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薯(红薯、地瓜)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在生态、品种、技术、深加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进一步推进甘薯由粗放型向深精加工型的产业经营转化,使鲜薯加工为淀粉,淀粉转化为粉丝等深加工产品,可增加农民收入,使加工规模化。一、甘薯淀粉生产技术淀粉型甘薯的加工最好在初冬或深冬季节进行,原因:①夏甘薯收获后进  相似文献   

2.
酸浆中作用菌的研究:I.乳链球菌的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酸浆法生产甘薯淀粉中的加工用水、加工场地空气、鲜薯的分析测试表明:酸浆中的乳链球菌主要来源于甘薯表面和空气,精洗甘薯表面乳链球菌为0.8个/cm^2;甘薯加工地区空气中该菌含量是非加工区的5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高淀粉甘薯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了四川省甘薯种植业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把甘薯种植业的生产目的从目前以鲜薯喂猪、食用为主的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加工甘薯淀粉及其变性淀粉产品、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商品性生产,论述了发展高淀粉甘薯种植业战略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1.要选择淀粉含量高的甘薯品种甘薯块根中一般含有10%~30%的淀粉。加工前必须对甘薯品种的淀粉含量进行一些了解,收购时才心中有数,对淀粉含量低的品种不予收购。如需要大量收购鲜薯加工,可采取“引进优良品种,农户集中种植,厂方按时收购”的方法。这样,便可获得高淀粉含量的甘薯原料。  相似文献   

5.
甘薯不同部位淀粉的组成及黏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甘薯块根中淀粉的分布规律,将鲜甘薯切分成质量相近的6个部位,测定了不同部位的淀粉含量、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以及淀粉黏度特性.结果显示:鲜甘薯中淀粉含量的分布特点是:尾段>头段>中段,内层>外层,尾内部位的淀粉提取量达到16.2%,中外部位的淀粉提取量为10.3%;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布特点是:中段>头段>尾段,外层>...  相似文献   

6.
郑卫红  高杨 《河南农业》2011,(10):53-53
一、甘薯淀粉的特性及其应用甘薯是富含淀粉的块根作物,它一般含淀粉15%~20%,有些高淀粉品种的淀粉含量高达28%以上。鲜薯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7.
甘薯淀粉是我国轻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对高淀粉甘薯品种的要求,江苏省农科院粮食所在1981~1988年以高淀粉、高产、抗病为主攻目标,从南丰×栗子香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高淀粉新品种苏薯2号(原系号为宁403-180,简称宁180)。1986~1988年江苏省及全国大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结果表明,苏薯2号鲜产与徐薯18相仿,薯干和淀粉产量都比徐薯18增产10%以上,薯干率和鲜薯淀粉率都比徐  相似文献   

8.
甘薯,又称红薯、番薯、山芋等。红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目前,我国甘薯生产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加工未跟上和鲜甘薯贮藏霉烂损失率高。因此,甘薯系列产品的开发很有必要,也非常迫切。本文拟就其加工技术作一介绍。一、甘薯淀粉加工1.破碎:将鲜薯(刚收获)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沥去余水,用破碎机打成直径为2厘米的碎块。2.过滤:将鲜薯块送入石磨或金钢砂磨加水磨成薯糊,然后用60目以上的筛子进行筛分,在筛分过程中,用水或酸浆水进行淋洗。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高淀粉含量的甘薯新品种。[方法]选择8个淀粉型甘薯新品系进行品比试验,对其农艺性状及淀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品系47208鲜薯产量及淀粉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徐薯22高,其鲜薯产量比对照高12.64%,淀粉产量比对照高20.35%,该品系结薯性好,可供参加湖南省区域试验;品系41034淀粉产量最高,薯形好,可作为备选品种,再次进行品比试验,进一步验证。[结论]该研究可为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系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于丽萍 《新农村》2007,(3):27-27
精白甘薯粉丝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淀粉漂白→打芡→和面→上机成型→冷却剪粉→摊晾泡粉→搓散吃浆→上杆干燥→成品。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种植表现好,适合福建省福清市栽培的甘薯新品种,综合考查了当地引进的13个优质淀粉型甘薯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表现和抗病性。结果表明:榕薯910、泉薯19、福宁薯20、薯604的产量表现好,干物率和淀粉率较高,食味品质较好,抗逆性较强,结薯集中,薯形美观,大薯率高,可作为鲜食型或淀粉加工型品种进行示范推广;黄金薯1号和福宁薯23鲜薯产量较高,商品薯率较高,食味品质较好,可作为食用加工型甘薯品种开展生产试验;龙薯116鲜薯产量较高,干物率和淀粉率较高,可作为高产淀粉型甘薯品种开展生产试验;福薯806外观品质表现差,鲜薯产量最低,建议终止试验;其他品种可继续开展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12.
甘薯(红薯、地瓜)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在生态、品种、技术、深加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进一步推进甘薯由粗放型向深精加工型的产业经营转化,使鲜薯加工为淀粉,淀粉转化为粉丝等深加工产品,可增加农民收入,使加工规模化。一、甘薯淀粉生产技术淀粉型甘薯的加工最好在初冬或深冬季节进行,  相似文献   

