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leaf virus,CTLV),柑橘裂皮病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和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 HLB)亚洲种病原(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s)是重要的柑橘嫁接传播病原。本文建立了同时检测HLB病菌、CTV、CEVd 和CTLV 4种柑橘嫁接病原的一步法、双温多重PCR检测技术体系,同时在体系中设置内参基因。应用该体系快速评价了4种嫁接传播病原在田间侵染情况,结果表明28个田间样品CTV、CEVd、CTLV和HLB感染率分别为89.3 %、17.9 %、10.7 %和28.6 %,接近半数样品为混合感染。并且将该方法应用于快速评价茎尖嫁接苗病毒的脱除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 CTV)和柑橘黄脉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 CYVCV)在广西柑橘上的发生?分布及其遗传变异情况, 于2020年至2021年对百色?北海?崇左?贵港?桂林?河池?贺州?来宾?柳州?南宁?梧州和玉林等12个柑橘产区进行了病毒病调查?采用RT-PCR对采集样品进行了病毒检测, 并基于病毒分离物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采集的737份柑橘样品中, CTV的检出率为20.62%, CYVCV检出率为18.32%, CTV的检出率略高于CYVCV?病毒复合侵染的现象在采集的柑橘样品中普遍存在, CTV和CYVCV复合侵染率高达34.50%?对RT-PCR产物测序共获得12个CTV分离物和6个CYVCV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 CTV和CYVCV的CP基因序列都较保守, CTV分离物的遗传进化与地理来源?寄主来源均没有明显相关性, 但CYVCV分离物的遗传进化与地理位置具有相关性, 而与寄主来源无明显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CTV和CYVCV在广西的流行情况以及柑橘病毒病的检疫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柑橘衰退病毒含量对其蚜传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毒源植株和蚜虫中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的发生情况与蚜虫传播CTV能力的关系,将褐色橘蚜、棉蚜、橘二叉蚜和绣线菊蚜置于分别感染了4个CTV分离株的锦橙上取食24 h后,运用巢式RT-PCR和实时RT-PCR检测蚜虫和锦橙的带毒情况,并分析蚜虫的传毒能力。结果显示,蚜虫中CTV的平均带毒率为0.76~0.84,其中棉蚜的最高,其次为绣线菊蚜、褐色橘蚜和橘二叉蚜。锦橙中各CTV分离株的含量差异不大,与蚜虫传毒效率间无显著相关性;也未发现蚜虫带毒率与其传播CTV能力之间存在相关性。蚜虫体内CTV的含量为5.36×103±2.33×103~2.01×106±3.67×105拷贝,褐色橘蚜中含量最高,其次为棉蚜、橘二叉蚜和绣线菊蚜;且高蚜传能力CTV分离株在褐色橘蚜体内的含量远高于低蚜传能力分离株。表明蚜虫体内CTV的含量可能与蚜虫传毒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柑橘碎叶株系(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在中国柑橘产区的发生分布及其分子特性,于2017—2021年对我国12个柑橘主产区开展系统调查,并采用多重比对以及系统发育分析法对CTLV的全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2个柑橘主产区采集的2 012份疑似样品中检测出413份感CTLV阳性样品。除陕西省外,其余11个柑橘主产区样品中均检测出CTLV,并且柚类样品中CTLV的检出率最高,达到32.31%。对分离获得的22株CTLV毒株和已知的7株CTLV以及5株ASGV毒株进行全序列分析,发现所有34株毒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78.6%~99.8%,且CTLV序列的保守性较高。此外,与其他4株ASGV毒株相比,本研究中22株CTLV毒株与ASGV-MK毒株(GenBank登录号为MZ127820.1)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推测CTLV中国毒株间的亲缘关系可能与其采样地和寄主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18S rRNA为内参照的多重RT-PCR检测3种百合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多重PCR体系各成分和循环参数进行了摸索和优化,建立了以18SrRNA为内参照的同时检测3种百合病毒的多重RT-PCR体系,所检测的3种病毒是黄瓜花叶病毒(CMV)、百合斑驳病毒(LMoV)和百合无症病毒(LSV)。它们为侵染我国百合的主要病毒。在RT反应体系中加入3种病毒和18S rRNA的特异性反向引物的混合物,使反应体系中各反向引物终浓度均为0.5μmol/L,反转录酶(AMV)反转录合成各病毒和18SrRNA的互补第一链cDNAs。多重RT-PCR条件实验显示:将标准RT-PCR体系中的Taq HS DNA聚合酶量改为0.100U/μL,Mg2+浓度改为4.0mmol/L,各引物浓度选择0.2μmol/L,那么25个循环反应以上就能在一个反应管中以18SrRNA为内参照同时检测百合中的3种常见病毒。用该体系检测了10个百合样品,同时与32P同位素标记膜杂交检测作对照,结果显示,该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葡萄的两种检疫性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多重RT-PCR技术,对葡萄的检疫性病毒中番茄环斑病毒(ToRSV)和烟草环斑病毒(TRSV)进行检测,并研究了反应体系中各个参数对多重RT-PCR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实现对ToRSV和TRSV的RT-PCR检测,但模板浓度、引物浓度、循环数等3个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3个参数的增加都会导致非特异性扩增的增多,而dNTP以及Taq酶的浓度对实验结果并无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应用常规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柑桔衰退病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柑桔衰退病毒(CTV)P20基因序列设计cquctv9/cquctv10特异引物对,以柑桔RNApolymeraseⅡ基因作为内参照,建立了柑桔衰退病的常规RT-PCR快速检测体系;依据柑桔衰退病毒P20基因序列设计cquctv1/cquctv2特异引物对和TaqMan探针cquctvp1,建立了柑桔衰退病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体系。常规RT-PCR检测下限是含有CTV的50pg总RNA,荧光定量RT-PCR法的检测下限是2fg纯CTV片段。荧光定量RT-PCR的灵敏度相对比常规RT-PCR高100倍。利用常规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体系对从2005年3月到2006年7月采自田间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种检测体系都有很好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对183个田间柑桔苗木样品带毒率检测结果表明,荧光定量RT-PCR检出率为(82.5%),比常规RT-PCR检出率(73.2%)高。  相似文献   

