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乡村治理的内生困境却成为迈向乡村治理现代化道路上的荆棘。传统“皇权不下县”的思维桎梏影响深远;农民原子化导致乡村社会资本的长期缺位;治理权力“内卷化”致使资源整合与群众动员乏力;技术落后造成多元主体难以集体参与乡村治理。乡村治理若要摆脱其内生困境,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需从4个方面合力形成治理机制,以党建引领激发政治势能,提升政治引领力;以民主协商在居民需求侧畅通表达渠道;以“条块”联动在资源供给侧促进资源整合;以科技支撑搭建平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2.
分类施策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村庄形态、农村社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状态和村庄治理四个层面来看,首都五类村庄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不同类型乡村的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瓶颈也存在较大差异.首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选择路径应重视分类实施和推进:一是推动建立城乡融合、平等开放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新市民制度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二是促进城乡治理机制衔接,转变三无村、拆迁村、倒挂村社区治理方式,构建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是加快补齐空心村和传统村在治理现代化中人才、集体经济、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四个短板.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强化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规范村(社区)运行机制,夯实村(居)民自治基础,提升镇村(社区)为民服务能力,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等,本文分析了乡村治理工作中存在不足,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乡村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传统意义的"乡政村治"难以解决其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重重难题。因此,创新治理路径,实现多元主体治理、完善治理机制、促进法度建设、加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成为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社会组织可作为协调者、沟通者、设计者,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持续的理性动员力量。在乡村治理新常态下,培育与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顺农村治理主体关系,构建农村社会组织服务体系,搭建农村社区共享基金平台,组建农村社会组织孵化园,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丰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激发农村社会资本存量,构筑积极和谐的多中心乡村治理格局,促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
周斌  张菊媛 《农业与技术》2023,(12):137-140
健全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德治作为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一环,提升德治水平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道德根基。基于乡村德治的价值意蕴,结合现状分析,从选举乡贤治村、制定合理乡约、传承优良乡风、建设基层队伍4个方面提出实践路径,通过凝聚德治共识,提升德治水平,推动乡风文明建设,重构乡村社会的信任网络,建设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治理效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不少地方开始积极探索协商治理模式,有助于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协商治理强调对协调、沟通和参与等主体行为的关注,注重公民参与决策的程序,对民主主体和民主过程有着明确的要求。构建适应逻辑—核心问题—保障机制的协商治理分析框架对乡村具体事件进行全过程考察。选取江苏省M村协商对话案例,分析协商民主在乡村治理中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以互信互赖为前提的治理路径时代化、以多元合作为基础的治理资本组织化及以资源共享为支撑的治理治理模式开放化为乡村协商治理赋能,为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王洁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2):199-202,214
通过分析双轨治理整合乡村振兴集体行动的实现路径及现实意义,以临沂市兰山区Z村为例,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嵌入农村的双轨治理过程.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作为基层治理主体通过互惠性的资源依赖、资源主导下的权力顶端、运动式自治动员3条整体性路径嵌入"村和户"基层治理客体之中,使行政动员下的资源整合在乡村振兴场域发生作用,使得Z...  相似文献   

