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科学数据共享标准化建设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构建热带作物科学数据制作、管理及服务等方面信息共享技术标准的必要性,提出了热带作物科学数据元数据、数据分类与编码、数据采集、数据质量管理等技术标准规范,初步形成了热带作物科学数据共享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整合多源、异构的黑土地相关数据,基于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农业大数据开放平台,有利于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成果转化。依据合理科学的规范标准,以大数据整合集成与数据库建设,以黑土地(耕地)质量大数据共享服务为主线,构建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结果表明:该大数据平台包含元数据管理、数据信息服务共享以及可视化图集等。该平台针对吉林省黑土地(耕地)质量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实现了吉林省黑土地(耕地)数据资源整合、管理、共享、服务四位一体,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服务及其各类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
建立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河北分中心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建立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河北分中心的背景、主要功能及内容,提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农业核心数据库、建立协作组织等.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系统中信息质量是一个受许多因素影响,由许多指标组成的质量系统。但在众多信息质量影响要素中到底有哪些是真正影响农业科技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因素制约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的发展,哪些又在农业科技信息共享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方法,结合相关领域专家的经验和观点,辨析对农业科技信息有影响的关键因素,以利于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提高信息质量管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智慧农业的发展对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智慧农业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单一,没有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数据应用技术不高、数据应用过于单一、数据价值无法深入挖掘等问题。大数据时代,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科学的引导,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加强在农业生产及农业管理中应用农业大数据,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以此加快智慧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台湾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采用动态web数据库的策略,执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台湾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对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实现台湾农业科技信息数据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相似文献   

7.
科学数据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国务院和中科院分别出台了《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和《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办法(试行)》为科学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共享利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国家农业科学观测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办法(试行)》,为国家农业科学观测数据的规范管理,提高观测类农业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水平提供了制度规范,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持建设的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也作为科技部首批认定的20个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之一落成。当前,科学数据广泛地存在于科学数据平台、馆藏资源(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标本馆)平台、机构知识库平台、出版资源(出版社和期刊)平台、科研项目平台和学科领域仓储平台中。如何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开放获取、开放科学运动持续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成为开放领域的新趋势。国际学术界在2014年提出了一套旨在克服数据发现与重用障碍的数据管理原则:可发现(Findable)、可获取(Accessible)、可互操作(Interoperable)、可重用(Reusable),简称FAIR原则(FAIR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8.
《湖南农业科学》2005,(6):F0002-F0002
国家农业部信息专家组组长梅方权教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孟宪学博导、研究员于2005年11月23日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为“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湖南共享分中心”授牌并宣告其成立。该分中心的职责是在全省组织、发现、集散农业科学数据资源,为一线科技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科学数据服务。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局域网用户均可免费共享其数据。  相似文献   

9.
国家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开展国家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有助于推进农业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加强农业政务信息化水平和全面提高科学决策、市场监管、政务服务水平。【方法】国家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采用地理信息服务总线GEO-ESB技术,提升了数据在线托管与分布式交换能力;采用云原生架构可以保障农业地理信息平台具备更快的上线速度;采用边缘计算技术,提升地理服务效率;采用空间大数据GIS技术体系,提升空间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挖掘能力。【结果】通过国家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可以实现农业GIS应用平台的快速搭建,平台探索了部本级及与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及跨部委的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平台实现时空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查询、分析、决策、二三维可视化等方面的服务,利于种植、畜牧兽医、渔业渔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国际合作、农业气象等行业和领域的整合升级。【结论】通过不断建设国家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将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信息化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运动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学术传播以及科研成果利用。开放共享作为推进开放科学运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必要措施。通过梳理开放环境下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面向全球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实践,有助于为推动中国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及利用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从率先构建并积极践行农业信息管理标准AIMS、持续维护与多渠道开放共享多语种叙词表AGROVOC,以及精心建设与运营国际农业科技信息检索系统AGRIS等多维度,梳理FAO为推进国际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实践进展。[结果/结论]基于FAO为推动国际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得出的实践经验,从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提高资源开放共享能力以及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对中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建设工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是以自有服务器及域名(www.haas.cn)为平台,通过对农业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构建了集信息网络化、管理科学化,资源丰富、服务功能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其运行效果显著:现有健全的农业咨询体系、10个农业科技数据库和以网站为载体的开放媒介。通过分析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容量小、规模种类单一、利用率低等,提出了构建黑龙江省农业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的策略。即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远程教育培训平台作用和推进农业信息链条化,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加强农业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文章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发展工作实际和科技管理工作实践,针对新时期农业院校科技管理工作转型和体制机制创新,分析了加强农业院校科技管理的重要性,从把握科技工作发展的基本要求与重点;加强科研项目库建设,促进科技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科研项目实施与管理,提升科技创新内涵质量与效益;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其聚集项目和人才的作用;以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推动农业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华  王健 《农业展望》2014,(9):54-57
农业科学数据是农业科技领域的宝贵资源,实现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阐述农业科学数据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领域科学数据共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农业科学数据的管理与共享仍将是今后科技界的一个重要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科学数据共享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创新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安全、农业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等具有决定性意义。文章阐述了加强公益性农业科研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制约公益性农业科研创新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健全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完善公益性农业科研学科体系、加强科研人才培养等提升公益性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效率低、共享运行效果不佳的问题,结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合虚拟实验室建设需要,在充分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联合虚拟实验室管理和业务流程,提出信息支持平台软件设计方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发软件功能,实现检测业务、样品、人员、设备、标准文件等数据的信息化、标准化、流程化管理,为联合虚拟实验室业务运行和日常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平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农业科技平台是开展农业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提升农业科技平台管理效率和保障农业科技平台平稳运行是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文章总结了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平台管理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提高平台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制定科学管理制度、加强专业技师人才培训、加强平台硬件设施管理与维护、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加强平台内创新文化建设及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对加强我国农业科技平台管理、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REST架构和XML的农情数据共享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农情数据在分布广泛、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下实现数据共享的技术、方法和解决方案。【方法】使用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转移)架构风格解决系统之间松耦合、可扩展等问题。以xml(extensible mark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和AgroXML为基础设计农情数据结构规范实现不同系统对数据的一致理解。通过开发原型系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将农情数据合理抽象为网络资源并设计其标识符,基于.net平台使用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技术构建了RESTful Web 服务,实现了不同系统间的资源获取;通过改进AgroXML的Schema文件制定了农情数据结构规范,初步实现了农情数据表述一致化,并开发了相应的数据解析模块;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农业生产管理数据共享为例,设计开发原型系统验证方案的正确性,讨论其优缺点,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结论】REST架构风格能够充分解耦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尤其适合于农情数据分布广泛、动态变化的特点,避免了传统分布式技术存在的问题,满足了系统的开放性和扩展性要求,结合统一的数据结构标准,能够很好地实现农情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农业机械化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农机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应用模型集成方法的基础上,将系统分析、信息处理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设计开发了基于GIS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GIS与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是通过Visual Basic 6.0数据库开发平台与地理信息系统professional MapInfon7.0设计完成.系统具有信息输入、修改、查询、删除、统计分析、预测和辅助决策、专题地图制作以及输出等功能,为农机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新工具.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网格及其在数字农业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徐艳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242-3243
网格技术是网络环境下海量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的有效方法。地理信息网格是网格技术在地理空间技术领域的应用,作为农业空间信息网格的基础,它是实现农业信息共享与服务的有效途径。地理信息网格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深刻影响农业信息系统的规划部署、运行和管理机制,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推进数字农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