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为提高大杯蕈菇柄多糖的得率,缩短提取时间,将大杯蕈菇柄通过加工制成粗粉(20目)、超微粉(300目),以水提醇沉法提取大杯蕈菇柄粗粉和超微粉中的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其粗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大杯蕈菇柄多糖溶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杯蕈菇柄超微粉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80℃、料液比1∶40、提取次数2次,多糖得率8.93%;粗粉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90℃、料液比1∶40、提取次数1次,多糖得率5.86%。超微粉提取多糖和粗粉相比,提取时间缩短了1/2,多糖得率提高了3.07个百分点,多糖纯度提高了12.14个百分点,体现了省时、高效的优势。超微粉碎技术能显著提高大杯蕈菇柄多糖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2.
田红林  张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96-8497,8505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前后金银花中绿原酸溶出量的变化及显微特征。[方法]用不同时间超声提取超微粉与普通粉,并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然后采用生物显微镜进行显微特征观察。[结果]金银花超微粉碎后绿原酸的溶出量和溶出速率明显提高;金银花超微粉颗粒均匀,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结论]超微粉碎有助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溶出,植物细胞破壁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陈奕龙  李世杰  郑少燕  张丹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02-11703,11759
[目的]探讨粉碎工艺技术对南板蓝复方饲料添加剂中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以主药南板蓝根中有效活性物质腺苷及臣药银花藤中绿原酸为溶出指标,分析超微粉碎对南板蓝复方饲料添加剂溶出度的影响。[结果]超微粉颗粒中腺苷和绿原酸溶出度明显高于普通粉颗粒。超微粉碎技术能显著加快南板蓝复方饲料添加剂中腺苷和绿原酸的溶出速率,从而缩短提取时间,避免有效成分在长时间提取过程中被破坏,同时也极大节约了能源。[结论]超微粉碎技术可明显提高南板蓝复方饲料添加剂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
超微粉碎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其春  林梅香  洪燕萍  陈锦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84-5885,5917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银杏叶细粉和超微粉进行观察;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细粉和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结果]银杏叶超微粉在电镜下观察难以看到完整的细胞结构,绝大多数细胞破壁;银杏叶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比细粉高(P<0.05);在超声波提取或简化提取(开水冲搅)下,银杏叶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分别比细粉提高了10.0%和11.8%(P<0.05)。[结论]超微粉碎可提高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量。  相似文献   

5.
以香菇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超微粉碎处理对香菇柄多糖提取的影响.显微观察和粒径分析表明,香菇柄超微粉多为短小菌丝纤维,中位径为5.16 μm,且粒径分布较均匀.不同提取时间比较试验表明,香菇柄超微粉多糖溶出率平均为粗粉多糖溶出率的2.17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得出香菇柄超微粉提取多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90℃,液料比为30:1(mL·g),提取两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茶多糖的提取得率。[方法]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对鸭屎香单枞茶进行前处理,利用超声波辅助结合正交试验对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鸭屎香单枞茶多糖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结果]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70℃、提取2次和料液比(g/mL)1∶30,在该提取条件下,鸭屎香单枞茶多糖的平均提取得率达到6.72%。体外抗氧化结果得出,鸭屎香单枞茶多糖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清除率变化趋势与茶多糖浓度呈正相关;体外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茶多糖对4种菌株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最低抑菌浓度为3.125 mg/mL。[结论]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简单,得率高,抗氧化活性好,为鸭屎香单枞茶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超微粉碎技术是当今国内外食品加工的关键技术,粉碎速度快、原料利用率高、污染小、粉体粒径小且均匀.文章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超微粉碎技术及近年来该技术在提高多酚、黄酮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等生物活性物质溶出率,开发新型功能食品和风味食品,提高废弃生物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李莺  齐建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82+2084-2082,2084
[目的]比较黄精愈伤组织、新鲜黄精和炮制黄精中多糖的含量,为黄精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声细胞粉碎法提取组织培养黄精愈伤组织、新鲜黄精和炮制黄精中的多糖。[结果]新鲜黄精中多糖含量最高,愈伤组织中其含量与新鲜黄精接近,炮制黄精中多糖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为黄精多糖的开发利用及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醇提药渣提取黄芪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从醇提药渣中提取黄芪多糖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采用水为提取溶剂,用搅拌回流方法提取黄芪经乙醇提取后所得药渣中的黄芪多糖(APS)。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提取温度、固液比及提取时间对APS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黄芪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00℃,固液比1∶16,提取2 h;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次数为3次,乙醇沉淀APS的最佳浓度为70%。与直接从黄芪生药中提取多糖相比,从醇提药渣中提取得到的黄芪多糖粗提物得率有所降低(从24.58%下降到12.93%),但纯度却大大提高(从74.87%提高到93.27%)。[结论]该方法能综合利用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减少中药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0.
黄芪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水提醇沉、碱提醇沉及碱醇提醇沉等方法提取黄芪多糖,并用不同的絮凝剂对提取的粗黄芪多糖进行纯化,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碱醇提醇沉得到的多糖最多,并且纯度也较高。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可以较好地除去黄芪多糖提取液里的杂质,进而提高黄芪多糖的纯度。  相似文献   

