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四川农业科技》2014,(10):28-29
<正>一、柑橘皮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1.成果名称柑橘皮渣发酵饲料生产技术。2.成果来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3.特点特性该技术利用柑橘加工后的皮渣,通过接种特定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而成的饲料。该饲料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比发酵前提高30%~50%,其他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粗纤维、游离态氮、钙、钠、钾、镁、铁的含量均高于玉米,粗蛋白含量与玉米相  相似文献   

2.
明红梅  霍丹群  周健  刘军  李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39-10742
[目的]探讨丢糟蛋白饲料的发酵工艺。[方法]以白酒丢糟为主要原料,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为发酵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丢糟混菌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原辅料配比为粉碎至20目的丢糟75%、麸皮20%、玉米粉5%,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的接种比例为1∶1∶1,总接种量为12%,初始pH值为5.0,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6d。[结论]经混菌发酵后的白酒丢糟不但含有大量的有益活菌体及微生物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而且粗蛋白含量为31.32%(干样),比较原料丢糟增长78.97%;真蛋白含量为24.60%(干样),比较原料丢糟增长56.29%;粗纤维含量为16.58%(干样),粗纤维降解率达到31.60%。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重离子束辐照选育的高蛋白酵母、木霉、黑曲霉和乳酸杆菌的不同添加比例及发酵时间对马铃薯渣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条件、发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黑曲霉∶绿色木霉∶诱变酵母菌∶乳酸杆菌最佳配比为1∶3∶3∶2,发酵后马铃薯渣中的蛋白含量为15.39%,粗纤维含量为12.12%;在发酵条件、菌种比例相同的条件下,最佳发酵时间为8d,发酵后马铃薯渣中的蛋白含量为15.12%,粗纤维含量为11.86%.  相似文献   

4.
[目的]有效脱除榨汁厂新鲜柑橘皮渣的部分水分并获得较高品质的柑橘皮渣和果胶。[方法]利用纤维素酶法辅助提取柑橘皮渣的果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考察纤维素酶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分析果胶提取前后柑橘皮渣的微观结构、含水率、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果胶产品的品质。[结果]在纤维素酶浓度为0.9%、提取温度为46.15℃、提取时间为1.8 h的最优工艺条件下,果胶提取率达7.773%;与新鲜柑橘皮渣相比,提取果胶后的柑橘皮渣的孔隙率变大,比表面积增大45.32%,含水率下降16百分点,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下降1.26百分点、0.61百分点,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略微上升,果胶的理化性质达到GB 25533—2010国家标准要求。[结论]该法简单、快速,不仅能有效脱除新鲜柑橘皮渣的部分水分,维持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而且还能制得较高品质的果胶成品,为柑橘皮渣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范秀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318-6319,6401
[目的]为葡萄试管苗培养过程中的光照和氮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地球葡萄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NH4+-N、NO3–-N不同配比对葡萄试管苗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氮源中NH4+-N所占比例增加,葡萄试管苗叶绿素含量也相应增加。在光强为5 000 lx、NH4+-N∶NO3–-N为5∶5条件下生长的葡萄试管苗,叶绿素含量最高。在相同氮源条件下生长的试管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当光照为5 000 lx、NH4+-N∶NO3–-N为0.8∶9.2(改良B5培养基配方氮素比例)时,葡萄试管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结论]在光照为5 000 lx、NH4+-N∶NO3–-N为0.8∶9.2条件下有利于葡萄试管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张强  徐升运  任平  阮祥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97-13998
