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青岛市城阳区道路绿地8种乔木的滞尘能力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洗脱法对8种乔木的滞尘能力进行测定,用JEOL7500F电子显微镜进行叶表面结构的观测,用光合仪对滞尘后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结果】8种乔木秋季雨后平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大小表现为: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国槐Sophora japonic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绦柳Salix matsudana。8种乔木滞尘后,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普遍受到抑制,在连续滞尘60 d内,8种乔木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普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滞尘后期均有一定程度地恢复。8种乔木光合特征参数损失最大的是女贞,其次是绦柳和国槐,栾树和紫叶李的光合特征参数损失率较小。8种乔木叶片光合特征参数损失率与单位叶面积滞尘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多项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值均较高。【结论】紫叶李滞尘能力最强,绦柳最弱;绦柳、女贞和国槐叶片对于大气颗粒物的抗性较差,栾树和紫叶李对于大气颗粒物的抗性强,具有较强的抗粉尘污染能力;8种乔木光合特征参数损失率与滞尘量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植物叶片滞尘量越大,光合损失越多,各种光合特征参数也显示出很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氮素水平对欧洲鹅耳枥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施氮量。【方法】以1年生盆栽欧洲鹅耳枥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氮素施用量(CK:0mg/株;N1:100mg/株;N2:200mg/株;N3:300mg/株;N4:400mg/株)处理,氮肥按设计用量均分为2次施入,分析不同施氮处理下欧洲鹅耳枥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欧洲鹅耳枥幼苗苗高、地径、叶片数、叶面积、各部分生物量、比叶重、苗木质量指数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施氮量为200mg/株时达最大值;根冠比随氮素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氮肥更有利于幼苗地上部分(主要为叶片)的生长。幼苗的光合参数与生长表现一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a、b及总量随氮素施用量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均在施氮量为200mg/株时达最大值,而胞间CO2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生长指标中苗高、地径、叶片数、叶面积、总生物量、比叶重与质量指数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光合指标中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间呈显著正相关,这3个指标与胞间CO2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经一元二次方程回归分析,本试验条件下欧洲鹅耳枥幼苗适宜的施氮量为177~241mg/株。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红叶石楠的叶片膜伤害和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叶片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花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大幅增加。在轻度干旱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同步下降,光合受抑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气孔因素;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下降的同时,胞间CO2浓度上升,此时光合受抑的主要限制因子为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含笑(Michelia figo(Lour.)Spreng.)叶片春季光合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0:00左右,次峰出现在13:00,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含笑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4.783μmol.m-2.s-1。同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而胞间CO2体积分数呈现出先逐步下降到12:00达到次高峰,而后下降,最后缓慢上升,到17:00到达最高峰。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均呈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而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番茄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番茄叶片的光合特性。[方法]以41个番茄品种为试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在自然光下,测定其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等参数,对41个番茄品种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番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在单株上、中、下部层间差异明显。番茄净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上部>中部>下部;气孔导度多呈下降趋势,仅有欧赛粉宝和中蔬4号2个品种呈上升趋势,下部叶片气孔导度较大;胞间CO2浓度呈上升趋势,上部<中部<下部。品种白果强丰的净光合速率数值最大,其叶片胞间CO2浓度与其他材料相反,下部>中部>上部。[结论]该研究对提高番茄育种和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氮互作提高限量灌溉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理论依据薄弱问题,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不同水氮处理,研究了绿洲灌区不同灌水量和施氮组合对玉米光合特性及叶水势日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地区以氮调水、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玉米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水势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叶片WUE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灌水量下,360kg/hm2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片WUE,施氮量达到540kg/hm2时玉米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较360kg/hm2施氮处理呈下降趋势.适于玉米高效进行光合作用的施氮量在360~540 kg/hm2之间.