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超高压处理对鲜榨苹果汁中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超高压技术单独或协同热对鲜榨苹果汁进行处理,研究对其中多酚氧化酶(PPO)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00 MPa的压力处理使果汁中PPO活力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300MPa的压力对PPO的影响最小.高于600MPa的压力PPO开始失活.VC在500MPa以下对果汁中PPO有激活作用,在600MPa以上或热处理结合高压时有钝化PPO的作用.随着保压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苹果汁中多酚氧化酶相对活性逐渐降低.400MPa、50℃以上的处理强度可使鲜榨苹果汁中的PPO失去60%以上的活力,750MPa、50℃以上的处理强度相应的PPO失活率可达90%以上,果汁颜色变化在考察的条件下不显著(△E为0.6).  相似文献   

2.
雷波  胡旭  刘刚  冯涛  蔺毅 《南方农业学报》2011,(11):1392-1394
【目的】研究超高压处理在桑葚果汁加工中的应用工艺,确定其最佳参数,为建立和推广桑葚果汁超高压灭菌工艺提供依据。【方法】以待灭菌的桑葚果汁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不同处理压力和时间对果汁中微生物(细菌总数、大肠杆菌、霉菌、致病菌、酵母菌)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压力≥400MPa时,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霉菌、酵母菌数目均已达到商业灭菌标准;压力为200~500MPa时,随着压力的升高,灭菌效果呈直线上升趋势;处理时间≤25min时,随着超高压时间的延长,灭菌效果呈明显增强趋势。影响桑葚果汁超高压灭菌效果的次序为:处理时间>处理压力,两者对桑葚果汁的灭菌效果均达显著水平。【结论】在一定处理时间或压力范围内,桑葚果汁的超高压灭菌效果随着压力的增高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桑葚果汁超高压灭菌过程中,处理时间起主要作用,压力起次要作用,其最佳参数为:压力500MPa、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高压处理在桑葚果汁加工中的应用工艺,确定其最佳参数,为建立和推广桑葚果汁超高压灭菌工艺提供依据。【方法】以待灭菌的桑葚果汁为研究对象,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不同处理压力和时间对果汁中微生物(细菌总数、大肠杆菌、霉菌、致病菌、酵母菌)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压力≥400 MPa时,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霉菌、酵母菌数目均已达到商业灭菌标准;压力为200~500 MPa时,随着压力的升高,灭菌效果呈直线上升趋势;处理时间≤25 min时,随着超高压时间的延长,灭菌效果呈明显增强趋势。影响桑葚果汁超高压灭菌效果的次序为:处理时间>处理压力,两者对桑葚果汁的灭菌效果均达显著水平。【结论】在一定处理时间或压力范围内,桑葚果汁的超高压灭菌效果随着压力的增高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桑葚果汁超高压灭菌过程中,处理时间起主要作用,压力起次要作用,其最佳参数为:压力500 MPa、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4.
以鲢鱼糜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分析了不同超高压处理条件(0、100、200、300、400、500 MPa,保压时间为10 min,处理温度为25℃)对其凝胶强度、白度及肌球蛋白热变性温度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压力处理后冷藏过程中(4℃)鲢鱼糜的菌落总数及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鲢鱼糜的凝胶强度随着压力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400 MPa压力下达到最大值。白度值随压力增加而增加,但在400~500 MPa增加缓慢。DSC图谱显示超高压处理对鱼糜制品的肌原纤维蛋白热变性温度的提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冷藏条件下,超高压处理可以有效地杀灭鱼糜中大部分细菌,抑制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的积累,从而延长鲢鱼糜的货架期,而且随着处理压力的增高货架期的延长效果越显著。综上所述,超高压处理不仅能够改善鲢鱼糜的品质,而且能够延长其冷藏货架期,在鲢鱼糜加工与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超滤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得出压力、初始温度、果汁浓度对超滤通量的影响规律;在超滤过程中,超滤通量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压力达到0.18MPa以后,超滤通量达到最大值;当初始温度在10~30℃变化时,超滤通量基本不变;当初始温度在30~50℃变化时,超滤通量有小幅度增加;果汁浓度在50%~70%变化时,超滤通量变化很小;果汁浓度在70%~100%变化时,超滤通量随果汁浓度增加而降低;通过正交试验L9(3)和极差分析法,确定黑果腺肋花楸果汁超滤通量影响因素排列顺序依次为:压强 > 果汁浓度 > 初始温度;最佳组合为:压力0.18MPa,初始温度40℃,果汁浓度70%,此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超滤通量最大。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籽中α-亚麻酸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猕猴桃加工工艺中大量富含α-亚麻酸的猕猴桃籽残渣被丢弃而造成极大浪费,为了研究猕猴桃籽中α-亚麻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技术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猕猴桃籽中α-亚麻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猕猴桃籽中α-亚麻酸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其工艺条件为:猕猴桃籽粉碎过40目筛,萃取温度38℃,萃取压力32 MPa,萃取时间2.5 h,分离压力5 MPa,温度50℃,α-亚麻酸的得率达22.23%,萃取物α-亚麻酸含量达59.40%。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数学法评价超高压处理后鱿鱼的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改善秘鲁鱿鱼肉品质,采用超高压处理鱿鱼片,对处理后的鱿鱼片色泽、组织、口感和滋味进行感官评价权重分析,并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超高压处理的样品进行综合评分,优化获得超高压处理工艺;同时,结合仪器测定样品的质构和白度,并进行极差分析,验证模糊数学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模糊数学法评价鱿鱼肉品质的权重集为K=(色泽0.25,组织0.15,口感0.35,滋味0.25);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得到的最佳超高压处理压力为300MPa、保压时间为10min、协同温度为25℃;质构和白度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鱿鱼片感官品质因素顺序为压力>协同温度>保压时间,最佳组合为A2C2B1,即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0MPa、保压时间10min、协同温度25℃.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与仪器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此超高压条件下,鱿鱼片弹性最好,剪切力最低,白度值较高,品质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8.
马立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265-4265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CO2)萃取猕猴桃籽中的α-亚麻酸,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2 MPa、萃取温度38℃,萃取时间90 min,分离釜Ⅰ温度45℃,分离压力7~8 MPa,分离釜Ⅱ温度40℃,分离压力5~6 MPa、CO2流量1.2~1.8 m3/h 在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下,猕猴桃籽中α-亚麻酸的平均萃取率为20.91%,猕猴桃籽混合脂肪酸中α-亚麻酸的含量高达60.91%。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果汁超滤过程的传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较先进的超滤技术进行猕猴桃果汁的澄清处理,用已选择的适宜膜,包括膜材质、截留分子量等构成膜组件。在共作温度为25℃时,就工作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其过程特征,提出了猕猴桃果汁体系超滤过程三段传质模型。  相似文献   

