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粉虫氨基酸水解液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水解黄粉虫原虫适宜的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水解黄粉虫蛋白是最佳选择。并对影响酶解反应的因素进行了选择和分析,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黄粉虫与水的重量比为30:105,酶作用量为黄粉虫重量的0.5%,控制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5h,pH=8.0。在此基础上,针对一酶水解的特异性,蛋白质水解率低的问题,进行了提高其水解率的研究,结果发现,采用脱脂,浸提,双酶水解等处理可大大提高蛋白水解率。  相似文献   

2.
以黄粉虫为原料,以水解度(DH)和水解多肽液的还原能力为指标,研究胰蛋白酶法制备黄粉虫多肽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pH、温度、酶用量、固液比的正交试验水平;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及确定酶解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H对酶解反应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和酶用量,固液比对酶解反应的影响最小;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8.5,温度为46℃,酶用量为1.8%,固液比为1∶10,酶解时间为4h,DH为13.223%。  相似文献   

3.
双酶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组合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进行优化,为获得高活性黄粉虫蛋白多肽及有效利用黄粉虫蛋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解度和酸溶性肽得率为指标,研究了酶解时间、酶活比、料液比、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6种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因素(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结果】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水解黄粉虫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120 min,酶活比1∶1,料液比1∶3,加酶量23.41 mg/g,pH 8.77,酶解温度53.41℃。【结论】利用优化双酶水解条件制得的低分子多肽的水解度高达21.61%,酸溶性肽得率为92.09%。  相似文献   

