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纤维素酶酶活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饲用纤维素酶在饲料工业中已普及应用 ,对其质量检测显得日益重要。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按作用底物的能力划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对棉花纤维素能起催化水解作用的酶 ,称为C1 酶 ;另一部分是对羧甲基纤维素钠 (Na -CMC)起水解作用的酶 ,称为Cx 酶。据此 ,一般采用两种测定方法 ,一种是适用于CX 酶的CMC法 ,另一种是适用于C1 酶的滤纸法。下面就此两种方法作一介绍。1 CMC(羧甲基纤维素 )法1 1 材料1 1 1 饲用纤维素酶 由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提供。1 1 2 试剂 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3,5 -二硝…  相似文献   

2.
消炎醌的抗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蛋清、羧甲基纤维素、棉球致炎的药理方法研究消炎醌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消炎醌”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蛋清及羧甲基纤维素引起的大白鼠局部炎症反应,灌胃给药对蛋清引起的炎症有抑制作用,而对羧甲基纤维素引起的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两种给药途径对棉球所致肉芽肿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单一态氧漂白甘蔗渣纸浆制备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甘蔗渣纸浆为原料,经单一态氧漂白,在乙醇溶剂中与氢氧化钠、氯乙酸反应,制备了粘度为1100mpa.S的羧甲基纤维素。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了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产品粘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4.
开发信息4项     
利用甘蔗渣生产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MCC)是由天然纤维素经酸水解得到的结晶产物,是无臭无味、极其微细的白色结晶粉末,不具纤维性,流动性极强,不溶于水或有机溶剂。微晶纤维素广泛用于精细化工、人造革、电焊条生产;可作为药物赋形剂和崩解剂;作为膳食纤维可用于保健食品生产。现国内生产上以棉、木浆粕为原料。广西化工研究院罗素娟等人,利用甘蔗渣浆粕制备微晶纤维素取得成功,为广西年产480万t蔗渣找到一条新的利用途径,并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符合企业标准(也符合日、德的产品质量标准),小于25微米的…  相似文献   

5.
以木薯渣为原料,经单一态氧漂白处理后,在乙醇介质中羧甲基化,制得了羧甲基纤维素,用作硅酸盐保温涂料粘合剂,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以甜玉米为主要原料生产甜玉米冰淇淋。通过感官品质评定和膨胀率的测定,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甜玉米冰淇淋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甜玉米原汁60%、绵白糖10%、全脂奶粉8%、糊精2%、淀粉糖浆2%、单甘酯0.1%、羧甲基纤维素纳(CMC)0.3%、明胶0.2%时,生产的冰淇淋产品组织状态均匀,口感柔滑细腻,具有理想的膨胀率及较好的抗融性,玉米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辅料麦芽糊精、β-环糊精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添加量对油菜花粉提取液喷雾干粉得率和含水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辅料配比,麦芽糊精占油菜花粉提取液固形物总量70%,羧甲基纤维素占1%,β-环糊精为麦芽糊精1/10,且麦芽糊精添加量对喷雾干粉得率及其含水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动物粪便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纤维素分解菌可用于动物微生态添加剂和除臭剂。此试验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平板法及刚果红染色法,从鹅的粪便中初步分离筛选出7株能够降解纤维素的细菌,结合摇瓶发酵法进行复筛,最终选出3株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16SrRNA鉴定。结果表明:3株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形态不一,但其表面均微粗糙,革兰氏染色均呈阳性,短杆状或细杆状,有芽孢;结合16SrRNA鉴定结果,最终将分离到3个菌株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的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沙福芽孢杆菌,分别命名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 G-1、Bacillus cereus G-4和Bacillus safensis G-10。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稳定剂中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 methyl cellulose,CMC)、海藻酸丙二醇酯(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PGA)的复配比例为1∶1.5∶6.25。在乳饮料生产中添加绿豆蛋白,以感官评分和产品的乳化稳定性为考核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同时考察其热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乳粉8.0%、绿豆蛋白1.0%、绵白糖10.0%、复合稳定剂0.4%及柠檬酸0.3%(以上均为质量分数),按此配方生产的绿豆蛋白乳饮料乳香浓郁、口感细腻、甜度适中,乳化稳定性为98.60%。饮料中乳蛋白含量为1.95%,符合GB/T21732-2008《含乳饮料》中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的增稠剂对超微粉碎后代乳粉水溶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在代乳粉冲调之前先分别以1%、4%、8%、12%、16%、20%的比例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在温度为60、70、80℃的温水中进行冲溶(为避免环境温度的影响,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试验)。冲溶后应用感官测定的方法测定乳液分层的时间以及通过摄影来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比较。同时也对普通型和超微粉碎型羔羊代乳粉二者之间溶液均质性及稳定性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添加8%羧甲基纤维素超微粉碎后的代乳粉中水溶稳定性效果较好,而超微粉碎能改变代乳粉的色泽及冲调性。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对虾人工配合饲料中,国外通常使用的粘合剂有:羧甲基纤维素、褐藻酸钠、琼脂、动物胶、变性淀粉、活性谷蛋白、树脂类等。国内关于粘合剂的研究应用,亦有报道,但多为小型饲料生产工艺流程之用,饲料成型含水量高,需经晒干或烘干才能包装。而用于大规模  相似文献   

