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2007年和2009年对广东、广西沿海部分海域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贝类产品中镉(Cd)、铜(Cu)、铅(Pb)、锌(Zn)的含量特征及其季节差异,并采用点估计方法对贝类产品中的Cd、Cu、Zn、Pb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贝类品种的差异决定了其体内Cd、Cu、Pb、Zn含量的差异,近江牡蛎样品中Cd、Cu、Zn的含量远远高于另外4种贝类,文蛤样品中Cd、Cu、Pb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他4种贝类.贝类产品中Cd、Cu、Pb、Zn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这可能与海水的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因子的季节变化有关.与<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限量值相比,贝类产品中Cd、Cu、Pb的合格率分别为65%、67.7%和100%.与其他海域贝类产品的调查结果相比,此次贝类样品Cd、Cu、Pb、Zn的含量处于正常的波动范围内;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相比,太平洋牡蛎、翡翠贻贝、菲律宾蛤仔和文蛤的Pb、Cd的膳食暴露量处于安全范围内,而近江牡蛎的Cd膳食暴露量可能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西沿海主要近江牡蛎养殖区水质、表层沉积物及牡蛎体质量状况,为广西海水养殖贝类生产区域划型、质量监控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1年在钦州市龙门港至茅尾海和防城港市茅岭至企沙湾主要近江牡蛎养殖区分别设置5个监测点,采集养殖区水质、表层沉积物和牡蛎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广西沿海主要近江牡蛎养殖区水质、表层沉积物中没有出现重金属镉污染(超标)情况;但养殖的近江牡蛎出现少量重金属残留超标情况,并且牡蛎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镉富集现象。表明牡蛎对重金属镉富集作用明显,是重金属镉污染的敏感指示生物,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应该关注重金属镉污染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美国ABRAXIS麻痹性贝类毒素试剂盒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应用该试剂盒对广西钦州和防城港海域近江牡蛎样品各20个、北海海域文蛤样品20个,进行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全部试验过程在2h内完成,检测限0.02 ng/g,灵敏度为0.015 ng/g.应用ELISA法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成本低廉等特点,非常适于快速检测的实际需求,有望作为理想的筛选分析方法之一,在水产品质量快速检测、养殖区染毒情况调查以及上市贝类质量监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和10月在山东沿海5个地区的海产品市场共采集样品20份,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外标法定量,对贝类体内有机氯农药(HCHs、DDTs)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贝类体内HCHs未检出,DDTs的检出率为35%,均未超过相关国家标准。与国内其它海域的贝类相比,山东沿海贝类有机氯农药残留低,与2005年数据相比,其污染情况也有明显的改善。pp'-DDD和pp'-DDE占DDTs的主要部分,说明山东沿海近期污染源输入很少,DDTs的降解主要源于有氧降解。  相似文献   

5.
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重金属类环境激素监测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环境激素是指干扰动物与人体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2007~2008年对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罗非鱼、对虾、文蛤、牡蛎重金属类环境激素Hg(甲基汞)、Pb、Cd残留含量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Hg、Pb、Cd均有检出,检出率为20%~100%;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文蛤的3项重金属指标均无超标样品,合格率100%;牡蛎有1个样品出现Cd残留超标,该项指标超标率5%。而风险评估表明,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食用安全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6.
2009年对华南沿海部分海域牡蛎、文蛤和江珧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对牡蛎样品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海域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差异进行了讨论。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海域、不同种类、不同养殖季节的贝类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Cu、Zn在牡蛎样品中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在文蛤、江珧等样品中的含量。采用粗略的点估计方法,计算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量,对贝类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对于成年人,正常食用牡蛎、文蛤等产品,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量低于JECFA的推荐值,处于安全范围。而食用同量的江珧产品,Cd的摄入量超过JECFA的推荐值,存在危害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2009年对华南沿海部分海域牡蛎、文蛤和江珧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对牡蛎样品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海域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差异进行了讨论。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海域、不同种类、不同养殖季节的贝类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Cu、Zn在牡蛎样品中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在文蛤、江珧等样品中的含量。采用粗略的点估计方法,计算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量,对贝类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对于成年人,正常食用牡蛎、文蛤等产品,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量低于JECFA的推荐值,处于安全范围。而食用同量的江珧产品,Cd的摄入量超过JECFA的推荐值,存在危害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于2006—2011年间每年的3月份,在海南岛沿岸选取的4个重要港湾(马袅港、东寨港、八所港、榆林港)采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成体30只,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六六六(HCHs,包括α-、β-、γ-、δ-HCH)含量。结果显示,2006—2011年近江牡蛎体中HCHs含量范围是未检出~1.16 ng.g-1,平均含量是0.15 ng·g-1,与1985年海南岛贝类体内的HCHs残留量相比,20多年间浓度降低至原来的1/45。在这6年中HCHs含量于2006—2008年先略微下降,之后小范围上下波动,但总体上呈平稳的趋势;样品中HCHs区域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马袅港>东寨港>八所港>榆林港。通过对HCHs的组分特征分析,认为海南岛采样海域周围近年没有新的HCHs污染源输入。与世界其他海域贝类体内HCHs含量比较,海南岛沿岸牡蛎体内HCHs残留量较低,符合中国《海洋生物质量》一类质量标准。通过计算安全消费量,认为海南岛沿岸海域牡蛎体内HCHs致癌风险和暴露风险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
了解上海市贝类产品副溶血性弧菌(VP)污染状况,为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中毒防控和预警提供依据。采用GB/T 4789.7—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测定方法,从海瓜子、文蛤、牡蛎、花蛤、竹蛏、扇贝836份贝类中分离鉴定得到224株副溶血性弧菌,贝类产品平均带菌检出率为26.8%,其中扇贝和牡蛎的带菌率较高,分别为33.33%和33.13%。结果表明贝类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11.
赤潮毒素中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阐述了赤潮毒素中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的传播途径以及两种贝毒的种类、结构及其理化、毒理性质 ,着重介绍了腹泻性贝毒的分析、检测方法 ,包括小鼠分析法、大鼠分析法、肠回路分析法等生物分析法及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化学分析法。在麻痹性贝毒的分析、检测方法中着重介绍了小鼠法、免疫分析法、细胞毒性检测法等生物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化学方法。这些方法均被国内外各赤潮研究、检测单位所广泛采用 ,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Geologic evidence, supported by infinite carbon-14 dates and Middle Stone Age cultural associations, indicates that two open-air shell middens recently found at Sea Harvest and Hoedjies Punt, Saldanha Bay, South Africa, date from the terminal part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about 70,000 to 60,000 years ago. These middens are among the oldest known records for systematic human exploit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 anywhere in the world. The faunal contents of the middens suggest that the Middle Stone Age people who accumulated them utilized marine resources less intensively than their Later Stone Age successors in similar coastal settings.  相似文献   