4.
黄粉虫原白分析及酶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实验对黄粉虫原白的各种氨基酸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酶水解的方法对黄粉虫蛋白质进行水解,确定了最佳酶水解条件,加酶量0.08%,温度55℃,时间8h,pH为8。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并结合分光光度法,对黄、黑2种色型黄粉虫( Tenebrio molitor L.)各发育期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色型黄粉虫的各发育期,共发现迁移率不同的酯酶同工酶酶带15条,这些酶带分布于5个不同的泳动区;黑色型的幼虫和成虫分别比黄色型的幼虫和成虫各多1条特征性酶带;同一色型黄粉虫各发育期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酶活性强弱及迁移率也变化较大,卵期的酶带数最少(4条)、最弱,其中2条为卵期的特有性酶带.酶活性检测进一步表明:从卵至成虫期,黑色型黄粉虫的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磷酸酯酶(ACP和AKP)活性均比黄色型黄粉虫高;同一色型黄粉虫各发育阶段的CarE、AchE及ACP和AKP活性也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即:卵期<成虫期<蛹期<幼虫期.上述结果为黄粉虫的抗药性研究及品种选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纤维素酶降解底物谷草,从预处理、残渣重复利用、反应条件几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酶解温度为45 ~50 ℃;pH 为4 ~5 ; 反应时间大约21 h 。增加酶用量能提高酶解产率,但从投入产出比考虑,以酶底物比4 % 为好。残渣重复利用而不增加酶,酶解产率翻一番。秸秆全株叶茎结构不同,酶解产率也不同。搅拌和振荡有利于酶解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多水平试验研究黄粉虫蛹蛋白的添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采用多因素多水平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黄粉虫蛹蛋白浆与白砂糖、干酵母、鸡蛋和奶粉的含量对面包感官的影响,最终筛选出黄粉虫蛹蛋白面包的最佳配方,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黄粉虫蛹蛋白浆可以显著增加面包的蛋白含量(P<0.05),提高其营养价值;黄粉虫蛹面包的最佳配方为:黄粉虫蛹添加量20%、白砂糖18%、干酵母1%、鸡蛋10%、奶粉6%、食用盐1%、食用油0.5%、面包改良剂0.75%(以高筋粉的重量为基准),最佳烘焙温度为180℃/210℃(面火/底火),烘焙时间25 min。面包中添加黄粉虫蛹蛋白不仅能改善风味,还能增强其营养,这对黄粉虫蛹作为资源昆虫在食品中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因素多水平试验研究黄粉虫蛹蛋白的添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采用多因素多水平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黄粉虫蛹蛋白浆与白砂糖、干酵母、鸡蛋和奶粉的含量对面包感官的影响,最终筛选出黄粉虫蛹蛋白面包的最佳配方,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黄粉虫蛹蛋白浆可以显著增加面包的蛋白含量(P<0.05),提高其营养价值;黄粉虫蛹面包的最佳配方为:黄粉虫蛹添加量20%、白砂糖18%、干酵母1%、鸡蛋10%、奶粉6%、食用盐1%、食用油0.5%、面包改良剂0.75%(以高筋粉的重量为基准),最佳烘焙温度为180℃/210℃(面火/底火),烘焙时间25 min。面包中添加黄粉虫蛹蛋白不仅能改善风味,还能增强其营养,这对黄粉虫蛹作为资源昆虫在食品中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性蛋白酶对碱预处理过的冷榨花生饼进行酶解的工艺研究。以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为单因素进行了单因素酶解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水解度为响应值对酶解条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pH 6.7、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2.5 h、加酶量为6 500 U/g底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黑色型黄粉虫各虫态及龄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研究,为其物种鉴定和大规模饲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不同发育时期的黑色型黄粉虫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结果]黑色型黄粉虫各虫态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且不同龄期的幼虫之间和不同性别成虫之间也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发育时期黑色型黄粉虫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存在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品种选育、体色分化及免疫防御研究提供参考,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并结合分光光度法,对黄、黑2种色型黄粉虫各发育期的酚氧化酶(包括单酚氧化酶和二酚氧化酶)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色型黄粉虫的各发育期,共发现迁移率不同的单酚氧化酶(MPO)同工酶酶带6条、二酚氧化酶(DPO)同工酶酶带5条,其中MPO酶带分布在3个泳动区,DPO酶带分布在2个泳动区,黑色型卵比黄色型卵多1条MPO特征性酶带;并且黑色型卵、幼虫和成虫的MPO和DPO活性显著高于黄色型卵、幼虫和成虫;但在蛹期,MPO活性黄色型比黑色型高,而DPO活性则是黑色型比黄色型高;此外,同一色型黄粉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MPO和DPO同工酶酶带数、酶活性强弱及迁移率变化明显,其中,卵期有MPO和DPO特有酶带各1条,幼虫期只有1条DPO特有酶带;同时,各发育阶段的MPO和DPO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变化规律不同,由卵至成虫期,MPO活性变化趋势为:卵期>蛹期>成虫期>幼虫期,DPO活性变化趋势为:幼虫期>成虫期>蛹期>卵期。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黄粉虫的体色分化、免疫防御和品种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黄粉虫粪沙不同用量对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黄粉虫粪不同施用量对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黄粉虫粪分别按土壤重量的01、.5%、2.5%3、.5%与土壤混合均匀。结果表明1,.5%黄粉虫粪处理油菜产量最高。黄粉虫粪不同用量对油菜光合速率、叶片养分含量及品质无显著影响,表明黄粉虫粪对油菜的增产作用除了其中的营养元素,还有其它因素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制备鸭肉香精较优的反应基料,采用蛋白酶对鸭肉蛋白进行酶解.结果表明:复合风味蛋白酶和肉类水解专用酶对鸭肉蛋白的水解效果优于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前二者复配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底物比(酶活性与底物蛋白质质量的比)1500 U/g,初始 pH 8.0,酶比(蛋白酶酶活性的比)为3∶1(复合风味蛋白酶与肉类水解专用酶的酶比);在该条件下水解3 h 得到的酶解液水解度约达36%;用水解度约36%的酶解液参与美拉德反应的产物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14.
金华火腿副产品酶解物的MRPs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金华火腿副产品酶解物的组成,研究其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酶解物的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高效凝胶过滤色谱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情况。通过与葡萄糖、木糖进行反应制备MRPs,经体外试验评定MRPs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酶解物中游离氨基酸占5.52%,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1.68%;酶解物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180—500 D的成分组成。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金华火腿副产品酶解物的MRPs颜色不断加深,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还原力均呈上升趋势。酶解物与木糖的反应速度相对较快;在反应90 min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还原力显著高于与葡萄糖的反应产物,抗氧化活性更强。【结论】金华火腿副产品酶解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主要由2—4肽构成,与葡萄糖、木糖反应所得的MRPs均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DNS法对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所产的木聚糖酶进行测定,研究其最适反应pH,最适反应温度,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等酶学性质,采用薄层层析TLC 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该酶的酶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的最适pH值为4.5,在pH3.5~6.0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55 ℃,耐热稳定性良好;Mg2 ,Zn2 ,Ca2 对木聚糖酶活性有促进作用;Cu2 ,Ba2 ,Fe3 等对木聚糖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TLC,HPLC测定结果显示,木聚糖酶酶解产物主要以木二糖、木四糖等低聚糖为主,而木糖含量很低;该木聚糖酶是相对单一的内切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16.
张海波  陈正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16-9118
利用酶解法去除麦麸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对影响反应的工艺参数:酶解时间、温度、固液比及加酶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固液比1:12,水解温度100℃,加酶量3ml,酶解时间20~30 min;碱性蛋白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固液比1:12,水解温度50℃,加酶量0.3g,酶解时间120min;酶解后木聚糖的质量分数增加了30%左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碳氮源对里氏木霉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以及纤维素酶水解稻草的条件。[方法]通过添加不同的碳源和不同浓度的酵母粉,探讨里氏木霉合适的发酵条件;使用不同添加量的纤维素酶对稻草进行酶解;分别利用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混合酶对稻草进行酶解反应。[结果]利用乳糖和稻草的复合碳源和12 g/L的酵母粉进行水解时,纤维素酶活性较高。酶解适宜的酶用量为每克稻草底物200 U的滤纸酶。用纤维素酶及木聚糖酶混合酶酶解稻草96 h的酶解得率为65.4%。[结论]该研究可为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生产和酶解稻草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复合酶法水解大麦虫蛋白制备酸性多肽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复合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对大麦虫蛋白进行控制酶解,研究酶解时间、酶活比、底物浓度、酶解温度、pH与加酶量等对酶解反应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并对大麦虫酸性多肽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了测定评价.结果表明,酶解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5%,时间120 min,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1∶1,pH 8.71,温度48℃,加酶量16.91 mg/g.该酸性多肽对(O)_2~(-·))、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具有很强还原力.利用优化工艺制得酸性肽得率为79.05%.  相似文献   

19.
年论文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7):108-109,113
【目的】优化风味酶酶解花生蛋白工艺。【方法】探讨酶浓度、pH、底物浓度、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花生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对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风味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为7.0、酶浓度0.2g酶倌花生蛋白、底物浓度5%、酶解时间6h,最佳条件下水解度为26.12%:【结论】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酶浓度,酶解时间和pH值。  相似文献   

20.
胰蛋白酶酶解鹿血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胰蛋白酶对鹿血的酶解作用,以酶解产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分析了酶浓度(酶∶蛋白)、底物浓度(鹿血∶水)、p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是酶浓度为8%,底物浓度(鹿血∶水)为1∶3,pH值为7.5,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为55℃.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可达91.63%和94.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