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在引导金融机构发展乡村普惠金融,然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基于农村供应链的金融产品处于起步阶段,对银行来说效率低下、盈利空间少,对客户群体,特别是农户来说贷款难、贷款贵。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农村供应链金融产品存在的问题,对核心企业主导型农村供应链金融信贷产品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核心企业选择指标进行了设计,并建立了整链风险评估和节点风险评估模型,创新建立了核心企业白名单信贷服务模式和供应链分级服务模式,以期为商业银行设计核心企业主导型农村供应链金融信贷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加强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阐明了应以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为核心企业的观点。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应承担起对畜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带动养殖户形成品牌化经营、搭建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建议:围绕核心企业,组织供应链资源;建立供应链成员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实施畜产品供应链管理所需的辅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消费者健康、三农发展、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是一项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批发和零售各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亟须从供应链视角探寻管理措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是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主体,以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产业化程度、标准化程度、市场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在实践中形成了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源头控制型、加工控制型、流通控制型、终端控制型和营销控制型等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既要加强内部控制,又要加强与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同时应注重法律、媒体和市场等农产品供应链环境因素。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应立足各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科技进步和消费需求变化等实际,进行角色选择和职能定位,选择内部控制、外部协同和环境调适等质量安全管理路径,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整体最优。  相似文献   

4.
基于物流中心的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运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多宏  李愈  赵红霞  张江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87-7590,7594
简述了封闭供应链的概念;介绍了以物流中心为核心企业的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构成及农产品物流中心作为核心企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农产品物流中心作为核心企业的作用,即农产品物流中心具有信息交换、集散、储运等功能;提出了农产品物流中心作为核心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具有稳定的收益预期和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规模、较强的号召力和供应链管理思想。从农产品物流中心(包括转运、仓储、流通加工节点及信息平台、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生产基地、生产资料供应商、零售商4个方面探讨了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功能设计。进而在研究基于物流中心的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运作目标和服务对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运作思路:物流中心以当地主要农产品为依托,以大宗农产品集散为主;选择恰当的战略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签订契约;执行供应链运作方案;维护供应链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食品供应链的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问题。分析了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和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在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表现上,供应链社会责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但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不清,各主体缺少从整体角度考虑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供应链下企业的地位和社会责任水平不同。在食品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应积极主动管理供应链社会责任,采取协同、共生的策略、风险规避策略、核心企业驱动策略和信息共享策略。食品供应链的所有成员应积极主动履行各自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规范,不断提高整条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食品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应该从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好企业社会责任规划,不断规范、引导、帮助食品供应链各成员应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驱动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当前国内蔬菜溯源的研究现状和技术进展,从规模化、产业链完整的企业入手,通过对"基地+配送中心+专营店"的供应链模式的深入剖析,设计了标准化溯源生产档案,提出了蔬菜供应链全程溯源模型,融合物联网技术、二维码技术、Web技术搭建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实现了蔬菜产品产销全程可追溯的目标,为企业安全生产和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7.
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封闭供应链的概念,并从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绿色农产品加工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绿色农产品物流中心、销售终端及核心企业等方面对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综述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现状、供应链评价和知识评价的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知识管理和知识流研究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知识动态评价模型。模型将知识投入量和知识投入成本作为输入变量,将知识成果和年利润额作为输出变量,采用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变量交叉评价的方法建立其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商—转运中心—制造商—配送中心—分销商供应链,提出了基于转运中心和配送中心选址的供应链设计问题,给出了以供应链建设和运营整体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改进,得到了以供应链整体成本最小化、供应商加权原料物流最大化、分销商加权产品物流最大化为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季产年销的农产品,食糖市场各种风险因素的波动变化给食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不确定性风险。食糖供应链要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考虑以整体的角度思考供应链风险,由食糖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的风险进行整体思考,并有效利用各种政策、市场工具等进行管理。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食糖供应链面临的市场现状,分析了我国食糖供应链风险,并提出应对风险的对策,以供食糖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原粮生产随机和产成品市场需求随机的环境下,为增强粮食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需要粮食加工企业与种粮农户构建协调契约。以加工企业为核心,根据Stackelberg博弈理论,研究与粮农风险共担的协调契约条件。在保障种粮农户的最优利润前提下,从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的视角,求出最优订购量,分析得出粮食加工企业可通过风险共担契约中惩罚系数的设定,达到选择具有规模生产及长久履约能力的种粮农户的目的;种粮农户不能履约带来的额外集货成本会损害供应链整体利益;按产出进行政府补贴也使得种粮农户分担企业更多风险。  相似文献   

12.
马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569-5571
在总结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遵循实用性、可控性和动态性3个原则,构建以产销连锁经营一体化组织为核心的农产品连锁经营运营模式,为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峰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506-4508
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在源头、生产、流通和销售等环节均存在各种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封闭供应链体系是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高级形式,是促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封闭供应链对供应链的成员企业实行严格的准入管理制度,具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跟踪,具有可追溯性.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监管...  相似文献   

14.
基于供应链的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段国庆  唐议 《湖南农业科学》2009,(8):143-146,153
通过对水产品供应链的特征和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此控制机制对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产品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等一系列活动都实施监督和控制.对危害环节进行危害识别、评估、预防和处理,并对危害环节进行监控和信息反馈,以此对控制机制进行完善.最后从信息收集、信息共享、协调各部门发展和优化合作伙伴等方面探讨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在现代化农场有效推进农业循环经济,运用农产品供应链集成机制分析海林农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得出农业循环经济的组织运行机制:驱动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组织必然是集成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核心组织,该组织有能力从战略上选择具有提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而集成供应链上的其他主体能够依照该模式的流程协调运行,从而达到符合"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的农业循环经济结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循环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基本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供应链是以农产品加工为中心环节,以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合同、入股、入社等约束机制为纽带,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协作与联合而形成的一个综合经济这行的大系统。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而且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该文对海南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生鲜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生鲜农产品电商供应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已有研究文献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生鲜农产品电商供应链的重要风险进行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企业可控风险影响最大,需要引起更多注意,资金流风险、信息流风险、物流风险也需要重点防范。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和解决办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