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非洲紫罗兰无菌幼叶为试材,分别研究了3种抑菌抗生素(头孢霉素、头孢氨苄、羧苄青霉素)和3种筛选抗生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G418)对非洲紫罗兰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是非洲紫罗兰遗传转化过程中适宜的抑菌抗生素,其适宜浓度均为300mg/L,而头孢氨苄对非洲紫罗兰离体叶片的毒害作用较大,不适宜作为其转化过程中的抑菌抗生素;硫酸卡那霉素和G418对非洲紫罗兰不定芽再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筛选抗生素,其适宜的筛选浓度分别为50mg/L和5mg/L,而硫酸新霉素不适宜作为非洲紫罗兰遗传转化的筛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转化用抗生素对青花菜离体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农杆菌转化青花菜时所用抗生素的适宜浓度,在分化与生根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Km)、500 mg/L的羧苄青霉素(Cb)与头孢霉素(Cef),探讨了对青花菜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花菜外植体对Km比较敏感,表现在分化阶段10 mg/L Km能抑制带柄子叶与下胚轴分化不定芽,在生根阶段15 mg/L Km能完全抑制根的生出.在脱菌抗生素的使用上,分化阶段宜用Cb,并逐步降低浓度,生根阶段宜用低浓度的Cef.  相似文献   

3.
以‘魏可’葡萄离体叶片为外植体,利用植物表达载体上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Ⅱ)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pCAMBIA2301)对影响‘魏可’葡萄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农杆菌介导‘魏可’葡萄遗传转化体系为农杆菌侵染4 min,共培养3 d,卡那霉素质量浓度5 mg·L-1,羧苄青霉素质量浓度200 mg·L-1。采用此体系对‘魏可’葡萄进行转化,共获得9株抗性苗。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扩增的方法检测,结果表明,有4株通过了PCR检测,1株通过了RT-PCR检测,初步证明nptⅡ基因已经整合进入‘魏可’葡萄基因组中。将PCR产物回收,经测序验证nptⅡ基因完全整合进入‘魏可’葡萄基因组中。对CK及经PCR检测呈阳性的株系进行卡那霉素抗性鉴定,发现PCR呈阳性的株系均比CK抗Kan的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06P28为试材,对其子叶分化培养基及该材料对潮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的天然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IAA 0.2 mg/L,潮霉素的筛选浓度和羧苄青霉素的抑菌浓度分别以10mg/L、35mg/L为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氨苄青霉素(Amp)、羧苄青霉素(Carb)、头孢霉素(Cef)、卡那霉素(Kin)和新霉素(Nm)对‘考密斯’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梢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Cef对‘考密斯’叶片分化影响较小,当浓度达500mg/L时,出愈率和不定梢再生率分别为93.33%的51.48%,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恕np浓度在50-100mg/L时,对‘考密斯’叶片再生无显著影响,只有当Amp浓度高于100mg/L时,‘考密斯’的不定梢再生率才受到显著抑制;‘考密斯’对Carb的发应较为敏感,其浓度为50mg/L时,出愈率和不定梢再生率已降低到85.56%和25。00%,与对照差异极显著,浓度为200mg/L时,完全抑制了‘考密斯‘的不定梢再生;Km浓度为10mg/L时,已完全抑制了不定梢的再生,当Km浓度增加到60mg/L时,‘考密斯’叶片全部白化死亡;Nm浓度为10mg/L时,极显著的抑制了‘考密斯’叶片再生,当浓度达40mg/L时,已无不定梢发生。  相似文献   

6.
以地被菊'映洁红菲'试管苗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萘乙酸激素浓度、蔗糖浓度、MS浓度、NO3-和NH+的浓度比、羧苄青霉素浓度及潮霉素浓度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期建立'映洁红菲'高效的再生体系,为地被菊转基因体系奠定基础.结果 表明:在6-BA和NAA浓度分别为2.0、0.6 mg·L-1,蔗糖浓度为30 g·L-1,NO3-:NH4+为30∶30,基本培养基3/4MS中,'映洁红菲'叶片中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率达到最高,平均每个叶盘分化3.22个不定芽,诱导率75.67%.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0.75 mg·L-1 IBA时,根系生长最好.'映洁红菲'遗传转化时,羧苄青霉素浓度为250mg· L-1,潮霉素浓度为2.0 mg·L-1,适合作为选择压.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卡那霉素和羧苄青霉素对黄河蜜甜瓜子叶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5mg/L卡那霉素对不定芽分化开始产生抑制,75mg/L时完全抑制不定芽的分化;羧苄青霉素在低于或等于400mg/L时无抑制作用,500mg/L时开始对不定芽分化产生抑制作用;卡那霉素与羧苄青霉素同时使用无互相作用的效应产生,对不定芽分化并无增效或减效作用,与卡那霉素单独使用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8.
‘苹果梨’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剑  曹后男  宗成文  金灿  刘淼 《果树学报》2012,(5):800-803,965
【目的】为了给梨转基因研究提供稳定、高效的离体再生体系,【方法】以‘苹果梨’为试材,NN69作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暗培养时间及外植体类型等因素对其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筛选出较适合‘苹果梨’不定芽分化的培养条件。【结果】结果表明,较适合‘苹果梨’分化的外植体为继代4次以上(含4次)的组培苗叶片,适宜分化的培养基为NN69+1.5 mg.L-1TDZ+0.4 mg.L-1NAA,结合20 d的暗培养,再生频率达到71.00%,平均再生芽数为2.21。【结论】影响‘苹果梨’离体叶片再生的最关键因素是外植体的继代次数。  相似文献   

