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以5年生赤霞珠为试材,在转色前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S-诱抗素,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诱抗素处理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其中,200~400 mg/L的S-诱抗素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但对平均单果质量无显著影响.因此,在宁夏酿酒葡萄产区,对转色前葡萄喷施200 mg/L的S-诱抗素不但可以显著提高赤霞珠葡萄的品质,而且可以使葡萄采前充分成熟.  相似文献   

2.
外源硒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 Rehd.‘Dangshan Suli’)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0(CK)、5、10、20 mg/L亚硒酸钠,研究了外源硒对梨果实外在品质、内在品质以及果实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硒有利于提高梨果实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硬度(FF)以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蔗糖和硒的含量;但喷硒对果实总糖和总酸含量,以及糖酸比影响不显著。喷施5 mg/L硒可使果实FF、SS和硒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10.09%、6.08%和35.71%(P0.05),使蔗糖含量极显著提高36.21%(P0.01);喷施10 mg/L硒可使果实单果质量和横径分别较CK显著提高11.16%和2.81%(P0.05);喷施20 mg/L硒可使果实单果质量和横径分别较CK极显著提高17.93%和4.22%(P0.01),但使果实维生素C(Vc)含量显著降低12.81%(P0.05)。叶面喷硒浓度与果实单果质量、横径和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果形指数和V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综合外源硒对梨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以及硒含量的影响,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宜喷施5 mg/L的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硒对藤茶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亚硒酸钠质量浓度0,25,50,100,150,200 mg/L的水溶液对藤茶进行叶面喷施,考察喷施硒后不同采摘时间藤茶中硒、黄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喷施100~200 mg/L硒溶液15~25 d后,藤茶硒含量明显增加;喷施50~200 mg/L硒溶液15~25 d后,藤茶中的黄酮、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提高,藤茶硒含量及各有效成分的含量均在喷施150 mg/L硒溶液20 d后采摘的叶片中达到最大值。【结论】叶面喷硒可以改善藤茶品质,提高其营养保健价值,最适施硒质量浓度为150 mg/L,采摘时间为喷硒后20 d左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2,4-表油菜素内酯 (EBR)对葡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葡萄光合效率和改善果实品质,以及油菜素内酯类化合物在酿酒葡萄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美乐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0.2、 0.4和0.6 mg/L) EBR,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EBR对葡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各EBR处理在葡萄的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均可提高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其中0.4 mg/L EBR提高效果较好,在果实膨大期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平均值分别较对照提高69.59%和20.87%; 0.2和0.4 mg/L EBR均可提高净光合速率,在果实膨大期,二者的净光合速率平均值较对照分别提高24.05%和18.38%,而0.6 mg/L EBR降低3.56%;在花后40 d, 0.2和0.4 mg/L EBR处理均显著提高RuBP羧化/加氧酶 (Rubisco)活性 (P<0.05,下同),较对照分别提高21.74%和31.30%,而0.6 mg/L EBR处理降低36.90%,抑制Rubisco活性; 0.4 mg/L EBR对净光合速率与各个光合色素相关性的提高效果较好,其中,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呈显著相关,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相关 (P<0.01);在成熟期, 0.2 mg/L EBR处理对促进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积累效果较好,含量分别达203.32和170.37 mg/g,各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单宁和总酚含量,其中0.4 mg/L EBR处理对单宁和总酚的降低效果较好,含量分别达7.59和5.26 mg/g,各EBR处理可促使果实提前完成转色。【结论】 0.6 mg/L EBR在处理前期会通过降低Rubisco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影响净光合速率, 0.4 mg/L EBR通过提高净光合速率、 Rubisco活性和光合色素提高植株光合作用,从而提高美乐葡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给酿酒葡萄生产中叶面钾肥种类及喷施浓度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酿酒葡萄品种贵人香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钾肥(磷酸二氢钾、硫酸钾、黄腐酸钾)、3个喷施浓度(0.2%、0.4%、0.6%),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在果实膨大期对葡萄叶面喷施钾肥,在葡萄果实成熟后测定其外观及品质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的钾肥对葡萄果实外观及品质有显著影响,在酿酒葡萄果实膨大期喷施适量钾肥可以提升葡萄果实外观和品质,建议在酿酒葡萄生产中叶面喷施0.4%硫酸钾或0.2%磷酸二氢钾肥液。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ABA、GA3和6-BA处理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改善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欧亚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l L.)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于转色期前7 d分别对果实进行不同质量浓度ABA、GA3和6-BA处理,研究葡萄果实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1)在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100和200 mg/L ABA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果实总糖、总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降低总酸、单宁和总酚含量,但2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2)不同质量浓度GA3处理总体上使葡萄果实中的总糖、总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有所提高,总酸、单宁和总酚含量降低,但不同质量浓度GA3处理对果实总糖和总酸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400 mg/L GA3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中的总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降低了单宁和总酚含量。(3)不同质量浓度6-BA处理使赤霞珠果实中的总糖含量略有提高,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400 mg/L 6-BA处理使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总花色苷和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单宁和总酚含量有所提高。【结论】100和200 mg/L ABA处理对赤霞珠葡萄果实部分品质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400 mg/L GA3处理对果实着色具有促进作用,而400 mg/L 6-BA对果实着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其不同生长时期全树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同时在其幼果期和膨大期用50 mg/L赤霉素(GA_3)蘸穗处理,以不全树喷施BR和不使用GA3蘸穗为对照,测定其果实的内在和外在品质指标,筛选出一种适合提高火焰无核葡萄生理特性指标的油菜素内酯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不使用BR+50 mg/L GA_3和0.8 mg/L BR+50 mg/L GA_3均有利于火焰无核葡萄颜色的形成,且0.8 mg/L BR+50 mg/L GA_3的花青素含量高,其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pH和Vc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均高于对照。经综合分析表明,0.8 mg/L BR+GA_3蘸穗处理有利于提高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可为吐鲁番地区火焰无核葡萄栽培管理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对不同葡萄品种果实含硒量、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喷施硒肥可以有效改善葡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其中,巨峰以50 mg/L硒浓度处理的果实含硒量最高、品质最好、耐贮性最佳;阳光玫瑰以70 mg/L硒浓度处理的果实含硒量最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设施栽培的3a生‘阳光玫瑰’和‘巨峰’葡萄品种为试材,分别以0、30、50、70mg/L浓度的亚硒酸钠进行叶面喷施,研究硒对不同葡萄品种果实及叶片的含硒量、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喷施硒肥可以有效的改善葡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其中巨峰以50mg/L处理的果实含硒量最高、品质最好、耐贮性最佳。阳光玫瑰以70mg/L处理的果实含硒量最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硒硫配施对大蒜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蒜3号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和硫酸钠对大蒜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硫浓度200 mg/L、硒浓度20~30 mg/L的溶液,能显著提高大蒜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提高光合参数值、改善光合性能;同时,对大蒜鳞茎和蒜薹积累营养物质、提高品质的效果最佳。喷施硫浓度100 mg/L、硒浓度20 mg/L的溶液,大蒜鳞茎和蒜薹的产量及外观品质达到最大值,单蒜头鲜质量、蒜头横径、单蒜薹鲜质量及蒜薹长度比对照分别提高37.3%、30.3%、47.0%和45.7%。  相似文献   