13.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2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徐薯22在江苏省甘薯品种联合鉴定、江苏省甘薯品种区试及国家长江中下游甘薯大区区试中薯干产量稳居第一位,平均鲜薯产量2323,0kg/667m^2,与对照相比鲜薯增产5.7%、薯干增产13.8%。该品种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高,产量高,适应性广,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研究表明,徐薯22高产形成的主要因子为干物质转化快、净同化率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紫甘薯色素、淀粉一体化生产技术的技术思路、技术难点、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并针对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生产实践表明:紫甘薯色素、淀粉一体化生产技术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生产的产品色价高,澄清度好。经权威部门检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出口要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科技》2007,(2):23-23
甘薯具有营养保健的功能,近来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甘薯除含丰富的淀粉和糖类外,甘薯块根中还含有2~10克/100克干物质的蛋白质。在我国,作为工业原料的甘薯主要被用于生产甘薯淀粉、粉丝和粉条,作为副产物的甘薯蛋白往往被作为废水而排放掉,这不仅使环境受到污染,而且还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以4个中、高淀粉含量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3、2014年连续2年对其产量、品质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淀粉积累规律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块根迅速膨大期,干物质及淀粉积累总体呈上升趋势,基本在110 d时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甘薯块根淀粉积累与甘薯块根干物率、薯干粗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7和0.91,P0.01),与甘薯块根鲜产量、薯干产量、结薯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1、0.75、0.71,P0.05),与薯干粗蛋白含量、茎蔓鲜质量、薯干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83、-0.72、-0.06,P0.05),与分枝数、薯干可溶性糖含量相关性不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4.62%,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薯干粗淀粉含量和甘薯块根干物率,基本反映了甘薯淀粉合成相关经济及品质性状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17.
甘薯超高产栽培与规模化储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卢龙县甘薯产业一直以甘薯生产一淀粉加工~粉条加工一条链为主,栽培品种也以高淀粉型为主。高淀粉品种的连年重茬种植,造成甘薯茎线虫病为害日趋严重,种植成本增加,总体效益下滑,同时,大量使用高毒农药,农业污染问题更加突出。生产实践证明,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与为害程度和甘薯品种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淀粉含量越高,线虫病为害越重。  相似文献   

18.
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1号系洛阳农林科学院、洛阳金谷王种业有限公司以来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CIP194037-1为母本,多父本放任授粉杂交选育而成。在河南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徐薯22)、生产试验(对照品种为徐薯18)以及国家北方薯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对照品种均为徐薯22)中淀粉产量突出,平均淀粉产量、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6 220.1、29 258.8 kg/hm~2,与对照相比淀粉增产18.38%、鲜薯增产0.90%;平均淀粉率为21.26%,高出对照3.14个百分点;干基淀粉含量为64.43%,高出对照(徐薯22)3.77个百分点。该品种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茎线虫病,感黑斑病,综合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分别于2012、2016年通过河南省、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是较为理想的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适于春、夏薯种植。  相似文献   

19.
靳艳玲  赵海  曾凡逵 《农学学报》2021,11(11):98-103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甘薯生产国,目前甘薯主要加工利用方式为生产淀粉及淀粉制品,但加工过程中伴随淀粉同时产生大量副产物——甘薯渣,因未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导致了农村面源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甘薯淀粉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讨甘薯渣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本文以其基本成分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近年来针对甘薯渣中淀粉、纤维、果胶、蛋白质以及全原料开展高值化利用的技术要点、主要产品及应用效果等,并提出了避免二次污染、开展全组分生物炼制、重视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及着力攻关鲜甘薯渣配套利用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是中国甘薯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的高淀粉甘薯育种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六五",此后,各育种单位育成了一系列优良的淀粉型甘薯品种。为了使中国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更上一个台阶,本文通过对中国淀粉甘薯品种选育历程的回顾,阐述了不同时期淀粉型甘薯品种的选育目标及品种审定(鉴定)标准,论述了中国淀粉型甘薯品种的育种方法,总结了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成就,着重分析了2003-2016年淀粉型甘薯育种进展,探讨了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