9.
野生毛桃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初步建立野生‘毛桃1号’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保存及不定芽再生技术体系,【方法】以野生‘毛桃1号’试管苗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等一系列因素对‘毛桃1号’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保存的影响及TDZ浓度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适合‘毛桃1号’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LP+6-BA 1.0 mg.L-1+2,4-D 3.0 mg.L-1+AgNO30.5 mg.L-1+蔗糖30.0 g.L-1+琼脂6.0 g.L-1;保存的培养基为LP+2,4-D1.5 mg.L-1+CH 0.4 g.L-1+蔗糖30 g.L-1+CA 3.0 g.L-1或PVP 3.0 g.L-1+琼脂5.8 g.L-1,且采用持续暗培养保存,每28 d继代1次。愈伤组织在SH+TDZ 3.0 mg.L-1+NAA 0.3 mg.L-1+蔗糖30 g.L-1+琼脂6.0 g.L-1的培养基上可再生不定芽,再生率为6.83%。【结论】初步建立了‘毛桃1号’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保存及不定芽再生体系,为桃愈伤组织再生和遗传转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矮牵牛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最佳的不定芽诱导分化和继代培养基为:MS 6-BA1.5 mg/L NAA0.2 mg/L;选择培养基中30 mg/L卡那霉素和300 mg/L的头孢霉素是适宜的抗生素使用浓度;侵染过程中0.05 MPa负压处理5 min和共培养过程中添加20 mg/L的乙酰丁香酮均可提高转化效率.卡那霉素抗性植株经2次选择继代培养后,PCR检测全部为阳性.对部分PCR阳性植株进行PGR-Southern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进入矮牵牛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1.
欧李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婷  张开春  闫国华  王晶  张晓明 《果树学报》2012,(4):589-592,713
【目的】以欧李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再生研究,以期为核果类果树的品种改良、基因遗传转化和功能验证等生物技术育种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使用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和激素组合促进其不定芽再生并建立再生体系。【结果】结果表明,欧李幼芽增殖对基本培养基类型较敏感,改良MS培养基优于MS、F14和WPM。在MS(改良)+NAA 0.1 mg.L-1+BA 0.2 mg.L-1培养基上,增殖系数为5.6,增殖效果较好。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MS(改良)+TDZ 4.0 mg.L-1+IBA 0.2 mg.L-1,再生率达到63.1%,平均每外植体再生芽数为4.9。暗培养10 d可以提高不定芽再生率。再生不定芽1/2 MS(改良)+IBA3.0 mg.L-1培养基上生根率最高,生根率达93.3%。【结论】在改良MS培养基上TDZ与IBA组合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快速有效地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柑橘无核新种质,【方法】以我国特色多核柑橘优良品种锦橙实生苗上胚轴切段为外植体,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能导致种子败育基因CG1-400-RNase的转化;为快速有效地筛选出转化子,在实生苗上胚轴切段转化再生过程中,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或器官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选择压。【结果】结果表明,在抗性芽再生过程中卡那霉素质量浓度设定为50 mg.L-1,获得的362个抗性芽转入卡那霉素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伸长培养后,进行早期PCR检测,获得28个阳性芽;经过不定芽诱导生根或试管嫁接,获得22株完整植株。【结论】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获得2株目的基因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锦橙基因组的转基因植株,为最终获得具有无核性状且可稳定遗传的柑橘新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利用‘突尼斯软籽’石榴开展遗传转化研究,【方法】分别以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灭菌时间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2种外植体再生的影响,并对2种愈伤组织再生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结果表明,茎段比叶片更容易灭菌,但叶片更容易长出绿色致密愈伤组织并分化更多的不定芽,而茎段分化的愈伤相对较为疏松,分化的不定芽也相对较少;来自茎段愈伤组织的不定芽比来自叶片的更容易长高;叶片比茎段再生体系建立所需时间要短;少量翠绿的叶片刀口处可以直接产生不定芽,可以直接利用叶片进行遗传转化的侵染,简化愈伤形成这一步骤,而茎段未发现此现象。在遗传转化试验中,茎段和叶片2种外植体愈伤组织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认为,2者相比,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更适宜于石榴的遗传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设施栽培‘峰后’葡萄营养元素和水分吸收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明葡萄树各生长发育阶段的肥水需求规律,【方法】以珍珠岩培7 a生‘峰后’葡萄为试材,循环供给Hoagland配方营养液,研究了高(N:180 mg.L-1)、中(N:120 mg.L-1)、低(N:60 mg.L-1)营养液浓度下,N、P、K、Ca、Mg、Fe、Mn、B、Zn、Cu和水分的周年吸收谱以及主要物候期叶片和浆果中矿质元素含量,并测定了树体生长和果实发育状况。【结果】结果表明,萌芽后随着新梢的快速生长,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快速增加,日均吸收量的最大值大都出现在果粒快速膨大到成熟期间,其间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占到全年吸收量的60%~70%。以新梢生长中庸、果实品质最佳的供给浓度(N:120 mg.L-1)处理树的吸收量及叶面积换算,666.7 m2各种营养元素和水的全年净吸收量为Ca 29.40 kg、N 18.35 kg、K 15.42 kg、Mg 4.97 kg、P 1.76 kg、Fe 106.87 g、B 32.76 g、Mn 19.73 g、Cu 11.10 g、Zn9.78 g和水210.97 m3。叶片中也以N和Ca的含量最高,其次为K、P、Mg。除K外,矿质元素在果实中的含量都低于叶片。【结论】确定了设施栽培葡萄各生长发育阶段营养元素的吸收谱和吸收总量,可供葡萄园肥水管理和葡萄专用肥料的开发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甜樱桃四倍体杂种砧木Y1高频、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樱桃四倍体矮化砧木Y1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组合、暗培养时间和叶片发育阶段对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甜樱桃四倍体矮化砧木的高频、高效离体再生体系,为进一步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甜樱桃四倍体矮化砧木Y1采用WPM培养基再生效果最好,明显优于MS和DKW培养基;最佳激素组合为6-BA2.0 mg.L-1+IBA1.0 mg.L-1;接种后暗培养可以明显提高不定芽再生率,最适宜暗培养时间为14 d;Y1试管苗顶部完全展开的幼嫩叶片再生能力最高。通过以上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甜樱桃四倍体矮化砧木的高频、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率达90%,每叶片平均再生不定芽数达4.1。  相似文献   