在低灌水量(5 700m3/hm2)的条件下,增施氮肥降低了叶水势;灌水量增加时,玉米叶水势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灌水量和施氮量对玉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水势、WUE的互作效应明显,但二者对气孔导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施氮量对WUE的影响大于灌水量的影响,水分胁迫导致玉米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降低可通过增施氮肥得到部分补偿.水氮协同调控是优化玉米光合特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豫中烟区以NC89为材料研究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同步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绿素含量同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结合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可知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发育及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叶绿体结构逐步完善及叶绿素含量升高是导致净光合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净光合速率下降的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逐步解体,烤烟叶片的衰老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英国ADC公司生产的LCi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系统,研究了日光温室冬季有机基质栽培番茄盛果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0:00-15:00,有机基质栽培番茄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土壤栽培的;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没有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2:00时左右,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2.00μmol/(m2.s)。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叶室温度、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等因子的日变化也呈单峰曲线。冬季日光温室番茄有机基质栽培模式下净光合速率的提高、胞间CO2浓度的降低及叶片气孔导度的增加是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锦竹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锦竹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锦竹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2个峰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峰值分别为7.497μmol/(m^2&#183;s)和7.168μmol/(m^2&#183;s),下午的高峰低于上午的高峰。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气孔导度对光合速率均有一定的影响。黄绿相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高于绿色为主的叶片,黄色为主的叶片光合性能最低。2年生植株的叶片厚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极显著大于4年生的叶片,前者叶片的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后者。2年生和4年生植株叶片的比叶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后者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显著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短期沙尘胁迫下苹果、杏、红枣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机制。【方法】本文以无沙尘覆盖为对照,对苹果、杏、红枣等3种果树叶片进行了人工沙尘覆盖处理实验,以沙尘覆盖厚度分别为2、6、9、14、18 mg·cm-2,测定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等参数。【结果】结果表明,随沙尘覆盖厚度的增加,3种果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均下降,但下降度存在差异。随沙尘覆盖厚度的增加苹果和杏叶片蒸腾速率(T_r)均降低,而红枣的则相反,表明沙尘胁迫对果树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因不同果树而异;随沙尘覆盖厚度的增加,叶片胞间CO_2浓度(Ci)和叶片表面温度(TL)均上升。叶片表面温度上升顺序为苹果杏红枣;随着沙尘覆盖厚度的增加,3种果树叶片初始荧光(F_0)均升高,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均降低,表明沙尘胁迫对3种果树PSII反应中心均有所失活,从而阻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结论】沙尘胁迫下非气孔因素是导致3种果树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沙尘胁迫对3种果树叶片PSII反应中心有所失活,从而阻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库尔勒香梨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沙尘覆盖的方法,设计沙尘覆盖厚度2,9 mg/cm2和沙尘覆盖时间7,14,28,42 d 二因素正交试验,以无沙尘叶片为对照,分析了沙尘对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尘覆盖条件下库尔勒香梨叶片 SOD、CAT 活性总体呈上升,而 POD 活性呈下降趋势;随着沙尘覆盖时间的延长,相同沙尘覆盖厚度下 SOD 活性呈上升趋势,POD 活性则呈下降趋势,而 CAT 活性呈现先降后升趋势;沙尘覆盖越厚,SOD 活性上升幅度越大,POD 活性下降幅度越大,而CAT 活性与沙尘覆盖厚度关系不显著,说明沙尘胁迫对库尔勒香梨叶片抗氧化酶 SOD、POD、CAT 活性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谷子杂交种灌浆期光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运用CB-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研究了谷子杂交种和常规种的光合面积、光合速率(Pn)日变化、光饱和点及叶片水分效率(WUE)。结果表明,杂交种与常规种相比较,叶面积系数(LAI)增加51.1%,光合速率提高65.0%;旗叶光饱和点提高54μmol(/m2.s),补偿点降低117μmol(/m2.s);旗叶和倒二叶WUE分别提高30.86%和21.30%;杂交种未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不同肥料和不同质量浓度芸苔素内酯(BRs)在油茶Camellia oleifera优良无性系上的运用最佳效果,选择5年生‘长林4号’‘长林18号’和‘长林166号’优良无性系油茶品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它们分别施生物有机肥、油茶专用肥及复合肥和叶面喷施0.067,0.033和0.020 mg·L-1芸苔素内酯,然后测定各处理油茶叶片日光合速率和油茶茶果的各项指标,并对测得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①净光合速率最高处理是‘长林166号’品系,施复合肥和喷施0.067 mg·L-1芸苔素内酯;②百粒质量最大处理是‘长林18号’品系,施有机肥和喷施0.020 mg·L-1芸苔素内酯;③出籽率最高处理是‘长林18号’品系,施有机肥和喷施0.020 mg·L-1芸苔素内酯;④出仁率最高处理是‘长林166号’品系,施专用肥和喷施0.020 mg·L-1芸苔素内酯;⑤出油率最高处理是长林4号品系,施专用肥和喷施0.033 mg·L-1芸苔素内酯。表4参12  相似文献   

14.