11.
基质施硒对生菜富硒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北方常见的生菜为材料,采用无土基质栽培方式,进行不同梯度水平的施硒试验,研究生菜富硒效果以及硒对生菜体内叶绿素、Vc含量的影响,为富硒蔬菜无土基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基质施硒可以有效地提高生菜中有机硒的含量,改善生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硒的生理功能及富硒水果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硒是生态环境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在植物、动物、人体中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硒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它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抗氧化功能、参与蛋白质代谢及提高抗逆性的作用;硒在人体中的抗癌、防癌、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衰老及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水果中硒的含量、成分和赋存形态,果树累积硒的动态分布及与土壤的关系,提高水果含硒量的研究等。根据富硒水果开发的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硒肥对澳洲坚果果仁硒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宜的种植用有机硒素可提高澳洲坚果果仁中硒含量和产量,硒含量随施硒浓度减少而降低,产量随施硒浓度的减少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根施硒肥对黄瓜产量和硒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不同富硒肥料对津优1号黄瓜种苗生长发育、结果质量及果实富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硒矿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果实质量和果实硒含量,并使果实中的硒含量达到了0.086 3 mg·kg-1。天然矿物质富硒肥、竹荪富硒肥、亚硒酸钠3种硒肥对黄瓜苗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施用特效螯合硒肥的果实中硒含量达到了0.168 5 mg·kg-1,但是综合生长情况不是最优。本试验为将来探索施用富硒肥料种类及用量、有效的提高果蔬类植物产量及使植物合理富硒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15.
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栽培方式,进行不同处理水平的施硒试验,研究外源硒对小白菜富硒效果及产量的影响,为富硒蔬菜无土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一定施硒浓度范围内,小白菜对硒的吸收随外源硒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外源硒对其产量的影响表现在:较低含量硒对小白菜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较高含量硒对小白菜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小白菜对硒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可为人体提供有效的生物有机硒。  相似文献   