16.
以大丽花品种‘费罗加’为试材,茎段作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组合、蔗糖浓度、光照时间等对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和块根的影响,以期缩短块根生产周期。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在MS+6-BA 2.0 mg·L-1+NAA 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上愈伤组织诱导率为54.9%,褐化率为44.8%,污染率为26.6%,成活率达69.6%。继代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增殖系数为7.8,愈伤组织诱导率22.9%。生根最佳培养基为WPM+NAA 1.0 mg·L-1+6-BA 0.1 mg·L-1+蔗糖60 g·L-1+琼脂6 g·L-1+炭粉2 g·L-1,最适宜光照时间为6 h,生根率为98.5%,根系密集健壮。块根诱导最适材料为带根瓶苗,出现初步形态的块根,形成块根率达56.8%。  相似文献   

17.
韭菜组织培养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韭菜组织培养过程中激素配比、外植体、基因型、苗龄及生根条件的研究, 建立了一次性诱导成芽的高频植株再生体系。适于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NAA 1 mg/ L+ BA mg / L, 在此分化培养基上91-1、91-8、保定红根、寿光马蔺韭和兰州小韭根尖培养的芽分化频率分别为78. 7%、83. 7%、81. 9%、76. 7 %和73. 3 %, 平均出芽数分别为40. 1 、46. 7 、36. 3 、35. 4 和44. 5 个,苗龄为7~ 10 d 的根尖最适于组织培养。随苗龄增加, 芽的分化频率呈下降趋势。无任何激素的MS0 培养基最适于不定芽的生根, 生根率达100%, 平均根数14. 5 条。卡那霉素( Km) 对植株再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在Km 为20 mg/ L 时就完全抑制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发生; 羧苄青霉素( Carb) 和噻孢霉素( Cef) 也抑制韭菜根尖培养的植株再生, Cef 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Carb 500 mg/ L 或Cef 300 mg/ L 完全抑制不定芽的再生; Timentin 对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影响不大, 抑制性主要表现在出芽数随浓度升高而降低。当Timentin 浓度为500 mg/ L 时, 平均出芽数仍可达到23. 8 个, 为对照的49. 4%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6-BA对葡萄花色苷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酿酒葡萄’美乐’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的6-BA,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6-BA对花色苷含量、组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00和200 mg·L^-16-BA处理提高了果实着色百分率和内源激素ABA的含量,其中200 mg·L^-1处理促进了花青素的积累,其含量是对照组的4.82倍,相关性分析表明200 mg·L^-1处理组的蔗糖与花色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100和200 mg·L^-16-BA处理组的葡萄果实CHS1、F3’H、F3’5’H和UFGT基因的表达量在花后90 d显著提高,6-BA处理组通过影响F3’H和F3’5’H基因的表达量来影响不同花色苷的含量,从而影响果皮色泽。【结论】在果实着色后期,低质量浓度的6-BA通过提高内源激素ABA、可溶性总糖的含量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促进了花色苷的积累,其中200 mg·L^-16-BA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