以杂交新美柳Salix matsudana × alba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LI?鄄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自然生长季节,杂交新美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1 : 00,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20.8 μmol·m-2·s-1。②在控制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和温度的条件下,光饱和点(PLS)为1 847.6 μmol·m-2·s-1,光补偿点(PLC)为58.1 μmol·m-2·s-1。杂交新美柳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高,表明它是一种阳性植物。③在控制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条件下,利用Farquhar模型对杂交新美柳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的响应进行拟合,当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小于400 μmol·mol-1时,可算得其最大羧化速率(Vcmax)为91.6 μmol·m-2·s-1,二氧化碳补偿点(Г *)为46.5 μmol·mol-1,呼吸速率(Rd)为4.9 μmol·m-2·s-1;升高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可使杂交新美柳的净光合速率增大,提高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其叶片二氧化碳饱和点(PCS)大约在1 000 μmol·mol-1,同时可算得其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为256.0 μmol·m-2·s-1;当二氧化碳过饱和(>1 000 μmol·mol-1)时,可算得其磷酸丙糖利用速率(UTP)为19.7 μmol·m-2·s-1。图3表2参18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匍枝萎陵菜进行遮荫处理,对其植株生长、叶片解剖结构、色素含量、生理指标以及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以探讨其耐荫能力。结果表明:全光照和一、二层遮阳网遮荫处理(透光率分别为40.7%、17.1%)的叶片厚度和叶柄长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三层遮荫处理(透光率为5.35%),根冠比极显著低于三层遮荫处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变化及差异显著性与叶片厚度相同,但各处理的栅/海厚度比值相互间差异不显著;随遮荫程度的增强,气孔密度和MDA含量极显著下降,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先降后升趋势,SOD活性和净光合速率则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和类胡萝b素含量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综合各测试指标及田问观察认为,匍枝萎陵菜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全光照及一、二层遮荫(即透光率不低于17%,光照强度不低于10.7×10。Lux)的光照条件下均能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16.
王雷  李函笑  李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4,(4):1091-1092,1106
[目的]揭示山丁子树不同方向叶片生理差异和微环境变化。[方法]通过测定山丁子树叶不同方向叶片光合日进程、叶绿素a、叶绿素卜、类胡萝卜紊含量及比叶重,研究了山丁子树叶片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山丁子树叶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与气温显著相关(P〈0.05);南向叶片比叶重高于东向,光合色素含量东向叶片高于南向。[结论]山丁子树南向叶片由于接受较多的光能和较高的温度,所以叶4增加单位面积重量、降低光合色素含量,从而减少光能吸收,表现出了叶4对周围微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对红灯、萨米脱、美早3个甜樱桃品种的叶面积、解剖结构、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及胞间CO2浓度(int-CO2)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进而分析品种间的光合能力。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萨米脱樱桃的叶面积最大,美早的叶面积最小;红灯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3个品种的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差异不显著,红灯樱桃叶片细胞内的叶绿素含量比萨米脱和美早高;红灯樱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美早,蒸腾速率显著低于美早;各品种间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无显著差异。综合各指标认为:红灯品种的光合能力最高,其次是萨米脱,美早最弱。  相似文献   

18.
矮壮素对大丽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生型大丽花品种"大金红"为试材,在株高为20 cm时,采用叶片喷施和灌根2种施药方式施药1次,矮壮素施用浓度均为0(CK)、1 000 mg/L、1 500 mg/L、2 000 mg/L、2 500 mg/L和3 000 mg/L,通过测定植株形态指标(株高、节间长度、节数、叶面积、开花期、花期持续时间、花朵直径、花瓣数)和生理生化指标(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研究矮壮素施用方式和施用浓度对大丽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施用浓度为1 000~3 000 mg/L时,无论喷施还是灌根,均能够显著降低株高,增大叶片面积,延长花期,提高产量,且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多;相同施药水平条件下,灌根效果优于喷施。用3 000 mg/L的矮壮素灌根效果最好,株高降低27.73%,叶面积增加43.91%,始花期推迟22 d,花期延长20 d,花径增大4.62 cm,花瓣数增多140片,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大丽花的株型、观赏价值和开花品质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覆膜滴灌方式的光合特性和增产机理,2012年至2013年间,试验以春玉米为材料,对照为不覆膜滴灌,研究了4种覆膜滴灌方式对玉米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SPAD、荧光参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QM、KM、SM、JM处理的Pn、Tr、Gs、WUEi、SPAD、荧光参数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CK,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个覆膜滴灌方式的产量较CK增产7.6%~28.5%,其中增产幅度最大的为QM,较CK增加28.5%和18.3%,其次是KM,较CK增加24.0%和12.2%,是该地区最佳的覆膜滴灌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川续断种子的萌发特性,为川续断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川续断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的光照、温度、pH值、赤霉素、覆土厚度、贮藏时间、贮藏温度等条件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川续断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20~25℃,发芽率可达76.50%;(2)在适宜的温度下,全光照比无光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3)对pH值的适宜范围较宽,在pH值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4)300mg/L的赤霉素对川续断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作用,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达到最高,分别为70.45%和35.83%;(5)川续断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1.0cm;(6)川续断种子不适宜长期贮藏,最适的贮藏温度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