELISA测定新城疫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结果:油乳剂灭活苗接种组均无特异性IgM抗体出现,特异性IgG抗体高峰期出现在接种后22d,LaSota弱毒苗和Mukteswer苗接种组均有特异性IgM抗体出现,高峰期为接种后第9d。各接种组经强毒攻击后,均出现IgM反应,IbG呈典型的回忆反应。进一步试验用LaSota灭活苗经肌肉、静脉接种和加氢氧化铝胶佐剂后肌肉接种,经测定,接种鸡均无或仅有很低水平的特异性IgM抗体产生。  相似文献   

5.
用绵羊肺炎支原体(MO)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取血清抗体阳性免疫鼠的脾细胞与SP2/O细胞在聚乙二醇作用下进行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法对杂交瘤细胞生长孔上清液进行检测,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以有限稀释法克隆1~2次,得到6株分泌抗绵羊肺炎支原体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选择抗体分泌较高的14A6、7A27、B38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核内染色体数为94~96.抗体属性是:1株为IgG2a、2株为IgG1.用间接ELISA法对3株McAb作符异性分析、该McAb只特异地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抗原发生反应,而不与猪肺炎支原体、山羊无乳症支原体抗原发生反应.将杂交瘤细胞注射BALB/C小鼠诱生腹水.其抗体效价提高100倍.杂交瘤细胞在液氮中保存1~2年后复苏仍能稳定地分泌抗绵羊肺炎支原体McAb。  相似文献   

6.
梁荣  冯斌 《中国兽医学报》1997,17(2):140-14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系1D10、1G1中得到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鸡免疫球蛋白(Ig)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1B7、1D7、3G6。其抗体类和亚类均属IgG2b,腹水的ELISA效价≥1∶25600,琼扩效价为1∶8~1∶16。3株McAb能与鸡血清中的Ig出现沉淀反应,琼扩在24h以内出现清晰的沉淀线,而不能和鸭、鸽、鹌鹑等禽类及异种动物血清出现沉淀线。纯化的鸡IgG、IgM经SDS-PAGE后,分别用纯化并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PR)标记的1B7、1D7、3G6单抗酶结合物进行免疫印迹试验证明,3株单抗识别的均为IgG、IgM分子的轻链  相似文献   

7.
用提取的 A 型产气荚膜梭菌 α毒素包涵体免疫 B A L B/c 小鼠后, 取小鼠脾细胞与 S P2/0 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和克隆化,经间接 E L I S A 筛选,共获得 1 A8、1 C3、1 D5、1 D8、1 F1、1 H1 和 2 E3 7 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 M c 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7 株 M c Ab 的 Ig 亚类有 Ig G1(1 D8)、 Ig G3(1 A8、1 C3 和 2 E3)和 Ig M(1 D5、1 F1 和 1 H1)。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 1∶512~1∶1 024 和 1∶106 ~1∶108 。尤为重要的是,2 E3 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 M c Ab 不仅能够中和 α毒素的磷脂酶 C活性和溶血活性,而且能够对致死性腹腔感染小鼠产生良好的被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牛重组型生长激素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纯化的兔抗牛生长激素抗体IgG来免疫3只绵羊以制备抗独特型血清。间接ELISA法和琼脂糖双扩散法测定抗血清滴度分别达到或超过1:128000和1:64以上。之后用硫酸铵沉淀法和亲和层析法纯化抗独特型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来研究抗独特型抗体与第一抗体IgG成分特异性结合及生长激素与第一抗体中IgG结合的影响,结果显示出它不但能IgG成分特异性结合。而且能与生长激素竞争性结合第一抗体IgG成分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 E L I S 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病理组织学方法对鸡眼区相关淋巴组织在鸡新城疫( New castle Disease, N D)疫苗点眼免疫后的局部体液免疫应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Lasota 系 N D 疫苗点眼免疫后鸡眼区相关淋巴组织( Headassociated Lym phoid Tissue, H A L T)对 N D 疫苗可产生高效的局部体液免疫应答:①免疫组泪液和血清中 N D V特异性 Ig A、 Ig M 抗体及哈氏腺( Harderian Giand, H G)中 Ig A、 Ig M 型浆细胞出现较对照组早,且抗体滴度及浆细胞数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免疫组泪液和血清中 N D V特异性 Ig G 抗体滴度及哈氏腺中 Ig G 型浆细胞数量也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且哈氏腺中 Ig G 型浆细胞的出现早于对照组;②点眼免疫后泪液中 N D V特异性 Ig A、 Ig M抗体出现较血清中的早,且抗体滴度也显著高于血清中( P< 0.05);③ Lasota 系 N D苗点眼免疫后可使结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形成和发育明显提前,免疫组结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淋巴滤泡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相似文献   