13.
贝类产品中蛋白质、水分、脂肪含量丰富,容易引起微生物繁殖导致腐败变质,因此贝类防腐保鲜技术是重要研究方向。从贝类在保鲜过程中的物理、生化、感官的变化入手,综述了低温保鲜、气调保鲜、辐照保鲜、生物保鲜剂保鲜4 种贝类储藏保鲜技术,对各保鲜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同外界条件选择最合适的保鲜方法。指出当前国内贝类在保鲜过程中的问题,并对贝类保鲜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贝类养殖容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的贝类养殖产业出现大规模的病害事故,就其本质看是由于养殖区域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归纳国内外对于养殖容量概念的发展,比较各种概念的适用情况;对于养殖容量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估算,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相对成熟,应用较广的模型,并且评价各种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的贝类养殖产业出现大规模的病害事故,就其本质看是由于养殖区域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归纳国内外对于养殖容量概念的发展,比较各种概念的适用情况;对于养殖容量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估算,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相对成熟,应用较广的模型,并且评价各种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流式细胞术(FCM)在贝类倍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某种生物来说,体内细胞核内所含的DNA量总是一定的。利用流式细胞仪(FCM)可在短时间内准确测出细胞中DNA的含量,鉴别有机体的倍性。作者系统地介绍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鲍鱼、牡蛎、扇贝等经济贝类倍性的方法,包括机械法、化学法、抽取血液法及固定贝样的制备法等。另外,还报道了实验中新发现的一些现象,如牡蛎嵌合体及诱导过程中的非整倍体等。  相似文献   

17.
Australia antigen: de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in shellfis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ustralia antigen was found in clams contaminated by drainage of untreated sewage from a coastal hospital. In closed-system aquariums, the antigen was ingested by clams and transmitted to previously uninfected clams. In opensystem aquariums, the titer of Australia antigen decreased with time, suggesting viral concentration rather than replication.  相似文献   

18.
几种海水和淡水贝类的大宗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3种淡水贝和3种海水贝的大宗营养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体而言,这6种贝的水分含量相差不大,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却相差明显。其中,波纹巴非蛤和长竹蛏属于高蛋白贝类,其蛋白占干物质的75%,而其脂肪和灰分含量中等,分别占8%和14%左右;近江牡蛎和河蚌属于多脂肪贝类,其脂肪含量在所测贝类中最高,约占干物质的14%,而蛋白和灰分则相对较少,分别为14%和6%;螺蛳和中华圆田螺属于高灰分贝类,其灰分含量高达27%,蛋白居中(60%),而脂肪最低(3%)。在蛋白质量方面,这几种贝类的氨基酸评分总体略低于全鸡蛋蛋白,但其赖氨酸评分优于全鸡蛋蛋白,在与粮谷类的搭配上具有更明显的蛋白质增效作用。在脂肪质量方面,海水贝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EPA和DHA明显比淡水贝高,如属于海水贝的长竹蛏、波纹巴非蛤、近江牡蛎的EPA和DHA的含量总和分别为14.19%、25.51%和34.29%,而属于淡水贝的中华圆田螺完全不含EPA或DHA,海水贝在脂肪营养方面明显优于淡水贝。在矿物质营养方面,淡水螺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有开发成补充多种矿物质之天然膳食补充剂的潜力。本研究对指导人们按各自的营养需求选择不同的贝类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亮点:比较分析了3种海水贝和3种淡水贝之间的大宗营养成分,并按各种贝类的营养特点,将贝类初步分为3类,即以波纹巴非蛤和长竹蛏为代表的高蛋白贝类、以近江牡蛎和河蚌为代表的多脂肪贝类、以中华圆田螺和螺蛳为代表的高灰分贝类,这对引导人们按需选择贝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贝类的加工利用和开发各具特色高附加值贝类产品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培养材料的取材、组织的除菌净化、培养基及其添加成分、贴壁物质和环境因子的影响诸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虾贝类细胞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细胞培养技术在虾类和水生贝类中的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贝类产生异味的体内石油烃阈值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石油污染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 ,我国沿海的海岸带和近海的石油污染是海洋污染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海洋贝类由于特殊的生活习性 ,体内很容易积累石油烃 ,使贝肉生产异味 ,从而影响贝类的食用价值。但是 ,目前关于贝类体内积累石油烃产生异味的阈值研究比较少。本研究将石油烃加入贝类养殖水体中 ,观察贝肉内石油烃积累的规律 ,探讨贝肉内石油烃含量测定与感官评定方法 ,得出产生石油烃异味的阈值 ,同时对贝类石油烃净化的可能性作了探索。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试验用的贝类品种选用青蛤和文蛤 ,从上海市集市中选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