10.
欧李果汁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家华  常虹  姚砚武  兰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161-12162
[目的]为欧李果汁澄清工艺的改进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果胶酶酶解法、壳聚糖沉淀法以及超滤法3种方法澄清欧李果汁,进而研究欧李果汁的澄清工艺。[结果]板差分析结果表明,果胶酶的酶解条件对果汁澄清度的影响为:酶解温度〉果胶酶浓度〉酶解时间;壳聚糖的沉淀条件对果汁澄清度的影响为:壳聚糖用量〉沉淀温度〉沉淀时间;超滤条件对果汁澄清度的影响为:出口压力〉温度〉进口压力。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用果胶酶澄清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0.04%果胶酶在50℃下酶解1h;用壳聚糖澄清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0.03%壳聚糖在50℃下沉淀1h;用超滤法澄清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滤温度为40℃,进口压力为0.4MPa。出口压力为0.3MPa。[结论]该研究为欧李果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果胶酶ROHAMENT MA PLUS对猕猴桃取汁和澄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果胶酶ROHAMENTMAPLUS对猕猴桃出汁率、粘度、澄清度和冷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此酶可以极大地改进猕猴桃果浆的出汁率和降低果汁的粘度,使果汁的澄清度加大,对冷冻和加热的稳定性加强.该酶适合用作猕猴桃汁的加工,对猕猴桃浆的最佳应用条件为每100g果浆需7.5×105PGU和45℃下100min.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蚂蚁猕猴桃汁饮料制备的最佳浸提条件和合理的生产工艺。[方法]以蚂蚁、猕猴桃为主要原料,制备饮料。经加热浸提制备营养液,然后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结果]确立了产品最佳浸提条件:最佳浸提温度75~95℃,蚂蚁、猕猴桃最佳提取时间分别为6和3 h,最佳比例为猕猴桃原汁为12%~14%、蔗糖8%~10%、柠檬酸0.1%、蚂蚁用量12%、杀菌温度121℃。[结论]蚂蚁和猕猴桃可以制备成动植物药食兼用型复合饮料。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主要探讨板蓝根中靛玉红的最优超临界萃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及分离压力四个因素对板蓝根中靛玉红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靛玉红的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分离温度30℃及分离压力12MPa。  相似文献   

