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209万hm^2,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20.5%,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7.19/6;2008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已达236.78万hm^,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水稻种植信息遥感监测的业务化,通过采用实地调查、ISODATA非监督分类、遥感数据融合和光谱耦合等方法,研究提取研究区水稻种植分布的方法,并进行面积推算。结果表明,2012年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为15389.01km2,主要集中在佳木斯、双鸭山和鸡西地区,分类精度达89.19%。该方法可为区域水田空间分布信息提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一直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为合理规划水稻种植布局,以2011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手段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结合黑龙江省水系、积温带、地形以及行政体系等影响水稻种植的因素,分析黑龙江省水稻空间分布格局特点。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主要沿水系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东南部山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积温带;地方系统和农垦系统水稻种植面积分别占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的44.6%和55.4%。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广,其在粮食作物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黑龙江省依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优势,再加上水稻的种植技术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产量,使得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主要针对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技术进行相关的研究,从而对水稻种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由于自身的缺陷即无霜期比较短,这个缺陷限制了水稻的种植期,以及造成了水稻生产率低等问题,所以,实施水稻种植机械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主要论述了黑龙江省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中的缺陷,探讨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省水稻栽培的有利条件,虽然黑龙江省的高纬热量较低,但在夏热充足的水稻生长、黑龙江省等自然条件下弥补了缺水的不足,具有优势。水稻种植条件的优势在于:土壤肥力的优势,与水稻种植的距离大。营养丰富,为水稻增产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政府加强了水利设施建设,突出了这一优势。农田水利设施保证农田灌溉,提高水稻产量。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耕地机械化程度也大大提高了水稻生产效率。黑龙江寒地水稻种植技术。1水稻种植过程中的一项科学种苗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7.
水稻育秧棚套种葡萄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世纪80年代开始,黑龙江省即开始利用冷棚进行水稻育秧,并于本世纪初大面积推广,为水稻生产早育苗、育壮苗、早插秧创造了条件,水稻产量与品质由此大幅度提高。据中商情报网2015年9月18日报道,2015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 400万公顷以上,其中高产作物水稻面积稳定在400万公顷以上。据专家估算,我省除智能化水稻育苗设施外,水稻育秧冷棚面积已达到6 000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粳稻产区,粳稻产量居全国首位。如今水稻行业的负外部性显现,叠加原有和新增的很多问题,导致水稻种植效益下行压力加大。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和加工行业在产业产量、价格变化、品种种植区域等基本情况;分析了成本收益、产业结构、外部环境等影响水稻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供需结合、提高产率、节本增效、产业延伸、绿色种植等解决现阶段问题的对策,以期为黑龙江省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2006年低温冷害对黑龙江省水稻影响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7月下旬黑龙江省出现了严重阶段性低温,给水稻生产造成近10%的粮食损失.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各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共47份进行小孢子阶段4~7 d低温处理,分析不同品种抗寒性的差异,提出黑龙江省各积温带主栽品种抗冷害强弱原因,并浅析今后品种选择及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水稻区域布局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区域分布现状、产量现状、品种现状,对黑龙江省水稻区域布局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黑龙江省未来水稻区域布局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优无核等20个葡萄品种引种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增加湖南省的葡萄栽培品种,于1999年1月引进优无核、粉红亚都蜜、类人指、秦龙大穗、无核白鸡心、皇家秋天、奇妙无核、红宝石无核、维多利亚、京玉、夏黑无核、高妻、红地球、京秀、里扎马特、秋红、秋黑、金星无核、夕阳红、红双味等20个葡萄品种,以巨峰为对照,采用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系列配套技术,定植在常德市澧县小渡口镇,观测其生长特性、物侯期及其果实产量与品质。结果表明:优无核等15个欧亚品种于避雨栽培条件下,适应澧县的气候条件,定植后第二年优无核等品种平均株产超过7.5kg,品质较好,可在湖南及南方各省适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夹竹桃目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内外模式标本和文献资料,将亚洲、美洲和大洋洲夹竹桃目植物进行了部分整理和研究,对该目夹竹桃科和萝摩科18属37种作了订正,其中有11种分布新记录,17个新异名,建立15个新名称和1个新组合.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农林天敌昆虫区系及多样性的研究(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文中论述了吉林省农林天敌昆虫9目、36科、即螳螂科、螽斯科、箭蜓科、蜓科、大蜻科、Song科、蠼螋科、球螋科、蝽科、长蝽科、花蝽科、猎蝽科、姬蝽科、盲蝽科、虎甲科、步甲科、牙甲科、阎甲科、葬甲科、隐翅虫科、谷盗科、露尾甲科、瓢虫科、芫青科、郭公虫科、红萤科、花萤科、褐蛉科、螳蛉科、翼蛉科、草蛉科、蝶角蛉科、蚁蛉科、盲蛇蛉科、蝎蛉科,共229种。  相似文献   

14.
15.