16.
土壤施硒对魔芋含硒量与吸硒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定的土壤施硒范围内,魔芋叶含硒量为2.648-343.946μg/g,球茎含硒量为1.560~101.906〉g/g,呈现叶大于球茎的规律,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魔芋叶、球茎的吸硒量分别为0.012~1.906mg/pot、0.142~9.731mg/pot,呈现球茎大于叶的规律,亦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魔芋叶、球茎的吸硒量占每株魔芋总吸硒量的比例分别为7.89%~16.38%、92.11%~83.62%,这表明球茎的吸硒能力大于叶;魔芋对土壤施硒的利用率为7.26%~15.47%,与某些条件下植物对磷肥的利用率相当。  相似文献   

17.
硒肥对谷子产量因子及其籽粒富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富硒谷子生产中硒肥的合理使用,探究硒肥对谷子生长及其籽粒硒吸收的影响,对谷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15、30、60、120 g·hm-2)的有机硒肥(生物富硒增效剂)和无机硒肥(亚硒酸钠),分析不同硒肥对谷子穗部性状、籽粒硒含量、硒存在形态及叶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两种硒肥均可增加谷子的出谷率和籽粒硒含量,无机硒肥效果优于有机硒肥,喷施60 g·hm-2的无机硒肥出谷率达9280%,硒含量达1.09 mg·kg-1。硒形态分析显示,籽粒中的硒主要以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两种有机形态存在,无机硒肥处理组中两种有机硒的含量均高于有机硒肥处理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硒肥对籽粒的叶黄素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认为,无机硒肥亚硒酸钠可作为生产富硒谷子的硒肥,其效果优于有机硒肥。  相似文献   

18.
吴得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108-110
[目的]研究喷施硒肥对产量及硒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新丰2号水稻为材料,通过布设大田试验,研究喷施硒肥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硒含量的影响。[结果]3个处理的株高依次为WT(103.3 cm)、OT(97.6 cm)、CK(91.3 cm),与CK相比,OT、WT处理的株高分别增加了6.3、12.0 cm,增幅分别为6.9%、13.1%。CK、OT、WT处理的千粒重分别为27.3、28.3、29.5 g,与CK相比,OT、WT处理千粒重分别增加了1.0、2.2 g,其增幅分别为3.7%、8.1%。喷施硒肥对CK、OT、WT处理的穗长没有显著影响。喷施硒肥能显著增加水稻的产量(P0.05)。与CK相比,OT、WT处理的小区产量增幅分别为8.3%、16.7%。喷施硒肥对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CK、OT、WT处理的水稻籽粒中硒含量为0.04、0.12、0.18 mg/kg,与CK相比,OT、WT处理的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分别增加了0.08、0.14 mg/kg,增幅分别为200%、350%。[结论]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期后6 d,喷施硒肥对于水稻产量提升及硒含量的增加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及主要农作物硒生物强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硒对植物的作用、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硒肥的应用效果、主要农作物硒生物强化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硒的生物学功能及植物的富硒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硒在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植物吸收聚集硒的影响因素,并就植物吸收富集硒的机理作了阐述,对今后植物硒的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