14.
以刺梨原汁、松花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对刺梨-松花粉复合饮料稳定性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优均质条件和最佳稳定剂。结果表明:均质压力、温度、次数为分别为30 MPa、50℃、2次;复合稳定剂为黄原胶为0.08%、果胶为0.2%和果汁饮料稳定剂为0.12%时,复合饮料稳定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超滤澄清南瓜汁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膜分离装置对南瓜汁进行了超滤澄清处理,分析了超滤过程中膜孔径、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瓜汁经过微滤后,选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5万的聚砜卷式超滤膜,在操作压力0.3 MPa,最适温度35℃时进行全回流超滤试验,膜通量至少可达到30.23 L.m-2.h-1,且得到澄清透明的南瓜汁饮料。  相似文献   

16.
发酵型核桃猕猴桃饮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邢建华  王高峰  黄涛  王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01-5303
[目的]对发酵型核桃猕猴桃饮料的配方及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核桃乳为底物,加入益生菌为发酵剂进行发酵,对发酵温度、时间及乳化稳定剂的用量进行了考察;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发酵型核桃猕猴桃饮料的配方。[结果]核桃乳发酵温度43℃,时间5h,复合乳化稳定剂用量0.30%较佳。发酵型核桃猕猴桃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核桃发酵乳用量27%,猕猴桃汁用量10%,白砂糖用量11%。[结论]发酵型核桃猕猴桃饮料产品质量稳定,该研究为发酵型核桃猕猴桃饮料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金柑籽油的最佳工艺,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解析压力、解析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30 MPa、解析压力为10 MPa、解析温度为55℃和CO2流量为15 L·h-1的条件下萃取率可达45.1%.  相似文献   

18.
以毛竹竹丝为试材,在温度140、160、180、200℃条件下处理2 h,之后分别在常压和真空条件下用酚醛树脂浸渍15、30、60 min,探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及两种浸渍方法、浸渍时间对竹丝质量增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温度处理试材,真空浸渍得到的质量增加率都比常压浸渍的大,而且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差异越来越明显。对于同一种浸渍方式,当热处理温度为160℃,浸渍时间为60 min时,质量增加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果浆冻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猕猴桃果浆冻干寻求一种最佳工艺。[方法]对猕猴桃果浆进行真空冷冻干燥,通过3因素均匀试验,以猕猴桃果浆冻干过程中Vc含量、含水量、冻干时间为指标,确定其冻干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猕猴桃果浆的共晶点为-18℃。猕猴桃果浆冻干的优化工艺条件:当预冻温度为-25℃,解吸阶段板层温度为24.8℃,升华干燥阶段的真空室压力为20.2Pa,物料厚度为6.8mm时,整个冷冻干燥过程用时约20.4h,Vc损失率为1.3%,含水量为4.9%。[结论]在此工艺下各指标均达到较好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