10.
以SPF鸡抗新城疫病毒IgG为包被抗体,兔抗NDV vero细胞培养纯化毒IgG为第二抗体,酶标记羊抗兔IgG为指示抗体,建立了检测NDV的间接夹心ELISA,并分别以兔抗NDV鸡胚毒纯化HN糖蛋白,F糖蛋白IgG为第二抗体进行了比较试验,并对攻毒鸡外分泌物样品进行了病原检测。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建立了包被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的间接CIA-ELLISA方法。包被抗原为MDCC-MSB1Cux-1株上清,与血清样品作用,加酶联兔抗鸡IgG后,与底物5-氨基水扬酸显色,并制定了合理的判定标准。此方法特异性好,操作简便,适于大批鸡群抗体水平检查,并为免疫监测提供可靠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采用ELIS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手术切除结膜相关淋巴组织(Conjunctiv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CALT)法对结膜相关淋巴组织和哈氏腺(Harderian Gland,HG)在点眼免疫应答过程中的相互协同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采用外科手术于1日龄切除结 膜相关淋巴组织后切除组点眼免疫后泪液中NDV-特异性IgA、IgM型抗体滴度及哈氏腺中IgA、IgM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免疫对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 T 株 S1 基因c D N A 连接于pc D N A3 的 Hind I I I与 Ba m H I位点之间构建含有 C M V 启动子及 B G Hpoly A 信号序列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 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实验证明, S P F 鸡肌注免疫后血清 Ig G 抗体逐渐升高,至第35 日龄左右达到高峰,攻毒后血清 Ig G 抗体先下降而后升高,血清 Ig G 抗体升高幅度不及 I B 油苗免疫组。质粒 D N A 免疫鸡攻毒后有40 % 的鸡可耐过强毒的攻击,说明 S1 基因在体内获得了表达并使鸡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CIA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试验建立了包被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的间接CIA-ELISA方法,包被抗原为MDCCMSB1,Cux-株上清,与血清样品作用。加酶联兔抗鸡IgG后,与底物5-氨基水杨酸显色,并制定了合理的判定标准,此方法特异性好,操作简便,适于大批鸡抗体水平检查,并为免疫监测可靠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次报道IAC-ELISA方法测定鸡组织中马杜霉素的残留。制备针对马杜素的特异性抗体IgG和高容量IAC柱(I柱动态柱容量为7160mg.ml^-1gel,Ⅱ柱为3750ng.ml^-1gel)。组织样品用甲醇提取,经IAC柱分离纯化,ELISA检测,即IAC-ELISA方法。本试验揭示,能组织样本提取纯化稀释液为介质制备扔标准曲线,其I50值和斜率与以PBST-10%甲醇为介质的标准曲线相符  相似文献   

16.
将猪细小病毒(PPV)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聚乙二醇作用下融合,用血凝抑制试验(HI)筛选,以有限稀释法克隆3次,得到5株分泌抗PPV单克隆抗体(McAb),选择抗体分泌较高的4F4、A4或E8进行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核内染色体数为93和87,抗体属性为IgG1,其中1株为K轻链,用交叉HI法对2株McAb作特异性分析,该McAb只特异地与PPV发生反应,而不与日本乙  相似文献   

17.
应用H—Y单克隆抗体鉴定小鼠和家兔胚胎性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C57BL/6雄性小鼠的脾细胞免疫同雌性小鼠,选择免疫应答反应较好的雌性小鼠4只,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经过3次克隆,筛选出了2株能够分泌H-Y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HYA1和HYA2,其分泌的相应抗体分别名为HYa1和HYa2。琼脂双扩散试验表明,HYa1和HYa2分别属于IgM和IgG亚类。胚间接免疫荧炮分析及胚胎细胞毒试验表明,HYa1和HYa2分别属于IgM和I  相似文献   

18.
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中和株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组织毒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病毒中和试验检测分泌抗体,获得了6株稳定分泌抗IBDV单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NIB-1,NIB-2,NIB-3,NIB-4,NIB-5,NIB-6;6株MCAb均具ELISA特性和免疫沉淀特性,亚类鉴定表明,前4株属于IgG2a,后2株属于IgG1。杂交瘤细胞冻存6个月后复苏,均  相似文献   

19.
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般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IgG进行检测。HRP稳定性好,但敏感性稍差。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引入碱性磷酸酶性检测系统,进行免疫强化斑点试验检测口蹿疫病毒抗体。用光敏生物素标记纯化的A蛋白(SPA)代替和二抗体,通过AP标记怕亲和素检测生物素化抗体,是后加底和BCIP和NBT显色判定。该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由于引入生物系统和AP,使灵敏度大大提高,能检  相似文献   

20.
传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般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IgG进行检测。HRP的稳定性虽好,但敏感性稍差。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引入碱性磷酸酶(AP)检测系统,进行免疫强化斑点试验检测口蹄疫病毒的研究。用光敏生物素标记纯化的A蛋白(SPA)代替第二抗体,通过AP标记的亲和素(Avidin-AP)检测生物素化抗体,最后加入底物BCIP和NBT显色判定。该法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