9.
S县QL村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当下仍存在很多困难,具体表现为社会治理主体缺乏多样性、村民自治推进乏力、治理资源供给匮乏;其主要的原因是农民自主参与意识薄弱、多元主体作用不强、制度供给不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资源进行创新性激活、加强基层党组织机制建设、加大力度宣传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0.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多元理性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需要在治理体制建设、治理需求匹配、城乡平等、乡村文化耦合等方面协同共进.乡村治理结构失衡、小微权力失范化、文化庸俗化、社会主体边缘化现实困境制约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基于政策问题构建理论溯源发现村民主体地位衰弱、监督力量分散多元、乡村文化重构缺失、交易体制建设滞后是造成困境的根源.为促进治理现代化,需要探索财权与事权的深度分离、完善村级民主议事制度、构建无缝衔接的监督体系、建立城乡联动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传统性乡村自治日渐式微,现代乡村治理困境逐步显现。如何破局,这是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整体布局中亟须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我们要在历史维度、现实 维度和理论维度的统一中,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乡村治理的问题,不忘初心和使命,牢牢把握提升乡 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2.
于泳 《农业与技术》2023,(6):151-154
边境地区是我国与毗邻国家发展的纽带,是民族聚集生活地区,同时也是国家行政与司法管辖的“真空地带”,只有坚持建立健全边境地区乡村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才能以有效的边境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测度和评价边境地区乡村治理的绩效成为重要理论问题。依托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有关乡村振兴的若干重要文件精神,从定量角度出发,从政治、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生态5个方面构建边境地区达曼村乡村治理的定量评价体系,为边境地区达曼村乡村治理的科学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不仅彰显了百年大党引领乡村有效治理的经验启示,而且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还面临领导权威“虚化”、价值引领“淡化”、动员能力“弱化”等现实困囿。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寻求优化路径:一是突出政治核心引领力,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二是强化思想文化引领力,深化乡村文明建设;三是提升组织动员力,构建“一核多元、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正全面推进中,国家与社会资源回流乡村,资源承接组织能力及承接过程与资源目标、效用扩展密切相关,更与乡村社会治理联系紧密。虽然乡村现有组织承接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侵蚀与效用偏离的现象,但乡村社会经济形态转型、乡村文化发展、治理结构多元等诸多新变化推动着市场参与强化、组织网络扩展、乡村治理完善,为村民合作组织参与资源承接及乡村治理提供了现实基础及主体条件。要实现村民合作组织与乡村治理的深入嵌合,则必然需要强化村党组织建设与治理引领,实现组织嵌合与监督完善;加大政策扶持并引入现代管理,促进村民合作组织现代化;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多元共治格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服务文化作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模型、对策进行论述,以此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效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226-228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和政府施政重点。新形势下,随着治理政策的变迁,社会结构的变化,政府职能的变革,都突出把乡村治理工作摆在政府治理范畴的前沿,而社会组织也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为我国政府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提供了明确方向。结合政府治理主体、内容与方式的现代化要求,基层政府应理顺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主体间关系,建立公共资源与乡村治理资源的合作机制及完善好相关激励、监测、评估机制,以推动社会组织有效参与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积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存在部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弱化;乡村治理现代化体制机制亟待优化;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等多维发展困境。为此,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应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提升乡村干部治理能力和水平;创造治理主体参与环境,构建多元共治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三治融合”新体系,重塑乡村社会发展新秩序。  相似文献   

18.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不仅能推动乡村振兴,而且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和乡村振兴实施的新阶段,乡村社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吸引了不少外出精英回归乡村,有部分甚至重返乡村社会的“前台”,成为乡村治理中创新的代表,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结合已有文献和调研实例,对返乡精英之于乡村治理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返乡精英必然会影响乡村治理的体系,重构乡村治理的权力结构,成为乡村治理体系中重要的一方面,能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乡村治理中女性村干部成为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为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上虞区29位女性村干部的调研发现:女性村干部在治村目标上更注重村庄稳定,在治村手段上以引导、劝导为主,治村绩效上优劣势明显,同时性别偏见、自身能力不足、政府政策模糊等影响女性村干部治村绩效。从社会资本理论分析得出有效提升女性村干部的治村绩效需要制度保证、氛围营造、自身修炼。  相似文献   

20.
周红素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2):117-122,14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当下农村社区面临的风险具有复合性、不确定性、联动性等特征,显示出社区在风险应对中存在一定脆弱性。韧性作为一种新型的倡导理念与模式,韧性社区能够利用内外部有利条件有效减缓冲击,维持或恢复特定结构与功能,进行适应、重组和学习改变,提升自身的适应性,增强自身韧性建设,更好地应对未知风险。构建包括制度韧性、过程韧性、能力韧性、文化韧性、社会资本韧性5个维度的农村韧性社区建设重点与框架,分析其概念及相互关系,其中制度韧性提供保障、过程韧性扮演保护角色、能力韧性构成基础、社会资本韧性搭建平台、文化韧性充当纽带。提出农村韧性社区建设的推进策略,认为应该完善制度安排及应急融合、重视过程冗余性及全周期管理、提升社区硬件韧性及人员应变能力、营造韧性文化及互助氛围、培育社会资本及搭建服务平台,以提升公共危机中农村社区风险应对能力,增强社区在风险应对中的适应性、学习性、创新性和韧性,规避农村社区风险,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