8.
 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组群自然条件下存在株系分化现象。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扩增、克隆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21个柑橘衰退病毒分离物的5'端A、F变异区。通过分析发现,不同来源的各分离物在5'端A、F区存在较大的变异。21个分离物A区序列相似性最低为85.8%,最高可达99.8%,平均为95.9%;与GenBank中9个代表性株系的平均相似性为84.2%。F区序列相似性较A区高,为98.0%;相似性最低为94.3%,最高达99.1%。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CTV分离物5'端序列A、F区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福建省三明地区柑橘病毒类病原(病毒和类病毒)种类,利用RT-PCR技术对其进行了鉴定和检测,并对其检出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7份柑橘叶片样品中检出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 CTV)、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 CYVCV)、柑橘叶斑驳病毒(citrus leaf blotch virus, CLBV)和蚜虫致死麻痹病毒(aphid lethal paralysis virus, ALPV)等4种病毒以及柑橘曲叶类病毒(citrus bent leaf viroid, CBLVd)、啤酒花矮化类病毒(hop stunt viroid, HSVd)、柑橘矮化类病毒(citrus dwarfing viroid, CDVd)、柑橘类病毒Ⅴ(citrus viroidⅤ, CVdⅤ)和柑橘类病毒Ⅵ(citrus viroidⅥ, CVdⅥ)等5种类病毒。其中,CTV、CYVCV、CLBV和ALPV的检出率分别是71.01%、66.67%、0.97%和6.28%,CBLVd、HSVd、C...  相似文献   

10.
利用RT-PCR检测柑桔碎叶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 的传统检测方法是指示植物测定,该方法检测周期较长,且需要温、网室等配套设施;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可用于检测CTLV,但使用的是针对苹果茎沟病毒(ASGV)的抗体,虽然CTLV和AS- GV的亲缘关系已经得到证实,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对中国的分离株进行实验验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应用Halistones 等建立的半巢式RT-PCR技术对已感病柑桔品种进行了周年检测,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茎尖嫁接脱除柑桔主要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茎尖嫁接及热处理与茎尖嫁接相结合的技术,对我国柑桔的主要病毒类病害(黄龙病、衰退病、裂皮病、碎叶病)进行脱除病原研究。结果表明:黄龙病、衰退病、裂皮病平均脱除率分别为100%、80.6%和54.1%。单用茎尖嫁接对碎叶病脱除无效,但用热处理与茎尖嫁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脱除,可以收到理想效果。同时,研究了嫁接前切口处加激素、茎尖大小、适宜砧木苗龄、砧木带与不带子叶、再嫁接等对提高茎尖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培养基、温度、振荡速度等因素对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薄壁分生孢子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曲病菌薄壁分生孢子在培养第7天基本达到最大孢子量;该菌最适宜产孢的培养基为马铃薯煮汁,在煮汁中添加蔗糖可大幅提高产孢量;适宜的产孢温度为26~28℃;静止培养不利于产孢,振荡培养有利于产孢,并表现为转速越高产孢量越多;光照条件对产孢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6种柑橘类植物对柑橘衰退病毒分离株TR-L514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存在复杂的株系分化现象,运用弱毒株交叉保护防治柑橘衰退病时需了解不同类型柑橘对CTV构成的影响。作者将CTV分离株TR-L514嫁接接种到6类柑橘植物上获得了18个亚分离株,并对这18个亚分离株和TR-L514进行了指示植物鉴定,p25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p23基因的序列比较。结果表明,CTV株系对不同柑橘类植株的适应性存在差异。TR-L514嫁接到不同柑橘类植株其构成会发生变化,在甜橙上可以同时检测出p25//HinfⅠ RFLP第1和6组群,并具有比在其它4类柑橘上更为复杂的SSCP谱型构成,因此甜橙可能更适宜于CTV的增殖。TR-L514及18个亚分离株的p23基因序列差异可能与不同类柑橘植株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A practical method to detect carrot red leaf virus (CtRLV)-RNA in carrot seeds using a multiplex RT-nested PCR was developed.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carrot seeds by the guanidine thiocyanate method. RT-PCR was performed with a one step RT-PCR kit with CtRLV primers and carrot ubiquitin primers for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second PCR was performed with CtRLV nested primers. Ubiquitin were detected by the first PCR in all samples, while distinct CtRLV-RNA was detected by the 2nd PCR. CtRLV-RNA was detected from carrot seeds from three cultivars. The multiplex RT-nested PCR method was able to detect CtRLV-RNA from a single carrot seed.  相似文献   

15.
16.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