[目的]提高沙棘果渣的蛋白质含量。[方法]以沙棘果渣为原料,采用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无机盐的用量及发酵工艺条件。[结果]当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为1∶6,添加3%硫酸铵、0.2%磷酸二氢钾及0.05%硫酸镁,原料含水率65%,接种量10%,初始pH 6.0,30℃发酵48 h,得到的产品经烘干、粉碎后测得粗蛋白含量23.5%,且具有浓烈的醇香味。[结论]该研究为沙棘果渣饲料化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粉微生物固体发酵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玉米秸粉为原料生产微生物饲料。[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利用多株微生物固态混合发酵,研究以玉米秸粉为原料生产微生物饲料的工艺。[结果]菌种配比、原料初始pH值、原料C/N和发酵时间都会影响发酵产物中真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试验所得的最优条件为:初始pH值6.0,硫酸铵添加量为3.0%,接种量为黑曲霉H64%,木霉M32%,酵母Y31%、Y21%、Y261%,发酵时间60h。在该最优条件下,发酵产物中真蛋白含量10.1%,增加了6.0%;粗纤维含量30.2%,减少了6.9%;蛋白酶含量131U/g,糖化酶含量280U/g。[结论]以玉米秸粉为原料生产微生物饲料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冬季LED补充光照对红豆杉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南方红豆杉为材料,利用LED补充光照设置不同补光强度(1 000、3 000、5 000和7 000 lx),研究冬季LED补充光照对红豆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3 000~5 000 lx范围内的LED补光条件能较好地促进了红豆杉的生长,1 000 lx以下补光影响不大,超过5 000 lx,影响也变小;在LED植物生长灯下只需约126 lx的光强就可达到红豆杉植株在自然光(光强约为1 257 lx)下的净光合速率。[结论]LED植物生长灯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可以使植物在较低的蒸腾速率下取得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柑橘皮渣的利用率,以脐橙皮渣为原料,通过混菌发酵联合分段控温工艺生产高品质膳食纤维,即在脐橙皮渣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先接种植物乳杆菌,28 ℃发酵2 d后接种青霉菌,28 ℃继续发酵5 d后,加入1.5倍体积无菌水,45 ℃、100 r·min-1放置24 h。发酵产物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总膳食纤维(TDF)分别达到42.0%和90.8%以上,SDF/TDF达到46.2%,比未发酵柑橘皮渣分别提高3.08倍、50.1%和1.72倍,SDF含量及SDF/TDF比单独青霉菌恒温(28 ℃)发酵产物中对应指标分别提高33.8%和30.1%。说明混菌发酵联合分段控温工艺可显著提高脐橙皮渣中SDF含量。该工艺对蜜柑和胡柚皮渣发酵生产高品质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猪粪、牛粪或猪牛混合粪为微生物来源,利用柑橘皮渣提供养分,使微生物快速繁殖,以农作物秸秆调节水分进行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料。结果表明,柑橘皮渣和农作物秸秆质量比约为(4~5)∶1,控制初始含水量为65%~73%,堆体高度为0.6 m,高温发酵期都在10 d以上,30 d可达到腐熟。由结果可知,适量添加天然磷矿石粉提高堆体初始pH值,腐熟快,肥效高。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渣发酵饲料对肉兔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马铃薯渣发酵饲料对肉兔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用5种菌制备糖化发酵饲料,并以20%的比例替代肉兔日粮,对肉兔增重、饲料消耗、脂肪消化率、蛋白质利用率及脏体比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饲料可以促进肉兔增重,降低饲料消耗,提高肉兔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和兔肉的脂肪含量。[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解决我国饲料资源短缺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牛粪堆肥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最佳菌种复配比例。[方法]从牦牛粪自然堆肥中筛选菌株。以新鲜牛粪和稻壳粉为堆肥原料,以不加复合菌剂的处理为对照,将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以3‰的总接种量接入到堆肥中,观察不同处理对堆肥腐熟过程的影响。[结果]牦牛粪自然堆肥中的绿色木霉和米曲霉的生长速率和活性较高。绿色木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2∶2∶1∶1的处理,发酵过程中升温最快、温度最高。温度升高到55℃仅用6 d,高温维持8 d,最高温度为65.5℃。堆肥腐熟后,植物种子发芽指数为92.3%。[结论]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最佳比例为绿色木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2∶2∶1∶1。  相似文献   

13.