12.
粗纤维对反刍动物的营养及其加工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 (CF)≥ 1 8%的饲料为粗饲料 ,主要包括干草和秸秆类 ,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 ,但长期以来人们对纤维素营养研究不多 ,一直认为它是饲料中难以消化利用的物质而未很好地加以利用 ,不仅浪费资源 ,而且由于焚烧和任其腐烂 ,严重污染环境。直到 2 0世纪70年代 ,人们才认识到日粮纤维对动物生产和健康有重要意义。1 纤维素的定义人们对纤维素的测定虽有上百年的历史 ,但对其定义至今仍看法不一。Trowell( 1 972 )将纤维定义为一种不被哺乳动物消化酶所消化的日粮组成成分。Cummings( 1 …  相似文献   

13.
微胶囊技术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微胶囊粒子的大小一般为5~200pan,有的达到O.25~1000pan。微胶囊可呈现出各种形状,如球形、肾形、粒状、谷粒状、絮状和块状等。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均可作为微胶囊的壁材,但最常用的是高分子的有机材料,包括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可用的壁材有:1)植物胶:阿拉伯胶、琼脂、藻酸盐和卡拉胶等;2)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半乳糖甘露聚糖和壳聚糖等;3)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汾、交联改性淀粉等;4)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用多种材料,经多次试验,选出以红粘土作为丸衣的粘合剂,取代了价格较高的羧甲基纤维素纳,并以61%的种子 27%的水分 70%的菌剂 50%的红粘土作为丸衣配方,制成简易丸衣,在田间边丸衣、边播种、速度快、效果好、成本低,适于山区的生产条件,经作者在清水河县四个乡镇大面积接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添加鱼油和葵花油对肉牛瘤胃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鲁西黄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鱼油和葵花油组合对瘤胃液中木聚糖酶、水杨苷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试验处理为对照组、加油1(SF1,1%鱼油和3%葵花油)组、加油2(SF2,1.5%鱼油和2.5%葵花油)组、加油3(SF3,2%鱼油和2%葵花油)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SF1组中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较低,但SF2和SF3处理中木聚糖酶、水杨苷酶活性较高.这表明高剂量的葵花油对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具有抑制作用,但鱼油有着增加木聚糖酶、水杨苷酶活性的作用.当牛采食试验日粮后,对照组、SF1组和SF2组中木聚糖酶、水杨苷酶活性迅速升高,而后降低;但SF3组纤维素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结论:高剂量鱼油增加木聚糖酶、水杨苷酶活性;高剂量的葵花油则抑制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甲鱼配合饲料是根据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选用优质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加工制成.甲鱼饲料除在诱食性方面与其它动物有不同之外,对饲料粘性的要求也颇为严格.甲鱼配合饲料常用的粘合剂有两种,即天然粘合剂和化学合成的粘合剂.天然粘合剂包括鱼浆.α—淀粉、褐藻酸钠、活性面筋玉米粉、糊精、动物酪蛋白等.化学合成的粘合剂有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盐、聚丙烯酸钠等,这些高分子化合物在分子链上均带有羧甲基、羟基及羧基等,依靠氢键及离子的电极与饲料原料产生较强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17.
霉菌利用纤维素生产SCP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曲霉、康宁木霉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用纤维素等培养基对黑曲霉、木霉及诱变株进行筛选,确定出黑曲霉为生产单细胞蛋白(SCP)的优良菌株。通过优化条件,确定出以纤维素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优良配方及发酵条件,且达到了发酵产物中干菌体蛋白质含量达38.85%,纤维素利用率达71.78%,比一般纤维质生物蛋白饲料(含蛋白质为15%~20%,纤维降解率在30%左右)含量高。这为开辟饲料资源,变农林废弃物为有用新型蛋白饲料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羊柴丸衣接菌的方法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选用多种材料,经多次试验,选出以红粘土作为丸衣的粘合剂,取代了价格较高的羧甲基纤维素纳,并以61%的种子+27%的水分+70%的菌剂+50%的红粘土作为丸衣配方,制成简易丸衣,在田间边丸衣、边播种、速度快、效果好、成本低,适于山区的生产条件,经作者在清水河县四个乡镇大面积接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秸秆类农业废弃物的生物利用Ⅱ.秸秆的现代利用方法张海晋坤贞(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大学生物系)1.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微生物来源的蛋白一般称为单细胞蛋白(SCP),它是一种非传统蛋白质,常和农业废物联系在一起,早期纤维素底物生产SCP是用木材水解生产酵...  相似文献   

20.
以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以纯淀粉、纤维素和酪蛋白为底物,银杏叶提取物在瘤胃培养液底物的浓度设为0(对照组)、0.3%、0.6%、0.9%、1.2%5个水平,利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法,通过对瘤胃液pH值、微生物蛋白、纤维素降解率及与纤维素降解相关的酶等指标的测定,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纤维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增加了微生物蛋白的产量,提高了纤维素的降解率,增加了滤纸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