背角无齿蚌组织中的元素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Agilent7500ce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研究了18种元素(Na、Mg、K、Ca、Zn、Mn、Fe、Al、Cu、Cr、Co、Ni、As、Se、Mo、Ag、Tl、Pb)在背角无齿蚌5种组织(外套膜、闭壳肌、足、鳃和内脏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鳃中元素的浓度最高,内脏团和外套膜次之,足和闭壳肌中较低。Ca、Mn、Mg、Zn、Al、Cu、Ni、As和Se9种元素浓度均在鳃中最高,Na在外套膜中浓度最高,K在足中浓度最高,Fe和Pb在内脏团中浓度最高。元素负荷量的绝大部分存在于重量较大的鳃和内脏团中,但近50%的Na却积累于外套膜、闭壳肌和足中。背角无齿蚌不同组织或器官对元素的积累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棉麦菜主要害虫抗药性监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山西省棉麦菜主要害虫抗药性及防治技术研究(1993~1995)协作组3年来的研究结果。通过用点滴法对棉铃虫对氰戊菊酯、功夫菊酯、氯氰菊酯、久效磷和对硫磷,棉蚜对氰戊菊酯、氧化乐果、久效磷、呋哺丹、灭多威,小莱蛾对氰戊菊酯、马拉硫磷、敌敌畏,麦蚜对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乐果、氧化乐果、辛硫磷、马拉硫磷、敌敌畏的敏感性的测试,明确了山西省上述害虫抗药性水平,划定了抗药性水平区域。针对山西省主要害虫抗药性现状,提出了包括轮换用药、科学使用方法和生物、农业、物理防治在内的害虫抗药性治理技术措施,并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取得明显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ICP-OES法同时测定果蔬中铅、砷、镉、铬、铜、锡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样品经混酸消化后,控制一定的酸度,定容后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果蔬中铅、砷、镉、铬、铜、锡六种有害重金属进行测定,研究了分析测定条件,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表明,五种元素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1.0%~107%之间。其RSD均小于3.5%。按该方法进行处理及测定铅、砷、镉、铬、铜、锡,在选择的测定条件下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06 mg/kg、0.0003 mg/kg、0.00003 mg/kg、0.00005 mg/kg、0.00003 mg/kg、0.0006 mg/kg。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兔粪诱导法、VY/4多菌灵琼脂培养基诱导法和无机盐琼脂培养基诱导法从来自成都各区县的水样、土样、兔粪、羊粪、朽木、风化岩石共35个样品中分离纯化黏细菌,经过生理、生化和形态学鉴定,共得到42株黏细菌。这42株黏细菌分属于黏球黏细菌属(Myxococcus)、粒状黏细菌属(Chondromyces)、囊球黏细菌属(Angiococcus)、原囊黏细菌属(Archangium)、蜂窝黏细菌属(Melittangium)、堆囊黏细菌属(Sorangium)和标桩黏细菌属(Stigmatella)7个属。按样品的采集地域、样品种类和生态环境进行了种群分布及多样性的统计分析,发现成都地区黏细菌的数量和种属均较多,特别是黄龙溪古镇河水一个样品就得到5个属的7株黏细菌。同时也发现旅游景区样品中黏细菌出菌率最高,其次是森林样品,草地样品和果树林样品出菌率最低。并且旅游景区黏细菌的得菌率和种属多样性明显高于其他环境。  相似文献   

19.
窄径茧蜂是钻蛀性鳞翅目害虫幼虫的一类重要内寄生蜂,目前国内尚无系统的研究报道.本文记述窄径茧蜂亚科Agathidinae褐径茧蜂属CocygidiumSaussure分布于福建省的2个种.其中,全室径茧蜂Coccy gidiumabsolutusChen&Yang为新种,日本径茧蜂CocygidiumnihonenseSharkey为中国分布新记录种,并建立了该属中国已知6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20.
【背景】木质部汁液负责为地上部分运输水和营养物质,韧皮部汁液则主要负责光合产物的运输,在植株受到非生物胁迫时,它们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目的】研究低磷胁迫下黄瓜木质部与韧皮部汁液内各种代谢物含量变化,探究黄瓜在低磷胁迫下的代谢变化规律,为黄瓜磷匮乏状态诊断提供新思路与依据。【方法】采集正常磷水平(1.25 mmol∙L-1)与低磷胁迫(0.3125 mmol∙L-1)下黄瓜植株的木质部与韧皮部汁液,经三甲基硅烷化衍生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检测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低磷胁迫下木质部汁液内糖类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多数氨基酸的含量与正常情况相比明显上升,有机酸中的苹果酸呈显著下降趋势,软脂酸、油酸等则显著高于正常水平;低磷胁迫下的韧皮部汁液中,糖类与氨基酸多数低于正常水平,草酸、琥珀酸等有机酸的含量也明显降低。此外,为筛选黄瓜木质部与韧皮部汁液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使用OPLS-DA与独立样本T检测方法对GC-MS试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黄瓜木质部汁液检出8种低磷胁迫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VIP>1,P<0.05),分别为尸胺、苹果酸、四氨基丁酸、软脂酸、肌醇、纤维二糖、N, N-二甲基十二酰胺与单硬脂酸甘油酯;在黄瓜韧皮部汁液中检出7种低磷胁迫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VIP>1,P<0.05),分别为丝氨酸、亚油酸、10, 13-环氧-11-甲基十八碳-10, 12-二烯酸、脱氢枞酸、N, N-二甲基十二酰胺、2, 2'-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L-2-哌啶酸。【结论】低磷胁迫下,黄瓜的木质部与韧皮部汁液内的糖类、氨基酸和有机酸均发生了变化,但是变化趋势并不相同。分别在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中筛选出8种和7种生物标志物,可为黄瓜磷匮乏状态诊断提供新思路与依据。生物标志物中,苹果酸、四氨基丁酸、软脂酸、丝氨酸与亚油酸的检测手段已经较为成熟,以其为检测对象的黄瓜磷匮乏状态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