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随着农林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部分农林类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略有下滑;同时,农林类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总体上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受到了社会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以农林类硕士研究生就业率统计问题为切入点,对当前农林类硕士研究生就业率统计过程中存在的统计程序不规范、统计时间过早、统计指标过少,缺少权威解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当前农林类研究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及英国的就业率统计方法,为改进我国农林类研究生就业率统计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选取国内2015年研究生毕业人数超过1000名的9所农林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分析样本,分别从毕业生结构组成、就业率、就业行业分布、单位性质、就业地域等方面着手,对当前农林院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并就从中发现的问题和可行性对策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胡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55-14156,14159
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林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指出社会环境因素、就业机制、教育体制与思想工作、学生自身原因,是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最后提出了农林类院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对策与能力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鑫  赵聪 《河南农业》2016,(33):43-44
长期以来,林业在社会中一直属于弱势行业,农林类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虽然农林类高校对研究生德育工作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在创新性方面仍存在不足。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研究生"我的外业日记"德育精品项目为例,分析总结提炼专业精神、培养人文素质模式的必要性,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以期为探索农林类高校德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结合农林院校的专业特点,以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为例,对我国农林院校研究生的就业态势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地方农林类院校农学类研究生招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生源数量严重不足、优秀生源大量流失、复试有效性削弱、研究生培养缺乏个性、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针对这些新问题,国家应加大对农学门类学科的投入,扩大农林院校推免生的推荐比例;学校应努力加强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出台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高度重视和广泛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职农林院校女大学生就业趋向的调查和分析,指出在应届毕业生中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较为悲观,女性受调查者中89.3%的人认为就业有难度或很难就业;随着对专业和行业的深入了解,不同年级在校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呈现明显差别;在高校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女性就业观念.文章指出造成高职农林院校女大学生就业趋向的原因是政府、高校、家庭和女大学生本身多方面的原因,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从宏观到微观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农林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某高校300名农林类研究生学术素养的调查,分析影响农林类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因素,提出提升农林类研究生学术素养思路:一是加强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提高自律意识;二是完善学术管理评价制度,引导研究生潜心学术研究;三是建设优良学风,优化学术环境,促进环境润育;四是加强导师培训,发挥导师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9.
捐赠收入是当前我国农林类高校教育基金会的主要资金来源,扩大捐赠收入规模对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我国农林类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现实困境,以4Cs理论为分析框架,从捐赠主体需求、额外支付成本、捐赠便利以及组织与捐赠者的沟通4个方面对影响捐赠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优化政府及高校捐赠策略、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队伍建设以及完善信息披露等应然策略,以期扩大农林类高校教育基金会捐赠收入,为农林类高等教育的资金供给提供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苏地区某农业高校2010-2014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专业近五年的平均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就业情况理想。进一步分析得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升学率较高,但研究生考取率、出国率和自主创业率相对偏低;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均有一定比例,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民营企业工作,而且就业岗位以经营管理类为主;就业地域以长三角地区为主。针对以上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当前农林院校动物科学类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探讨了4个方面的就业工作经验,即完善毕业生工作机构,优化学生就业条件;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多渠道引导就业观念;积极开拓用人市场,多渠道促进学生就业;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毕业生日常管理工作。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增强农林高校服务“三农”能力的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农服务、为农输送人才是农林高校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农林产业的弱势地位、高等农林教育缺乏吸引力、办学经费不足、就业渠道不畅、行业支持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农林高校为"三农"服务能力的发挥,应进一步提高农林高校的地位,建立涉农专业免学费制度和多部门合作协调制度,健全农林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构建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增强农林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农林院校毕业生与其他四所非农林院校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征的调查及比较,分析了农林院校毕业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对择业观的影响,并就农林院校毕业生阳光心理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据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农林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四川农业大学农科硕士就业情况的分析结果显示,单一的学术型硕士教育与社会需求多样化之间的不适应,是造成就业危机与人才紧缺并存的主要原因。提出应通过优化学位教育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资源建设等途径来改革单一的学术型硕士教育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5):234-236
梳理了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现状,将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对农林教育地位、作用认识不足,优质生源不足,农林教育发展阻力大,办学条件与发展需求存在矛盾,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农林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乐观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对策,要求提高对农林教育的认识,提高农林生源质量和拓展就业渠道,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808-5809
针对当前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引导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研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农业科研活动对我国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影响,介绍了农业高校学生参与农业科研的主要方式,如参加课外的农业科研活动、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把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提出农业高校学生通过参加农业科研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创新思维、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个人沟通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强学生择业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四川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就业情况和四川省农业系统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及新兴岗位预测,综合分析了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与学校人才培养情况,认为四川农业发展是农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根本保证,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关键,从政府管理、学校课程体系、教学建设与改革、实践教学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提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和服务"三农"的建议,对农科本科教育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农科本科教育科学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作为弱势群体的农业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难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竞争压力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业高校的自主创业竞争力,文章以农业高校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呆用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不同性别和专业类别农业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农业高校大学业的性别差异对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理工类专业与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态度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下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意愿低于理工类专业学生;进而提出农业高校应针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鼓励不同专业学生在创业活动中积极开展合作,并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教育,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