红茶菌固体发酵SC5木薯块根-银合欢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利用红茶菌固体发酵SC5木薯-银合欢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红茶菌为发酵菌,采用固体发酵方式对SC5木薯-银合欢蛋白饲料进行发酵,并对发酵时间、基料配比、水料比、菌液接种量和发酵温度进行优化。[结果]固体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d、木薯与银合欢的质量比为7∶3,H2O200ml、菌液10ml、温度30℃。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较优化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基本稳定在23.64%。[结论]该发酵工艺可有效提高SC5木薯-银合欢蛋白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进一步探索小头端菱形藻(Nitzschia capitellata Hust.)作为优质饵料、生物能源的潜能,在室内条件下对小头端菱形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氮磷比等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方法]设定不同光照度梯度,在相同营养、温度(25±1)℃以及光周期(12 h/12 d)下进行培养,筛选得出最适光照强度,其次将氮磷比设置为5∶1、6∶1、7∶1和8∶1,置于相同条件进行培养。[结果]在3000 lx的光照度下,小头端菱形藻的藻比增殖率和现存量最高,分别为0.51 d-1和7.97×104 cells/ml。在氮磷比为6∶1条件下,小头端菱形藻生长最佳。[结论]小头端菱形藻的最适光照度为3000 lx,最适氮磷比为6∶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提高柑橘附加值,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橘皮黄色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波乙醇提取橘皮黄色素的工艺,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试验得出的橘皮色素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是:提取溶剂70%乙醇,料液比1∶10g/m L,提取温度80℃,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波功率为200 W。[结论]研究可为橘皮提取色素提供理论依据,为橘皮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20头健康体重约24.47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生长育肥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处理l即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饲料,处理2、3、4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20%和30%发酵玉米秸秆饲料,试验正式期60d.[结果]与处理1(CK)相比,10%、20%、30%处理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0%处理组料重比比处理1(CK)提高了6.84% (P <0.05);20%处理组腹泻率比处理1降低了6.87% (P <0.05),30%处理组比处理1降低了11.66% (P <0.01);20%、30%处理组死亡率分别比处理1降低了29.80%和37.63% (P <0.05);从经济效益分析来看,与处理1(CK)相比,20%、30%处理组毛利润分别提高15.1%和10.36% (P <0.05),每头猪分别多获利20.31和13.94元.[结论]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能够满足育肥猪的生长需要,当添加量为20%~ 30%时能够降低生长育肥猪的腹泻以及死亡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且以添加20%的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秸秆发酵剂厌氧消化单一木薯杆或混合基质的效果。[方法]选择活力99生酵剂(1.20×1010cfu/g)、产酶益生素(2.0×1010cfu/g)、粗饲料降解剂(2.0×108cfu/g)3种复合有益菌进行试验。试验组在木薯杆原料中添加微生物发酵剂,对照组只添加同量的水,厌氧消化基质3个月,测定其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钙、磷、氨基酸含量。[结果]厌氧消化效果与秸秆发酵剂的种类有关,也与基质种类有关。粗饲料降解剂可以显著提高单一木薯杆的粗脂肪、磷、天冬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含量;3种发酵剂对木薯杆混合和单一基质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均无明显影响;粗饲料降解剂处理木薯杆对改善木薯杆饲料品质有一定效果,产酶益生素、活力99没有效果。[结论]该研究可为木薯秆制作生物饲料新技术筛选出适宜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育成期蛋鸡啄羽行为和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第9~11周,将150只海兰白羽蛋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养在光照强度为5和15 lx的鸡舍。观察试验鸡只的啄羽行为,同时记录被啄鸡只的身体皮肤部位,并对皮肤损伤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被啄鸡只的身体皮肤损伤部位主要是尾部皮肤(37.54%)、背部皮肤(20.64%)和头部皮肤(16.91%)。育成期蛋鸡的皮肤损伤评分总分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鸡只的身体只是轻微损伤。[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在蛋鸡生产中减少啄羽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