11.
吕乔  陈长清  孙海峰  畅晓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04-7306,7309
[目的]研究超高压提取茯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茯苓多糖的超高压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以茯苓叶多糖的得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超高压压力、pH、料液比和保压时间对茯苓多糖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茯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压力250 MPa、pH 10、料液比1∶15 g/ml、保压时间12 min,此条件下茯苓多糖提取率为2.64%,纯度为24.61%。在卷烟中的初步应用显示,添加0.6%的茯苓多糖提取物后,能显著增加卷烟香气量和香气质,各香韵间的协调性较好,杂气降低,余味舒适,综合效果相对较好。[结论]同传统方法相比,超高压提取方法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是提取茯苓多糖的适宜方法,研究可为茯苓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金针菇、平菇多糖体外复配的抗氧化活性,以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为评价指标,探究多糖复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金针菇、平菇为原材料,优化多糖提取条件,然后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测定其对OH?和O2-?清除率,研究复合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单一多糖进行比较。[结果]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热水浸提温度为90℃。在此条件下,金针菇得率为1.25%,多糖纯度为84.3%;平菇得率为1.46%,多糖纯度76.4%。复合多糖清除OH?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金针菇多糖∶平菇多糖=5∶1的复配比例下会体现良好的协同性,优于单一多糖。复合多糖清除O2-?的能力也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尤其在低浓度下,金针菇多糖∶平菇多糖=3∶1复配时具有比单一多糖更好的协同性。[结论]食用菌多糖的复配能有效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活性三七药材质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王承潇  崔秀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457-12460,12471
[目的]将活性三七与普通干燥三七不同部位进行质量特征对比研究,为建立活性三七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显微结构、红外光谱、重金属残留、各皂苷含量、有效成分溶出率及醇溶浸出物含量等分析测试手段,同时对活性三七与普通干燥三七进行定性鉴别与定量研究,分析其有效成分和特征结构的变化.[结果]显微结构有差异;红外光谱特征区相同,指纹区有差异;活性三七重金属残留低于普通干燥三七;活性三七各皂苷含量、有效成分溶出量及醇溶浸出物均高于普通干燥三七.[结论]三七药材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后,具有明显的特征结构,质量优于普通干燥三七.  相似文献   

14.
超微粉碎对鱼腥草中金丝桃苷和槲皮苷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了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鱼腥草中主要功能性成分金丝桃苷和槲皮苷溶出量的影响.色谱条件为:Sh im adzu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体积分数)冰醋酸(体积比为16∶84)、流速1.0 m.m 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表明,超微粉碎不会改变鱼腥草固有的功能性成分,还能提高金丝桃苷和槲皮苷的溶出量,超微粉分别比细粉提高34.45%和40.21%.  相似文献   

15.
海参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韩秋菊  马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71-8072,8074
[目的]研究海参多糖的提取与纯化工艺。[方法]以大连产刺参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提取法对海参多糖进行提取和纯化。[结果]海参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KOH浓度为3%,料液比1∶50,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60℃。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20.69%,适于提取海参多糖。采用过氧化氢脱色和醋酸钾沉淀法去除蛋白,海参多糖的最终得率为7.96%,纯度为82.39%。[结论]该研究为刺参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发状念珠藻多糖的提取及其对农作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发状念珠藻多糖的提取、开发及生物学活性研究提供试验及理论基础。[方法]以发状念珠藻为材料,用石油醚脱脂脱色素,80%的乙醇去可溶性小分子糖类,用水作提取剂,98℃下提取3次,每次3 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三氯乙酸脱蛋白,SephadexG-50层析纯化,醇析后冷冻干燥,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发状念珠藻多糖得率为15.8%~19.7%,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明显,是一种含氨基和β-糖苷键,不含硫酸基的多糖。当多糖浓度为1.0 mg/L时油菜种子、小麦种子、水稻种子和胡麻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4.29%、12.79%、4.40%和15.48%,而多糖浓度为2.0 mg/L时白菜和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1.24%和22.5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马尾藻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梯度醇提和101果汁澄清剂提取马尾藻多糖,经纯化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多糖含量。[结果]101果汁澄清剂法提取的马尾藻多糖含量和纯度均优于其他2种方法,精制马尾藻多糖的含量为6.55%,红外光谱确认为较纯的多糖结构。[结论]101果汁澄清剂法提取马尾藻多糖的方法为最优,稳定且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8.
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散中栀子苷和小檗碱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了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散中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和小檗碱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未改变黄连解毒散固有的药效学成分,可增加栀子苷和小檗碱的溶出量,在超声提取下超微细粉中栀子苷和小檗碱含量分别比细粉提高26.26%和37.07%.  相似文献   

19.
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比较了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溶出量的影响.采用Nova-PakC18色谱柱(3.9mm×150mm),以甲醇∶重蒸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UV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未改变黄连解毒汤固有的药效学成分,并可增加黄芩苷的溶出量,在超声提取下超微细粉中黄芩苷含量比细粉提高32.51%;而在简化提取(开水冲搅)下,超微细粉中黄芩苷含量比细粉提高51.23%.  相似文献   

20.
娄在祥  王洪新  杨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02-8103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茶薪菇多糖的影响因素。[方法]用水作溶剂,超声波作辅助手段,从茶薪菇中提取多糖,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作用功率、溶剂量、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茶薪菇多糖的最适条件为:料液比为1g:20ml,超声波作用功率为500W,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2.5h,提取次数为2次。茶薪菇多糖提取得率可达78.81%,所得多糖纯度较高,蛋白质含量低于0.1%。[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茶薪菇多糖的方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时间短、节省能源、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